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罗辑思维“重新理解市场”有感

慈善需要机缘    市场是人类针对特定问题的一系列解决方案的知识的总和   用持续性创造的思维解决问题


莆田系医院是我国规模相当庞大的私营医院组织,这些医院大部分是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整形等专科民营医院。医疗事故常年爆发,口碑极差,网媒评价其为医疗行业的巨大毒瘤。

对医疗行业该不该市场化?社会上有两种观点:一派人认为:应该,全行业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另一派人认为:不应该,因为教育和医疗行业是两个信息极不对称的产业,一旦市场化,消费者是无法对其构成充分的信任的。

第二种人的结论是有道理的,但前提是不正确的。因为市场化是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比如“品牌机制”或者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有需求就有商机。然而教育医疗恰恰无法通过市场化的方法构建信任,因为①试错成本太高;②它提供的是非标准化的服务,也无法量化。

私营解决不了信任问题,而国营又无法对从业者提供足够的激励。如何才能保证医生和老师既能能不为私利,又能保持自己工作热情呢?——私营非营利机构,产权私有的慈善公益机构。

霍普金斯大学:霍普金斯先生无子,死前捐献700万美元遗产,一半建大学,一半建医院;

哈佛大学:哈佛先生是大学创立之初的主要捐款人,一生无子,死前捐献780美元和400本书(当时美国对哈佛大学一年的拨款才400美元)。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先生不是故事里的乡巴佬,而是铁路大亨和加州州长,是一位巨富。他的儿子小斯坦福死于伤寒,为了纪念死去的儿子,他买下8000英亩的土地,成立斯坦福大学,全名就叫:小利兰·斯坦福大学。在经济困难时期,斯坦福夫人放弃了优渥的养老金,又为学校捐赠了大量的金钱。现在这片土地正是硅谷核心区,斯坦福大学仅靠地租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做慈善是需要时间和机缘的。首先要有一批人成长为巨富,然后他们再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把自己的财富捐献出来。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目前中国的历史机缘尚未成熟。

私营非盈利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不仅需要人、钱、还需要恰当的运营策略。比如斯坦福先生遗嘱里不允许把地卖掉,所以经营者才想到出租的方法。麻省大学新建的大楼均出售冠名权。梅奥诊所把很大一部分收入用于给穷人提供免费医疗,一方面自己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另一方面,穷人能得到治疗;再一方面,医生能在医治穷人时获得更多经验,富人治病时会更加放心,三方都满意,形成了良性循环。学校给穷学生发放的奖学金也是在培养未来的精英和捐款人。

此外还需要建立对参与者的激励制度,使得他们获得地位和荣誉感,摆脱对金钱激励的需求。

什么是市场?是人类针对特定问题的一系列解决方案的知识的总和。哈耶克曾经说过,市场经济是人类协作的扩展秩序。秩序是必要的,但好的秩序不是各因素各就其位,这样整个系统无法进行生长和扩展。

冷战中美国对苏联实施扼制战略,失败了的苏联采取休克疗法,当即进行完全彻底的改革,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而中国当时对市场经济并不了解,采取的对策是已有的国有企业不动,再创办新的私营企业,保有存量的同时创造增量,待市场中的估价体系和精算体系成熟后再进行国企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到现在,我国的大型国企基本都已上市,完成了向私有化的转变,而俄罗斯在估价体系尚未健全时贱卖国有企业的股票,一方面立马造成了国家GDP跳水式的大跌,另一方面使俄罗斯形成了许多寡头、巨头,扼住了国家的命脉,俄罗斯经济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起色。

解决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马上迎难解决,另一种是暂时放下,等问题自然化解。当我们面临一个大问题时,可以把它划分为小问题,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化为持续创造的过程。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许多种选择,当我们作出一种选择后就应该勇敢的承担后果,不能害怕,不能倒退,而要用持续创造的思维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罗辑思维“重新理解市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