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读《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第二章《意蕴:班级日常生活的返璞归真》有感2019-08-03

读第二章《意蕴:班级日常生活的返璞归真》有感

      结束了第一周的进阶培训,与好友程露老师一起学习时,总是被她强大的学习力和执行力所折服。做一件事总是有始有终,一步到底,中途不会有任何的停歇,和她相比,我觉得自己就太容易被干扰了,总是三心二意地同时做着好几件事,效率也便事倍功半了。趁着周末,利用安静的时刻坐下来记录一下第二章的些许感受,也训练一下自己的执行力。

      刚阅读完第二章《意蕴:班级日常生活的返璞归真》,对班级日常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反思作为班主任的自己是否也秉持同样的教育理念管理和引导学生重建日常生活。下面我从三个角度来整理出阅读后的一些思考。

第二章 思维导图

一、从不同视角看班级

      在分析班级的日常生活时,我们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班级”“是”“什么”?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要回答另外三个问题:“班级”是什么?“是”指什么?“什么”指什么?文中指出,“班级”就是指美味中国学生自入学时起所归属的那个组织和由此而形成的具体时空。“什么”一定不是自然的或人造的物品,而是人类创造出的某种人为之组织形态、甚至是生活形态。而“是”,一定不是确定的某种关系,而是一种需要转化为现实性的可能性,是内涵着的某种可能性;因班级具有多方面的可能性,因此,“是”更意味着需要、期待、可能、创生和实现的某种可能性。[1]这一章从三个视角来分析班级,分别是班级授课制视角、教育社会学视角、德育论视角。通过视觉差异来描述不同视角下的班级形态,便于我们加以区分。

1.班级授课制视角下的班级

        作为班级授课制理论的建立者,夸美纽斯对“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教育,因此学校是必需的”这一问题进行了五方面的解答:[2]

(1)是处理日常游泳食物的极好的方法所要求的。(社会分工的必要)

(2)是必要性所要求。(家长投入的有限性)

(3)虽然可能有些父母有闲暇时间教育他们自己的孩子,但年轻人还是在大大班级里受教育更好,因为党一个学生成为其他学生党榜样和激励时,教育的效果更好,也更愉快。(群体学习的价值)

(4)再者,自然总是以实例向我们表明,凡是大量产出的东西,必定是出产在一定的地方。

(5)最后,如果运用合理的程序,我们在工艺中也看到同样的趋向。(后两种利于以类比方式突出学校对于大量培养儿童、形成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的重要性

        透过夸美纽斯对这五个方面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的重要性,而班级作为其中一个个独立的小团体,更是学校实施公共教育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班级的存在是专业分工的需要,是家长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为了教学,我们需要“班级”。就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学习各类文化科学知识,接受统一、系统的教育。就教师而言,核心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校长而言,班级的存在扼杀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对于家长来说,其专业性上的弱势,使得他们只能接受学生被分班的现实,并努力服务于学校的这一安排。作为班主任,站在教育者的立场,我们更需要学习各类教育的专业知识,从而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更好地执行学校的教学任务,更好地填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更好地为学生授业解惑。

2.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班级

        教育社会学的某些研究,对班级的理解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有研究者在将班级视为“社会组织”还是“社会初级群体”这一属性判定上,更倾向于将班级视为“初级群体”。也有学者明确提出将班级视为一种社会组织的观点,并依据严谨的学术论证,认为“将班级与学生此前从属于其中的家庭及同辈群体等其他社会群体向比较,就可发现,班级区别于这些社会群体的一个首要属性在于它是一种社会组织。

3.德育论视角下的班级

        德育研究视角一直存在于中国的班级研究中,而且具有较明显的教育学研究特征。“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需要教师培养的对象;德育室教育不可缺失的,甚至是首要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班级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开发”是德育视角坚持的信念。[3]德育研究一方面沿承着相关德育研究传统,尤其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另一方面也因原苏联教育学的影响,而持久保持着研究的活力。

对于学生而言,班级是其接受德育的场所,是其德育养成的资源,也是评判其道德发展状态的情境。文章也从班主任、学校、家长、校长等几个方面提出德育对于提升班级生活研究等教育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出教育学的研究特点。

二、从不同范式建班级

        学生的生命存在与发展需要班级,尤其是相对于欧美国家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中国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更具有典型性和世界贡献。因此,也是范式重建的开始,根据不同的范式来重建班级,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学生的生活世界”、“班主任的职业生活与生命境界的构成”、“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基因式构成”、“中国教育学创新的新资源”这四个角度介绍了不同范式下的班级重建。从中,我也学习到了这些范式下班级建设的新形态,也让我思考班级重建原来可以站在这么高的角度进行思考、规划和实施。那么,之前自己对于班级重建的片面化理解和实践操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可以学习并参考书中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整体上的规划,再确定每一个环节在班级重建中的实施。

三、从不同现状思班级

        文章的第三部分根据当下中国的的“班级”情况进行了不同现状的分析,一共可分为三种情况:班主任缺乏对班级建设之教育性的明确意识、学生班级生活的质量不高和涌现而出的新可能。

1.班主任缺乏对班级建设之教育性的明确意识

        班主任对于自身的角色认知、理解、期待与评价是班主任工作、班级建设最为内核的认知性构成,其意识到清晰度、合理度,直接决定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式。[3]确实如此,我们在班级建设的实践中对于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认知严重缺失。首先,从班主任在工作中的日常话语分析来看,日常语言直接反映着班主任对与工作重心、核心的理解,直接体现着工作内容的构成状态。其次,在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其对学生发展的预期是怎样的?这一预期应该是对学生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是自身工作价值的直接体现。再次,班主任当下工作的核心或重心是怎样的?根据班主任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班主任同事们最担心的事情占比前四的分别是“出事故,学生管不住”、“班风差”、“完成不了学校下达的工作”、“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让人担忧”,从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对于班级建设的教育还多倾向于初级层次的班级管理,因此大部分多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还是没有入门,也没有太多的深入思考,才会存在班主任抱怨工作辛苦,压力太大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回归到在日常班级建设中,班主任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2.学生班级生活的质量不高

        就学生真实的班级生活质量而言,其内在的自主性、丰富性、创造性、育人性尚未得到尊重和实现。首先,在班级组织、制度建设方面,学生党自主参与性较低,班级建设中学生缺位,过程性的教育资源无法生成。例如,班级建设中的班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像班干部的竞选标准的制定、学生参与竞选的面、班干部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定期考核方案等都存在着许多历史性问题,并且十分普遍,需要我们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多加衣引导,辅助。其次,就班级日常生活的运作而言,大量存在着的是规范、管理,缺乏创造性;氨基的活动类型相对单一,源自班级生活自主发展需要的活动相对较少。例如,学生组织班级生活的实践情况反映出大部分的班级活动都是以教师或者班主任的意愿为主而展开,并且在活动结束之后,班主任对于学生干部和组织活动的学生评价很少,班干部面对班级的工作或是活动总结更是少之可怜。这不禁让我思考,这些问题的源头需要我们班主任好好进行反思和改进,而不是屈服于忙碌的教学工作,持应付的心态对待班级日常生活的重建,更应该是从班级建设的全局性出发,同学生一道,共同建设班级。

3.涌现而出的新可能

        对于中国班主任、学生和研究者而言,班级生活每天都在进行中,诸多的可能性也不可抑制地涌现着。从教育研究人员开展的课题研究,到中国班主任们探索着的新方法、新内容,再到学生在班级中不断生成的麻烦、问题、试探、意外,提升班级日常生活质量的可能性一直存在着,期待着人们意识的觉醒与实践的催生。[4]例如,在参加武义县的班主任精英培训班的这两年时间里,作为班主任的我接触了许多该领域的专家、教授、学者,也结实了许多这一领域中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从他们身上,我了解并学习了专业的班级管理的知识和具有很强借鉴型的班级建设案例,这些都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后的许多成就感。

        班级日常生活重建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认真参透,并结合优秀的案例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实施。

参考资料

[1][3][4]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1页;第46 页;第56页。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任钟印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54.读《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第二章《意蕴:班级日常生活的返璞归真》有感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