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穷养的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1


从小父母就给我洗脑,告诉我家里如何的贫苦,让我一定要学会节俭。

父母是农村人,但是临近城边,所以我们的生活实际上不那么农村。不那么农村的意思是我们家没有那么多的地。父母腰不好,每年都会雇人来种,所以我几乎没有做农活的记忆。

父母自己做点小生意,收入实际上比城里上班的父母还要多些。可是受的苦也要加一倍。所以常常看到父母在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日,仍旧不停歇的劳作。让我也在心底认为,家里真是太穷了。

所以上学前班,同学都拿零食吃。那时候有一节课叫间食课,是专门吃零食的一节课。可我没有零食,就眼巴巴的瞅着别人吃,闻着别人食物的飘香,流着口水。

每个周四周五都是可以脱下校服穿自己衣服的日子。可我还是校服,看着同学各自争奇斗艳的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衣服,我常常羡慕的想哭。可是我家穷啊,父母说的。

学校组织活动,要求穿一件白衬衫,每个同学都穿了一件现成的。爸妈说就那么一两天也不值得去买啊,就给我我穿的是小姨用布料做的,还带垫肩。同学看着我肩膀上还有两块海绵,笑的快倒下了。

上初中的时候我本来是很高兴的,终于可以告别过去,重新开始了。那时候同学都是骑自行车上学。不论价值几何,家长几乎都会给买辆新的。只有班级里一个特困生骑了一辆旧的,他父母精神有病,是五保户。可是很巧,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辆旧车,和特困生的车几乎一样,只是颜色稍浅一点。

每天放学去车棚骑车,我俩几乎都分不清楚,哪辆车是谁的。

所以小小年纪,在我心里种下的是莫大的自卑。可是我不能要求。因为家里穷啊。父母说的。

可是后来渐渐的懂事才知道,其实我的家庭条件比大多数同学的还要好。只是父母觉得寒门出贵子,只有让孩子觉得家庭条件苦,孩子才会要强,才能上进。所以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穷养”。

可惜等我知道这一切的时候,自卑已经形成。贫穷没有让我要强,反而胆怯,容易退缩。不善交际,不善言谈,不喜欢努力,因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2

有一天我妈看新闻,说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为了买苹果手机,买奢侈品的包包,竟然去学校外面借高利贷,而且还用裸照做抵押。买不起就不要买,干嘛一定要买?

现在校园裸贷的情况的确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以女性为主,以她们的裸照作为抵押进行贷款,在女大学生借款后无力偿还时,放贷人便以公布裸照威胁,甚至逼迫她们卖淫。

女大学生们怕事情被曝光,只能被高利贷变本加厉的利用。最后沉沦在地狱之中。

这些向大学生放贷的人固然可恨,可是这些大学生呢?受到了高等教育之后,却不如一个普通社会人的见识,在学校里,本该远离社会俗气的洪流,可是竟然更加污秽不堪。他们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些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家庭条件不是很优越。而且在家庭教育里没有得到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穷养”。

“穷养”不代表家庭困难,只是父母给了孩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如何看待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欲望的过分挤压让这些学生们对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产生了更过分的贪婪。

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家庭条件,而是教育问题。父母应该从来都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养成正确的理财习惯,如何去正视财富,如何在贫苦的时候正视自我价值。

3

一个美国孩子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很有钱吗”?他的爸爸回答他说:“我很有钱,但是你没有。我的钱都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你以后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

一个中国孩子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很有钱吗”?他的爸爸回答:“是的,我们很有钱,这些钱以后都是你的”。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你是否能够让你的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过去的“穷养”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因为社会经济条件引起的。可是现在的“穷养”是思维上的,不要一味的灌输他们要节省,而是告诉他们如何去选择性价比高的。不要告诉他们抑制愿望,而是教会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愿望。

日本有一项教育活动。他们从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只有阳光、空气和水这些大自然的礼物是上帝的赐予,其他的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劳动获得。

所以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在课间之余必须参与勤工俭学的劳动。所以学生上大学后都会在课后半工半读。无论家庭条件好坏。

中国有句话叫做“穷养儿,富养女”。其实无论男女,都不应该“穷养。”而应该教会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孩子的意志、品格、性格、心态全方面的关注和培养。磨砺他们坚毅的性格,贫穷时不自卑,“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富贵时不骄傲,“富而好礼应是富人的操守”。

正确的教育观可以让孩子知道,贫穷欠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本领。这样他们才能够努力奋进,通过自己价值的体现来获得自己应得的财富。

'�}6tE�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穷养的孩子最后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