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苏词中的家国情怀——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首为例

试读苏词中的家国情怀——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首为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内容摘要:苏轼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单就词一种文学样式而言,苏轼扩大词境,用词抒写政治怀抱,而苏词中蕴含的浓浓家国情怀不断激励着后人,本文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做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家国情怀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东坡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峰, 他生性旷达,又浪漫潇洒,诗书文词兼擅,是中国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全才。在人才辈出的宋代,他独树一帜,继欧阳修之后毅然担起文坛盟主的重任,将北宋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苏轼对词体建设贡献突出,是继柳永之后又一勇于革新的能手,他拓宽了词的表现题材,打破了“诗庄词媚”的词学传统,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推动有宋一代词作风格的多样化。而苏轼流传至今的三百六十多首词中,婉约词、豪放词、旷达词各有千秋,词中蕴含的拳拳赤子之心、深深家国之情值得后人不断推敲,并反复咀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且因词中突出的家国情怀近千年来依然吟咏不衰。更有宋人云,“东坡咏月词一出,余词尽废。”全词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词意境豪放阔大,风格潇洒,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享受,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深的家国情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简洁明了,用以表明写作缘由。“丙辰中秋”表示时间,“丙辰”指甲子纪年法,中秋节源于唐代,但是望月怀远的文化意义早已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里根深蒂固。屈原曾向天发问,李白也曾把酒问月,苏轼在中秋月圆之时“把酒问青天”,阐释月圆人未圆的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兼怀子由”意为顺带着怀念一下弟弟,因为他们兄弟俩已经七年没有相见了。“兼”表明作此篇用来“怀子由”只是次要目的,因此词中主要目的显然值得探讨。本人以为,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兼怀子由”是辅,而“大醉”遣怀是主,即以遣家国情怀。于家而言,兄弟离散难以相聚;于国而言,内忧外患由来已久。

且看上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化用李白古风名作《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酣醉之时,向夜空中高悬的明月发问,人类想要攀登明月的理想终究难以实现,可是月亮却依旧与人类不离不弃。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六百多年后的苏轼也在中秋月圆之际把酒问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月宫中是哪一年呢?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说法,在美好的想象背后,它本质上传达的是对天上仙境那种无忧无虑生活的无比向往之情。苏轼笔下的“上天”,似乎更多的是飘逸想象之外一种心灵安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要乘着风前往月宫,可是又担心那里的琼楼玉宇繁多,更何况站得越高,就会感觉寒冷难耐。从“我欲”到“又恐”又到“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高处不胜寒”之句,一语双关,其一,指地理意义上的“高处不胜寒”。经科学工作者们测量得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即站在高处身体难以禁受低温。宋代地理技术不似当今时代先进,虽难以准确测量气温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但对于温度变化引起人体肌肤的感觉还是较为灵敏的,所以此处的科学依据应当给予认可。其二,指政治地位上的“高处不胜寒”。“高处”喻指庙堂之“高”,范仲淹曾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苏轼所处的北宋政坛上官僚阶级犹似层层设防的巨大牢笼,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自请外任密州,古人以京官唯优,而苏轼自己却身处政治漩涡无所适从,坚持立场为民请命,在拥戴不宜新法与坚持个人原则面前,他毅然选择后者。因此,苏轼为官不久却已洞察庙堂哲学,其寒其深令他胆战心惊。

下阕则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与反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人的目光转向朱阁绮户,月光柔和地撒向人间,照射着还未入眠的人们。“无眠”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于不能入睡的人。后面相连的两句“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词人旷达胸襟的集中体现。人类难以避免悲欢离合,而月亮也要不可避免地面对阴晴圆缺的现实,这都是人力所不能动摇的,又何必怨恨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千古名句,化用许浑《秋霁寄远》中“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之句,又与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愿人长久”是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打破空间的阻隔。惟愿我的亲人们都长长久久生活下去,虽远隔千里,面向头顶同一轮明月,共同阐发内心无限的相思与祝福。显而易见,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的美好祝愿,对胞弟苏辙的怀念已上升到对全天下所有人的祝福。

公元1071年,苏轼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治斗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苏轼调知密州,虽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旷达表现,但是难以掩藏内心的郁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作于这个阶段。兄弟离散与仕途不顺只是表层情感,而内心深处传达的是对国家深深的担忧。王安石新法虽轰轰烈烈却弊端百出,面对民生日渐凋敝,苏轼无能为力,因为上书言事作用实在是太小。一句“高处不胜寒”包含了多少无奈与辛酸,苏轼从未书写类似李白般“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报负,但是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理想从未放弃过,即使是自己身陷囹圄,仍然坚定而热烈。尾大不掉的边患危机,沉重的财政负担,宋代的士大夫们为国分忧筚路蓝缕上下求索。处于冷遇状态的苏轼在思考:为国效力的夙愿何时才能实现?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词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时留给后世的瑰宝,三州太守瞬间沦为戴罪之身,面对滚滚波涛,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禁云思泉涌有感而发。全词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多样化词作风格中最有代表性的豪放词,波澜壮阔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怀古抒怀的理性因素,视野宏阔,清新飘逸。先看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明人杨慎化用此句,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被清代毛宗岗父子选入《三国演义》用作卷首语而家喻户晓。大江东流一去不返,千古英雄人物也再难重生,生死轮回,生命有限,他们的丰功伟绩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故垒西边”,表明地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们说那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也就是说湖北黄州赤壁并不是历史中的赤壁遗址。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学者,他博览群书,贯古通今,不可能不知道赤壁之战真正爆发的具体地点,所以此处的“人道是”足以看出词人严谨的学术态度,不以传言入词,不当混淆历史的罪人。据记载,黄州赤壁有一地名为“赤鼻矶”的地方,因此将黄州赤壁误认为三国时的古战场,应该是以讹传讹的结果。“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极言“怒涛卷霜雪”的盛况,连用“穿”、“拍”、“卷”三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大江东流图。怪石混乱地掠过空中,江水汹涌澎湃,咆哮着拍打岸堤,令人惊心动魄。词人豪放飘逸,笔下的长江一如苏轼,广博,旷达,潇洒,豪迈。

再看下阕,“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指江山多娇,英雄辈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此句用于咏史怀古,以回忆赤壁之战。“遥想”表示追忆,因为赤壁之战距离苏轼所处的宋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公瑾”即周瑜。“羽扇纶巾”,手挥羽扇,头扎纶巾,本是书生打扮,此处用于表示周瑜的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喻指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神武表现,极言周瑜运筹帷幄巧妙用兵,不费吹灰之力以弱胜强杀退曹军。其实这句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对于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赤壁大战,至少在苏轼等当时北宋人的眼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将领,也就是建立不世之功的人,是周瑜而并非诸葛亮,因此后人演义小说中的不实杜撰可见一斑。“小乔初嫁了”历来被认为在此词中是白璧微瑕,周思源先生首先指出“时间不对”,因为赤壁之战发生于周瑜与小乔成婚十年之后。而陈建华先生则认为“小乔初嫁了”之句则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历史,就类似于当今时代我们对于某校花或当红女星的关注。我校王伟老师则著文认为苏轼“小乔初嫁了”是词人联想到爱妻王弗不幸病逝,以及自己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身世遭际,婚姻失败与仕途坎坷交织下而产生的一支哀婉心曲。虽见仁见智,但个人以为王伟老师观点更为合理。据史料记载,周瑜年纪轻轻就已官拜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加之周瑜本人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又娶江东美女小乔为妻,婚姻幸福美满,后曹军压境时深受孙权信任,官拜水军大都督,因赤壁一战而名冠天下。苏轼回望历史,念及自己被限制自由的戴罪之身,以及爱妻王弗已撒手人寰,辛酸悲苦萦绕心头。周瑜一战卫东吴,而苏轼本书生之力难抗外族入侵已是遗憾,可又获罪不能为国为民分忧,经天纬地之才浓浓家国情怀只能通过笔墨倒出。“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词人神游往昔浮想联翩,念及两鬓斑白华发已生,千古风流人物身名俱灭,但江山常在,江月长存,当举酒相酹。苏轼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挥洒着许多复杂的情感,宏伟的政治抱负,豪迈的英雄气概,以及怀才不遇的孤独,最后都化为浊酒一杯。

“乌台诗案”指当时别有用心的御史台言官找出苏轼所作的部分诗词强加解释,以用来给他冠以图谋不轨的罪名,神宗皇帝听信谗言,将正在湖州任上的苏轼抓获进京,最终经王安石、苏辙等人相救,苏轼幸得一命。赵宋立国以来,这是第一次震动朝野的文字狱,也是神宗皇帝维护特权的牺牲品,同样也是苏轼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清人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苏轼经黄州一难,本已跌入低谷的政治理想愈加坚定。他目光穿越千年,挥动如椽大笔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陈寅恪先生讲过,“华夏文化历千年之变,造极于赵宋之世。”可宋朝又是不幸的,仁宗慧眼识别的宰辅之才,几经宦海沉浮,为国家还是做得太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玩笑也好,自嘲也罢,但是史料记载苏轼谪居境遇下的“功业”,也毫不逊色。

综上,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的家国情怀深深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无论是用以离忧遣怀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是用以咏史怀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将个人仕途遭际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谪居也好,腾达也罢,苏轼还是那个苏轼,竹杖芒鞋,吟啸徐行,烟雨平生,说他旷达;寥寥数语,家国情思,刻骨铭心,说他伟岸。虽“深幸有一,不望有二。”,可中国人还是幸福的,我们毕竟可以读苏轼品人生。

林语堂《苏东坡传》小序里面曾对苏轼做了以下概括: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还不足以勾勒出苏东坡的全貌。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在《苏东坡传》序言之后,我们大概可以加上这样一条,“满腹家国情怀的赤子”。李白诗云,“屈子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诚然,苏轼虽以作古,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依然光芒万丈,词作中溢于言表的家国情怀今人读来依旧令人心生无限敬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读苏词中的家国情怀——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