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怎么建立健康的关系
☞提问: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际关系烦恼的根源: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认识课题分离
提出者: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①什么是课题分离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
✦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两分法。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因为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②怎样使用课题分离解决人际关系烦恼
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课题分离如何解决人际难题
人际关系的三种难题
①第一个难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表达需要困难的原因:
总是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自己应不应该表达,而不是根据自己真实的需要。
✦使用课题分离解决的方法:
表达我们的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接受还是会拒绝,那就是他们的课题。
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②第二个难题,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别人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他遇到困难,应该提出请求。
✦可是你接受还是拒绝,那是你的事,你也不能因为自己拒绝有困难,就抱怨别人不该提请求。
✦它既不是你能控制的,也不是你能剥夺的。别人怎么评价你,不应该成为你的行事准则。
③第三个难题,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说到底,还是害怕别人的评价。
❥亲密关系更需要课题分离
①为什么亲密关系更需要
我们和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对家人的感受也更加敏感,所以用课题分离的原则来处理我们和家人的关系会更加困难。
②怎么在情感的纠缠中,分清楚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课题分离是没有条件的。如果我们一定要别人先做什么,我们自己才能做什么,那这就不是课题分离了。
❖8.20日思录
思考题:课题分离是否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
"课题分离”的初心是让人通过分清责任来保持人格独立。
但在实践过程中的确可能因为把握不好分寸或因为对方不理解造成疏离的情况。我认为要在保持独立的同时,能够做到与他人很好的相处和合作,可以尝试两点。
第一、豁达。
不要试图控制不能控制的,所以要让自己变得豁达一些。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课题分离”,所以不必试图讨好所有人。在保持真诚、积极的同时,对一些人或事淡然处之即可。
第二、真诚。
一方面是真诚沟通,要通过坦诚的表达个人意见征得别人的理解,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有时候要通过多次和反复的沟通来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就是真诚相待,说到做到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让对方逐渐接受这种相处方式。
是否会因为课题分离而让关系疏远,这有点像市场经济是否会让人情淡薄。
亚当斯密说:我们不能借着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的善行而获得晚餐,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看重。
个人做好自己的事,通过交换,他人也能获益。而不是越过边界,要求每个个体,去参和他人的事情。
有句话说:不懂得爱自己的人,不太可能知道如何去爱他人。
一直在想,在关系中,我们为什么总是相互纠缠、过分要求、分不清你我,有没有可能是这种“纠缠”和“爱”的感觉太过相似、辨不清晰。
爱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我所有的精力专注于你,呼吸着你的呼吸,感受着你的感受;小我瓦解,两个人组成的“大我”建立。
天造地设,斗转星移;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我存在所以你存在。
也许“共生”并不全是贬义,它跟“爱”的形状相似,带给我们归属、安全和宁静。
只是这种“爱”以瞬间计,“爱”飘忽不定,界限就要被建立;否则,面对的将是一个残缺的、找不到“你”的自己。同时,“爱”聚拢又散去,不应被抗拒,这就需要一个又亲密又独立的关系。
我们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是减轻他人的负担。而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则会拉近彼此的关系。
老师留的作业还是有些深度的。但也反应出一些人的普遍的解决问题之道: 既然关系如此复杂,纠缠不清,彼此伤害,那我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发生关系,做好自己吧,于是出现一批“宅男女”们。
这个想法与行为,有点走极端了。
一是因为人既是群居社会性动物,而关系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分工协同的产物。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更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每个人的成长、生活都离不开整个社会网络,也无法逃离现实,而妄图“独善其身”。
二是因为,有这个想法的人,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思维。因为“关系复杂”,所以“自我封闭”。那怎么做?首先要理解关系的复杂是结果,不要被自我瞎想产生的“关系恐惧感”而止足不前,或因为受过伤害,就干脆一走了之,采取鸵鸟政策,或老死不相往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弱者消极的心态。
然后,用积极主动的心态,思考怎么去建立与维护彼此的关系。既然无法逃避,就积极面对,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其实老师今天的“课题分离”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做好本分,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共同促进,才是对健康关系的正确理解。
所以,就像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今日简史》,所说的:我们可能担心对了困境,但是我们可能关心错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