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美好

前几天,重温了2004年的老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部温情的法国电影,以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好像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如今,稍微有点人生体验,从而又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春天里的美好_第1张图片

电影采用倒叙的叙事,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男主角皮埃尔重回法国故地参加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的日记,皮埃尔慢慢回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童年的记忆也一幕幕随之而来。

1949年的法国乡村,本有一腔音乐热血的音乐家克莱门特•马修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学监(相当于班主任)。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少年,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体罚,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对学生采取高压惩罚的办法。

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试图用音乐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唤起孩子们对生活的希望。

看过之后,反思颇多,给最近浮躁的心轻轻地敷上了一层温情的暖贴。

1. 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足够多的爱。

春天里的美好_第2张图片

孔子曾说:因材施教。优秀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而起初不优秀的学生则各有各的原因。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如果仅仅只能将知识传递给特别听话的孩子,那我认为这是不成功的。

调皮捣蛋的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不爱做作业的学生,或许就是由于老师的某一次不善意的行为,导致他们从此讨厌这门学科。又或许是由于他们没有被给予足够多的重视,所以只能通过调皮捣蛋的办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或许他们只是到了叛逆期,以恶作剧为乐。

而老师如果就此不断地惩罚,就像电影里的校长一样,对待孩子们的任何行为,都只有关禁闭、挨打、或者是去被罚打扫卫生。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学生变得屡教不改,老师变得精疲力竭。

相反,克莱门特从一开始就相信这些孩子们是善良的,他们的恶作剧只是由于他们内心的害怕和对校长的反叛。在学生们故意犯错之后,克莱门特非但没有惩罚他们,还在校长面前替他们隐瞒。虽然起初学生们不愿意相信这位老师是真正的对他们好,渐渐地,他们知道这位老师对他们是真心的,再有学生要恶作剧的时候,其他的学生自发地出来制止他。老师也不用因此焦头烂额了。

正是由于克莱门特对学生真挚的发自内心的爱,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希望,班风也因此朝好的方向发展。随后,克莱门特决定用音乐燃起孩子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由的渴望,他组起了合唱班,用音乐和爱点亮了孩子们的生活。

2. 个人与团队

在合唱班里,克莱门特发现皮埃尔有着独特的音乐天分,因此给他安排了独唱的部分,这也让皮埃尔十分地自豪与骄傲。

但是来自于单亲家庭的他异常地敏感,他的母亲是一名餐厅的服务员,但是却十分地美丽与优雅。在一次母亲来看望他的时候,老师克莱门特跟母亲单独相处,聊了聊关于他的未来。被他看到之后,他拿墨水瓶砸到老师的头上。

敏感的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同学们都责怪他,老师则微笑着说没关系,为了给他面子,没有当着他母亲的面批评他。他则继续不知道感恩,认为全世界都欠着他。

在下一次合唱时,轮到独唱部分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给他示意,相反地,其他同学开始一起唱。在他问道为什么时,老师回答道:这个集体里并不是没有谁就唱不下去了,没有你,我们依然能唱的十分好。毫无意外地,皮埃尔失落不已。

老师并没有去安慰他,在下一次给公爵夫人表演的时候,他难过地站在一旁,像是受到惩罚的孩子,渴望着去表演。但是,轮到他独唱的时候,老师还是给了他机会,让他去唱,艳惊四座。

从他的眼神中,克莱门特老师读到他的感恩与被激励。

我不得不说,克莱门特老师的教育方法非常地高明。

春天里的美好_第3张图片

3. 梦想与生活

克莱门特老师一直追求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却屡屡不得志。当他来到这所偏远的问题学校时,一开始十分地低落,认为自己的梦想或许就结束了。

失落之后,他没有放弃学生,也没有放弃自己。他并没有因为学生问题多而放弃他们,也没有由于校长的高压政策而放弃他的音乐梦想,在他看来,音乐是那么的美好,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明天与自由。因此,他十分激情地去创作,去启迪,去坚持。

生活是不易的,梦想是遥远的。有多少人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呢。

我们总是急于求成,却忘了自己出发的目的。

我们总是急功近利,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真正地去践行这句话:一天一点,坚持自己的梦想。

春天里的美好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天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