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香疗法的嗅觉原理

|| 芳香疗法的嗅觉原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芳疗是作为慢性痛的一种补充治疗方式,西方的草药学和东方的中医学趋同原理,应用也非常广泛。不仅如此,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也常使用芳疗。当然,许多治疗慢性痛与抑郁症的药本来就是一样的。有关芳疗的大部分文章发表在与“nursing”有关的杂志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并不多,且许多都是近几年才发表。有可能是一个新的学术热点。

  Anyhow,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嗅觉,如何调节你的情绪。(而关于情绪如何左右你的行为,可以写一本书了,所以就不写在这里了)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为了使文章看起来比较清晰,简要的讨论以下这几个方面:

芳香疗法的简单介绍

    一般而言,芳香疗法会与另一个词——芳香心理学(aromachology)放到一起讨论。简单来说,芳香疗法就是把从植物中提取的精油(essentialoils)用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维持与修复。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古中国人使用熏香,古埃及人用香料保护尸体,古罗马人用来沐浴。而“aromatherapy”这个词,是由一位名叫Rene-MauriceGattefosse的法国化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末提出来的。芳香疗法可以影响情绪和行为,让人感觉美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疼痛,放松,减轻焦虑,以及补充体能。

芳香疗法中起作用的因素

精油的作用很广泛,包括帮助女性解除产痛,缓解病人化学治疗的副作用,帮助心血管病人复原,促进深度睡眠,减轻术后不适,等等。芳香疗法中有众多的因素构成网络,才会起到疗效。 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精油本身。其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功能。但这个我是外行,十足的外行。所以我们只看“人”的因素。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各种因素剥离开来,包括嗅觉,按摩,皮肤渗透,音乐,温度,颜色,条件反射,安慰剂效应,等等。而对于效果的评判指标,也包括心跳,呼吸,血压,脑电,志愿者的口头报告,等等。

曾经有研究人员将受试志愿者的头部与气味分子隔离,揭示了通过皮肤渗透的作用同样能达到效果。然而,从涂抹开始到药物起效,一般需要20分钟。这是从皮肤渗透到分子进入血液进一步到达大脑的平均时间。 事实上,通常你在闻到特定的香味时就已经有情绪的变化。嗅觉,这个古老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嗅觉是关键

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两位对嗅觉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人体内有功能的25,000个基因中,350个是编码嗅觉感受器的。这个比例大约是1.4%。而在嗅觉更好的小鼠当中,这个比例是4%。这个数据暗示了嗅觉的重要性,而很多其机理尚未可知。靠这些在你鼻腔粘膜上表达的蛋白质们,你可以区分10,000到100,000个不同的气味分子,一些非常微小的改变,比如一个碳原子发生的改变,都可以被检测出来。可惜的是,我们的鼻子离地面一米多远,甚至2米多。而气味分子一般分部在距地面10-500px的空间里。

嗅觉又是怎么起作用的

人的神经元(olfactory neurons)检测到很低浓度的气味分子,将信号传递给嗅球(olfactorybulb)中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将信号整合,再传递给大脑的其他脑区。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地方,他们可能会把信号传递给哪些脑区,而这些脑区又主要行使什么功能呢?

1,嗅皮层(olfatorycortex)。这是嗅觉的最高级中枢,通过它整合信号,可以进一步与其他脑区交流信息;

2,前额叶(prefrontalcortex)与海马(hippocampus)。这是学习与记忆,以及认知的高级中枢;

3,脑岛叶(insula)与杏仁核(amygdala)。岛叶是感觉调控中枢,杏仁核是情感中枢;

4,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r cortex)。与人的痛厌恶以及恐惧情绪相关;

4,伏核(nuleusaccumbens)。奖赏系统,与奖惩,愉悦,成瘾相关;

5,下丘脑(hypothalamas)和垂体(hypophysis)。垂体是大脑的内分泌中枢,通过它可以调节激素分泌,免疫反应等。包括嗅球在内,基本上都属于人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与人的情绪,内分泌,自主神经反应等都是直接挂钩的。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你闻到芳香会愉悦,甚至想起曾经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我们的其他感觉信息有着类似的处理。如此复杂交错的系统让我们迄今为止都对它知之甚少。所以许多生理学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放到心理学层面来看待了。基于以上那个还没怎么搞清楚的大脑黑箱,在心理学层面上,嗅觉又是如何调节你的情绪的呢?主要有这么几种效应:

1、条件反射

某种特定的气味分子引起以往美好记忆的唤醒,进而使得脑内神经递质释放的改变。递质很多,不再展开描述。

精油的使用往往伴随着其他相关经历,比如在使用薰衣草的时候,会有舒服的马杀鸡或者泡澡,在使用柠檬的时候会有振奋的事件发生。这样就将嗅觉与其他感觉形成了一个联合学习模型,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条件反射”。最简单的联合学习模型就是“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铛声,即便是没有给食,也流口水。

一旦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再次使用该精油的时候,就会启动这个模型,从而将上次的记忆唤醒。当然精油本身就具备效应,我们的大脑只是把效果放大了。

2,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心理暗示”。

往往是人的一些信念(belief)和期望(expectation)在其中起到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伴随内源性阿片(opioid)系统的激活,比如内啡肽(endophine)的释放,会给人带来欣快感。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即消极的态度与期望会造成恶化的效果。往往与大脑中兴奋性递质,如谷氨酸,五羟色胺,多巴胺的减少,以及抑制性递质,比如伽马氨基丁酸,甘氨酸的增多有关。有关安慰剂效应在今年6月号的《环球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上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过多引用了。

说了这么多机制,我们都是将每个人都当作相同的个体来看待总结出来的。事实上,根据文化差异,个人经历,性别差异,个性区别,精油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可能都有各种程度上的不一样。比如文化差异。

冬青薄荷(methyl salicylate / wintergreen mint)在英国被认为是效果最弱的欣快剂,而在北美却被认为是最强的。究其原因,是历史造成的。在英国,冬青的味道一般与药品联系在一起,常常让人联想到二战时期的麻药。而在美国,冬青仅仅是一种甜甜的薄荷香而且有着非常好的涵义。

这些差异对个体造成的影响也可以用上面提到的生理/心理学理论来解释。比如人们嗅觉的敏感程度可以用嗅粘膜上感受器的密度来解释。不同人对同一种香味,比如薰衣草香的感受不一样,也可能与其以往经历有关,如果将薰衣草与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自然无法起到镇静放松的作用。

要谈到应用了。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你来说,就好比——你买了一台电视机,你只需要知道怎么用就可以了。其工作原理不是你所必须知道的,或许也是你完全不感兴趣的。 但是一旦电视机坏了需要你自己维修,或者说你想了解一下其工作原理,并进行一些改装与优化。这个时候你就必须知道,它里面是什么样子,各种零件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信号是如何传递、整合、换能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人体也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可以找到一个专业人士来咨询或者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一些基础知识会让你“感觉到踏实”——至少不会毫无头绪,不会因为面临这种情况而造成情绪问题——然后你就可以从一个突破口慢慢的开始解决问题。考虑到读者更多是女性朋友(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不妨留个言,让我做个证实调查),在这里给出一些芳疗对于性别的差异,作为参考。 女性对气味更加敏感,尤其在生理周期内。因此在这个时期使用芳疗对于情绪和感觉的调节就更加有用。 比如香橙的气味就能起到镇静和缓解焦虑的作用。同样的,薰衣草也是镇静良品,而迷迭香,柠檬,则是促进人的反应,起到唤醒作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 芳香疗法的嗅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