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才是你们观影的百科全书

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荣誉教授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从20世纪70年代流行至今,已陆续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成为各电影学校电影专业的经典教材。

格里菲斯曾言:电影在未来将成为新的世界语言,凡看者都能理解。

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深谙此道,面对电影中复杂的语言系统、构成要素、表达方式,路易斯·贾内梯写了现实主义(纪录片)、形式主义(先锋派)、古典主义(剧情片)三种电影风格,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措辞、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引出了电影 在艺术、工业、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的含义,阐述了“电影不仅仅是娱乐,还寓于教育”的功能。

如果单单是长篇大论的道理,那么书本本身就会变成一本只能束之高阁的学究,没有人愿意看枯燥乏味的专业性术语。为此,路易斯·贾内梯简明扼要提出专业术语后,不但通过文字剖析大量影片实例,更是提供了超过400张珍贵剧照来供读者赏析,增加了对动画片、喜剧片、科幻片、歌舞片、CG电影的评述。例如新增的关于动画片的赏析,制作背后的工程之浩大,让人不再有“拍摄动画片比真人电影简单容易”的误解。因为拍摄动画片,“由于每一秒钟需拍摄24张画面,通常90分钟的剧情片,需要129600张图画”,耗费的时间和人力实在令人瞠目结舌。罗伯特·泽梅斯基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真人和卡通合演最成功的影片,其中更是动员了320多个动画师,画了近200万张图画才完成的,卡通人物精致到令人惊叹。

精准成熟的电影分析理论从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声音、表演等11方面来阐述。看过书本后,你会惊讶于原来我们平时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某一个镜头居然是如此多要素组成,其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是电影语言中的一个系统。而每一种形式的不同表现方式带来的则是不一样的表现效果。简而言之就是“题材都是一样的,就看你用什么形式呈现来决定观众如何感受”。

以“场面调度”这个形式来作为例子分析,其中包含15种元素:

①对比最强的区域:观众的眼睛首先注意到什么?为什么?

②灯光风格:是高调还是低调?高反差?或综合?

③镜头与摄像机距离:什么样的镜头?摄影机与被摄物距离有多远?

④镜头角度:仰角、俯角?还是水平线?

⑤色彩:主色为何?有无对比色?色彩有何象征意义?

⑥镜片/滤镜/底片:被摄物是否要经过变形处理?

⑦对比次强的区域:在眼睛看到的画面中对比最强的区域后,会停留在哪里?

⑧密度:镜框中有多少视觉元素?苍白极简?一般?充满细节?

⑨构图:二维空间如何分割及组织?

⑩形式:开放或封闭?被摄物是不是在窗框或拱门之内?安排是否平衡?

⑪景框:紧或松?角色是否无转身之地?或可活动自如?

⑫表演的位置:角色要如何面对摄像机?

⑬景深:影像包含多少画面? 前景、背景和主体的关系如何?

⑭演员的位置:演员占画面中的什么位置?中间?上方?下方?边缘?为什么?

⑮距离关系:角色之间的距离如何?

电影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导演。同是恐怖片,风格不一样的导演会用到不同的元素,而元素运用之间也不一定遵循传统用法。例如希区柯克,他就是导演界出了名的不按理出牌的导演。也恰是因为他另辟蹊径的风格,成就了他的伟大。

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其实都是为了表达主题,烘托气氛,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后带来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电影不仅仅是娱乐,也是教育工具”的重要体现。而一部能给观众带来情感共鸣的电影,仅仅靠形式去阐述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演员不但使电影成为经典,其本身塑造的荧屏形象也是经典。

卓别林是黑白片时代的代表。卓别林式电影中,故事本身可能平淡无奇,可由于他卓越的表演天赋,他的特别的八字胡须,滑稽的吊脚裤,还有大号黑色皮鞋,造就了卓别林式电影只能是卓别林来演。后来的英国电视喜剧《憨豆先生》也只能由罗温·艾金森来演。另外,我国1986年版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只能由六小龄童来诠释。

杰出电影不一定有好的票房,高票房的电影也不一定是好电影。杰出的形式主义电影《公民凯恩》由电影诗人威尔斯导演兼主演。法国电影学者巴赞形容《公民凯恩》是“方法之论述”,因为“其技巧变化宛如百科全书般渊博”。但是即便如此,电影却极其不卖座,并且影评几乎恶评。但这不能否认威尔斯的才华和他对后来整个电影界的影响。就像戈达尔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每件事都受他影响”。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是周星驰的《美人鱼》,总票房高达33.92亿人民币,比第二名《疯狂动物城》15.3亿的票房高了不止一倍。可是对于影评者来说,《美人鱼》不一定比《疯狂动物城》优秀。

电影是介于混乱的现实和传统艺术想象的人工化世界之间,是取之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而其又是一门复杂的、涉及极广的语言系统。路易斯·贾内特的《认识电影》就是来帮助我们看懂电影的一本入门级百科全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本书才是你们观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