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初探

去年在看公司的职级要求内部wiki时,看到某个职级的软技能列表里有“金字塔原理”,就顺便搜了下看什么样的技能。原来“金字塔原理”是一种能清晰表达和思考的有效方法。在豆瓣上找到了Barbara Minto写的《金字塔原理》,评分有8.1分之高,网友的评论都说比较实用,在热门评论中也有看到说这就是一个总分结构,觉得有点言过其实。

豆瓣评论:

总分结构而已,中国人最早写作文的时候不就学了这套东西了么。。。。

那金字塔原理是不是总分结构?我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了看这本书,结论是“金字塔原理和我们说的总分结构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金字塔原理是一套体系,而总分结构是一种结构。结构与体系是存在巨大差异的。结构我们一看就能了解,而体系则包含一些原则和方法论,需要深入学习。

金字塔原理更明确地解说了各组思想之间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初探_第1张图片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的结构确实和总分结构一样,如上图,每个方框表达一个思想,上层思想是对其下层思想的概括,下层思想是对其上层思想的解释和支持。相当于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不过,在金字塔原理中,更加明确的说明了各组思想的内在联系。分为三个方面:

1)纵向联系的思想会很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让读者带着兴趣了解你的思路。比如文章开头的结论“金字塔原理和总分是不一样的”,会引发读者疑问,“到底哪不一样?”。

2)横向联系的各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这里的逻辑范畴,我认为是一种推理方式,一般推理方式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在演绎推理中我们一般会使用俗称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作者觉得这种术语会使人迷惑,总结出演绎的三个步骤:

a,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b,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c,说明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也可以是以下三个步骤:

a,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b,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c,解决问题的方案。

归纳推理我认为是比较抽象的,不好描述,需要耗费一些时间观察出某种联系。作者给出了一个实用的方法是识别句子中的主语或谓语,看该组思想是不是使用同一主语或谓语,通过相同的主语或谓语归纳出结论。

3)横向联系的各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逻辑顺序一般分为:

a,演绎顺序

b,时间/步骤 顺序

c,结构/空间 顺序

d,程度/重要性 顺序

上面的逻辑顺序都比较好懂,就不详细展开了。

金字塔原理详细的解说了“序言”的结构和写法

金字塔原理中特别强调了序言的重要性。序言应该是读者已知或不会发出疑问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中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回答问题上。序言的结构包括:背景(S)、冲突(C)、疑问(Q)、回答(A)。作者建议序言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展开,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故事结构中的开头、中间、结尾相当于序言中的背景、冲突、疑问并给出答案。吸引读者兴趣的方法包括事物新奇、故事有悬念、或者与读者本人相关。在这里介绍一个PPT演讲时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技巧,在PPT中引用的故事人名,可以与现场观众的人名相关,比如观众中有人的名字带了“山”字,就可以起名“小山”,人们一般会对自己的名字特别敏感。关于序言的模式和写作技巧,大家可以看书上的内容。我在看这段时,经常抓不住重点。

金字塔原理详细介绍了构建方法

金字塔原理给出了两种构建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在这两种方法中,我觉得自下而上法特别考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金字塔原理初探_第2张图片
自上而下构建金字塔框架

自上而下法的步骤:

a,画出框架图

b,设想主要疑问

c,写出该疑问的回答

d,说明“背景”

e,指出“冲突”

f,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自下而上法的步骤:

a,列出索要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b,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c,得出结论


以上,就是我觉得金字塔原理和总分结构不一样的地方。《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还具体讲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以及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等内容,内容都是挺实在的,书上的例子也挺锻炼思维能力的。第一次实践金字塔原理,有不妥的地方还请指正。

本文的金字塔结构图:

金字塔原理初探_第3张图片

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矩阵阅读”和我交流。微信公众号回复“00”,获取我画的思维脑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字塔原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