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笔记

《把时间当作朋友》是李笑来老师的作品。点击书名可以看到官方的全文。这是一本值得细细读,反复读的书。书中指出了一些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说法、看法是何等荒谬,经不起推敲。全书内容较多,我把书中的结论性内容简写了一下,方便以后自己回顾,也希望能给想大体了解该书内容的人一些帮助。想要看这些结论是如何推导,以及李老师对某些场景的亲身经历,请阅读原文。

第0章:困境

1.问题

我们往往把会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点:

  • 没有时间开始执行任务。
  • 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差错。

所以顺利成章的任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 按时开始执行任务。
  • 正确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要出差错。

但是,显而易见,这些解决方法解决不了问题。

2. 慌乱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一种“没时间了”的恐慌之中。所以做事总是想要追求“效率”。但是我们总是向往的是另一种生存状态:从容、优雅、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它们任务应该做的事情、并总是能有所成就。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前一种状态,达到后一种状态呢?

3. 解决

打开锁的钥匙肯定不在锁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不在问题上。

有一些对时间管理的方法,比如事情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所分成的四个象限。大多数用过的人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用。问题出在,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区分一项任务是否重要,是否紧急。

解决“没时间了”的方法,不是对时间进行管理。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第1章:醒悟

1. 孰主孰仆

将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被称为“元认知能力”。 比如“我在想啥呢?”就是你意识到你在思考了。所以 要做自己大脑的主人,而不是被大脑左右。 用一个词精辟的表达就是 “反思”

既然我们是自己大脑的主人,所以就不要再“跟着感觉走”,而要“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2. 何谓心智

简单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可以培养、可以发展、可以巩固、可以强化、可以重建、甚至反复重建。心智可以让人成为马云,也可以让人成为犀利哥。所以一个人对于自身心智的培养是非常重要。

小结

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摸一样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这是由人的心智决定的。心智,是我们看穿一切的力量。

第2章: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为什么人如此浮躁,希望速成呢?

从微观方面说:

  • 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 不懂得“有些阶段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

从宏观方面说,经济学教授布兰奇菲劳尔根据统计总结人从15岁开始到45岁自我评价是低的。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浮躁;越浮躁,就越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总的来说,人浮躁、希望速成的原因是 自己的能力撑不起自己的欲望。

想要不浮躁,首先要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我要”的东西要用“我有”来满足。大多数人之所以浮躁,是他们一无积累,二无方法和经验,然后还想“要”。有效的方法是,有什么就用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在纸上分两列,左边写你有的,右边写你要的,看看你有的能不能换你要的,这往往会帮助你作出选择,也会更加看清楚现实。

3. 完美永不存在

完美的心态,就是接受不完美。不要说什么“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这些事情,只不过是“不能一下子就做好的事”而已。

4. 未知永远存在

“凡事都想弄个明白”没有问题,但并不是立刻、马上。未知永远存在。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要养成记录的习惯,这样会避免出现曾经因为思考后“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的机会的情况。把没有弄懂的记录下来,继续前进,在以后重新审视的时候,获取答案。这也是积累。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的“梦想”往往就是被环境左右的。比如当演员、歌手、程序员、科学家、开一家类似google的公司等等。不现实的梦想,会让人对现状不满,会导致浮躁。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时间;而是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乐趣。

6. 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看它是否现实。 上面的“速成绝无可能”、“交换才是硬道理”、“完美用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是现实。

人会不知不觉被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是,只要不时的记录、反思,就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年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

第3章:管理

1. 估算时间

侯世达法则: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话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话费的时间,就算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任务基本可以分成熟悉的和陌生的两种。熟悉的任务往往容易估算时间,但是陌生的会有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的存在,估算基本无法准确。学习,基本都是陌生行为;平常我们接触到的工作,基本上是熟悉和陌生都有,只不过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

想要提供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在做任何事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在据此估算任务所需时间。往往“比你想的时间要长得多”。

2. 及时行动

人们在接到任务后迟迟不动手开始的原因基本有两点:一是错误的估算了时间以为还有很多时间,二是畏难怕做错。

对于在认真做事的人,人们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无论事情做得有多好,总会有人嘲笑或者挑毛病,如果做不好那就更甚。这也是现实。不必理会,知道就好。

对于所有任务,唯一的策略就是 “现在就开始”。 不要考虑“能不能做好”,而是要想“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3. 直面困难

最高级的拖延就是绕开困难做事而显得不拖延。人们往往会做一件事情容易的部分而回避困难的部分,这很可能是奖惩制度造成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人们说“喜欢做某事”很可能只是这件事情相对简单,从而更有可能得到奖励。

回避困难,那么任务永远不可能完成。要直面困难。

4. 关注步骤

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三个属性:何事、何因、何法。多花点时间考虑清楚这三个属性,是内否完成任务的决定性因素。

何事与何因通常显而易见,所以何法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越具体越好,直到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这种细化和拆分,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这里节选书中以背单词为例子的步骤分解:

...选一本单词书,假设分为42个阶段。

  • 先尝试做一两个阶段,测量一下完成一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
  • 按照测量的结果制作一个时间表,把其余若干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天蝎完整(最终总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
  • 背单词需要重复,所以每3个阶段后要留出与完成1阶段相等的时间去复习。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的时间为56(42 + 14)个阶段的时间。
  • 每完成总任务的1/3,就增加完成1阶段相等的再复习时间。这就意味着应用需要花费完成59((56 + 3)个阶段的时间。
  • 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快速重复记忆,每次可能相当于完成3-5个阶段所需的时间。由于熟悉程度不断增加,每次重复记忆所需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预计进行3次重复记忆需要相当于10个阶段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69(59 + 10)个阶段的时间。
  • 每天腾出一点时间,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朗读至少2遍。
  • 听录音、跟读当天要背的单词3-5遍、主要关注发音、拼写,顺带看看词义,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求速成。
  • 商务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并反复阅读例句。
  • 下午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集中背2-3遍,可以一边读一边抄一边背,不要只是坐在那里呆呆地盯着词汇看。
  • 空闲的时候反复听当天要背的单词,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 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

5. 并行串行

并行肯定比串行更有效率。并行指的就是同时做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但是这里面有两个前提:一是要这两件事都是你比较熟悉或其中一件是机械的(比如,跑步同时听英语,写日记的时候同时看电影等);二是这种并行是主动进行的,像被动的接听电话就属于被动的并行,它不会提高效率。

当任务分解到精细的时候,看看哪些任务是可以并行完成,也可以提高效率。

6. 感知时间

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介绍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讲述的是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如何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的惊人成就。其中很有启发意义的是他的“事件时间日志”。他每天 记录下当天做过的事情,包括它的地点人物内容结果,最重要的还包括了所用的时间。然后把所有的时间统计一下,就是当天的对你有意义的时间总和。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培养出对时间的感知。

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在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这就是在“和时间做朋友”。

7. 记录开销

通过三组练习,弄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并且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

第一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下来,每条前面协商编号,后面标注花费的时间。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大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第二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上周做的事情。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与做的事情。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季度做的事情。
四、认真回忆并记录去年做的事情。

第三组练习
一、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
二、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随时记录刚刚昨晚的事情。

8. 制定预算

每天在开始前花费10~20分钟的时间规划一下今天的任务预算。这个预算,并不是要把每件事都估算出完成所需的时间。这里更强调的是权重。按照重要的程度进行分级。作者建议可以简单点分,比如1~3分,或者干脆就使用重要和不重要来分。

是否重要的判断标准是: 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目标达成有益。

9.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成功:获取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这是字典里对成功的最精辟解释。

两句话:“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坚持到底不见得一定会成功。”这说明目标的必须定的现实可行。

但是这里有个悖论:如果你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而在行动中发现目标不现实可行,算不算是半途而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有机会去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那么对于是否“现实可行”可以有两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1. 已经有人做到了。
  2.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这并不是在跟风,只要有微创新就行。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目标,就要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做长期计划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你不能预见未来,不能避免或考虑到意外。但是做计划又是获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军队在开战之前,都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但是一旦开打,战场是瞬息万变的。那么还有必要战前做计划吗?有。有了计划,一线作战部队彼此知道自己的队伍都在什么地方,一旦战况出现变化,知道如何求助如何救援如何配合。不会因为变化而手足无措。

所以长期计划是必需的。但是在没有能力制定长期计划的时候,可以从比较短的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做起。长期计划,意味着你有一个长期目标。

有些时候没有必要做计划

行动要比计划更加重要。很多事,比如健身计划,学习计划,因为一开始我们不具备制定详细计划的能力。所以要通过实际的行动来不断的试错、调整。

10. 列表

列表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作者建议用笔和纸(但考虑到成书的时间,我认为现在用智能手机更加现实方便。现在的笔记类软件都越来越好用,有云存储也基本不用担心数据丢失,而且查找方便)。

为每个任务都制定一个核对列表。这样能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

11. 流程

对于常见任务要制定流程,这样会让这些任务就像走路吃饭一样自然,从而不需要占用自己的大脑资源。文中作者举了一个打电话的例子:

  • 确定对方最可能方便接电话的时间,难以确定的时候先发短信询问
  • 在拨打电话甚至发信息询问对方是否方便之前做好一切计划沟通的内容,做好检查列表房在手边,确保沟通过程中不遗漏要点。
  • 通话前把重要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本,在通话中做必要的更新,通话结束后,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将备忘发送给对方。
  • 若对方没有接电话,则给对方发署名信息告知详细事由,并做好记录,放置自己遗忘此次沟通任务。
  • ......

12. 预演

凡事提前准备。要在脑子里面预演几遍。越是重要的越要预演。比如编程,把自己想象成编译器,看看自己编写的代码是否可以如预想的一样运行;再比如演讲或授课,预演可以让你游刃有余。“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

13. 验收

验收的目的就是对完成内容质量的检查。考试、游戏的经验值、编程的测试等都是验收的方式。游戏的验收方式显然更能够促进人们的行动。我们对于执行的任务也要设定验收标准,这可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同时设定。往低了说,验收可以提高任务的完成质量;往高了说,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领导能力。这说明,一个对任务有很强规划能力并控制完成质量的人,也就具备了领导力。

第4章:学习

1. 效率本质

就像车可以提高人的通行效率,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生命效率。 比如学会英语,你就可以提高阅读外文的效率,进而提升获取信息的效率,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而学会学习,将会无限提高人的生命效率。所以千万不要拒绝学习。不要认为有一个不需要学的方式就可以放弃学习另一个效率更高的方式。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 会了之后就会体会到好处,就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了。

2. 基本途径

获得更多知识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体验、试错、观察、阅读。

3. 主要手段

除了体验、试错、观察、阅读之外,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 才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经验局限人对事物的认知。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文中用一个和有意思的实验说明了这个结论的原因。

  •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顶上挂着一串香蕉。实验人员准备了冰水,一旦有猴子碰到香蕉,马上就会有冰水浇向所有猴子。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导致所有猴子都被冰水浇,之后每只猴子经历过几次同样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不再试图去拿香蕉了。
  • 然后,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换出,换进一只新猴子。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自然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还没等浇水,其他四只猴子就对那只新来的猴子一顿暴打。新猴子挨了几次打之后,也不再试图去拿香蕉了——怕挨打。
  • 如此,实验人员再把第一次实验中留下的四只猴子中的一只换出,换进另一只新猴子。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想要去拿,当然,一切如前,等待它的是其他四只猴子的一顿暴打。最后,这只新来的猴子也不敢去碰香蕉了。
  • 最有趣的是,上次挨打的猴子,这次出手最重——其他猴子也许是出于自卫,但这只猴子肯定是出于报复,因为它并没有被水浇过。
  • 一段时间后,最初的五只猴子都被换走了,剩下的五只猴子并不知道冰水的存在,它们只知道一件事情——谁要敢碰那串香蕉,就要遭到一顿暴打。当然,它们的行为与自卫无关,全都是出于报复!

后来的猴子并不知道香蕉和冰水之间的关系。它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了香蕉和挨打的关系,这就是经验的局限性。假设猴子会说话,会说清楚香蕉和冰水的关系,那么这个架就打不起来。人有说话阅读的能力,可以在更纬度上进行思考,会进行反思,这就有了尽量避免这些局限性的基础。

经验的局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个体的经验局限。例如异性恋就无法理解同性恋。
  • 群体的经验局限。例如历史上对于进化论的认识过程。
  • 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比如薛定谔的猫。与现有经验有可比性的知识,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表达以加深理解;但是这种相悖的知识,只能抛却所有经验、理智科学的就事论事。

人不要被经验主义局限,人要学会逻辑、并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才能成长、进化。

5.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不是认识字或大概理解意思就可以了的。正确的阅读理解应该经过下面几个步骤:

  1. 在输入信息之前,甄别输入源的可靠性。
  2. 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记忆,需要反复才能记住的就反复记忆;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用文字存档,方便查找;新输入的信息与曾经输入的信息类似却不同,要花时间仔细分辨;新输入的信息与已有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做到信息的融汇贯通。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就像上面所说,信息之间的关系都搞清楚了,那检索才有意义。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写作能力不是文学能力。写作的首要任务是把一个事情说清楚,是为了传递信息。作为自学的写作,更多的就是偏重这样的说明性文字。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学了的东西必须要实践出来。建议学一门计算机语言,因为网上资料多,而且多是英文的,这样既学了计算机也学了英语,一举两得。

永远保持开放心态

人们往往有选择性输入的倾向,偏向于输入自己喜欢的信息。但是要全面的学习,就要避免这种倾向。对抗这种选择性,最好的方法是把那些暂时不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定和观点记录下来,同时记录它们各自的例子。

了解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曲线不是直线、不是阶梯式、不是平滑曲线,而是一个波浪向上的曲线。有向上的时候,有停滞不前的时候,甚至也有感觉退步的时候。只要坚持,那么总的趋势还是会向上的。

第5章:思考

1. 勤于思考

确切的说,是勤于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权威是权威,正确是正确,他们是两回事。

我思故我在,思考得越多,就越可以称之为人。

2. 思维陷阱

概念不清

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这是本书作者的母亲对其的教诲。同样适合所有人。

概念清楚的人,可以分清楚目标和计划是不一样的,政府和国家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科普和科普作者是不一样的,政治和经济是不一样的......

概念清楚就不至于陷入混乱,也更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人们害怕不确定。因为人们笃信“万事必有因果”。喜欢把所有的现象给归结于某种原因。从本质上讲,这是对的。但是,如果在没有切实的根据之前,就“仓促的结论、过分简化、仓促的概括”,是错误的。人们应该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因为未知永远存在。不知道的,记下来,等到以后随着人类认知的迭代,总有一天会知道的。

3. 因果关系

万事都有因果,但是人们往往不能正确的归因。比如,如果说“因为A,所以B”,基本上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的唯一理由。
  •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这三个层面的审视,可以让我们更能理智的面对现象和问题。再如下面的两个典型例子,可以说明错误的归因经常发生。

双盲测试

就是在药效实验中,实验人员和被实验者者都不知道那一组使用的是安慰剂,他们都被告知服用了最新的特效药。但是结果是,安慰剂一组也会产生疗效。所以把疗效归结于特效药,就是一种错误归因。

自证预言

比如认为你一天只能背10个单词,然后你就真的只能背10个单词,甚至10个都不到。这是一种自我设限。理想的方式是通过转换各种背单词的方式,然后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最佳的途径,得出在这种方式下的极值。并且依然保留在未来更新途径,得到更高的效果。

自证语言基本上等同于自我设限。

小结

分析因果,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要做到思维缜密,实际上就是时刻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或者是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厘清概念、接受不确定性。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提高了。

4. 逆命题

这是逻辑学上的概念:

原命题为:若a,则b
逆命题为:若b,则a
否命题为:若非a,则非b
逆否命题为:若非b,则非a
互为逆否命题:如果两个命题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

(关于逻辑学,我找到了一本小书,下次写。)

广告经常使用逆命题来忽悠人:

原命题:吸烟的人都很酷。(广告画面)
逆命题:很酷的人都吸烟。
我也想酷,所以,我要吸烟。

我们经常被这种逻辑游戏给欺骗。

5. 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甲:有人能活到200岁以上!
乙:扯,我还真没见过200岁的!
甲: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必须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确实没有!

这段对话中,举证责任应该是甲,因为它主张了人能活到200岁。乙只是不认同甲的主张而已。另一个更有感受性的例子是:

甲:你欠我1万块钱啥时候还?
乙:我啥时候欠你钱了?
甲:你咋证明你没欠我钱?

要是举证责任不明晰,靠这两句话就可以到处讹人了。

6. 案例局限

案例教学的主要的局限性在于,它容易导致以偏概全。以偏概全实际也是一种归因错误。比如文中提到:爱因斯坦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99%的汗水。”爱因斯坦是勤奋的人,他成功了。但是并不是说只要像他一样勤奋,就一定能成功。只是说他的成功是个案,没有谁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会改变,所以每个人自己的成功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但不能照搬。

7. 对立论证

人们可能基于一摸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这和心智有关。截然相反就是对立。心智较高的人会选择那个“更合理、更现实的选择(决定)”,而不是选那个“更积极的选择”。例如,你的出的结论是老板很蠢,那么你的选择就是要么帮老板解决问题,要么离开。而不是一边暗地里腹诽一边假装努力工作。否则你根本就是心智未开呀。

8. 张冠李戴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要学会分辨。

9. 感悟与道理

这一节所说的道理,和“案例局限”所说的道理非常类似,都是说明不要以偏概全。区别在于案例所说的往往是别人的经历及经验,而感悟往往是自己的经历及经验。感悟和真正的道理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就像小马过河,你还得自己过而不是听别人的经验。

10. 克服恐惧

“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的情况,大多都是因为 恐惧。恐惧是天生的,因为人注定会死。因为害怕死亡,所以相信有天堂;害怕失去亲人,所以相信有轮回;害怕强者恃强凌弱,所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圣经》里反复提到“七宗罪”:贪婪、淫欲、饕餮、嫉妒、懒惰、傲慢、暴怒,却绝口不提人生最大的敌人“恐惧”。......宗教最需要的实际上是“恐惧”。

佛教也是如此。佛教称“贪、嗔、痴、慢、疑”为五毒,也没有说恐惧。就像阿米尔汗在其影片《我的神呀》里面所说:它给你一个天堂引诱你,再给你一个地狱来吓唬你,让你恭顺,生不起反抗之心。

要克服恐惧,就是要培养勇气。勇气的培养,就是积累。在每件事情上都运用智慧、理性,这种勇气就会积累。善恶没有意义,强弱才有意义。 勇气越积累越强。当然不是说善没有用。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总的趋势是趋向于有序,在普世价值上趋向于善。这说明善有很多人支持,它很强。

11. 辅助工具

这个辅助工具就是语言。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而语言又往往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想。比如说下面这几种句式的语言,对我们的思想就起着负面作用:

  • “本来就是嘛”。它让我们习惯于找借口。
  • “我认为......”。这是自以为是的句式。其实你的认为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事实。
  • “我要是......就好了”。这是后悔句式,是最浪费时间的句式。
  •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这是抬杠句式。

而有助于独立思考的句式有:

  • ......是一回事,而......是另一回事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一定......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 ......看起来像......,可是......
  •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 ......。而事实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 ......其实很可能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我们要在日常中多用这些句式进行思考,不一定要说出来,但是在脑子里要这样思考。

第6章:交流

1. 学会倾听

倾听没有想象中那样容易。我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往往会走神。这是因为我们脑子运算速度比说话的速度快。短暂。比如几分之一秒,的走神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习惯了走神之后,往往就会导致走神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可能会遗漏一些信息。此时,大脑就会使用“拼接模式”,利用过却的经验把缺失的部分补全,这就容易造成曲解。

除了走神障碍外,还有一种障碍就是“过早质疑”。过早质疑会导致说话者没有时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也会导致倾听者产生说话者要说的内容没有什么价值的错觉。当然对于一对一交流的时候,这种质疑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再有,记忆力也是一个障碍。如果是在听演讲或者开会的时候,一般内容会比较多,此时,记忆是不可靠的,一定要记录。

所以作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用下面的办法来客服上面的问题:

  • 为了防止走神,要在倾听的时候“回顾”和“预期”。回顾,就是想一下刚才说了什么;预期,就是预测一下说话者接下来可能要说什么。这样可以有效理解关键的隐藏信息。
  • 为了防止过早质疑,一定要让对方把话说完。
  • 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在倾听的同时进行记录。这有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说话者感觉到受重视,就更愿意表述内容。当然,提高说话者倾诉欲望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对所说的内容进行适时的回应。

2. 说与不说

说难,说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说话时要看身份,例如“赶紧睡觉”通常是父母跟小孩说的,“好好干”一般是领导对下属说的。同样的话,你说和别人说,效果就是不一样。说话也要分场合,分说话的内容。论语里一句话:“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

3. 共生状态

书中对此描述为无法将自己与某种事物分开的状态。比如婴儿无法将自己和周遭环境分开,同生共死的兄弟之间的羁绊,火热爱情的“再塑一个你再塑一个我”,追星族的狂热等等。

但需要注意,人类在实际上就是一种共生关系。书中所言要摆脱这种共生状态,指的是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相。为了寻求真相,就需要讨论。为了更有效的讨论,需要理解下面三个讨论原则。

原则一: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瓦茨拉夫哈维尔《对话守则》:

  1.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 不做人身攻击。
  3. 保持主题。
  4. 辩论时要用证据。
  5.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 对话要有记录。
  8. 尽量理解对方。

这些原则我深以为然。对话不是辩论。辩论和争吵在我看来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无人身攻击。

当我们发现讨论一的一方,无论是对方还是自己,已经不再遵守这些基本原则的时候,就应该马上停止讨论,因为此时我们已经不再是讨论者了。

原则二: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所以,千万不要和自以为是者讨论问题。当然,也请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自以为是者。我们知道的都很有限。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是最好的态度。

原则三: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当讨论的焦点从“事实”转变为“看法”,就需要马上结束讨论。标志性的语言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

同时,我们也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的人。

我们误以为很多想法是自己的,殊不知我们隶属于那些想法。

小结

人的心智成长,只能靠自我挣扎。你是要做快乐的猪,还时痛苦的苏格拉底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4. 正确复述

由于讨论的参与者的认知水平不一定一样,对同一个词汇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所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妨使用“你的意思是......,是吗?”这样的句式来明确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正确理解,才能有效讨论。

5. 勤于反思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却把部分事实当作了全部。如同盲人摸象。所以我们要时常反思。下面列出几个反思的要点。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谜底就在谜面上。有一些知识,了解了就是掌握了。比如本条。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在使用经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警惕这种经验在当前的状况下是否适用。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

谜底就在谜面上。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谜底就在谜面上。

经常使用类比来跨越未知和已知的障碍

谜底就在谜面上。

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

遇到不理解或者不确定的问题和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这类问题或想法往往不能马上获取答案。若干时间之后,答案会不期而遇。这也是“不求甚解”的另一种应用。

第7章:应用

1. 兴趣

很多时候,人们只对自己可以胜任的事感兴趣。所以,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比如你对唱歌感兴趣,但是真把它当职业的时候,你往往又会觉得还是把它当业余爱好的好。

2. 方法

没有达到目的的原因,往往不是没有用对方法,而是没有坚持到底,甚至是根本没有开始行动。

钟道隆用逆向法(听抄、听写),李阳用疯狂,俞敏洪用词根词缀记忆法。方法不同,但他们都成功了。所以,再重看一下上面这句粗体字。与其不停的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3. 痛苦

自然演化出痛苦这种感觉,其目的是为了避害。当脱离伤害环境后,痛苦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或者很微弱)。当然,如果痛苦的当时给人感觉无法承受的时候,你一定要相信,世界上有比你更惨的人。比如林肯。

痛苦往往是给人一个教训。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发生,要把这种痛苦的经历记录下来。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如果再遇到相同或类似的情况的时候,有了心理预期,就不会在当时太痛苦,而作出过激的行为;二是有预判,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避免不了,也可以做更多的准备工作。

痛苦的遗忘机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它对于某些经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说背单词,伴随它的是痛苦,所以遗忘痛苦的同时也就遗忘了单词。所以更好的方法转换一种情绪背单词。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5年没有失业的可能;当时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1比8,所以,这就大约相当于每年320000元人民币;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就相当于税前赚了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这样一来,每个单词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只不过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4. 比较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总是比妹夫多20%。”如果人的幸福和成功建立在这种比较之上,那么人是不会幸福的。因为世界上总有比更好的存在。你比完了妹夫,还会找邻居比的。聪明的人,应该更重视“成长”,而不是“成功”。每天有意义的生活,比昨天的自己成长一点点,这才是靠谱的幸福来源。

5. 运气

运气一定是有的,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是富二代但你不是。但是如果运气这种小概率事件没有落在你头上的时候,你需要更相信努力,努力提升自己。大约2500年前,塞内卡说过:“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骗子也会利用人们相信自己会碰到好运气的心理,告诉你这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避免上当的不二法门就是当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会有什么机会。

对于坏运气,我们也要“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标准够高。)

6. 人脉

人际交往的根本,是你是否有被利用的价值。无私对你的只有父母。作为社会协作网络的一环,如果你不能为他人提供价值,你就别想有人脉。所以书中,提供了两个简单的建议: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一不给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 自卑

人有“愿望中的自我”,“真实的自我”,和“感觉中的自我”。如果想象中的自我比感觉中的自我强太多的时候,自卑就形成了。而愿望中的自我往往不是以自身为参照的,而是你参照了整个社会的某一标准。比如说社会认为的成功的标准(社会认为对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因为社会的认知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自卑相对的词是自信,但是自信和自大又是一线之隔。它们的根本就是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而我们的看法并不会改变现实。所以要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状态,就是要认清楚事实,并接受事实。为了让大家更好摆脱自卑的纠缠,书中列举了一组方法:

  • 停止嘲弄别人。
  • 忘记自己的优点,因为人无完人,你在一方面优秀必定在另外一些方面没有这么优秀,从而给自己造成心理落差。可以尝试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缺点”两个词改为“特点”。
  • 适当放纵一下自己。自卑和自负都是人的正常感受。只要不伤害别人,我们自负一下、自卑一下都是没有问题的。

8. 灵感

所谓灵感,都是已经不知不觉存在我们大脑中的东西,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再现出来。而想让自己的“灵感”多一些,那就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积累。所谓博闻强记,就是这个过程了。

9. 鼓励

鼓励可以让事情变得可能。比如说,比人问你“你说我开个饭店怎么样?”你要是泼冷水,那么这件事情多半是不了了之了。但是如果你回答:“好啊。你需要我怎么帮你?”说不定这事还就真成了。

不断鼓励他人,也会让自己成为一个不需要鼓励的人。因为你已内心强大。

10. 效率

人不可能一直保持100%的效率工作,即使有,也不可能持久。就像机器不能总是满负荷运转一样。书中建议 使用黄金分割比例(0.618)来进行时间分配。比如每天你有10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那么你可以分6.18个小时来工作,而3.82小时用来享乐。做事不要太满,但要持久。在做的时候,要集中精力。

11. 节奏

节奏是长期坚持的保障。长跑,最好是以匀速进行。人生如长跑。所以定好目标后,指定一个长期的行动计划,而不要期待速成,坚持下去,基本都可以实现。

12. 物极必反

不要做那些以为节约了时间,实际上得不偿失的事情。

绝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一般来说,15岁以上,保证6-7小时即可。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交流的时间

了解彼此的情况,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独自闯天涯的你。

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最好的社交方式,就是帮助他人。这个不需要花钱。

13. 自我证明

证明自己没有错误,错误的是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那就是以别人的标准了衡量自己。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要想摆脱这种境地,请细细体会下面三句话。

愿我能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敢于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也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相信时间的力量,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必定会达到你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