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忘古道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媒体头条都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共同话题:江歌案。作为旁观者,我们发现了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那就是无论编者的观点和舆论导向如何,评论区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口水和唾液横飞于互联网各大板块。作为既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又不完全了解事实的旁观者,我真的想穿越时空问一下,元芳你怎么看?
1.群众的眼光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江歌被害的那天起,大众就将目光对准了她的室友刘鑫,这大概与多数媒体的报道相一致。故事的梗概一般认为是这样的:刘鑫与前男友陈世峰闹矛盾分手后,与朋友江歌住在一起,陈世峰不同意分手并动了杀人的念头,到了刘鑫的住所后江歌开门出来而刘鑫没有出来,最后就闹出了惨剧。
面对这样简单的一个新闻事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江歌一定是为了刘鑫而死,但刘鑫却没有勇气开门面对前男友的暴行,昧着良知苟全性命。那么问题来了,事情果然如此吗?我们不是当事人,媒体最多也是事情发生后经过短暂的采访得出的结论,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的从日本转到中国,一直到某天打开手机新闻的时候得知了这个案件,然后脑子里不加思索,正义感顿时油然而生。
2.人民的名义
在没有得知最后的真相前,许多人依然选择了自信,将所有的愤怒分为两股砸向了陈世峰和刘鑫。一股认为陈世峰杀人偿命,必须处死,并采取签名抗议的形式,含泪要求有关方面必须对凶手判处死刑,以慰藉死者及其家人;另一股认为刘鑫作为当事人,不敢直面凶手,甘愿自己的好友充当替死鬼,只为苟且偷生,此人若不给受害者家人一个说法,天理难容,务必口诛笔伐,让她知道在一个充满正义感的环境中,道德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听说最近刘鑫不但不配合警察,而且还要挟江母,更可气的是在别人痛苦的时候出去跟朋友吃饭旅行找乐子,这在平时看来正常不过的事,此时尤为具有杀伤力。
3.事情的真相
时至今日,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准确的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多数只是认为目前的报道更具有合理性。既然刘鑫没有完全配合调查,那事实果真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吗?答案是不确定的,新闻报道因为要具有时效性,不会等到事件水落石出后再发布出来,因而大众得到的信息只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支离破碎的片段,作为与自己无关的多数人来说,更是缺乏继续跟踪事件进展的动力,持续的关注和思考某一话题在当今社会属于比较稀缺的精神。就此事而言,刘鑫和陈世峰的矛盾在哪?为什么当时江歌出去开门了?她和凶手又说了什么?刘鑫当时是怎样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很多的细节只有等到最后定案才会水落石出,现在盲目的相信还真的为时过早。
4.大胆的假设
在没有最后的结论时,我们有理由进行一次大胆的假设,假设目前关于案件的表述成立,如果你是刘鑫,当时会怎么办呢?这恐怕是一个荒诞又让人焦灼的问题,反正我是无从回答,或许基于现在的气愤会不顾一切开门与凶手斗争,最起码也要将江歌的性命保住,然后报警。或许先报警然后期待警察快点到来,或许因为过度的恐惧,也会像刘鑫一样的懦弱。无论是哪一种假设,都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情况下人的行为不受理性的控制,就好像许多键盘侠不能替代士兵一样,仅仅是想想而已。
5.基本的态度
面对这样的事件,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随后是为死者及其家人感到悲痛,希望案件能够早日审理,给江母和社会一个交代。但是我不赞同因为凶手杀人就一定要判死刑,而且还要联名上书达成全社会的共识,触犯了法律的事,就应该让法律去解决,不偏不倚才是法律,死刑也好,缓刑也罢,不能因为我们的愤怒就忽视了法律的公正,更何况许多国家已经取消了死刑。另外,关于刘鑫的态度必须要调查清楚才能决定,法律层面应尽的义务必须要尽,对江母道德上精神上的补偿只能说应该做,但无法强迫。
6.改变的途径
此事影响较大,折射出社会多方面的问题,如教育问题、心理问题、法制观念问题等。刘鑫与陈世峰恋爱未果,便要用性命补偿,这里既有教育的问题,也有心理问题,也许是生活环境的压抑、性格的扭曲,加上法制观念淡泊等因素,酿成了现在的悲剧。同时作为公民来说,对事件的断章取义,对陈世峰和刘鑫的过度愤慨,也体现了公众缺乏独立思考和法律意识,这也跟教育和社会引导有重要关系。因此,加强法制教育,重视心理引导,强化道德意识多管齐下,才能在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