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每天至少要在工作岗位上做满8个小时,但如果仔细算一下,就知道实际的工作时间并没有那么多。看个网页、刷刷朋友圈、聊聊天,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再加上不同部门之间的扯皮,搞搞办公室政治什么的,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能有5、6个小时就很不错了。
其实,就算你把这些能察觉到的时间浪费都刨掉,只计算那些兢兢业业的实际工作时间,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无效时间。
敏捷项目管理方法的创始人Jeff曾说过:“人们干的所有工作,最后真正能给公司带来价值的,只有六分一。绝大多数的活都白干了。”
剩下的那些工作都去哪了?怎么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结合Jeff在《敏捷项目管理:事半功倍的艺术》中的观点,以及一些现代管理学的方法,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不要搞多任务,一次只做一件事
以前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时候,为了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免不了要请求其他部门的同事来配合,可经常得到的回复就是,“这事得延期,因为手上还有好几个项目在赶进度”。
为了加快进度,每个人都在执行多任务,已是大多数企业的常态;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是不可能跟领导在效率问题上扯皮的,只能顶着压力硬着头皮赶工,可对于企业来说,这种表面上看似高效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反而在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的效率。
对软件公司做过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如果同时做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就只能得到40%的有效工作时间,剩下20%就在项目切换上浪费掉了。如果同时做5个项目,每个项目将只能得到5%的有效工作时间,你得花75%的时间用于项目切换。
集中精力每次只把一件事做好,做完再做下一个,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二、把事情做对,比做得快更重要
为了追求高效率和看得见的产出,人往往可以接受很多错误。
在高端轿车生存领域,日本公司和欧洲公司的区别是,日本公司平均每16.8小时造一辆车,每百辆车有34个缺陷;而欧洲公司,平均每57个小时造一辆车,每百辆车有78.7个缺陷。
为什么欧洲车在质量、生产效率上比日本车低那么多?
原因在于,在日本汽车厂的生产流水线上,如果中间出现问题,任何一个工人都可以叫停整个流水线,而在欧洲,以宝马公司为例,必须要等到整个流程走完,再由专业人员检查之后,才能修正这个问题。
如果只有几辆车,这么做还没什么问题,可对于生产线上的几万辆车来说,这种等流程走完之后再改正问题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结果就是,德国人给一辆汽车解决问题的时间比日本人造一辆车的时间还长。
隐藏的事,没有不显明出来的,错误如果不在第一时间修正,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效率,等到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再解决,所花费的成本将会高出很多倍,反而会让效率大大降低。
苹果公司的成功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苹果公司真正擅长的,并不是新开创一个产品,然后第一个把它推向市场,而是把一个已存在的东西做好做对。
比如,在iPod出现之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款mp3,其中不乏向索尼、三星这样的大牌厂商,可第一代iPod一出场仍然惊艳了整个科技界。
在来看iPad,最先研究平板电脑的也不是乔布斯,而是一个微软的工程师,在一次晚宴上,他一直缠着乔布斯,说他正在研发的这款平板电脑即将改变世界,淘汰所有的笔记本电脑。当时,他说了将近10遍这个东西,把乔布斯都快烦死了。回到家后乔布斯就说:“就让我来告诉他们真正的平板电脑应该是什么样的吧”,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无论是MP3、平板电脑、还是手机,苹果都不是第一个做的,但他们总是第一个把这个产品“做对”的。只要苹果的东西一出来,就直接把某类产品给定义了——比如之前的手机有很多种,但是iPhone一出,所有手机就都长得一样了。苹果从来不在乎所谓的“先发优势”,它如果认定了一个领域,宁愿把这个东西做对、做好,再拿出来。
三、为每一项任务设定最迟完成时间
有一个很经典的理论,叫做“帕金森定律”:不管一个任务有多么复杂或者简单,它总会自动填满你给其分配的所有时间。
帕金森说,他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时间的差别竟然可以非常巨大。
比如,他可以用十分总看完一份报纸,也能看两个小时;一个很忙的人可以用20分钟寄出一沓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孙女寄个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完成一项任务还是做一个决策,既可以非常简单,也可以相当复杂。如果时间充裕,每项任务都会自动膨胀,不管你给它分配的时间是一小时、一天、还是一个月,它就会通过增添各种细枝末节的东西,来把这些时间都消耗掉。因此,帕金森定律还有另一种表述方法,叫做:一件工作的复杂程度,取决于你给其分配的时间有多少。
为了避免让工作占据过多的无效时间,就一定要为每项任务都设定一个Deadline,就像扎克伯格在Facebook成立的时候说的那句: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完成大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