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份,大哥久别的远在北大荒工作的儿子刘强和儿媳红梅在发给我的微信中,邀大哥和我去他们那儿走一走,看一看。年过七旬的大哥手机总是不放在身边,更没有微信,我把接到的微信电话告知了大哥,接到电话后的大哥,连说:“好哇!好哇!去,去,一定要去!”从声音听得出,大哥很兴奋!
也难怪,长期以来去北大荒看望儿子的梦想,始终是埋藏在大哥心里已久的心愿。考虑到八月份天气还比较炎热,大哥于是决定在九月中旬出行。
大哥居住在美丽的海滨之城大连,九月十三日,天气晴朗,大哥乘坐高铁到达长春,晚上我和大哥乘直快列车于翌日早7点36分正点到达佳城,此时刘强和红梅早已等候在出站口了。
“爸、老叔!”红梅眼尖一眼就认出了刚刚走出站口的我们。紧接着,刘强也随后赶过来和老爸高兴的见了面。
刘强性格内向,平时就少言寡语,表面虽显淡然,但心里实包裹着火热,红梅活泼外向,嘘寒问暖话语顷刻间表露无遗!
我和大哥还是前几年,在榆树农村老家过春节的时候和刘强红梅见过面相处几天,这次相见,刘强和红梅与几年前相比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微胖的脸颊略带一点儿风霜,但更显得成熟和健康了。此时亲人相见当然分外高兴!我和大哥虽然睡的是卧铺,但谁也没能睡好,脸上显露出的些许疲惫早被刚才见面的高兴劲儿冲刷得一干二净!
“这么远还来接,是不是起了很大的早?”我说。
“没有!我们是昨天到的江川,早上往这儿赶两个多小时就到了”,红梅快言快语。
“我俩坐八五三的客车就行,也免去了让你们大老远来接,挺辛苦的!”我说。
红梅笑着看了一眼刘强说:“不辛苦!嗨,我爸你俩头一次来,我们做晚辈的不来接哪行?好在我们去年刚买了车,接也方便了”。红梅性格活泼,话语连珠,说话时欢愉的笑容始终绽放在双颊。
在佳城吃过早餐后,刘强开着崭新的别克英朗,一路行驶在通往江川农场笔直的黑色路面上,道路两侧是栽种整齐的高高的柳树带,树带的另一面是大片大片成熟了的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和水稻,随着车的快速行进,那大片大片的农作物,都毫无例外争先恐后纷纷倒向后面!……
大哥静静地坐在车里,脸上挂着笑,看得出他的内心还一直沉浸在刚刚相逢的喜悦之中。
佳城到江川近一百多公里路程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到了江川就标志着到了北大荒了。
九月的北大荒,天气分外清明,微风徐徐吹来,袭入衣襟稍感些许凉意,路旁的稻谷迷人的香气飘散过来,又给人的心里凭添了一丝温暖!
江川就是江川农场的总部,进了江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川农场那高高醒目的标志。听刘强介绍说,江川农场是北大荒建场较早的农场,现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局系统,属垦区的中型国营农场,国家大二型企业,是北大荒集团分公司,场部就在江川,刘强和红梅就是江川农场的职工,之前他俩一直都在这里工作。只是前些年享受国家关于种粮的好政策,自告奋勇,自行到更偏远更广阔的天地—八五三农场一分厂,自担风险,承接更大规模更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任务。
当然,江川不仅是刘强和红梅原来工作的所在地,也更是他们的家。用红梅的话说,老爸来了得先到家里看看不是?
刘强和红梅家住在江川的兴川花园城小区,这是江川较大也是很像样的住宅小区,小区面积很大,楼与楼的间距特别宽,采光特别好,环境也优雅,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广场供小区内居民休闲娱乐活动之用。
走进刘强红梅的家,红梅的妈妈已在房间内等候多时,此时初次见到我们,那个热情劲儿就不用说了,红梅介绍过之后,把我们让到厅里的沙发上坐下,然后又是端水果,又是倒茶水,一边忙乎着一边说:“听说了你们要来,这不红梅早就把茶沏好了,你们也累了、饿了是吧?坐了一晚上的车”
我说:“不累,早餐在佳城已经吃过了”
红梅妈坐下后,我们就开始聊天,红梅妈叫林桂莲,虽说快进八十的人了,但面相很年轻,人也很健谈,她向我们聊起了刘强,聊起了刘强妈妈即我大嫂当年带着刘强来江川时的那段往事,那是她亲身经历过的往事,她说刘强妈带着刘强来到江川以后,两家很快就相处得很好,尤其是刘强妈和红梅妈两个人处得就像亲姐妹,谁也离不开谁,刘强和红梅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于是两家自然而然的成了亲家。
不一会儿,红梅爸从外面也回来了,这位年龄快八十的老人,长得很精干,走路轻盈,声音洪亮,瘦削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介绍认识以后,很快就介入到聊天话题。
原来,红梅的父母亲也居住在这个小区,与刘强红梅家近在咫尺,红梅的父亲孙阳忠是北大荒第一代拓荒者,是江川农场的建场元老,聊起江川来,聊起北大荒来,老人滔滔不绝,有说不尽的话题。
“嗨,说起刚来北大荒那会儿,那真是一言难尽!那时的北大荒,哼,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从佳城往北往东,哈哈!那都是大片大片长满了茅草,还有荆条等待开垦的处女地。你想啊,那时的物质条件根本就谈不上,从国家和从省里派过来的垦荒人员,包括我们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垦荒设备,就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没有,吃的那个苦啊!你们连想都不会想到!可有一样啊,那时的我们,包括所有的垦荒队员就一个心眼儿,上边一个令,就是再苦再累也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条件再艰苦也要完成任务。就拿我们江川农场来说吧,那就是在一无像样的设备,二无应手的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在荒草沟里活脱脱建起来的!哈哈哈……,你说神奇不神奇?”
红梅爸越说越兴奋,说着说着自己却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我深切的感觉得到,老人朗朗的笑声里面包含了多少老一代垦荒者的艰辛和苦难,包含着多少为国无私奉献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红梅爸爸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乐天派,性格开朗,喜欢运动,爱好唱歌,这在江川农场是出了名的,无论是场里举办的运动会,还是歌咏比赛都会有他的身影出现,而且每次比赛,成绩在老年组里都是名列前茅,曾获得过很多奖励!
在我们面前的茶几上,有一本厚厚的经典老歌歌本,老人说是他的好外孙儿佳明专门给他买的,老人爱不释手!
佳明是刘强和红梅的儿子,当然也是大哥的孙子,这次来北大荒,除了看望儿子儿媳妇之外,更想看看多年未见的孙子,可佳明是在学的大学生,此时正在遥远的大庆,这次北大荒之行见不到佳明,这对大哥来说也是一件颇遗憾的事儿,虽然见不到孙子佳明,但佳明从小到大表现出来的聪明上进等诸多趣事,在他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的眼睛里和话语中,尤其是在红梅动辄佳明如何这般透着爱的下意识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诠释,让我和大哥在无形中早已了然于胸!佳明是个好孩子,是大哥所期望的聪明董事又积极上进的好孙子!这让大哥心里十分欣慰!
红梅父母都是非常好客和注重亲情之人,晚上特意在他们自己经营的食杂店的楼上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大哥和我。
饭前几位和红梅爸当年一起来北大荒,来江川开拓创业的元老来了,他们照例开始聊他们永远也聊不完的感兴趣的话题,这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的老习惯了。其中有一个叫佟相仪的,是从哈尔滨市来北大荒的知青,是当年陆续来北大荒垦区创业的几十万知青大军中一个,扎根在了这里。
我轻轻的问他:“你当年为什么选择来北大荒?”
他冲我笑了笑,回答说:“响应号召,支援北大荒啊!”
“不知道这儿很艰苦?”
“知道,当然知道!创业嘛哪能不艰苦?”他那很自然很轻松的样子让我顿生敬意!
“后来咋没回城呢?”我追问。
他说:“我觉得这里挺好哇!”
看得出来,他很热爱这里,热爱他为之奋斗的北大荒。我在心里默默想了一下,几个老哥们来北大荒,来江川只少有五十年到六十年了,如今偶尔见面还是有说不尽的话题,足见他们情意深重!
从几位老人言谈话语中,可以管窥到他们半个多世纪的沧桑那引以为傲的人生经历,今天江川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乃至今天北大荒所发生的种种变化,首先是他们亲身感受到的,今天江川的巨大变化,也同样给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带来了变化,因此可以说他们就是北大荒今天巨大变迁名副其实的历史见证人!
晚饭后,太阳还没有落山,红梅爸妈热情地邀请并陪同大哥和我绕着江川的堤坝走一走,看一看,到新修的肩负江川八百里灌区灌溉任务的江川灌站巡视和浏览一番。
站在高高的堤坝顶端,眺望远处的江川,美丽的江川地处松花江南岸的冲击平原,北临松花江,东依马库力山,依山傍水,地理位置绝佳,可见江川所在之地是一块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沿着堤坝顶端一路行来,红梅爸妈不时给我们讲述着江川的变化,讲述着江川的建设与发展,讲述着他们在江川的工作、生活和相关的熟人趣事!从他们的讲述中,我感觉到两位老人很爱江川,很爱他们几十年来生活和为之奋斗的地方!
江堤的尽头就是江川灌区的一号和二号灌站,经红梅爸妈的引导,我们先后观看了一号灌站和二号预备灌站。江川灌站气势恢宏,统领着江川八百里灌渠和上千垧水稻的灌溉任务。
此时,太阳将要落山,天空一碧如洗,只有西边的天上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形成了一抹银灰、一抹橘黄、一抹血红、一抹绛紫,汇成一片色彩斑斓的晚霞,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色锦缎。在落日晚霞的映衬下,静静的松花江水,也似乎变得那么温润和那么有魅力!
“啊!好美呀!”久居闹市的我,难得一见这样落日的美景!不由在心里边发出轻轻的感叹!我使用手机立马将这一景观发送到朋友圈,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在红梅妈的建议下,我们一行四人在灌站的一个圆形的标志下面自拍了一张合影照以示留念!
我们在江川仅仅停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乘坐刘强驾驶的别克英朗,一行四人向着刘强红梅他们所在的工作点儿八五三进发!
江川距离八五三大约还有三百多公里路,一路上我们透过树带见过了大片大片日渐成熟的农作物,这大片大块的农田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正方形,有的呈三角形和梯形,每一片地大约都有几十垧,乃至上百垧,片与片之间都有树带相隔。我发现所有的农作物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在江川一带主要是水稻。到了桦川乃至集贤县,路两边看到的既有水稻也其他的农作物,如玉米、高粱和大豆等;从四方台、宝山到宝清这一路旱田作物居多,水稻很少见到,大片大片的多是玉米和大豆,也有少量的高粱。那大片大片的玉米秆叶均已由深绿变成浅黄,有的叶子已经干透由浅黄变成灰白渐渐垂了下来;矮矮的大豆的梗叶多已掉落,剩下了光秃秃的干枝儿和密密麻麻的豆荚,打眼望过去黄灿灿的一片连着一片,几乎望不到尽头!高粱穗儿大,籽粒也饱满,呈现出一片片红映映的景象,偶尔也能见到矮秆品种的高粱。记得在我们农村老家把这种矮秆的高粱称作“跷脚”高粱,跷脚高粱秆虽矮,但是穗儿很大,据说不比长秆的高粱产量低。
我眼睛向外看着,心里不由在想,这些长满了已经成熟庄稼的黑土地,有谁会想到在五十多年前,乃至六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荆棘丛生,塔头遍地,荒草无际,杳无人烟的荒野呢?是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把这百年的千里荒野变成现在的模样?是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把北大荒变成了国家的“北大仓”?是人,是勤劳的北大荒人,是敢于拼搏,敢打硬仗的人,是十几万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流血牺牲的英雄的军垦官兵,是来自全国各大城市几十万可爱的知青,是那些东北刚解放由新政府陆续派往的勘察员和来自祖国各地的无数英雄的垦荒者!是他们坚定地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连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垦荒工具都不具备的恶劣条件下,毫无犹豫的奔赴到这里,光荣的充当了北大荒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开拓者!是他们按照党和新中国的路线和政策,发扬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发扬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发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发扬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北大荒昔日的千里荒原变成了今天的粮田万顷,稻谷飘香!
车到宝清大约是8:30点左右,我们开始进早餐,早餐是自助的那种,餐品的种类和长春差不多,有馒头花卷,有咸菜茶蛋和米粥之类,另外还有豆腐脑。我们各捡所需。
早餐过后我们的车继续向着八五三行进,车行一个多小时以后,大约在中午的11点多钟,到达了刘强红梅他们八五三农场总场的所在地八五三镇。
之前说到八五三,我心中一直以为只是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辖下的编号为“八五三”的农场总场场部,实际上这里已经成为了以八五三总场为核心的行政、商贸、交通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集镇,八五三镇的特点是:镇子里的居民多是在八五三总场和各分场工作的职工,另外就是到八五三做买卖和承包种地的外来人员和打工者。经营的买卖大多都是农业生产资料,从春种,夏锄,到秋收,能够涉及到良种、肥料、农机具这里应有尽有!在农机具一条街上,两侧摆放着各式各样农业机械,与水稻相关的比如插秧机、水稻收割机、水稻拾禾机等等!
午饭后,刘强把车开到农机具一条街上,买了一个与收割机配套的禾秆抛洒器,刘强说他们现在收割机上安装的抛洒器已经不好用了,需要换个新的。刘强对我们说,现在水稻收割机上必须安装这种禾秆抛洒器,就是说以后无论是水田还是旱田的种植户,秋收时节都不准许再行燃烧秆节,这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的文件精神,为了大气环保的需要作出的禁令!的确,如果所有北大荒的农户到了秋收时节,都肆意燃烧秆节的话,的确会给北大荒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水稻种植户的对策是在水稻收割上机安装一个禾秆抛洒器,在收割机的尾部安装上这种禾秆抛洒器,可以将传出的稻秆搅碎后均匀地抛扬在田地里,然后翻地时拖拉机拖带的犁铧再将其翻压在土下。我琢磨这倒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翻入土下的碎软的秆节经过夏日泥土的浸泡也能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
八五三距离刘强红梅他们一分场的作业点还有六七十公里,好在路好,车一直未停,只是中间有两处维修道路必得绕行外,刘强的车平均时速可达80多迈,车行至一个庞大的水稻作业区左行右拐,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他们自己的作业区。
这个作业区的面积非常的庞大,可谓百里平川,一望无际!虽然说地理面积广大,但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的井然有序,整个作业区大致由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成片成块的稻田组成,中间都是有长得很高的柳树和白杨及其他各类树种的树带相隔,而每片每块基本上都有几户乃至十几户承种与经营,刘强他们承种的那块至少有二百多垧,分解到四户四个作业点儿,刘强他们这个作业点儿承担着有近三十垧的种植任务!
我和大哥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强红梅他们精心侍弄的水稻黄灿灿齐整整的,整块整块的池子里面干干净净,几乎没有一棵杂草,稻穗往一面自然垂下,穗粒饱满!在夕阳的照射下,随着微风左右抖动!往远处望去呈现出黄灿灿的一片!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我习惯性地把刘强他们的水稻与一路沿途看到的水稻作比较,感到刘强他们的水稻要好很多,由此可见,在种植和经营水稻上,刘强和红梅要比别人家种植和经营的水稻一定动了更多的脑筋,付出了更多的汗水!
我和大哥虽然都已是年过六十和七十岁的人了,又坐了近一小天儿的车,但是此时大哥和我并没有感觉到疲乏,相反倒感觉很兴奋!我们沿着稻田地中间的田埂,一直走向稻田的最深处,趁着夕阳还未落下的余晖,以大片长满成熟了的水稻地为背景,分别拍了几张别样的风光照!
此时,太阳渐渐地滑下西山,它的余光将漂浮着的流云染成条条淡淡的红色。回到刘强他们作业点儿居住的简易房,红梅把饭菜已经做好了,
“爸,老叔,咱们吃饭吧!”红梅一边往桌子上端菜,一边招呼着,此时刘强也从外面回来了。
刘强自从车到了作业点儿就开始忙乎往水稻收割机上安装刚刚买来的秆节抛洒器。刘强是有名的技术能手,农机方面什么技术难题也难不倒他,他们现在使用的水稻方面的机械出现什么毛病,从来也不出去修,都是自己动手,既省钱又省时!
安装新的就要先把原来旧的拆卸下来,但在拆卸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儿麻烦,就是原来旧的抛洒器的主轴外部齿轮,由于固定齿轮的轴部楔子销得比较紧,也有锈住的迹象,怎么卸也卸不下来,使用杠杆拉力器也无济于事,当晚只好作罢。
刘强洗完手,又把四个小凳摆好,看着他爸,又看了一下我,然后笑了笑,说: “午间在八五三也没吃好,又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爸、老叔是不是都饿了?”
“啊,是有些饿了”我实话实说说。
“爸,老叔,饿了你俩就多吃一点哟”,红梅习惯性地抹把脸上的汗,对着桌子上的饭菜说:“这可都是咱自家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啊,哈哈……全部都是绿色食品哦,爸、老叔,你们就放心地吃吧!”
这是我们来刘强和红梅水稻作业点儿吃的第一顿饭,虽然没有高端上档的食材,但却都是当地的土生土产的,绝对的绿色食品,主食有米饭馒头,还有刚刚煮熟的鲜嫩玉米;菜有酱焖鲫鱼、鸡肉炖倭瓜和土豆、木须柿子和老黄瓜柿子汤等,这几样菜都比较对我的口味,所有饭菜都是红梅一手操弄的,弄得还都挺像样,我发现红梅除了性格爱说爱笑外,做饭做菜也是把好手,特点是既干净又麻利,做出的饭菜还有滋有味,我们都挺爱吃!
饭后,刘强说:“爸、老叔,你俩看一会儿电视吧!”
电视是42英寸彩色液晶屏的,中央台各频道和各省卫视频道应有尽有,原来我还想,远离集镇的作业点的电视能够收到的台不会多,可实际不是这样的,因为作业点儿的电视安装的都是卫星天线,收到的台并不比城镇宽带少!刘强打开后调到了中央1频道,恰好1台正在播送新闻。
看电视新闻是大哥在家时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看完新闻接着就是天气日报,日报说明天黑龙江宝清有阵雨,日报过后就是翻来复去的广告,刘强说:“爸、老叔,你俩也累了一天了,早点儿休息吧!”
红梅把给我们的被褥铺在了炕上,这个房间原本是刘强红梅俩住的,我们来了他俩就只好搬到了农工住的房间里。
红梅觉得炕很热,于是又给我们特意加了一层厚厚的棉被。睡眠一贯不好的我,这一晚上睡的却是很实在也很踏实!
第二天,刘强照例拆卸那个该死的顽固的抛洒器上的齿轮,我闲得无事主动为刘强打下手,大哥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摸把扫除打扫院子。红梅在屋里做饭,看到她爸扫院子忙说:“爸,你歇着吧,不用扫了!”
其实院子也不是很脏很乱,只是红梅养了24只鸡,还有6只鸭子,3只白色的3只灰色的,鸭子还好,一般不常到院子里来,距房子不远处的稻田地里有一个长方形的晒水池子,鸭子经常总是在那里跳上跳下,游来游去,池子旁边的堤埂上放着食槽,饿了就从水里出来上到堤埂抢食吃!鸡就不同了,总是围在水稻田的边儿上转悠,或者干脆钻进稻田地里边啄食稻粒儿,然后在院子里肆意拉粑粑,我无意中观察到,在这些鸡里边有唯一的一只黑色尾翎的红色大公鸡,显得特别扎眼,它总是用眼环顾左右其它母鸡之后高声鸣叫一声,显得很高傲,似乎它是这群鸡的王,而其它鸡都是它的臣民一样!
院子是敞开着的,呈现的大致是一个长方形的一个面积,东西长南北短,南面与稻田地相连;北面与一条笔直的水泥公路接壤,但与公路有边沟相隔,边沟很深还有浅浅的水,沟的两侧长满了茂密的藤条、黄蒿、香蒲和各种不知名的水草;东面和西面也都是大片的尚未开垦的荒草地,荒草地上依然长满了藤条、刺梅、凌霄、茑萝和柳茅等一些藤蔓类矮树棵,叶子或长或圆,或红或黄,煞是好看!虽是初秋,但在刺梅、凌霄、茑萝等藤蔓植物的枝条上,仍然绽放着一些红色,粉色和黄色等十分艳丽的花朵!在较为稀疏的树丛处,还间杂着茂密的芦苇、香蒲和小叶樟!这些纯自然的景象,还是我在五十多年前榆树老家,即松花江支流拉林河南岸的套子里见过,现在偶然见到这些倍感亲切!
刘强红梅他们作业点儿居住的这个房子只是简易房,在院子的正中,房子四面墙的墙体是由两面铁皮中间夹一层苯板制成的,据说冬季很保暖,当然刘强还特意在屋子里安装了一台空调,冬天一点儿也不冷!刘强对我说,所有作业区各个作业点儿都是这样的简易房,是分场连队统一配建的,只是房内的设施是住户根据自己需要添加的。
房子东面的场地是专门用来停放各种车辆和农机具的,西面的场地更大一些,是专门准备为秋季收获水稻时堆放和晾晒稻粒用的,现场地的两侧种有各种应季的蔬菜:有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还有韭菜,此时黄瓜和豆角业已变黄,有的已经干枯,茄子和西红柿尚在季内,秧上还都结了不少,许多柿子因没有及时摘下,已经烂在地里很多。
此时刘强仍然在做拆卸齿轮的努力,在他爸的提示下,他不得已采用了一个常规的办法,就是用火剧将齿轮锯掉一部分,果然,当然也还是费了很大的周章,最终还是把它卸了来了,然后安装上了新的禾秆抛洒器。
在刘强拆装收割机抛洒器的过程中,红梅看到我和大哥闲不住的样子,就索性给我们也安排点儿活干,就是用铁锹抢院子西面场地上草。把草抢掉后再用搂子搂到一边,中间红梅也加进了抢草的行列,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任务!看看时间还早,于是我和大哥再一次走进刘强他们诺大的稻田地里,我们沿着田埂往大里边走,一边走一边观赏着阳光映照下的稻田地那金黄色的风光,一边将这美丽的风光尽情地收进我的手机里!
午饭后,我和大哥睡了很长时间的午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此时刘强骑摩托出去了,红梅正在洗衣服,我和大哥走出院子,站在房子后面的公路上眺望,路西的不远处是一座很高大的立交桥,桥下交叉的是建虎高速公路;公路北面也同样是大面积成块儿的稻田地。距离公路不远处,并排有三幢和刘强他们一样的简易房,天蓝色的彩钢房盖儿,非常扎眼!在三幢简易房的侧面,往北有一条非常宽阔的作业道与建虎高速公路相连,眼下这个作业道一段儿已经成了三处堆放和晾晒水稻的场地。其余的地儿都被种植上了各种蔬菜。有土豆、倭瓜、白菜、萝卜、胡萝卜,还有茄子、西红柿等等……。再往北就是稻田的边缘,一侧是长满香蒲和芦苇的水塘,此时红红的香蒲棒儿和绛紫色的芦苇花儿随风摇曳,另一侧则是一大片一望无际尚未开垦的荒草地,草地上开着许多各式各样的野花儿,打眼一看,有粉红色的波斯菊,有鲜红的野百合,还有亭亭玉立的金针花儿……,这些有较强生命力野花,几乎遍布着北大荒的每个角落,如丝绒锦绣,装点着无边的大地!
第三天,刘强和红梅带我们参观和游览了八五三农场东部的将军山公园和将军山脚下的清河水库,还有美丽的湿地公园雁窝岛。
被当地人称之为八五三之魂的将军山公园,位于长长蜿蜒的完达山中麓。说起将军山名字的由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
1956年6月14日,当时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带领副师长黄振荣、副团长王诚忠,还有绘图员、警卫员等一行人穿密林过沟壑,沿着小清河爬上了南面的山顶,站在山顶上,王震将军望向山下那一望无际的百里荒原,兴致勃勃地说: “多美的地方呀!有山有水,是个建设农场的好地方哟,走!再到对面的山上看看去!”
一行人向山下走去,在小清河边上,王震将军用手掬起一捧洁净透明的河水,美美地喝上一口,兴奋地说:“这河水好呀,肯定能酿出美酒来!”然后大家又一同攀登到东边山的山顶上,登高望远,看着眼前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警卫员随口问道:“这里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呀?”将军环顾四周深有感触地说:“这里呀,将来一定会变成大粮仓!我们的后代子孙一定会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
今天,将军的夙愿已然实现,今天的北大荒人,正驾驶着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熟练地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的城镇里,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为了纪念共和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将军,北大荒人怀着感恩之心把将军走过的南山和东山这两座山峰,统称为将军山。
王震将军说的在山下建场就是现在的八五三农场,位于三江平原东部,最初也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二十一团。自将军选址建场以后,八五三农场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和红兴隆分局领导下,不断地发展扩大,目前辖下已有六个分场,农场总面积达12280多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80余万亩,总人口近40000人。八五三总场现已成集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全国第三大现代化农场,累计生产粮豆364万吨,上交国家利税1.6亿元,年产值7亿元。
2003年,农场将将军山的东山和南山连接起来修建了一条630米的水库大堤,建成了这座小清河水库,总库容量有205万多立方米。2009年农场又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将军山公园。现在这里已成为八五三人休闲、健身、游览的靓丽景区,同时也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参观游览。
不用说今天我和大哥就是从远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游客,此时虽已交九月下旬,但风景秀美的将军山公园依然郁郁葱葱,园内光洁而弯曲的小路两侧栽有大片大片的一串红正在开放,红艳艳的煞是喜人!上到堤坝的顶上,一汪清澈透明的碧水尽收眼底!湖面不大,湖的两面的将军山树木葱茏,真是青山绿水,景色美艳至极!身在美景中,拍照留念是当然的了!
堤坝的最东端是为王震将军带领转业军垦官兵来北大荒踏查、勘测、垦荒、建场做出非凡业绩而特别建造的历史纪念墙。
纪念墙分上下两层,下面的墙壁上雕刻着十万军垦官兵浩浩荡荡长途奔赴北大荒的行军队伍的人物浮雕像,上面纪念墙壁上雕刻的是《雁乡铭志赋》即以铭志和赋的形式,重点记述王震将军和十万军垦官兵来北大荒雁窝岛的垦荒业绩。“……公元一九五六,将军雁阵排头,举杖剑指清河畔,选址建场。……一九五八惊蛰至,三军将士鼓角铮铮军旗猎。英雄解甲不懈志,荒原催征。马架地窨,官兵饮露餐风。大酱缸如魔缚铁鹰,蛟龙潜水方显英雄。血肉之躯钢铁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大荒精神顶天立地生!……”
最上面是一组硕大的垦荒英雄的群体雕塑,雕塑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给观赏者心灵的以震撼!
在参观游览完将军公园,去向雁窝岛湿地公园的途中,我一直在想:当年将军来北大荒勘查建场,运筹帷幄,是何等的从容、坚定!下定垦荒之决心又是何等的果断、英明!亲率解甲官兵进军北大荒,军旗猎猎,指挥若定,又是何等的壮观、威风!当年他们厉兵秣马,赫赫战功,有谁还记得?但那《雁乡铭志赋》给世人召示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留下了他们永垂不朽的美名!让后辈人代代传颂!
将军山公园距离雁窝岛湿地公园不算太远,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眨眼间就到了。刘强把车停在了旅游区内的停车场,我们便开始游览雁窝岛湿地公园。
说起雁窝岛,在我的记忆里,那可是很有名的,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即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北大荒人》,说的就是雁窝岛如何开发建场的事儿。故事讲述的是:转业军人高建民奉命率领一批复员军人在北大荒雁窝岛建立农场,被任命为农场党委书记。十八年前,高建民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斗争。他到岛上后,遇见了当年牺牲的老战友黄永和的父亲老猎人黄老清,以及曾被高建民救护过的小姑娘黄燕子。在规划垦荒计划时,农场副场长纪庆山凭老经验认为雁窝岛并不具备建立农场的条件,主张先修路后进岛,只能慢慢来。高建民认为事在人为,不能等待有了条件才建农场,他在黄老清的帮助和支持下,带领群众克服种种困难,把建设农场的急需物资和农业机械及时运到岛上,成功地建起了一座新的农场 ,播种了第一批农作物,并且获得了大丰收。
这个电影当年我曾看过很多遍,因此印象极深,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里。今天来参观和游览雁窝岛,到电影里讲述的故事中实地观看,感觉就是不同!但今天的雁窝岛与电影里讲述的雁窝岛已不能同日而语,主要是时代不同了,物是人非,雁窝岛较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生了何止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大荒人心里都清楚,雁窝岛的变化集中代表了整个北大荒的变化!今天的雁窝岛已经成为了北大荒的象征!
今天的雁窝岛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湿地风光,更积存与体现了十分厚重而宝贵的北大荒文化。所谓一日雁窝岛,千年北大荒诠释的就是北大荒文化!雁窝岛凝聚了北大荒文化的精髓!来雁窝岛不仅可以游览和观赏美丽的自然的湿地风光,同时,还能领略到雁窝岛独具一格的北大荒文化。
说“独具一格”,是说北大荒文化与共和国其他地域文化不同,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一点我们在雁窝岛博物馆里得到了很好的答案:那就是在及其恶劣的环境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垦千里荒原建场创业的文化,就是十万军垦官兵和几十万有志知青战天斗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精神的文化!
在雁窝岛展览馆,我们看到雁窝岛的地理位置是在挠力河的南岸,属于三江低地平原区,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挠力河、小清河和镜面湖环抱的荒岛,面积很大,方圆有近200平方公里,大部分都是沼泽地。就是说雁窝岛三面环水一面是沼泽地,岛上一年四季中有春夏秋三季都是茂盛的荒草和密不透风的柳树林,另外还有众多的大雁、仙鹤和天鹅等飞禽在岛上筑巢栖息和繁衍。因此,这里被北大荒人称作“雁窝岛”。
从雁窝岛展览馆,我们还了解到了雁窝岛被开发的历史。这里就有电影《北大荒人》讲述的故事在里边,而实际情况是:
1957年的3月份,八五三农场成立了垦荒队,垦荒队不畏艰险,涉水进驻到了雁窝岛,在雁窝岛安营扎寨,开始夜以继日地开垦荒地 。10月份在岛上成立了八五三农场雁窝岛分场。分场成立以后,在总场的支持下,雁窝岛分场的垦荒队员以更加顽强的毅力和大无畏拼搏精神,征服了大部分“沼泽地”包括那个被称作“大酱缸”的深度沼泽地。当年开垦出耕地2万多亩,并且实现了大部分播种。之后又经过数十年的截流疏浚,架桥、造林、修渠和垦殖建设,使雁窝岛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如今的雁窝岛已经是“沼泽变通途,沃野变粮仓”!目前成为了北大荒的著名垦区,主要主产小麦和大豆;雁窝岛部分区域也被国家和黑龙江省环保部门辟为湿地公园和水禽自然保护区。
今天的雁窝岛湿地公园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是北大荒最原始最美丽的湿地景观,现已变成了游人如织的北大荒人休闲、度假和养生健身的乐园。夏天,这里天气凉爽,空气湿润,原始的天然湿地有丰富的负离子,更有利于养生和保健;秋天这里层林尽染,稻谷飘香,秋色成熟的韵律使人陶醉;冬天大地皑皑,山雪雾松,更加引人入胜!有人说,去北大荒雁窝岛可以“春游大湿地,夏看雁传书,秋观山色景,冬赏雁乡淞!”
所言非假,只是我们现在去雁窝岛刚交初秋,还未到“层林尽染”的深秋时节,至于“稻谷飘香”,我们这来的一路早已经见识过了。
初秋的雁窝岛公园的荷花已然凋落,但湖里湿地上那广阔无边的羽毛草、狐尾草却是一片葱绿,在碧绿的水草丛间,那散落绿草间的一朵一朵不知名的黄色小花儿开得正艳!在不远处的湖水中,游动着大约有十几只黑色的野鸭,无数只鹭鸶和灰白色的水鸟,在湿地公园的上空飞旋,想必是在啄食空中的飞着的蜻蜓,有的水鸟偶尔飞到水面后,又迅速地飞向天空!
一条长长的涂着土红颜色的木桥,直直地延伸向湖面,桥的两侧停泊着一排大小不等的棚式游船,每只游船都毫无例外的被装饰得非常的鲜艳和漂亮。此时游人不多,我们先后以游船和湖面为背景,拍了几张风景照。
参观游览完雁窝岛,我的脑海里始终不停地萦回着一首歌,一首北大荒人的歌!歌的旋律久久在我脑海中萦绕盘旋,挥之不去!
“……
第一眼看到了你
爱的热流就涌进心底
站在草原上呼喊
北大荒啊我爱你
爱你那广袤的沃野
爱你那豪放的风姿
埃.....
几十年风风雨雨
我们同甘苦在一起
一起分享春光的爱抚
一起经受风雨的洗礼
你为我的命运焦虑
我为你的收获欢喜
啊北大荒我的北大荒
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
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
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
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
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
即使明朝啊我逝去
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歌声凄婉情深,直透我的骨髓,不用说歌者一定是北大荒人,是当年奔赴北大荒并为北大荒一生做出贡献的可敬可爱的拓荒者!她那充满自豪感的歌声表现出了对北大荒这块黑土地炙热的爱!
在接下来的两天,刘强和红梅继续为秋割收粮做准备工作,我和大哥也主动请缨,为他们秋收的准备出一点绵薄之力,我跟刘强和红梅开玩笑说,这也算是我们为今天的北大荒做一点儿小小的贡献吧!
在红梅的指挥下,我和大哥用了两天的时间,将院子西面场地两侧的蔬菜,包括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全部采摘下来,然后拔下秧子和当中的杂草,然后用叉子挑起来,抛到北侧的路边沟里,将架黄瓜和豆角的木杆儿收拢在一起堆放在指定的地方;还将韭菜也一并挖出重新栽种在场地边儿的一角不碍事的地方,并打上垄浇上水!
我们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场地尽可能地拓宽,为接下来收获的稻子堆放和晾晒提供更宽敞的场地。由此可见,我感到刘强是一个心中有数的人,凡事都能事先想到前面去,事情的每个步骤,甚至每个环节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的确是一个做事情和当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从来到北大荒,来到八五三一分场刘强他们的作业点,刘强每天都是早早起来,骑上摩托车到不远处的河水里钓上两个小时的鱼,那可是天然生长的野生鱼呀!每天都会小有收获,因此我们每天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味道鲜美的鱼,或是干炸或是酱焖。之前刘强红梅还在八五三买回过几斤尚好的野生河蟹和泥鳅,这让我们也着实享用了好几顿美餐!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北大荒尚未大举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正在上初中的我就听到过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在饭锅里”的传说,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今天的北大荒仍然不乏各类的野生鱼类,就现在这个季节,你随便在哪个天然河水沟或水渠里都能够找到鱼,而且都是野生的,因为这里没有人养殖。
而且,从我和大哥来北大荒,先到江川,然后到八五三一分场刘强作业点儿,几天的接触和相处下来,刘强和红梅俩作为我们的后生晚辈,无论是为人处事,人际交往,还是独立创业,居家过日子,都给我和大哥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对此大哥的心里十分欣慰!
我和大哥有同感:刘强头脑聪明,性格稳重,遇事考虑周全,行事有较强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堪为一家的顶梁柱和主心骨;红梅天性聪颖,活泼外向,善于与人沟通协调,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和处事能力,是刘强最得力的贤内助,可以说两个人性格互补,能力互补,这是成就家庭和事业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刘强红梅他们今后会有很好的未来,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祝福他们!
按照预定的行程计划,明天就到了我们从北大荒返程的时间了,当然,尽管刘强和红梅俩一再挽留,无奈我和大哥家里也还都有一些事情要做,入秋已经很多天了嘛,眼看着就要到中秋了,刘强他们已经进入到大举收割水稻的预期了,几天来场部连队也一直在催促,刘强红梅他们马上就要开忙了!好在他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因此,我们也不能再耽误他们更多的时间,再给他们添更多的麻烦了,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来嘛!其实我和大哥俩心里都是不太情愿走的,感觉在北大荒刘强红梅这儿还没有呆够!北大荒这儿天高地阔,空气清新,放眼一望是一派塞北的大好风光,心里怎么能够愿意离开呢?虽然内心有些不舍,但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总不能一直呆个没完吧?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啊!
翌日清晨,刘强红梅俩一直送我们到八五三,吃完了早餐,又送到八五三的客运站,给我们买了车票,然后目送着我们上了通往佳城的客车。到了佳城,晚上我们又乘坐直快列车,途经哈尔滨返回到长春,大哥在长春换乘高铁,当晚也顺利地回到家中。
从北大荒归来后的十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北大荒在特定的区域,肩负共和国特定的使命,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的北大荒文化。我想北大荒特殊文化的核心就是北大荒精神和价值观。
六十年的垦荒历史,产生了灿烂的军旅文化和知青文化。而军旅文化和知青文化,都是深深地植根于北大荒这块黑土地上。因此北大荒文化应该是以北大荒精神和价值观为核心,包含了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及黑土地文化。
在北大荒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有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政府陆续派遣人员,包括军垦官兵等第一代垦荒人;有六十年代,陆续赶赴创业的知青第二代垦荒人;有现在逐步老去的第一代垦荒人和始终未离开北大荒的第二代垦荒人的后代即包括刘强和红梅在内的第三代垦荒人,均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也包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自行移民过来的大量的移民垦荒者做出的贡献!三代北大荒人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和价值观,它不断地激励着北大荒人开拓前进!
六十多年来,三代北大荒的优秀儿女,怀着对共和国的无限忠诚,创造、继承和发扬了北大荒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在北大荒这块充满诱惑的黑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共和国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