0104 拆书+用读过的书,为自己建造一座美丽花园

上个周我们学习了建立购书清单,买到自己真正需求的书。这个周我们继续拆解第三章,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入手了精心选购,或是能为自己答疑解惑,或是能提升认知高度,或是能开阔眼界的书,撸起袖子,热火朝天一本接着一本,勤勤恳恳看下去,就算是读书了吗?亲爱的朋友,相信你们中大部分人都有我一样的体验吧,只是拿着书读的话,读完了,能记住的没有多少。那么怎样才能把书吃透,把手中的书真正变为脑子里的东西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笔记。不信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有了做笔记的想法,读书目的会发生变化。

没有做笔记想法时,目的只是“看”书,而如果有做笔记的想法,读书就不是只读,而是
要用笔记下来,书读完,要有能汇总书中内容的“作品”出来。有这样的目的,读书和做笔记像是被绑定在一起的手机套餐,读书就要配笔和本。这样读完的书会多出一个融合着自己思想的副本,读一本赠一本,看,多划算。

其次,做笔记不能全书抄写,就会主动提炼书中的重要内容。

写笔记是件费时费力的事儿,而成人读书时间有限,想要提高读书效率,就要提炼书中
主要精华内容,或是最能打动自己的内容做笔记。这个过程也是梳理书本脉络,提炼精华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对书的理解,真正吃透所读的书,为己所用。

再次,做笔记还能激发思想火花,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做笔记时,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理解书中内容,不仅能加深理解,还会对自己有所启发,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并且书读得多了,自己的认知领域也会越来越广,记录在笔记上的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想法碰在一起,也会迸发出更多火花。
记得一个高中学霸同学,每门学科都配有一摞笔记本,都是自己梳理的教科书中的重要
知识点,知识点旁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记了各种符号语言。每次考试之前,我们拿着课本复习的时候,他都是悠闲地翻看自己的笔记本。后来向他请教学习方法时,他指着那些笔记本说,那就是他的宝典。同样的知识,我们跟着课本的思路走,而这位学霸同学是用自己的语言把知识点记下来,顺着自己的思路整理理解,学得融会贯通。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能成为学霸,心也比我们用的多啊。
大师钱钟书先生更称得上是做读书笔记的典范,平生读书无数,只是笔记就记了 3000
余种,正是用这种方法,融会贯通,打通古今,学贯东西。

可见读书笔记就如一部武林秘籍,浓缩了所读过书的精华,掌握了这部秘籍,才能练就绝世神功。

既然做笔记能有这样神奇的功效,那做成有效的笔记都有哪些方法呢?这里我给大家介
绍几种方法。

第一,“葱鮪火锅式”读书笔记。

做笔记之前要先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即确定书中要做笔记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做标记的
方式,先来选去出值得记下来的内容。

  1. 先整体通读一遍,把认为内容重要的一页折角,统一折上面一角。

  2. 再重读一遍折角的那部分,对仍然觉得有价值,值得记录内容的那一页折角,这次
    统一折下面的一角。

  3. 再次重读上下角都折了的页数,一边读一边用笔做记号。做记号时可以根据自己习
    惯用不同的现体标记。比如,直线标记认为“重要”的内容;波浪线标记“非常重要”的
    内容;圆圈标记的表示一些专用术语,关键词等。这些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只要一直保持统一风格,便于自己区分即可。

  4. 针对那些通过 1,2,3 步骤层层筛选,自己最为心仪,实在不忍割爱的笔记对象,
    做笔记。

这些笔记对象都是对于自己来说一本书中最为有价值的精华,所以我们用“葱鮪火锅式”
来认真记录下来,化为己用。下面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葱鮪火锅式”笔记的“烹饪”方法。

  1. 统一记录格式,这个记录格式包括以下三个信息:
    *记录日期
    *书名
    *作者名
    统一格式,这格式就像图书馆中方便查询图书的索引,便于日后查阅,也便于回忆
    哪本书是什么时间读的,唤起读书时的情景,加深印象。当然啦,格式也不必拘泥
    于这一种,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爱好再添加更多的内容。

  2. 先把以上基本要素写在笔记本上,作为正文内容的题头。就像每篇文章的大标题一
    样,要用大号字体,醒目明了。

  3. 摘抄原文中笔记对象,前面用标记。
    摘抄时与上面的题头留出空白行,摘抄书中经过筛选的做笔记对象,因这部分内容
    是自己经过至少三遍精心筛选的,肯定是对自己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不要做改动,
    原文摘抄下来,以便日后查阅。

  4. 写自己的感想和评论,前面用标记。
    与摘抄部分留出空白行,写下对摘抄部分的认识,理解或是感悟,即使最简单的“说
    的有道理”,“写得真好”等这样评论也可以。
    注意的是,做笔记每次换行或是段落之间留出空白行,日后重新阅读笔记时,或许会因
    为自己认知的升级,认知范围的扩大,还有心境的变化等等,都会对原来读过的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原来的认知也可能会有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在空白处记录下新的心得体会,修正原来有失偏颇的认知。

而用和区分原文和评论,日后再回看时也很便于区分。

这种读书笔记记录方法有作者的立场,也有你的态度,像是一场你和作者的亲密对话,
让整个阅读过程特别而又有趣,相信用这种笔记法记录下的你所读过的书,会印象尤为深刻。

好,介绍完这种笔记方法,我们接着来看下面两个。

第二,摘抄原文。

如果回忆起我的高中生活,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当初繁重的课业,学习的压力已经全然
不记得,记住的反而都是那些现在都让我觉得青春美好的记忆。其中每天早上读一段自己摘抄的美文,是记忆中最美好享受的事情。那时遇到喜欢的文字都会摘抄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或许正是这样的积累,上学时的作文一直不错,经常被当做范文在班里传阅,还得过县里征文比赛的奖。现在想想也不是多了不起的事儿,但那时对于一个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农村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呢。
想想还是归功于摘抄下来的那些文章,虽然摘抄时费些时间,摘抄时不仅加深了印象,
也加深了理解,还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得到的价值远远高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贴出来的笔记。

除了用笔记笔记,我们还可以用更其他方式让笔记更丰富。比如把所读书的书腰,信息
卡片,书签或是与书相关的广告,宣传单,或是直接复印书中内容贴在笔记上。虽然不是直接写的,但因为有了这些与书相关的丰富内容,让阅读体验更有趣,加深对书的印象。不管什么做笔记的方法,对于做笔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下来。所谓“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寻”,开始做了再多努力,没有坚持下去也看不到成果。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想要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要记住,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那么怎样才能坚持下去呢,这里也介绍几个下方法:

第一, 从一句话开始。

如果一件事情太难了,别说坚持,开始都很难。所以对于要长期坚持做的笔记,不要太
难,给自己很大的负担,即使只记一句话也是好的。因为简单易执行,才容易养成习惯。讲习惯养成的《微习惯》这本书中,作者也是从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开始,养成了健身习惯。把目标小到不用费力,毫无压力,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
通过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放弃一些已经养成的习惯,总结出最怕出现一个空白期。比如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跑步习惯,因为哪天一个借口中断了,那么这个习惯也就慢慢被放弃了。人就是这样,稍微有一次的放松,以后就会给自己更多借口,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一次次的空白期就像是河堤上的蚁穴,看似很微小,却足以破坏长久养成的习惯。所以为了避免某一天的空白期像蛀虫一样把整个习惯腐蚀掉,哪怕每天就是写几个字也可以,简单轻松了,每天都不会有负担,才能坚持下去。

第二, 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做笔记,不用分门别类,只要按照日期记录。

做笔记时不需要根据书的类型分门别类去做笔记,要管理的笔记本太多了反而是一种负
担,在一个笔记本上按照日期记下去。
我承认自己是个有点追求完美的人,做什么事情时都希望面面俱到,譬如,我以前记笔
记,为了分门别类,会买一摞的笔记本,每读到一个新的领域的书,都要用一个新的笔记本做笔记,看到一本书,还要去找相应的笔记本,把记笔记这件事情搞得复杂繁琐,有时嫌麻烦就不愿意记笔记了。最后的结果就是,笔记本不少,每本上面也没记多少。

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坚持下来,必有收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我们每天记录的哪怕是只言片语的笔记,都如一瓣花瓣,一片绿叶,一粒石子,日积月累,也可以建造成一座鲜花盛开的美丽花园。而有了这座花园,我们的心灵就有了归宿,精神有了寄托,生命也更加丰盈。

你可能感兴趣的:(0104 拆书+用读过的书,为自己建造一座美丽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