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两种阅读方法的实践(文学类《恶意》)

当前为第三版:增加读后感
当前为第二版:第二遍阅读,纠正之前的大纲
当前为第一版:解构内容,列出大纲

阅读的指导方针

读书不以数量取胜,重要的始终是你是否能够把书读薄,然后再读厚

实践1:采铜的读书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考虑阅读后的收益)

  1. 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面含义是什么?)

    • 整个故事:日高邦彦在搬去加拿大之前在家赶稿的过程中被杀,加贺确定同为作家的初中同学野野口修为凶手,但是找不到作案动机;进一步的搜查、推理发现动机竟然是内心冷酷且才思枯竭的日高威胁和他亡妻日高初美偷情而杀人未遂被录下证据的野野口修做他的影子作家,一系列成功的作品竟然原稿都出自于野野口修;加贺把作案动机和证物中的一些疑点和两人初中时的共同经历结合最后发现,野野口修知道自己因为癌症不久于人世后,出于隐藏在心中的长期的恶意,设计了一个大局企图杀死日高,破坏其长期积累的名声,贬低他的人格。
  2. 内容有什么弦外之音、引申含义?(深层含义是什么?)

    • 暂无
  3.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

    • 为什么要这样写:
      • 社会派+本格派:和一般的本格推理小说不同,东野圭吾一开始就把凶手告诉你,作案手法也告诉你,重点是挖掘凶手背后的作案动机,而这个作案动机是可以和社会现象、大时代的背景直接产生交互的,而脱离了重点关注作案技术手段的经典的本格推理,变成了社会派的推理小说。本格推理发展了几十年,该有的手法几乎都被挖掘完毕,不光是作者感到创作困难,读者也感到读起来了无新意,东野圭吾适时地转向从本格派转向社会派,适应了潮流,也符合发展的规律。
  4. 作者在整体上用了什么框架和策略组织这本书,在细微处用了什么技巧和方法?

    • 整体框架上:
      • 用凶手和警察的独白交叉推进,使用各自的第一人称叙述把案件解密层层推进,每个独白都不是真相或者不是完全的真相,特别是凶手的独白非常具有迷惑性,需要读者自己辨别(特别是凶手的第一个还有第二个手记),这样的叙事手法会使读者更有代入感,更能带动读者的情绪
      • 设置了两个峰回路转(从 日高的恶意 变成 野野口修的恶意),更有看点,把不可能的故事变成可能
  5. 更重要的是,以上的分析能给我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带来什么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应到你、改变你?

    • 认识了一种新的的小说叙述和情节推进方式
    • 一点启发:一个因嫉妒杀人的二流故事通过多视角叙述推进、倒叙、本格推理等手法的加工变成了一流的推理小说。这表明了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即“元叙述”(比如表达时的语气、内容的筛选、表达的顺序等技巧)。你说什么重要,你怎么说也同样重要;好的表达使差的内容起死回生,差的表达使好的内容被听众忽略。

实践2:《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提倡的阅读方法

  • 带着问题阅读,时刻不忘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 读后思考:带着问题阅读是推理小说基本的乐趣,但我觉得该条不能普适于文学作品
  • 快速阅读,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全貌,然后决定是否值得再次阅读
    • 读后思考:快速阅读不适合文学作品
  • 解构内容,以笔记的方式,列举全书的大纲(我们现在有了脑图工具)
    • 见Reference
  • 深度阅读,深度阅读同一领域里的经典著作,成系列的读书。
    • 读后思考:深度阅读是好的,但不适合用于文学领域。因为文学作品千人千面,总的来说无法找到一个范围较小的、狭义的主题做深度阅读,因为所有作者都会避免主题的阐释让读者觉得和其他作品相近
  • 思考与评价,要有足够坚实的理由去赞同或者反对一本书,否则不要轻易评价
    • 暂无

Reference

  1. 《恶意》东野圭吾

《恶意》分章节情节推进

【知识管理】两种阅读方法的实践(文学类《恶意》)_第1张图片
《恶意》目录

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日高家快搬完了,日高的新太太晚上去酒店住,日高则在工作室中赶稿;日高邦彦被杀了;

  • 3点50 我拜访日高,家里没人,遇到了怀疑日高毒杀猫的邻居太太,我等了一会,等到了日高和他的太太交谈了一会
  • 4点30 藤原的妹妹来访,谈判被认为影射了校园恶霸藤原且太过真实、有争议的校园欺凌题材的作品《禁猎地》的修改问题,我就告辞了
  • 6点13 日高的电话来,当时我正在和编辑吃饭看稿子,日高约我8点见
  • 8点 去日高家,看到灯都关着,感觉有点奇怪,打电话给他新夫人,夫人说马上从酒店赶过来,我则去咖啡馆等待
  • 8点40 新夫人赶来开门,一起在工作室发现了尸体

疑惑之章(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日高家的门和工作室的门都是反锁的,其中工作室的把手有指纹擦拭的痕迹;凶器:镇纸+电话线,因为都是日高工作室的东西,所以我判定是临时起意杀人,而且从工作室窗户闯入,犯案对象有熟人、小偷、强盗。我判断是熟人,可能是第一次来访时谈崩了,然后折回来杀了日高,怀疑之前来过的藤原、野野口修,但两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藤原的不在场证明可谓无懈可击,我把目标放到野野口修上,野野口修的不在场证明近乎完美,但也不是无懈可击。他唯一的机会是在给见过编辑之后、日高妻子打电话之前杀死日高,善后完成后再若无其事的打电话给日高妻子。

解决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加贺来访,打算搜查我的房子,并提出了几点可疑点:

  • 最重要的一点是:尸检显示日高死于5-6点之间,和我的6点13认为日高还活着矛盾
  • 无法证明打电话的是日高本人
  • 烟灰缸中只有和野野口修谈话时留下的一根烟蒂,不符合日高工作时疯狂抽烟的习惯
  • 工作室灯关着但是电脑还开着,不符合一般的常理:把所有会发光的都关掉
  • 如果日高真的打过电话,电话的重拨功能会记录下野野口修的电话号码,但实际上是一个加拿大的号码,是早上6点打的
  • 野野口修多次询问日高的死亡时间
  • 野野口修手记中说夫人把他送出门后目送他离开马路转角,但夫人说只送到玄关
  • 野野口修平时交稿用传真,不是和编辑见面
  • 电脑中的《冰之扉》原稿是野野口修写的,但又是临时起意,这就形成了矛盾

探究之章(加贺恭一郎的独白)

我推测出野野口修用电脑+电话做出了不在场证明,但是作案动机呢?野野口修始终不肯说,总是含糊其辞。但是我猜一定和《冰之扉》原稿有关。

  • 我在野野口修的房间中找到了女人的物品、旅行登记表,我想找到他的情人初子,我认为这个情人一定和动机有关系
  • 我再次搜查野野口修的房间。找到了女人的照片,发现是日高邦彦5年前因为车祸去世的妻子日高初美
  • 我找到了大学笔记,里面记着大量日高作品的原稿
  • 我怀疑是野野口修是日高邦彦的影子作家,野野口修一定有重大把柄握在日高手中
  • 在日高的行李中发现了录像带和只有野野口修指纹的刀子

告白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我觉得下次加贺来的时候会不会已经知道了全部真相。加贺带来了两件证物:刀和录像带

我心理崩溃了,我自己写自白书,交代了:我和初美私通时,两人商议杀死日高,但是被日高识破,抓到了把柄,录了像,为了不坐牢,不牵连初美,我只能被迫做影子作家,我的作品《圆火》被改为日高的《死火》作为报复。初美太痛苦所以撞车自杀。

过去之章一、二、三(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 一、我访问了藤原的妹妹,她对野野口修是作者有点惊讶。我有一些疑点:

    • 野野口修和日高初美私通被发现,被威胁做影子作家,但是初美已经去世5年了,野野口修为什么还要做下去?
    • 因为《禁猎地》的主角如果以野野口修为原型,那么作为好朋友的日高邦彦的角色映射在哪里?所以我怀疑两人而是是不是真是朋友,我需要调查他们的儿时的关系。
  • 二、我调查了他们初中的经历

    • 日高很有骨气,不加入藤原为首的霸凌组织,在野野口修被欺负的时候送他上学
    • 日高和野野口修一起玩的时候,都是日高在指挥野野口修
    • 野野口修是藤原的钱袋子,是他的小喽啰,背后经常说日高坏话,所以日高被藤原欺负的很凶
    • 野野口修初中转学到现在的初中,他的母亲看不起这儿的人,野野口修也不喜欢
    • 藤原曾经强奸一个女同学,传说有很多人参与,但其实只有一个帮手帮忙按住,当时还拍了照片
    • 烟火师傅认识日高,但是不认识野野口修
  • 三、我想起了我之前做教师时遇到的校园霸凌,我没有解救被霸凌的学生出来,反而最后导致他进了少管所,我落荒而逃,辞职了

真相之章(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 录像带实际拍摄于最近而不是七年前,因为樱花树的数量不对
  • 工作室的钥匙也放在毯子下,容易取得
  • 野野口修手指上有茧子,但是他是用打字机打字的,不应该。这是野野口修最近大量抄写原稿留下的痕迹

野野口修花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功夫,要制作的是动机,杀害日高邦彦的恰当动机。这真是个惊人的想法,杀人之前,要先想好动机。你巧妙的引导警方走上错误的侦查方向,你精心设下的陷阱。

因为强奸照片上的帮手是野野口修,而日高曾经看过这张照片。野野口修产生于儿时的恶意(嫉妒、不满等),因为这个导火索,并且因为日高马上要离开日本了,自己因为癌症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了,决定制造一个谎言:冷酷的日高、抄袭成性,破坏并窃取日高的名声,贬低日高的人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管理】两种阅读方法的实践(文学类《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