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读书笔记|每周一本

《定位》读书笔记|每周一本_第1张图片

         在产品过剩、品牌过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争夺客户,如何在客户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本书提出“定位”的立足点。也许你不是公司的决策人、营销人员、广告人员、产品策划人员、销售人员。。。也许你不关心企业、不关心公司、不关心产品。。。但你也要关心定位,因为它关乎你自己!定位不仅是对国家、企业、组织、产品、品牌的定位,也是对个人的定位!了解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定位》此书都值得你去读。

        本书一共分为22章,每章都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通过大大小小的案例,加深了对概念和作者理念的理解。我人为的给这22章做了4个部分的划分:1~2章为第1部分,主要阐明定位的概念以及现实困境驱动下定位的重要性;3-9章为第2部分,阐明如何进行定位;10-13章为第3部分,讲述如何通过定位避免掉入思维定势中的陷阱;14-20章为第4部分,从多个方面和角度举例怎么样去做定位;21-22章为第5部分,定位的方法和法则。如下所示:

《定位》读书笔记|每周一本_第2张图片

        书本的开篇部分,也即序言部分,由《定位》的作者特劳特和里斯的中国合作伙伴代表分两个小节来阐述定位的诞生和发展及在企业中的运用。序一小节上主要描述了生产力的三次革命:第一次生产力革命是泰勒的“科学管理”(1911年提出),催生了一个知识型社会;第二次生产力革命是德鲁克的“管理”(1954年出版了的《管理实践》),催生了一个竞争型社会;第三次生产力的变革是特劳特的“定位”(1969年提出),也即本书的核心。竞争型的社会催生了选择的暴力,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产生了新生产工具:定位。根据作者的思想,序一这小节里,总结了定位的四步法:第一步是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客户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第四步,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序二小节上从经营的角度,把美国企业的A模式和日本企业的J模式的进行分析和对比,以及在国内应用的例子和取得的成就。A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聚焦,狭窄而深入;J模式则宽泛而浅显。在国内家电企业普遍采用J模式发展,最后陷入行业性低迷,以海尔为代表性,海尔以冰箱起家,在“满足顾客需求”理念的引导下,逐步进入黑点、IT、移动通信等数十个领域,而海尔的利润率基本只在1%左右;而家电企业中典型的A模式企业——格力,通过聚焦,在十几年时间里由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企业,实现了5~6%利润率,与全球A模式企业的平均水平一致,成为中国家电企业中最赚钱的企业。

        引言里作者给了定位的基本概念,定位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第一部分(1~2章)作者就引言的定义概念进一步说明阐明定位的理论以及现实困境驱动下定位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做定位呢?以及何为真正的定位呢?之前序言里有提过经过第二次生产力革命之后,我们的处于一个竞争性的社会,一个产品爆炸、品类爆炸、广告爆炸、媒体爆炸的社会里,信息被过度的传播,我们的心智备受骚扰。在我们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类的心智为什么是一个容量不足的容器,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博士的研究,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七个以上的单位。为了应对负责及信息过度的社会,人们学会了把一切简化,现在人们往往只能处理一两个单位的了,如随便找一个人问他记得的某一品类的全部品牌名称,很少能说出七个以上的品牌名称(那已经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品类了),对于兴趣类度低的品类,一般消费者通常只能说出一两个品牌而已。现在人们基本简化到某一类事物在心智中只有两个以内的单元,因而产生了二元法则:在每个品类中,最终只会剩下两个品牌主导整个品类,因而在某一行业,人们往往只能说出一两个品牌,也就是行业中的老大老二,然后现在人们更多的只记得住老大,连老二都记不住了。

        因而,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蔽之,就是“定位”,也即明确某一概念,让你的产品、服务与众不同,在潜在客户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第二部分(3~9章),就定位的理论,阐明如何进行定位。

        定位是寻找心智之窗的一套有组织的体系。进入心智的捷径是:成为第一。如第一位登月:阿姆斯特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曾经照相业的柯达、手机业的诺基亚;现在复印机业的施乐、计算机业的IBM、软件业的微软、可乐中的可口可乐、智能机的苹果、生活用品的宝洁、互联社交的Facebook、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等;国内空调业的格力、油烟机的方太、计算机业的联想、通信运营业的中国移动、手机业的华为等;国内互联网业社交的腾讯、电商的阿里巴巴、搜索引擎的百度、杀毒软件的360等;所有的这些,是不是在你心智中都有一席之地?他们都是某一行业的第一。

        然而要想进入某一个行业的第一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已经现有第一的情况下。如果对现有行业的第一发起正面进攻,往往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那么要怎么办呢?寻找空位!重新定位竞争对手,找出空位,然后填补上去。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找空位”是营销领域中的最佳战略之一,如果人们心智里没有空位,实验室里研制出来的技术成果再好也会归于失败。要想找到空位,必须要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人人都朝东走,那就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空位往西走。如长城汽车在汽车轿车行业竞争激烈的下,07年推出了首款轿车产品,市场反响冷淡,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双双下滑;后来在08年,找到轿车行业的空位并确定聚焦SUV的战略,重获竞争力,现在哈弗系列,尤其是哈弗H6,占据了市场的极大份额,通过哈弗系列,长城汽车在SUV领域获得了第一,这是寻找空位并聚焦空位的一个定位。

        寻找到空位,并有一个好的名字,会让品牌定位如虎添翼,既让人容易记住,也容易占据人们的心智。如华为的荣耀系列,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字,让销售急增;又如小米,也是非常好的名字,容易记住的名字在攻占人们心智的时候就容易得多,这是名字的威力。

        第三部分(10~13章),讲述如何通过定位避免掉入思维定势中的陷阱。主要的陷阱来自这四个方面:无名陷阱、搭便车(即借势)陷阱、品牌延伸陷阱。

名字必须让人明白是什么含义,代表什么公司才有意义。当今公司掀起用首字母缩写的风尚,但是首字母缩写会削弱品牌甚至公司名声,如一些公司名字RCA、CPC、USM、SCM,看到这些名字,你知道代表些什么含义或者代表些什么公司吗?这便是无名用首字母缩写的陷阱。公司只有在广为人知之后才能用缩写,如IBM、GE这些首字母缩写,才能使人在心智里联想到是什么样的公司。犹如,在国内,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的企业或者品牌用国外的英文名字,那么国内的人就会记不住,那么那些英文名字对我们而言就毫无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名字都需要本土化。

        如果把品牌的名字用在所有的产品上面,时间久了会削弱品牌的实力,这便是搭便车(借势:借原本品牌的声势)陷阱。能利用现有的名字搭便车,为什么还要起新名字呢?为的是能在人们心智中建立一个新的定位。如之前所说的长城SUV汽车,如果名字就叫长城SUV,相信很多人会不买账,但是用哈弗,就不一样了,现在我想没有多少人知道哈弗是长城的吧?又如宝洁公司,有很多知名的品牌,海飞丝、佳洁士、帮宝适、汰渍、金霸王等等,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很出色的表现,想想看,如果叫宝洁洗发水、宝洁牙膏、宝洁尿不湿、宝洁洗衣液、宝洁电池会怎么样呢?是不是让人会想到,一个做洗发水的,能做好尿不湿,能做好电池么,就算是宝洁的名字又能怎么样?但现在它们不同的品牌名,你知道它们都是宝洁的么?你是不是只知道它们都做得不错就可以了?

        品牌延伸陷阱和名字陷阱有异曲同工之处。还以宝洁为例,宝洁的洗发水众多,有飘柔、潘婷、海飞丝、伊卡璐、沙宣,它们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如果不分开取名字,当飘柔取得市场效应的时候,接下来的退出的产品分别叫飘柔1、飘柔2、飘柔3......是不是让人傻傻的分不清它们究竟个代表什么?但是飘柔你知道了是定位柔顺的、海飞丝是定位去屑的、沙宣是定位修复。对于已经占据人们心智中的产品和服务不能采用品牌延伸,而对于平平常常的产品和服务,有了适当的名称和争取的定位,才能可能取得成功。

        第4部分(14~20章),从多个方面和角度举例怎么样去做定位。从公司(孟山都公司)、国家(比利时)、产品(奶球)、服务(邮递电报)、银行(长岛一家银行)、天主教会、个人自己的多方位角度去阐明并举例如何做好定位的,既涵盖大的方面(国家),也涉及了小的方面(个人)。让读者对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也许其他的方面我们都不关心,但是个人的定位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在给自己定位时,要明确的定义自己、要能犯错误(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都值得一试)、名字要适合(避开无名陷阱,如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取英文名字,却不知道英文名的具体名字,而他人记起来和叫起来都极其的困难,这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在给自己职业定位的时候,要找匹马来骑,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能助你发展的公司);第二匹马是你的上司(欣赏你、并能提拔你、助你成功的上司);第三匹马是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第四匹马是好的想法(平时要比别人多思多想,好的想法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有助于你步步高升);第五匹马是信心(对自己好的想法及对未来要有信心);第六匹马是你自己(当别人都抛弃你的时候你也不能抛弃自己)。

        第5部分(21~22章),定位的方法和法则。开始一个定位项目并不容易,通常人们在通盘思考问题前就想找到解决之道,而在匆忙得出结论前,最好先思考当前的处境。通过以下六个问题的方面可以帮助人们理清思考的过程并找到头绪:一、你拥有怎样的定位;二、你想拥有怎样的定位;三、谁是你必须超越的;四、你是否有足够的钱;五、你能否坚持到底;六、你是否符合自己的定位。不要被这些问题的简单外表所迷惑,其实它们都很难回答,你需要深入思考,它们通常会引出一些关键性问题,是对智慧、勇气和信念的考验。要想赢得心智争夺,你不能同定位强大、稳固的公司正面交锋,你可以从侧面、底下或顶头上迂回过去,但决不要正面对抗;同时你不是在公司内部而是在公司外部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一种在潜在客户心智中有效的战术然后再把这个战术导入公司内部,制定一套战略来推动、利用这一战术。

        整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满,对于每一个在职业、在公司、在其他各方面迷茫和无头绪的人来说,我想读一读此书,或许有助于你重新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找到你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定位》读书笔记|每周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