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 我行我素》读后感:一个从骨子里热爱电影的电影人

《阿米尔·汗 我行我素》读后感:一个从骨子里热爱电影的电影人_第1张图片
                                       

      (这一周手写记录的读书笔记)


选择这本书作为第二个100天读书计划的第一本,纯属巧合,也是缘分。

今年那部《摔跤吧,爸爸》,我看了3遍,还利用故事情节改编成一个小小的情景剧,排给姑娘和同学参加班级汇演。当我最近逛书店,看到封面上阿米尔汗那微微笑和包含无限深情的眼睛,毫不犹豫地买下,并迫不及待地将其列为第一本要读的人物传记。

独特的结构方式

全书用阿米尔拍摄的电影时间,作为主轴线。除了最开始讲述了很少的一部分他童年的事,剩下的人物成长历程都是穿插在电影的拍摄过程里。这种结构,与一般意义的人物传记书籍不一样,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适应,觉得还没看到故事,就直接看到一部又一部的电影,尤其早期的还基本都是印度本地上映的片子,有点懵。

当我看到中间部分,看到阿米尔经历第一个十年大量拍片,开始有自己想法的选择角色、剧本和导演拍片,突然明白了这种结构的意义。它是在向我们表达,阿米尔的成长阶段,与这些电影,一个又一个不同角色的扮演,甚至包括每部电影的诞生到拍摄完成全过程中,所有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每章的最后放的是当年这些电影导演,对阿米尔性格、角色、以及当时电影中那些最难忘时刻的采访记录,这样的安排相当合理,并在逐步加深读者对阿米尔的了解。

独特的时代背景

阿米尔最早一部电影是1984年的《胡里节》,成名电影是第二部《冷暖人间》。80年代的印度,20岁出头的阿米尔一出现在大众眼中,就以他独有的阳光、天然的真诚表演打动了众多人心,带给当年印度一股真实之风。

《印度电影观众》这样记载当时的“阿米尔效应”:“阿米尔也许是整个80年代影坛最伟大的发现:一个身量不高的小伙子,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整部电影中,没有费心摆出任何造型。但是,他凭借什么抓住了观众的心呢?其实,就是他的那种阳光、天真,以及面对暴力所流露出的脆弱和无助之感——总之,这种真实感让你重新相信爱情,也对那些为爱才会做的傻事深信不疑。”

而十年后,进入90年代,在越来越多的世界电影的冲击,或者说社会影响下,阿米尔也渐渐成长为更加有自己主见的成年人。他想更多的表现社会上不为人所关注的点,想带动更多的印度电影走向世界。他积极学习最新的拍摄手法,尝试更多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小混混、出租车司机、农民、杀手等等。

再后来,当他成功进入导演行列,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时候,他更是选择去尝试挑战印度独有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习俗:《我的个神》里关于宗教信仰的讨论、《抗暴英雄》里诠释自由的概念、《芭萨提的颜色》里的爱国和牺牲、《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里的教育制度、《地球上的星星》里的自闭症儿童、《摔跤吧,爸爸》里的体育制度和不公平的女性待遇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跟时代的进程一一相关联的,成熟的内心和强大的力量使得他充满了一种使命感,对社会负责的的使命感。

独特的个人魅力

阿米尔从小就不算是乖孩子,总会有许多机灵古怪的想法,明明是自己想喝水,却会跟妹妹和弟弟提出“看你们俩谁能先打回一杯水”。这让我联想到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小汤姆明明是受罚要完成刷墙,自己却又不想做,就想了办法让小伙伴来争先恐后“帮”他完成。

阿米尔拍电影30年,跟他合作过的导演都会提到一个词“高度自律”。他对自己接电影的规矩是:同一时间,只接拍一部片子,只要答应并确认了,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他对细节的要求几乎可以达到100%,演员时期体现在对自己角色的要求上,而当了导演之后,更体现在电影中场景的布置,包括大量群演的管理上。

早在1990年,就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要实现当导演的梦想,并一直在为此积累。他对每一部电影都是百分百的投入,对角色的理解和展现,会带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别人无法模仿。

他为演摔跤爸爸,可以增重30kg,又可以在5个月内恢复体型,为演杀手愿意花1年时间去练出6块腹肌,又会为了要演出三傻里的青年学生而每天早上4:30去打2个小时的羽毛球来保证脸部肌肉紧致......

他,就是阿米尔·汗,一个骨子里热爱电影的电影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米尔·汗 我行我素》读后感:一个从骨子里热爱电影的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