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宁愿给15K再招新人来,也不愿给同岗位的员工8000加薪到12K,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公司文化里面有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衡,公司不会主动打破这平衡。
2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觉得老员工干了几年也就这样子了,新鲜血液的加入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变化。
3 企业非常怕形成一种一离职就加薪的风气。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人在离职前都和公司谈,你看我拿了一个很高的offer,你给还是不给,不给我就跳槽了,一般而言,企业不愿意接受这样一种风气。
4 幸存者偏差,核心员工和不可替代的岗位,实际上加了薪,这些人没有离职,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
第二点,公司刚好借这个主管离职的机偶整一下,如果非常重要就把该岗位升级,如果前面员工在这里工作了3年留下一套高效的流程和制度,可能靠5000块就解决了问题。
企业做决策的决定因素的总原则是,先升职再加薪,会获得更高的崭新幅度,第二个是,现有价值再有价格。
我们的职场一般而言会有一个大的概念就是阶级,你是主管级,还是经理级,总监,副总,总经理,级别越高工资越高,如果你是小员工,谈一个高等级的工资,是很有挑战的。
如果来了一个外来人,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打破薪资的体系。
比如说你是一个经理级的,他的工资会有一个带宽,比如说经理级的公司下限是一万,上限是2万,带宽就是200%,平均数是15K。
如果你是经理入门级,这就是最便宜的经理,通过你的努力可以不断的加到这里,但是再往上就上不去了,你想再往上走就只能成为总监或副总,就像开车一样,需要换挡,如果不换挡的话油门踩到底也永远都是这个速度。
再往上是总监,他的带宽是18K到30K,你可以看到,总监和经理有重合的部分,也就是说更高级的入门级比你这个更少,总体而言,更大的职级的薪资范围一定大过小的。
超大型系统完善性企业的企业会有一个弧线,就是所有新员工都是大学刚毕业,所有人第一天都是一样的,他画好了弧线,根据这个弧线往上走,就能判断未来一两年是怎么样的。
如果是表现好的人,这个弧线的斜率就会更高,如果斜率不好,这个弧线就是往下的,如果一如既往,你的线就一直这样。
第一个是年限,第二个是表现,第三个是职级,就是你有没有换挡,若果你换了档,整根线都会往上跳一级。我们如果是创业公司,不可能像这种企业一样,每年话百万去购买薪资报告来制定这样的曲线,保证他的工资有竞争力。
所以一般企业来说,第一个是年限,第二个是表现,第三个是职级。
所以薪资谈判的极限就是你所在职级的上限,这个叫带宽,管理层不会打破这个带宽的平衡。因此更好的谈法是什么呢?是要先升值再加薪,这个职是指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位的职,一个是你的价值。这个市场价值有可能你的公司不给你,但是外面的公司给,那也OK。
很多企业都是在偷懒的,你可以理解他是为了成本考虑,如果你不主动表现出来,那管理层就会觉得你很满意,一般而言都是给平均的,有句话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这里还要区分几个概念,可能你从来没有想过,工资、绩效、年终奖,这几个词是不一样的意思。我们谈升职加薪的时候,这几个得区别开来。基本工资体现的是你的一个能力,你的一个职级。
你说我表现得很好,公司更愿意给你绩效,如果你每个月表现得好,那就是每个月的绩效多拿。如果全年表现得好,就是多给年终奖。为什么公司会是这样呢?因为你表现得好,是长期的吗?不一定,万一你今天表现好,明天表现不好,我把你基本公司涨上去了对公司来说就不划算,所以他宁愿多给你奖金。
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在游戏公司,跟我一样工作了十几年。我问他工资多少,他说我工资只有3000块钱,我好同情他,但是去年发了200个薪的年终奖,你不用算了,我帮你算过,60万。
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给大家普法一个东西,13薪跟年终奖也是不一样的概念,大家要清楚。很多人会以为13薪等于年终奖,如果你的offer写好了13薪,那就是约定好的固定工资,如果不发就是拖欠工资。年终奖是基于你的表现,年终奖更偏向于奖金部分,而13薪偏向于基本工资,即对你能力的认可。
说到这一点,我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市场价值,大家都希望我跟老板去谈,总不希望说老板我希望升职加薪,老板问你加多少?你说不知道,这也不好。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你不但要调整价格,即你值多少钱,你还要了解价值,就是你能做多少事。
这里分享三个办法,第一,是阅读你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招聘公告,他可能会在各种招聘网站写招聘广告,会写岗位描述。一般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他会说做这个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你看的时候就要想,如果我来做,我能不能做?如果我现在是一个经理,对面这个公司描述的是一个总监的岗位,我发现我都能做,那不错。但还有第二个,是叫做胜任的要求,比如有没有硬性要求,一定是本科学历还是多少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等等,两个一综合你就可以大概对自己有一个判断。
为什么这里你要阅读大公司或者行业龙头企业呢?因为它是有一个标杆作用的,绝大多数这个行业下面的企业是盯着行业的标杆企业进行定价的。
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你可以和猎头和行业人士进行交流。这里我会给你一个顺源三观的方法,哪怕你对自己的企业非常非常忠诚,我也相信你的忠诚。但是,我都建议你半年或者至少一年更新一下自己的简历,如果有机会的话,有一些猎头说有这么一个公司对你感兴趣,愿意不愿意聊一聊?我都建议你聊一聊,但是并不鼓励跳槽。
这么聊的好处有两点,第一,你可以接触到市场,猎头也会告诉你说你大概值多少钱。第二,你可以跟一些行业内的高手过过招,同时也能吸收一些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对于你做好现在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我见过很多人的简历从来不更新,过了五年要换工作了,再拿出来改一改,我觉得这个相对就比较被动了。
第三,你可以对内进行一个借鉴,不是说让你打听同事的工资是多少。这个是职场上非常忌讳的事,就是打听别人的工资。对内是什么呢?比如说和你一个后进公司的同事,或者和你水平差不多的同事,看他们现在发展得到怎样。第二就是也许这个公司不给你机会,你就要看看外面的机会。这就是阅读大公司的JD,找一些行业龙头,不要拒绝外面的机会,及时更新简历。
第三,对内做一些对标跟参考。这里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有市场价值的人是不可替代的。分享一个我来直播直线刚刚在我同学群里看到的一个段子:所谓的不可替代,当你提离职时你老板真心挽留你,只是你在不可替代的人中最便宜的一个罢了。其实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像苹果也把乔布斯开除过,乔布斯对苹果也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你想的是公司离开我就转不了,这叫不可替代,那你错了,分分钟可以被替代。我教你的心法是什么呢?没你不行这个心态不好,你要什么呢?叫做有我更好,这个叫不可替代。也就是说这个公司如果是没有我确实真糟糕,但是如果我来,我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我能做得更好。
这里具体说一下怎么判断你是不是不可替代,我有两个方法,第一叫做简历法,看你自己在这个公司、这个岗位上做的这个事情在你下一次跳槽时能不能写到简历上。如果能,你写上去之后,甚至你看完自己的简历,你都恨不得有一个分身跳出来,然后拍着自己的肩膀说,兄弟,你这两年做得实在太好了。这个就叫做有你会更好,你的简历上写的都是我创造了什么什么行业纪录,我超出了什么什么样的公司预期,我达成了什么什么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你的简历上写的都是我完成了老板安排我做的任务,都是这种非常平的话,显然你就不是不可替代,不会有你更好,那我就换一个更便宜的人就可以把你替代掉。
第二,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核心节点,就是在公司决策的核心节点上。什么叫核心节点?这里有两个,第一个是说你的部门还有是不是每一次公司布置任务的时候,你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在计划的时候没有你,在执行的时候通知你,完全是在执行层面,也没有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如果是比作一张网,那你就是这张网最边缘上的部分,这样显然就不是一个核心节点。
第三,你在公司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汇过程中是不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如果你是一个中转站,同时所有的东西都从你这里发布出去,那职场价值就是比较大的。
在这个部分的第三块,因为我们的题目叫做学会薪资谈判,所以我会简单说一下关于谈判的心得。
我刚刚讲了,工资谈判这件事情,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你一定要敢于谈判。但是更高的工资意味着更大的压力,这个谈判不是只谈价格,千万不要以为我每次谈到最高就赢了。不是这样的。什么意思?比如我自己开公司,我看到月薪一万五的人中午在睡午觉,我的想法是兄弟,我帮你交社保公积金,一个月成本两万多,你在睡午觉?太过分了,但是如果工资五六干的同事睡午觉,我就觉得没关系了,当然这个很夸张,但这是实际情况,因为你拿了很高的工资,公司对你的期望值很高。
如果你不是因为价值,就是说你不是一个大娃娃,你还是一小娃娃,你硬要给自己一个很大的工资包,那你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公司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在谈的时候,第一点,不要只记得谈价格,而是要谈价值,这里还要说,谈判非常重要的一点,它不是零和博弃。什么叫零和博弈的谈判呢?就是说我多拿了,你少拿了,比如说这瓶水十块钱,你说不行,8块,8块5吧?不行,8块2成交,这就是零和博弈。如果关心时事的都知道,特朗普来美国贸易代表团来华谈判,你中国必须减掉一干亿,再减500亿,同时我不给你发展高科技,你也不许到WTO投诉我,这就是典型的价格谈判,我赢你输。
价值谈判就是我们怎么一起把饼做大,我用条件换条件,我开一个条件换你另外一个条件,如果你没有条件,那你就是干喊,那这个谈判就非常得血腥了。所以你要懂得用条件换条件。
最重要的一点,我今天晚上不会教你任何一个谈判技巧,反而我会告诉你要忘掉谈判技巧。道理很简单,无论你对老板还是对猎头,还是将来应聘公司对对方公司的HR,谈薪资是一个低频事件,一年最多谈两次或者三次。
但是别于公司的招时经理或者猎头,一天可能就要谈十次工资,所以如果比谈判技巧,你肯定永远PK不过他们。怎么办呢?下一节我就会教你价值谈判,忘掉所有谈判技巧的薪资谈判方法。
主持人:谢谢汤老师!刚才汤老师提到一个概念,薪资谈判的核心其实不是谈价格,而是你要体现出、谈出自己的价值来。说到价值,我就非常推荐你去听汤老师《有效提升你的职场价值》这门课。不管是从你怎么看待职场、看待职场的心态上,还是说你的工作方法上,都给职场人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指导。
刚刚我讲到希望你忘掉技巧,一开始我会做一个角色扮演,告诉你一些错误的技巧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来感受一下。假设得到有两个员工,这个是员工小罗,这个是娘娘,娘娘是老板。我跟你演示一下有几种谈工资的方式:第一种,老罗说,娘娘你看,我在这儿也工作挺久了,我现在外面拿了一个offer,对方给了我50%的薪资增加。娘娘说怎么办呢?别人给你那么高的工资,我肯定要尽力挽留一下。结果小罗说,我拿到的是喜马拉雅的offer,你觉得老板怎么想?恨不得一脚就过去了。
第二种谈判是什么呢?
娘娘说,小罗,我们明天有一个重要的项目上线,你要好好表现,这个项目对公司非常重要。这时候小罗说,娘娘,我工作也这么久了,工资的事情你考虑一下。你说上级什么感觉?明显就是关键时露挑子,我说重要项目时你给我加薪,这就是不会挑场合,不会控制情绪,你要是不给我加新我就怎么的,听着非常难受,跟农民工讨要工资一样。
第四个是倚老卖老法,我在这儿干了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还是给我加一点吧。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去看电影买爆米花,卖爆米花的阿姨说,兄弟我在这里卖了五年爆米花了,所以我卖的比别家的贵。
你在进行价格谈判时你注意你是这么跟老板谈的,因为我是老员工,因为我家境贫寒,因为我非常不容易,所以给我加点工资吧,这种感觉不是谈加薪,而是打劫。
比较好的谈法是什么呢?我分两种情况好好拆解一下,首先我说的,上面说的都是错的。一般而言,上面的说法我是不太推荐的,比较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我管这个叫做你给老板画饼。这里的加薪分两种,一种是没有跟升职相关的,加薪是价格,同时谈的时候要注意拿条件换价值。首先你要注意什么?要找对谈判对象,找对谈判时机,还有找对条件。
谈判时机是什么时候呢?一般而言在内部谈工资,最好的时间是每年年底做绩效考核之前,这个时间是最好的。你要是中间没头没脑插个时间进来就不太好。第二个时候是每个季度跟老板回顾业绩,这也是最好的时间。
第二就是找对人,如果没有涉及到晋升的话,你就可以跟直接老板谈了。谈的时候,我会建议你回顾过往业绩做得怎么样,然后再告诉老板,因为我这样一个业绩,这是抓手,否则就是拿一把斧头跟老板谈。因为我有这样一个业绩,同时不是因为业绩好,业绩好通过年终奖或者绩效已经体现出来了。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我现在还看到了一些经营或者管理上的机会。这个是很重要的点,我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的锻炼机会,而且我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也就是说你要来更多的项目,哪怕可能刚刚给你晋升过,可能短期不会再给你晋升了。你这次单纯是谈加薪,但是你就可以要来很重要的项目。
内部谈薪思路:对未来价值潜力的认可,而不是仅仅因为过去的功劳;高能力带来高薪,而不是反过来。很多公司内部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要从经理晋升到总监,必须要有做过某个重要项目的经历,这种经历如果你能够要得来,哪怕未来你做成功之后,公司不给你加薪,你在简历上也是可以加上一笔的。
既然你老板不可能把你晋升到他的位置,所以一般而言,你要照老板的老板,或者部门总监,甚至小公司你跟CEO要有这样的回顾。同样的,你要指出经营和管理上的一些机会,也就是说你愿意把你现在的工作做得更好。
实际上我有一个安全的做法,先把机会要来,你先做,而不是先去争名头。什么意思?比如说你是个经理,想升总监,这个时候你可以先做总监的事情,但是你仍然叫经理。相当于在总监这个事情上你有一个试用期,做好了之后再水到渠成变成总监,甚至于原来是个小萝卜坑,你把它变成一个大萝卜坑,这时候就有更好的典型代表,因为公司要把这个萝卜拔掉再换一个塞进来的话,公司花的成本更高。
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同学的留言,他问我说,基层升中层跟中层升高层有什么样的注意事项?还是说道理都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我这里有一个经验,并不代表标准答案,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基层升中层,如果被卡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两点,第一,你没有一个比较拿得出手的项目经验,以及管理人的经验。项目跟人,这是从基层到中层的天花板,如果做到这个,升中层是分分钟的事情。中层升高层,重要是卡在战略的解读,不要以为业务部门才有战略,我在公司管理人事部,或者有的管理财务部,同样,因为战略是一公司的最高意志的表达,它是各个部门要求服务这个意志的。
如果你是一个人事部的老大,你不懂得解读这个战略,你招的人可能就是错的。如果你是财务的老大,你不懂得解读战略,你可能设计的财务模型就是错的。所以中层到高层,这就是卡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所以你在跟大老板回顾时,如果你是中层,你就要找有什么项目或者管理的机会。如果中层想高层,你就想有什么生意模式或者跟战略相关的机会可以把它做很更好。还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你在跟老板提的时候,是提一个范围,不要把话说死。比如说我一定要加3000块,更好说的是2500-3000之间,都要有一个余地,不要一下子卡死。
三缓两不跳
三缓:没看到新机会的负面点、自己业绩不好、别人莫名其妙高薪。
两不:不熟悉的行业职业、下坡路的行业。
在这个部分的最后我想说,除了老板评估你能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其实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也要评估你的老板和你的公司。我先说评估公司,首先你这个公司所在的行业,如果你想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涨幅的话,你公司所在的行业应该是高于GDP的,我觉得这是公平的,如果你的公司都低于GDP的增长,那你不可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涨幅。这个也很好理解。
第二点,你还可以看你的公司是不是一个头部公司,或者是一个蒸蒸日上快速发展的公司,要么是个大公司,要么是虽然小但是发展非常快的。你坐在火箭就不要在乎在火箭的哪个部位了。
第三,你要看公司里头能做事的,跟你三观符合的人能不能晋升。如果每一次晋升的都是值得你尊重的,跟你三观一样的人,那你放心。但是如果每次晋升的都是跟你三观不一样的,显然这个公司就不是你的最佳选择。
最后还要学会评估你的老板,这里我要说两个情况区别对待。如果你是一个大公司,那你评估直接老板就好了,因为你这种在集团公司上千人的这种,你也见不到最高的董事长,基本上是一年开大会见一次。如果小公司几百号人的话,那你要评估CEO或者创始人。
看三样东西,我在课里也提到了,我归纳了一个领导力很重要的三个东西:一个就是方向感,一个是能量感,第三个是信任感。
方向感,就是看这个老板会不会带路,每一次做的决策是不是总是把部门或者公司带沟里,或者他自己压根都没有方向。这样的老板,跟着他你是很痛苦的,或者说他没有一个行业的洞见,他就没有办法让增长能够持续。
第二个是能量感,这个老板总是给你负能量,还是他能够不断地培育你、发展你,给你赋能,让你觉得跟着这个老板有奔头,有期望,还是你总想离他远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跟他的关系就出了一些问题。
第三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你跟这个老板有没有信任感,除了工作之外,你们有些个人的交集,他允许你犯一定的错误,他放手让你做一些事情,还是不放心你,三觉得你投机取巧,还是觉得你中午午睡了。类似这种信任的东西,需要你自己把握,还是那句话,我们在判断一个职场的时候,或者我们作一个谈判的时候,不仅仅是看价格这件事情,它还有其他的隐性因素需要你正比进行考量。
这里我先要说一下跳槽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不要一提跳槽就安耐不住、马上准备跳了。实际上想跳槽是个高频事件,因为没有公司是完美的,就像我们人也不可能完美一样,可能你每天或者每个星期都会动过想跳槽的念头。但是真正跳槽是个低频事件,在跳槽这件事情上,我和猎头圈的朋友们总结出了一个三缓两不跳的经验。
首先没有看到新机会的时候先不要跳,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会建议你主动想一想,甚至主动打电话问一问,或者面试时问一问对方企业现在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花无百日红,不要以为世界上存在完美的公司,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是自己业绩不好的时候不要急着跳槽,实际上恰恰是你的公司在上升点的时候,同时你表现好的时候,这是你跳槽最好的时候,因为这时候你去谈,你的市场价值最高,简历上能写一堆闪光点。如果表现不好的时候你去跳槽,对方的HR会想不会游泳,换个游泳池也不会游。
第三,就是对方的公司莫名其妙地开出了高薪水,这种你也要千万小心。很多公司很“坏”,比如说它把竞争对手的一些人挖过来面试,套了你们公司一堆事情之后,他说我觉得你不太合适,我不招你了,或者把你挖过来,干了两个月之后说发现你不太适合,这时候你就比较施尬了,平时一万块,他两万块挖你,这时候你就被晾在那里,莫名其妙高出正常水平的加薪千万要小心。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价值谈判,不能只看价格。
两个坚决不要跳的,就是如果是非常陌生的不熟悉的行业,千万要小心,至少要做一些功课再跳。或者你在这个行业现有的工作能够迁移过去,否则的话,完全陌生,那你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第二个就是干脆走下坡路的行业,可能每个人对下坡路都有自己的定位,但如果说你想获得职业上的发展,实际上很多时候形势比人强,也得看对行业进行选择。
薪资外的隐性因素,除了我讲的行业公司,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文化。很多人在面试时,想把自己表现得更像公司,其实你要把自己表现得更像自己,甚至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毫无掩饰地展现出来。
道理很简单,你要管理对方的期望值,如果对方一开始说你可以委曲求全,比如说我们这个企业就是以创新为价值观的,回头你是一个特别注重效率型的人,你可能是特别擅长成本优先,但是你到一个创新企业就很难受。反过来也是一样,一个特别强调成本效率优先的企业,来了一个用户体验的人,他们之间的碰撞就会非常痛苦。
接下来是怎么跟猎头合作,你和猎头之间也不是零和博弈,很多人说猎头拼命压公司,太坏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他是怎么赚钱呢?每一单把你“卖”出去之后,你一年的年薪乘以百分之多少,我就不说了,猎头恨不得把你卖出天价,但是他既压你工资,也是管理你的期望。
这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你要谈判这个猎头是不是专业,不专业的就是特别想把你“卖”掉,但是专业的猎头会告诉你,为什么你要做这个?跳槽,甚至不应该做这个跳槽,我觉得你的职业发展可能还有哪些欠缺,他会帮助你做分析,不是一味套你的话,而把你“卖”掉,他会跟你一起判断。
靠谱的猎头,你们是合作的关系,这里特别清楚的是,你要把自己的缺点告诉猎头,告诉他你有哪些短板,让他帮助你分析是不是真的符合这个企业。更尴尬的是你跳过去也升职加薪了,回头两个月还没过试用期,就尴尬了。相对来说你在公司内部升级的话,成活率是更高。
但如果是猎头面试你,或者对方公司的HR面试你,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就要对你未来能不能创造价值进行判断,这个判断是很不准,更何况你还要包装自己,最后就会导致误判。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你决定面试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对方的薪资范围。一般来说,小公司愿意说面谈,这是因为娃娃的大和小是很容易看到的,你过往的工资多少,这是容易看到的。所以,他会根据说你过往赚多少钱,你过往薪资多少,所以我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百分比,通常来说小公司都是这么做的,尤其是创新型公司,因为他没有一个那么完善的薪资制度。
但如果是大公司的话,还跟你说面议这些,我建议你问清楚,到底你们愿意开多少钱,有没有诚意,如果工资比我现在还低,我请一天假浪费的钱都不止中间的差价。
说说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说如果你跳槽过去,找一个新公司的导师,可能是你跨部门的面试官,能够帮助你更快地在这个公司存活下来。另外很多人问怎么报薪资?
我教你三个值,第一个叫底价,比如说想象你是一颗白菜,种出来就是8毛钱一颗,低于8毛钱就养不活,肯定不行,无论什么公司要你,也不能低于这个底价。
第二个叫市场价,你去看大公司的JD,跟他去聊。就可以判断什么叫市场价。
第三叫无底价,直接什么都不谈呢,直接走了。报工资的时候要给一个范围,一般是在这两个中间给一个范围,围统着你的这个市场价,不要低于你的底价,但是也不要太过离谱,让对方觉得没有诚意。
还有一个,就是你跟对方公司谈薪酬时,除了猎头和HR,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对你工资有影响的,就是部门总监。很多时候面试一般都是HR一轮,部门总监一轮,大家觉得谈公司跟HR谈,这是一个很小的窍门,你可以跟部门总谈,因为有的公司成本背在部门总监,而且部门总监用人心切,HR反倒没有那么着急,这时候他就会推动这个事情往前走。
一、揭秘公司薪酬决策原理,判断自己“职场价值“。
1)公司内部制定薪酬制度总原则:
A、企业建立一套完善、公平的薪酬制度是很难的(干了多少,市场价格),最好的办法是不打破这个体系;
B、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C、不愿意形成一离职就谈加薪的风气;
D、“幸存者偏差”:核心岗位,不可替代,涨薪幅度大,只是你没看到;
E、雇的新人能力更强、或者更便宜;
公司内部制定薪酬制度总原则(道具):有升职,再加薪。先价值,再价格。
职级与带宽:
A、大公司的例子(薪资曲线;KPI考核会特别严格、精细)、每一级人多;
B、小公司,随意性更大,人力部门预算,小公司,因人而异;
C、工资一想要在职级内,有质的飞跃是很难的,但有带宽,现在的工资对下一份工作也很重要所以要争取!
公司更愿意发奖金,而不是调整工资,特别是小公司,同时要注意工资、绩效、年终奖十三薪的区别。
2)判断自己“价格“与“职场价值”的方法:
一阅读大公司JD岗位描述,知道市场价格和任职要求(行业龙头在前25%);
一跟猎头或行业人士交流:出去面试,了解行业价格和能力要求;
一对内借鉴:不是打探同事工资,而是看他们的升职速度,对比自己一批的区间,并且评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不是“没你不行“的心态,而是“有你会更好”;
评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的方法:
一本职工作VS超出公司期望,简历法;
一是否是公司核心节点,是否在公司各个重要项目中承担角色,决策过程中是否自己是一开始的参与者而非最后一环。价值谈判,而不是价格谈判;
二是会叫的孩子有奶喝,但更高工资也意味着压力;
一谈判不是零和博奔,抱着跟公司一起发展的心态/谈判不仅仅是谈价格,谈判技巧你肯定比不过对方,抛开一切技巧。
二、如何与自己公司的老板谈“薪”
1)避开火山口:
“竞争对手要扶法”
“关键时刻摆挑子法”
“以死相逼法“
“简老卖老法”(这些都是错滴,小剧场)
你说你和打劫的有啥区别?
内部谈薪思路:对未来价值潜力的认可,而不是仅仅因为过去的功劳;高能力带来高薪,而不是反过来。
2)如何用“价值谈判“谈“薪”,给老板画饼?
找对谈判对象,谈判时机,谈判条件,因为业绩优秀,所以希望获得超出平均;发现并提出公司经营和管理上的新机会,表示愿意承担。一基层升中层,看是否会带人;一中层升高层,看是否懂战略,谈“涨薪“对象/时机/条件和谈“晋升”的对象/时机(主动给自己创造晋升路径,使自己不可替代的方法)
忘掉技巧,坦诚就好,在季度或年终回顾的时候坦诚谈,(打感情牌也要坦诚,不要骗;也没必要冷冰冰。委婉表达有人把,点到为止。提前了解自己行价,给出范国)
3)更好的选择可能跳槽
有个段子:你只要继续努力工作,那我就又可以买一辆法拉利了。如果你想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涨幅,评估你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年增长率是否两倍于GDP;是否是头部公司;公司能做事的人是否得到重用;
一评估你的老板(大公司看直接老板,小公司看创始人):方向感、一高管的跳槽建议
一找一个新公司的导师
一三个薪资数字,教你一个报价的方法,留出谈判空间:知道你的底价,市场价,无条件接受价。
一其他注意事项:
简历更新频率;
谈薪酬对象绝对不止hr,还有业务总监;
不要最后一分钟报价;
看了大家的问题,质量非常高,我挑几个来回答一下。Amy同学说,她在电话面试中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薪资期望,但是感觉这个公司的新资待遇比市场价值高,自己可能说少了,明天就要面试了,在线等。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明天去面试,除了薪资这块,你一定要能够要到其他的条件,比如说对方给到你的信任和支持,他愿意让你放手干。这些如果都有,过完试用期之后,哪怕这些没有到,有些里程碑事件看过了这个点之后,能不能获得再一次的加薪。前提有一点,你真的值这个市场价值。也祝你明天面试成功!
这里有一个天涯风雨的同学说,希望针对一些应届生的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在一开始去到一个大公司,虽然我是一个创业公司,我是从应届生的角度而言,因为你去完大公司,再去小公司你就好去了,因为你被打上了烙印。
但就算是非常好的小公司,或者创业公司,他创业成功的概率相对来说还是低的,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条意见,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觉得可以去一个大的平台锻炼锻炼自己。但是如果你抱着一颗奋斗的心。我觉得大公司体会完之后,再到小公司,这是一个不错的安排。当然都没有绝对,我说的所有东西都没有绝对。
第二个,刚毕业的同学更多的时候你得带着一个迭代自己的心态,你别指望说我进了这一行之后,此生不会再踏出此门,这是不可能的。在现在这个时代,所以你要不断地迭代自己,不断尝试新鲜的工作,哪怕你现在进了这个公司,这个行业,并不代表你不能去体会别的公司,别的行业的工作机会。也许你是为你的朋友出谋划策,也许是去参加一些沙龙。
总之,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地做一些职业上的转换,真正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点,我觉得这个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比多几百块钱是更重要的。
还有一个朋友问关于高管的问题,关于高管跳槽,我们自己也在用。特别是一些高管,其实高管跳槽的成功率是比中低层更低的,因为高管是在公司网络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当中。在这个环节里,上上下下承前启后,一个环节不对,很有可能这个高管就会失败。比较安全的办法是什么呢?如果你是高管的话,你可以试着给这个公司做一些咨询,你从做咨询开始,而不是一下子跳进去。先从咨询开始,看这个公司的管理层愿意不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和意见,看这个公司给你多少信任度。如果这些都有了之后,比如说半年或者是三个月之后,你再跳槽也来得及。
当然这里你要注意,也要讲职业道德,你不能拿着上家公司的钱,把上家公司的信息扔到下家公司,这就没意思了。更多的是怎么在不影响现有工作的时候,类似朋友一样出谋划策,参与到这个公司发展当中,然后再跳槽。
最后再回答一个问题,植物这个朋友问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过往一年业绩非常突出,有目共睹,结果老板换了,新来了一个老板。这个职场中很常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老板,你就要有一个写年度总结的习惯,写完之后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我刚刚说的,你将来更新简历时,直接年度总结就可以变成工作简历。
第二个作用,有了这样的记录之后,比如说你已经得到了之前老板对你的认可,他可以通过邮件,或者通过年度回顾,记录在案了。不能说我们换一个老板都从头开始,前一个老板说你好,把数字拿出来。
数字是什么?就是年度回顾或者季度回顾。我发现很多职场的朋友,每年工作之后是不写这些东西的,有可能你的公司不要求你写,就像是创业公司必须写年度总结,否则我怎么知道你做得好不好。哪怕你公司没有这样的制度,我也建议你自己写,甚至你主动找老板回顾过往一年的表现。
就像你自己的成长日记一样,把它记录下来。如果你之前没有,你现在又碰到一个新的老板,你赶紧补之前的这些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如果有可能得到你上一个老板甚至是书面背书,跟现在这个老板做一个介绍,我用我的业绩欢迎你的到来,我们一起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同时你也把需求大大方方告诉他,让新老板知道你升职加薪的需求,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一起把事情做起来。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跟老板一起创造价值,你的价格自然就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