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游记,发表于2014年5月17日,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天(5月20日)突然却不能推送到“博客圈子”里了! “网易小管”神经有毛病了吧!
上接:《北京:中华民族园-南园掠影(1)》,继续介绍“中华民族园”南园景区的其他景点
游程顺序:南园南门→葡萄沟→维吾尔族景区(以上内容详见本博客《中华民族园(1)南园掠影》)→石窟长廊→塔吉克族→回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瑶族→南园主展厅→德昂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基诺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
回程:土家族→壮族→仫佬族→水族→仡佬族→毛南族→畲族→保安族→东乡族→塔塔尔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南门
本集从石窟长廊开始,继续游览。
下图: 石窟长廊展示的我国西南部白族地区的石窟景观,也是南区最南端的景点。
下图中:“阿姎白”(Ayangbai)(nv性生/殖/器)
这个石窟中间一窟雕刻的是一具nv性生/殖/器,高0.8米,白族语言称为:“阿姎白”。两旁各有佛像一尊,左为多宝佛,右为阿闪佛。白族妇女一直把“阿姎白”视为送子观音,顶礼膜拜,这是“生/殖/崇拜”的表现。
下图:地藏王菩萨(Kshitigarbha bodhisattva)这座石窟雕刻的是地藏王菩萨坐像,菩萨足踩莲花,头戴宝冠,两耳戴环,上罩斗篷,着通肩宽袖衣;右手持锡杖,左手托一宝珠,身后刻有椭圆形背光。
下图、南诏第六代国王异车寻议政图,中间端坐的是南诏国王异车寻,左右对坐的是清平官郑回和杜光庭。
下图:南诏第一代国王细奴逻、后妃及从者造像
下图: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图
下图:华严三圣,本窟造像由五尊佛像组成:一佛如来,二弟子:阿难、迦叶,二菩萨:普贤、文殊。
下图:二层石窟
下图:三层石窟
下图、这是重庆大足石刻的五尊菩萨,左起、1:媚态观音、2:自在观音、3:文殊菩萨、4:玉印菩萨、5、普贤菩萨
下图:在三层石窟外拍摄东面“维吾尔族景区”的最高建筑“苏公塔”。
下图:在三层石窟外拍摄北面的白族景区“大理三塔”。
下图、敦煌石窟
下图、敦煌石窟内的壁画
下图、敦煌石窟内的壁画
下图、敦煌石窟内的壁画
下图、敦煌石窟简介
下图:卢舍那佛(洛阳龙门石窟)
下图、洛阳龙门石窟
下图:这是回族景区的“回族窑洞”外景
下图:回族窑洞全景,其上部,即是“姜耀祖宅”。
下图、窑洞内的陈设(1)
下图、窑洞内的陈设(2)
回民窑洞的上部,即是“姜耀祖宅”。见下图:
姜耀祖宅院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刘家岗村的黄土坡上,由该村首富姜耀祖兴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动土,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竣工,前后历时13年。整个宅院分三层依山而建,三个相对独立的院落由涵洞连通成一体。第一层为下院,主建筑为三孔石窑,坐西北向东南。是主人的书房。沿第一层院的外墙,穿过一座涵洞就到达了二层中院。中院坐东北向西南,院内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三间,附有小耳房。中院与上院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分隔,沿石级穿过垂花门可到达第三层院,即整个宅院的上院。其建筑规格按陕北窑洞建筑的最高等级“五明四暗六厢家’布局。上院的两侧各有作为厨房的偏院一座。
下图、这是位于陕西米脂县刘家峁村的“姜耀祖宅”实地拍摄的照片
未完:请看第三集
本文原题:(原创)中华民族园(2)南园掠影 2014-05-17 16:44 发表于【网易博客】
2018.12.31 阅读(607)| 评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