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史记》中《秦本纪》、《赵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目,以及《战国策》、《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史料有冲突处以《资治通鉴》为准,之后不再说明。
中国几乎所有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收录“蔺相如三部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读者也都会记得,故事中有一个极没存在感的赵王,简直可以用“窝囊”来形容:秦王提出要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他担心秦王耍赖,手足无措;秦王提出要会面,他担心被暗算,不敢去;好不容易被大臣们架着去会面了,被秦国方面各种捉弄,阴差阳错地“为秦王鼓瑟”,多亏蔺相如反应快,否则恐怕要“有辱国格”了……相比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和杀伐决断的秦昭王嬴稷,赵王完全是个死跑龙套的。
相对温和的性格让赵王给人留下懦弱的错觉,然而事实上他具备了明君需要的一切特质。他可以说是战国时代最被低估的明君,甚至可以说是秦昭王唯一的对手。
先给赵王正个名。他名叫赵何,是因“胡服骑射”闻名的赵武灵王的次子,史称赵惠文王。史书上,惠文王的戏份并不多,却埋没不了他的成就。
接下来就用事实说话了,后面简称他为“赵王”。
开放的用人政策
赵王在位时,人才都能够得到用武之地。
内举不避亲,他任命自己的亲弟弟平原君赵胜担任宰相。这平原君与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合称“战国四公子”,在战国政坛上举足轻重。
非亲族的大将廉颇、门客出身的蔺相如、税吏出身的赵奢,都得到了赵王的信任,得以出将入相。
每有大事,赵王的反应都是“与诸大臣谋”。大臣们有各抒己见的机会,赵王也总能从中选取最好的建议。
这在世袭政治时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赵王的儿子赵孝成王就没能继承这传统。赵王死后,外姓大臣们就被排斥出了决策中枢,国政都出自王室贵族,最终酿成长平之战的惨败。
所幸王室中有一个还算争气的平原君,搬来了魏、楚两国救兵,抵挡住了长驱直入的秦军。
宽大的容人之量
容人之量,从他跟廉颇的关系就可以看出。
廉颇是个一根筋,说话特别直接。
赵王带着蔺相如要去渑池参加和秦王的会面,赵王还回不回得来,大家心里其实都犯嘀咕。楚怀王在武关和秦昭王会面被扣留的故事可就是发生在几年前而已。
廉颇说:大王您放心,要是您三十天还回不来,我就立太子为王,那秦国就没招了。
……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放心么……
哪个君主能受得了臣子对自己说这种话?明代于谦干了类似的事情不就没有好下场么。
赵王受得了。他知道廉颇不是不忠于自己,即使不忠于自己,也至少是忠于赵国的。
廉颇跟同事、跟领导关系都不好。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两个功劳,后来居上,一下子从缪公公的门客升级到“上卿”,职位比廉颇高了。
这事换成谁心里都不舒服,但廉颇的反应极为强烈,四处扬言说“别让我看见这小子,否则我当着大家面羞辱他。”
蔺相如顾全大局,称病不朝,最终感动了廉颇,否则赵国朝堂上恐怕要鸡飞狗跳了。
果然,赵王的儿子孝成王就不喜欢廉颇,在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用赵括把他换掉了。
后来孝成王死了,孝成王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位,第一件事就是让副将乐乘把廉颇换了。
看来能容得下廉颇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蔺相如,一个是赵王。
相比之下,秦昭王的心胸就狭隘得多。
战神白起曾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长平之战消灭45万赵军,清除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后一个障碍。
他的结局怎样呢?
长平大胜后,白起埋怨秦昭王命军队停止进攻贻误战机,称病回家,后来又拒绝指挥秦军进攻邯郸的战役,在秦军失利后多有怨言。秦昭王于是先将他贬为士卒,然后发配充军,半路上让人给他送了一把剑,让他自杀了。
独到的识人眼光
赵王的眼光很毒,毒得诡异。
赵国收藏有一件旷世奇珍,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秦国派人说要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宝物。然而以当时秦国的国际信誉和他们对土地的贪婪,赵国君臣根本不相信他们肯真的拿城池换和氏璧。
怎么办?给吧,怕被骗,白白损失一个宝物;不给吧,又怕给秦国入侵的借口,打不过啊!更要命的是,满朝文武,竟然连一个能派去答复秦国的人都挑不出来。
这时赵国的“宦者令”,也就是太监总管缪贤开口了:
“奴才府上有个门客,叫蔺相如,也许可以让他去出使。”
区区一个门客,还是个太监的门客,竟然要来代表赵国出使?换成别的国君,恐怕要勃然大怒把缪公公拉出去痛打五十大板了。然而赵王还是平静地听缪公公说下去:
当年缪公公得罪了赵王,就想要逃去燕国,因为燕王曾经亲口说过要和他交朋友。蔺相如却劝他说,“燕弱赵强,燕王害怕赵国,因为你被大王宠幸,所以要讨好你。如今你失了宠,燕王不但不会收留你,还会把你绑了送回赵国。不如用最卑微的方式向大王请罪,运气好的话可以逃过一劫。”缪公公听了蔺相如的话,后来惠文王也果然宽恕了缪公公。
听罢,赵王说,这人有点意思,见见吧。
三言两语,赵王拍板说,就派你去了!
蔺相如也拍胸脯说,十五座城归入我国,我才会交出和氏璧,否则,我保证“完璧归赵”。
后面的故事读者们耳熟能详:耍惯了流氓的秦国君臣竟被蔺相如折腾得又是道歉又是焚香斋戒,最终以城换璧的事也只能不了了之,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成语故事。
除了完璧归赵,蔺相如又在渑池之会上羞辱秦王,保住赵王的安全和尊严,此后用诚意折服了廉颇,让他负荆请罪,维护赵国的团结。这些都证明赵王没有看走眼。
如果说看准了一次是运气,那第二次就不能不承认是他的眼光了。
公元前270年,秦军袭击了赵国控制下的阏与地区。赵王问廉颇怎么办,廉颇的回答是:
道远险狭,难救。
好嘛,就是见死不救咯?赵王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又问廉颇的副将乐乘。结果乐乘说,廉将军说得对……赵王将目光转向了赵奢。
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於穴中,将勇者胜。”
好一个勇者胜,那就你去吧。
赵奢,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的父亲。此人之前一直在税务部门工作,因为平原君的推荐做了官,这还是一年前的事。
没人知道为什么赵王能相信一个一年前还坐在办公室数钱的人。结果呢?
“大破秦军”。
可观的战绩
性格上如何具有明君的特质,都不足以证明他是明君。明君,是要用功绩来证明的。
战国时代,战绩即功绩。赵王在位期间战绩如何呢?
在对外战争中保持全胜,只要对手不是秦国。
赵王的不幸,是他和秦昭王生在一个时代。
当时的秦国有多厉害?秦昭王在位55年,平均不到两年一战,没有连续三年不打仗的情况。我们就挑几场来看吧。
公元前300年,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主将;
公元前299年,伐楚,取八城;
公元前298年,伐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公元前293年,击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敌方主将,拔五城;
公元前289年,伐魏,取城大小六十一;
公元前282年,伐赵,取石城;
公元前281年,伐赵,斩首二万
……
秦昭王时代,秦军在战场上的失败有明确记载的只有三次,全部跟赵国有关,其中两次对手是我们这位赵王。
这两场战斗其实可以算一场战役,都围绕着对阏与地区的争夺。
战役的起因,根据《战国策》记载,竟是赵国坑了秦国!
一次,秦赵两国大概是为了方便治理,达成了土地互换协议,各自拿出三座城与对方交换。秦国按约定交出城池,结果赵国那边突然没声儿了。
赵王还派了个大臣去跟秦王说:
夫蔺、离石、祁之地,旷远于赵,而近于大国。有先王之明与先臣之力,故能有之。今寡人不逮,其社稷之不能恤,安能收恤蔺、离石,祁乎?寡人有不令之臣,实为此事也,非寡人之所敢知。
意思是:这三个地儿,离我们赵国远,离贵国近,我国之前的君臣有能力,所以能够占据。如今我没能力,国家都快守不住了,哪顾得上这三块地方呢?可是我这有几个不要脸的大臣,这事儿都是他们做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哈~
以不守信用闻名天下的秦国,已经很久没有尝过被坑的滋味。秦昭王更不能接受的是,坑自己的,竟是那个差点没敢来见自己的软蛋。
盛怒之下,秦昭王发兵阏与。照理说,秦军战斗力比赵军强,战场又离秦国腹地更近,秦国获胜本应没有悬念,结果却被赵奢“大破”。
心有不甘的秦军次年再度进犯,又一次战败。
秦国只能接受现实,白白失地丧师。赵王活着的时候,秦国再没敢打这块地方的主意,也再没进攻过赵国。
秦国该感到庆幸,因为赵王三年后就去世了。
赵惠文王于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66年在位,共33年;秦昭王于公元前306-公元前251年在位,共55年。赵王比秦昭王晚出道,早出局。
秦昭王和赵惠文王这对对手孰强孰弱,难以比较,因为两人性格相去甚远,各自的平台和起点又差异不小。如果赵惠文王生在秦国王室,或者如果两人的在位时长交换一下,两国历史会有怎样的变化还很难说。
这样的比较或许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站在一个凡人的角度,摊上秦昭王这样的上司是很痛苦的,如果领导是赵王这样的人,则会比较幸福。
赵王是个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