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那些事儿之北宋初期的风光旖旎词

今天来聊一聊关于北宋那些关于风景的词,我国河山大好,自然风光,人为建筑风光数不胜数,值得写的美景太多了,美景也寄托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诗词中就有很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

北宋的文学家欧阳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古文和诗歌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至于写词,前人认为那是他的才华之余所作,苏轼认为,他的文章可以媲美司马迁和韩愈,而诗赋又像李白。可是他的词所写的内容,却与诗文大不相同,多半是与生活以及游赏有关的题材。

送宋神宗熙宁4年(公元1071年),60多岁的欧阳修退居颍州(今安徽阜阳)。他过去当过的颍州的地方长官,现在闲居无事,于是经常和亲朋好友一起或独自一人,游赏颍州的名胜西湖(我国有很多地方,都有作为风景游览胜地的“西湖”,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杭州西湖,此外还有如颍州西湖,江苏扬州的瘦西湖,广东惠州西湖等)。在他兴致来时,前后共写了10首描述颍州西湖各种美景的《采桑子》:

《采桑子》十首(节选) 宋.欧阳修

(一)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三)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四)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九)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词牌,来源于唐代教坊大曲“杨下采桑”,是截取大曲一遍而成。欧阳修在《采桑子》中所描述的西湖,位于今天安徽省阜阳县境内西北处。湖原来长十里,宽三里,建有十多处亭、桥、阁、堂等。清代嘉庆以后,由于黄河多次决口,使湖逐渐塞满淤泥,如今只存有会老堂遗址和欧阳修石刻像。

宋词那些事儿之北宋初期的风光旖旎词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宋词风光之平山阑槛倚晴空

北宋仁宗庆历8年(公元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岗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据说壮丽为淮南第一。堂建在高岗上,背堂远眺,可以看见江南数百里的土地,真州(今江苏仪征)、润州(今江苏镇江)和金陵城隐隐在目。由于堂的地势高,坐在堂中南望,江南远山正与堂的栏杆相平,故名“平山堂”。每当盛夏,欧阳修常和客人一起清晨就到堂中游玩,饮酒赏景作诗。欧阳修调离扬州几年之后,他的朋友刘原甫也被任命为扬州太守,欧阳修给他饯行,在告别宴会上,做了一首词相送

《朝中措.平山堂》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词的第三句“手种堂前前垂柳”,写的是欧阳修当年在平山堂前,亲手种了一棵柳树。当地人出于对他的敬意,称此柳为“欧功公”。

宋词那些事儿之北宋初期的风光旖旎词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任主考官,在这次进士考试中,他识拔了我国历史上的大文豪苏轼,并说:“老夫亦须放他出二头地。”当时苏轼21岁,十五年后,欧阳修去世。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当地方官,赴任途中经过扬州,到平山堂游览,这时欧阳修已经去世多年,可是在平山堂的墙壁上,还保留着他那龙飞蛇舞的墨迹。苏轼回想当年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政治上的业绩,以及对自己的赏识,心中充满了怀念与敬意,写下了这首《西江月》:

《西江月》 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璧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到任湖州后,按惯例向朝廷上了一份谢表。御史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谢表中的某些词句,断章取义,上奏皇帝说苏轼妄自尊大,同时又歪曲苏轼的某些诗句,说他诽谤朝廷,就这样,苏轼犯了大逆不道的重罪,在湖州被捕下狱,当时认为必死无疑,可实际上,神宗皇帝却没有杀他的意思。正当苏轼关在监狱的时候,宰相王珪上奏神宗说:苏轼对皇帝大不敬。神宗说:他固然有罪,可对我本人不至于这样,你怎么知道的?这位宰相举苏轼的《桧诗》中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为例说:陛下是天上的飞龙,苏轼以为不知己,反而去求地下的蛰龙为知己,这不是大不敬吗?神宗说:诗人的诗句怎么可以这么解释,他咏他的桧树,和我有什么关系。王珪这下没话说了。另一大官章惇也在旁边替苏轼说好话,皇帝也就准备对苏轼从轻发落了。

正在这时,宋神宗的祖母,太皇太后曹氏病危,神宗很孝顺,想用大赦天下来为太后祈福,太后说:”不用大赦天下,只要放了苏轼就行了,当年仁宗皇帝考进士,回宫时高兴的对我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指的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这样的人怎么能杀他呢?”神宗有所醒悟,于是将苏轼贬官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宋词那些事儿之北宋初期的风光旖旎词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宋朝的团练副使,是专门安置获罪被贬官员的闲职,到任后被地方长官监督,相当于软禁地位。苏轼刚到黄州时,住在州南长江边上的临皋馆,第二年,苏轼的朋友马正卿,请求州里将黄州城东荒芜的营地拨数十亩给苏轼耕种,此地名为“东坡”。第三年秋天他在东坡建了房屋雪堂,并且自号东坡居士,因此后人也称苏轼为东坡居士。

在黄州的长江边上,苏轼的朋友张梦得,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成后,苏轼登亭游玩,将此亭取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词赠给张梦得,词中再一次提到了平山堂。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词的名字中张偓佺即张梦得。相传隋炀帝在开凿汴河时,曾作有《水调歌》,唐代时改为大曲。截取大曲的首段即《歌头》。词中兰台公子为宋玉,楚国人,曾陪楚襄王游兰台之宫(今湖北钟祥县东),故称兰台公子。宋玉在他写的《风赋》中,说风有雌风、雄风,即词中所指。此词中的“山色有中无”,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律《汉江临泛》中的诗句,欧阳修在他的《朝中措》(上文有写到这首词),一词中,也曾一字未动的引用了“山色有中无”原句。据说平山堂离周围的山很近,晴天看得很清楚,不会发生“山色有中无”的现象,因此,古代就有人认为欧阳修是个相当严重的近视眼。

宋词那些事儿之北宋初期的风光旖旎词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1874年),在平山堂原址,即扬州瘦西湖畔蜀岗中峰上, 重建了平山堂,建筑一直保存到现在。由于平山堂的著名,人们把附近的名胜古迹,包括唐大明寺遗址、西园、天下第五泉、谷林堂、欧阳修祠等合并为平山堂公园。

宋词那些事儿之北宋初期的风光旖旎词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藏在宋词里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今天就先写这么多,码字有点费眼睛,需要休息一下了,哈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词那些事儿之北宋初期的风光旖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