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的男人决定去死》到《外婆的道歉信》,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让我们在为那个五十九岁、外表固执暴躁、但实际上内心柔软又善良的欧维而感动落泪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位过于活泼、暴跳如雷、但实际上却关爱着身边所有的人的外婆。
欢脱跳跃充满喜感的文字里,仍然充满着治愈人心、慰藉创伤的力量。
01每一个七岁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
外婆说,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外婆对爱莎说:“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所有不同意的人都需要去检查一下脑袋有没有毛病。”
外婆就是爱莎的超级英雄。
这个过于活泼的外婆,曾在医院抽烟触发了火灾报警器,冲人大喊:“现在做什么都得他妈的政治正确!”曾在公交车上骑自行车,还给雪人穿上大人的衣服,让别人看着像是有人从屋顶摔了下来。还有一次,一群衣冠楚楚的人挨家挨户按门铃,宣传上帝、基督和天堂,外婆敞开睡裙站在阳台上,端着她的彩弹枪冲他们射击。
而就是这看似性格乖张让人头疼不已的外婆,却是七岁的爱莎的超级英雄。
爱莎因为父母离异,而成为别人眼中的“怪人”,因而饱受校园欺凌。
因为与众不同,就变成了别人眼中的怪物。
这也是爱莎喜欢万圣节的原因:在万圣节,与众不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电影《奇迹男孩》里的面部畸形的小男孩,也最喜欢万圣节。因为那一天,任何不正常都会被接受,他还可以昂起头自信地和别人击掌。
那些人给爱莎写满恶意的字条,揪着她的头发,拧她,打她。因此,爱莎从学校回来总是带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口。
没被追捕过的人总觉得一定会有一个原因:“他们不会无缘无故追着你跑,不是吗?你一定干了什么事惹到他们。”这话说得好像“压迫”这件事天生就是这么个原理。
校园欺凌大多时候是毫无道理的。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对校园欺凌曾这样写道:“我就是看你不爽而已。”
那一天,爱莎回来,围巾破了。外婆晚上带着她去爬动物园,被人抓住。本以为这又是外婆的一场恶作剧,却原来:
外婆踢着路面上的碎石,清了清喉咙。“我不希望你因为围巾的事记住今天,所以,我想与其那样,倒不如因为外婆闯进一家动物园而记住今天这个日子……”
围巾是给那些欺凌爱莎的人抓破的,外婆想要爱莎忘记这段不美好的回忆,只记得这天,爱莎只是和外婆一起闯进了动物园。
外婆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没事的。
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内心敏感,他们很害怕自己有两个家,却在每个家都像是客人。爱莎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
她在学校没有朋友,只有欺负她的坏蛋。她不爱说话,心智过于早熟,孤孤单单地不像同龄人。
然而只有外婆,可以让爱莎成为一个可以撒娇可以依靠可以发脾气的七岁小孩。因为在外婆的眼里,什么事都比不上爱莎。
拥有一位外婆就像拥有一整支军队。外孙或外孙女因此获得一项特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有人站在你这边,即使是你的错。事实上,特别是你错的时候。
这就是爱莎的外婆,她是七岁的爱莎的超级英雄。
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
02 所有的英雄都必须做出牺牲
外婆是爱莎的超级英雄。可是外婆却对爱莎说:“当外婆还不是外婆时,希望你能原谅她。”
外婆最后一封道歉信是给爱莎的妈妈。
妈妈顶撞外婆道:“你怎么知道我青少年时是什么样子的?你都不在我身边!”那是爱莎唯一一次听到妈妈强忍泪水对外婆说话。然后外婆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对爱莎说起过关于叛逆的事情。
外婆缺席了爱莎妈妈整个前半生,她的童年,她的青少年,直到爱莎出生。
《妈妈是超人》里面,法师问安迪:“是希望妈妈爱你多一点还是陪你多一点?”“我希望妈妈多陪陪我。”
外婆年轻时是一名医生,她冲锋陷阵,救过无数人,可是爱莎妈妈还是无法原谅她。
因为外婆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名出色的医生。可是她对于爱莎妈妈一人而言,是一位失败的母亲。
爱莎问妈妈,可以原谅外婆吗?
“所有超级英雄都必须做出牺牲,宝贝。”她最后试着解释。
但她和爱莎都明白,她的话并不出自真心。
虽然长大后慢慢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不够关心和陪伴的缺失,但并不能做到毫不在意。那些成长里留下来的点滴伤痛,已经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之所以做出一副理解和无所谓的样子,只是不想再深究,不然两方都会受伤害。
之所以深有体会,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父母只能外出打工,赚钱给我们姐弟俩读书。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我弟也是。如今我二十一岁,我弟十四岁,我爸妈还是在外打工。
小时候也怨过,生气过,愤怒过,长大后也只能说句:“我理解你们。”
谁让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呢?谁让我家这么穷呢?
只能在心底默默下定决心:
努力一点,让自己的孩子不必再走我的路。
爱莎外婆舍小家成就大家,她是大家的英雄,唯独不是爱莎妈妈的。
03
最后,外婆得到了所有人的原谅。
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超级英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