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作者岸见一郎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至今30年了,读过《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的朋友应该对他比较熟悉。
这本书可读性非常强,不会给人特别大的阅读压力,字间距、行间距也让人很舒服。但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真的要做到“不管教”,是需要逆着我们的惯性思维和做法而来的,反而是更费力的。“不管教”不是放弃孩子,而是把力用在看不到的部分:孩子最需要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我们在焦虑什么?
前些天,有一位家长问我:我到底应不应该逼着孩子练琴呢?
这位家长自述小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练琴,但迫于妈妈的压力,一路练到了最高级别。然而,现在她很感激自己的妈妈当时逼着她练琴,如今她才可以弹奏贝多芬、肖邦的曲子。问题来了,现在自己的女儿也不喜欢练琴,到底应不应该逼着她练呢?
这位家长的焦虑在于纠结于如何选择:是应该选择逼着孩子忍受现在的痛苦为了将来的美好,还是应该选择让她跟着自己的兴趣发展。
还有一些复杂的因素加深了家长的焦虑:我不知道她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啊,会不会错过她的天赋,耽误了孩子呢?
为什么我们育儿中充满了焦虑呢?
上面的例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担心/恐惧选择的后果,我们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看到的是理想中的孩子而不是眼前真实的孩子,于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愿损失。
我们什么都想要,再加上比较和过高期待,就更容易焦虑了。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成为了评价孩子的最重要标准。父母们担心孩子落于人后,争先想要赢在起跑线。看看如今遍地开花的课外班就知道,不仅文化课要补,音乐、美术、舞蹈、体能也是必不可少。孩子们放学后还需要奔波在各个辅导班和培训机构之间,家长花钱花时间还是担心如果不学会“耽误”了孩子,都学过了至少不会错过孩子的“天赋”。
如何面对这种焦虑呢?
了解过阿德勒心理学的都知道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要分清楚某个问题是谁的课题,为自己的课题负责,同时不能干涉他人的课题。具体到育儿,现实情况是我们家长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干涉孩子的课题。这种干涉来源于希望通过控制来消除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或让孩子达到自己期待的“优秀”,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它往往是披着“为了孩子好”的面纱。
《不管教的勇气》告诉我们:学习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并不是考好了就一定有好的未来。除了学习之外,我们要关注生活的其他方面,培养孩子的“共同体感觉”,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出人头地,而是为了贡献于他人和社会;他人不是我的竞争者或敌人,而是我的伙伴。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而破坏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要舍本逐末因学习的事情牺牲了亲子关系。
如果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等于让孩子来解决父母的课题。当我们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焦虑时,可以暂时回避孩子。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自立”,自立需要三个条件:
1、 能够独立做出选择。
2、 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3、 摆脱自我中心主义(明白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
可以看到这三个条件和学习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是我相信在孩子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同时也是家长引导孩子“自立”的好机会。
如果您是那位面临孩子不喜欢练琴的家长,您会怎么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