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小故事揭密效率思维

阅读更多
        效率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将效率作风贯穿在思维活动中,以期取得卓越成效。
        从前,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上海人的精明故事,背景是一家杂货店。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没有收银机,交易时,由售货员直接收款,将钱放入钱箱中。这天,来了一位顾客,售货员正好在远离柜台的钱箱旁。见到顾客,售货员并没上前招呼,这位老兄只是远远地问顾客:"你买什么?"
        "我要啤酒。"顾客答。
        "几瓶?"售货员不动地方。
        "两瓶!多少钱?"顾客不悦。
        ”两块钱,你有两块零钱吗?"售货员干巴巴地问。
        "没有!"顾客答得也干脆。
        "那你有多大票子?"售货员还是巍然屹立。
        "拾元的!"顾客有点不耐烦了。
        一番问答之后。售货员并不是先去取啤酒再收钱,而是先从钱箱中先取出八块零钱,再去取啤酒,递交顾客,收款找零,一气呵成。交易完毕,顾客走人,那老兄才回到钱箱旁放钱入库。
        你知道其中奥妙吗?原来,这样一来,他一去一返,只需走两趟,要知道,如果他像常人那样先去收钱,交易啤酒,再回去找零,最后再将零钱交给顾客,那么,他就得走三趟。这个故事,反映出一种效率思维。
        下面这则故事是效率思维的典范。
        土豆是德国人喜爱的食品。在德国农村,土豆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一到秋收季节,农民就进入最繁忙的状态,他们不仅要把土豆从地里收回来,而且还要把它运送到附近的城里去卖。原先,农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把收获的土豆,按个头分为大,中,小三类,这样再到城里去卖就能卖个好价钱,比混在一起卖能赚很多钱。但是把堆成小山一样的土豆分捡开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费大量劳动力,也影响土豆及时上市。后来,人们发现一种奇怪的事:汉斯一家从来没有人分捡土豆,他们总是把土豆直接装进麻袋,运到城里去卖,而且价钱卖得也不错。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汉斯在向城里送土豆时,没让汽车走平坦的路,而是选择一条颠簸不平的路。这样经过I0英里的颠簸,小的土豆就自然落到麻袋的最底部,大的留在了上面。卖时仍然大小分开,一样卖好价钱。聪明的汉斯不仅节省了劳力,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的土豆总能比别人早一些上市,自然他的钱越赚越多。
        用一句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效率思维就是一举多得的意思。
        再看一则小故事。
        兰姆布林是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总裁,那是冬季的一天,他在会议室召开会议,突然供暖系统出了故障,室温很低,大家都赶紧发言早点离开。结果在10分钟内解决了问题。谁知,兰姆布林却把这个问题与另一问题一怎样提高工作效率联系了起来,他以此为创造的原型,找到了一种提高自己职工效率的极好办法。当部门负责人必须做出重要决定时,他会请他们到一间大小为63平方米的特殊冷气室里开会,那里的气温在零度以下。这些负责人穿着普通衣服坐在冰室里,可想而知,谁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说废话上,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仅需10一15分钟。从此,在经理楼层出现了冰冷的办公室,而公司利润增长了3倍。

你可能感兴趣的:(效率,思维,工作,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