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

峰会简介

2017年9月25-26日,由投中信息和投中资本主办、投中网协办的“第11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前海金控的几位同事到现场听取了相关报告。

随着中国私募股权领域快速发展,中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同时,伴随着深化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国内科技水平的全面崛起,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为智造新时代。具有创新驱动的企业和产业逐步成为中国崛起的主要动力。而中国已经开始布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之路。本次年会,投中信息以“重塑世界格局的中国力量”为主题,通过两天两场峰会,深入探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意图与中国LP市场趋势与机会、中国VC/PE机构发展。并发布“投中2017中国核心竞争力产业最佳投资机构”与“投中2017中国核心竞争力产业最佳企业”两大榜单,以表彰对中国崛起提供支撑的企业与投资机构。并就中国VC/PE投资市场现状进行梳理、判断行业未来走势、探讨市场发展格局,为中国LP市场投资理念及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5张图片

峰会日程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6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7张图片

峰会实录

【开场致辞】陈颉:中国万亿LP市场将催生更多“独角兽GP” LP机构化加速


演讲摘要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8张图片
投中信息首席执行官 陈颉

投中信息首席执行官陈颉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的私募股权产业所具有的理性力量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最有创新力企业家、非常活跃的退出市场、具有行业洞察力的GP、能够长期布局私募股权市场的LP。两大趋势分别是:万亿LP市场将催生更多“独角兽GP”,LP机构化加速。

现场回放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9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0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1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2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3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4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5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6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7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8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19张图片

演讲实录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投中主办的第11届LP峰会,今天的会议主题叫“重塑世界格局的中国力量”。深圳是全球具有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在深圳举办这个会议非常合适。我的演讲的主题叫“GP/LP产业升级的理性力量”。

针对私募股权市场、VC/PE市场,它的理性力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它应该拥有一帮最有创新力的企业家、创业家;第二是这个市场应该拥有一个非常活跃的退出市场;第三是这个行业要有具有行业洞察力的GP;第四是能够长期布局私募股权市场的LP群体。

说到LP群体,看一下中国市场目前LP的分布,除了大家知道的高净值人群、保险公司、社保、上市公司等等,最近这几年我们发现特别突出的一些LP开始涌现。包括大量的国资、政府引导基金,也包括银行,投中以前做银行类的榜单都是做托管机构的榜单,但是这两年投中信息发现银行开始积极关注私募股权行业,积极开始寻求在私募股权行业做配资。

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规模有多少呢?按照最新的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目前中国有25000只基金、12000个基金管理人,基金的实缴规模达到了近万亿美元。中国的GP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1万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按照美国SEC的统计,美国截止到2016年底的时候,基金管理规模达到了24000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的2.5倍左右。而美国的GDP是中国的1.6倍左右。

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企业的成长性、行业的可塑性,在目前这个阶段应该是远远超过美国的,包括企业增长性都是超过美国的,未来非常有可能看到中国的私募股权的规模超过美国,即使它的GDP还没有达到美国同等规模的时候。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中美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了很多,但是美国有大量的“独角兽GP”,他们都是管理百亿美金规模的基金,总共有将近100家,当中包括TPG、黑石等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基金。在中国的独角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概只有10家左右,包括深创投已经有了百亿美元,包括红杉、弘毅等等。目前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基金寥寥无几,未来3—5年,中国会涌现大量活跃的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基金,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境外做很多的产业整合,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的3—5年,中国投资“独角兽GP”数量上也会接近美国。

最近德勤和投中一起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报告,叫《全球顶尖独角兽猎手排行榜》,从这里面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刚才看到“独角兽GP”的数量,美国是中国的10倍,但是在独角兽企业方面,两国是非常接近的,美国一共有106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有98家,中国加上美国大概占据了全球80%多独角兽的企业,从GP的角度,中国加美国的“独角兽GP”猎手占到全球80%的规模。

我个人去年在全球出差很多次,包括我去年去以色列4次,到美国也去了多次,也到了欧洲很多次,从我一路的感受来看,我觉得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确实是全球最具创新力和最具企业家精神的两个国家,以色列是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大家知道以色列的人均创业者是全球最高的,它的创新能力是全球最好的地方之一,但是以色列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它总共只有800万人口,所以它的创业、市场基本上都在海外,以前它的市场主要在美国和欧洲,最近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开始把他们的关注点聚焦到了中国。

我们看到VC/PE对拟上市公司的渗透率也是在迅速提升。在10年前大概不到40%的上市企业,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有VC/PE的投资背景,到了今天这个数量大概翻升了一倍左右,在境内外有将近80%的上市公司背后是有VC/PE的投资股份在里面,所以我们看到整个私募股权对国家的创新力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个行业也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刚才我提到LP应该是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源泉,它是一个资金的源头,是整个VC/PE行业健康发展、繁荣昌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看一下LP群体在中美之间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这个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甚至认为LP是现在中国这个行业剩下来的最大的软肋,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补足这个能力。美国有将近90%是以机构投资人为主的LP市场,当中包括养老金、主权基金、企业年金、市场的FOF等等,高净值的个人只占到LP群体的百分之十几。

但是现在中国大量的LP还是一个非机构的投资人群体,当中包括很多的高净值人群,其中有很多是企业家,包括上市公司的股东、非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中国的房产投资人,最近两年中国的政府引导基金的体量已经达到2.5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但是这里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市场化运作的引导基金,因为它当中会有很多的限制和约束,所以我们把它还是看作非机构的投资人。机构化的投资人包括有保险公司、其它的机构投资人,以及市场化的FOF,也包括相对市场化运作的政府引导基金。

所以在未来,我们认为中国LP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怎么让LP群体从伪机构化向机构化发展。伪机构化的典型的行为就是说他们一般是基于一些短期的行为和理念,一些消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他们倾向于干预GP的投资决策。一个成熟的LP群体的特性,他们是长期配置资产的理念,他们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他们有尽职调查的流程和投后管理的理念,以及他们不会去干预GP的独立决策。

最后跟在场的各位嘉宾很快的汇报一下投中目前的进展,投中信息已经成立了12年,在过去的12年中持续地为整个私募股权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情报,包括数据库CVSource,也是被大量的GP和LP采购,CapSys也是被大量的机构用做他们的投后管理的系统,此外还有我们的会议、网站以及投中研究院。投中研究院是为我们这个行业提供研究、咨询的载体,投中研究院为很多的机构提供一些定制化的数据、研究和顾问服务。包括跟鼎晖做的夹层基金报告,与歌斐股联合发布权行业白皮书,与德勤联合发布独角兽白皮书。为40多家LP提供100多家GP发起设立的200多只子基金的尽职调查。

投中每年在上海、深圳的年会也会颁布这个行业最完整、最全面的GP榜单和LP榜单,除了投中自己的榜单之外,我们也跟外部的优质媒体有密切的合作,包括过去颁布过投中FT的投资人榜单、投中胡润榜单,多年以来投中都是福布斯中国榜单的数据提供商。

我们的关联公司投中资本,目前在中国除了上海、北京、深圳之外,在美国硅谷、西雅图和德国慕尼黑、中国香港都设有有办公点,投中资本密切关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希望助力中国大量的企业进行未来的布局。中国力量是我们最主要的源泉,我们绝对是扎根在中国,希望能够成为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机构。

过去我们的合作方包括了大量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也包括了中国领先的并购基金。我们也跟很多海外的大型并购基金有密切合作,也完成过多项交易。我们希望拥抱中国,中国在未来的5—10年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时代,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在这个时代当中,我们希望和在座的所有的嘉宾一样,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能够在这个时代当中扮演一个更好的角色,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中国LP投资发展趋势


演讲摘要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0张图片
深创投总裁 孙东升

深创投总裁孙东升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双创”概念后,政府引导基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其表现为,大型的政府引导基金纷纷涌现,引导基金的模式得到了各地政府的认可。政府引导基金也不仅仅局限于过去主要投向创投基金,种类也在更加多元。除创投基金以外,一些政府还专门拿出一笔资金做天使基金、并购基金。在投资行业或者领域,现在政府也在发起参与设立一些专业化的基金,包括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甚至海洋产业等专业基金。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建立了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择优选择GP,在投资上,有一些政策上的引导。对基金管理人的绩效考核,政府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在选择GP时对管理人的背景和过往业绩有要求;在整个基金的运作过程当中,建立了考核的机制。

孙东升表示,政府引导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70%-80%的规模需要GP到社会上募资,很多基金因为社会化募资达不到要求而夭折。第二,政府引导基金一旦设立之后,投资监督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设立一个基金,本身当地的项目资源有限,在投资上,以创投的专业眼光来选择项目,投资标的相对匮乏,投资进度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第三,管理团队不稳定,决策机制、风控体系建立不到位;第四,政府引导基金退出形势不容乐观。截止到2016年底,政府引导基金的总规模是2.3万亿元,假定其在子基金的投资比例为20%,放大后的基金总规模达到12万亿,这样投资的规模非常多,要全部退出是非常困难的。第五,政府引导基金存在政策性与市场化的协调问题。作为GP接受政府出资,前提是要接受政府对这个基金出资部分的政策性的要求和导向,如果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政府也是无法投资的;第六是区域引导基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现在主要是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这些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投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孙东升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是:

第一,稳定和扩大政府引导基金的功能,创新引导基金的形式或者模式。就目前来讲,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资区域有限制,对投资额要求放大,这对GP来讲是比较大的压力。

第二,政府引导基金的布局适度集中化。深圳是一个创新之地,项目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在拿政府的钱的时候,应该说不担心投资进度或者投资标的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如果设立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可能会存在投资上的问题,建议还是应该适度集中化。

第三,政府引导基金基于多维度遴选管理团队,首先是管理团队的过往业绩和管理机制,要选择合适的基金管理人;另外是投资匹配度,要有前瞻性,还有对政策的契合度,这些方面都要考虑。

第四,拓宽引导基金的退出渠道,大规模的政府引导基金未来投资以后在退出的时候,对创投机构来讲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建议政府从现在就开始设立一些PE或者VC这种二级市场的基金,给这些到期的基金退出选择一个新的渠道。

此外,孙东升提出,对政府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价要进行年度的评价,如果投资效果不好,也会影响后期的投资。另外就是对基金结束之后要有综合评价,建议选择第三方中立机构对基金做出客观的评价。

孙东升强调,在各地政府拿出大笔资金做母基金或者做直投基金的同时,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政府出资是对一些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有无偿资助,如果政府把这些钱都拿来做市场运作,可能对一些真正创新的东西,商业机构不愿意投。对于这样的项目,还是建议政府基金无偿投资他们,尤其是对一些天使项目或者是一些重大创新的项目,并不一定是完全从以前的无偿投资转向全市场化的方式,避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现场回放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1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2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3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4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5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6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7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8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29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0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1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2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3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4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5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6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7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8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39张图片

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行,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关于政府引导基金的。大家知道,深创投除自有资金之外,最早就是从管理政府引导基金起家的。应该说,中国创投行业的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是深创投通过多轮和不同地方政府磋商,最终在苏州落脚。坐在台下的前海引导基金的陈文正总,就是深创投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的具体管理人。

随着时间的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不讲历史,就讲一些政府引导基金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一些什么新的变化。

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

2014年中央政府提出“双创”概念,政府引导基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叫做“遍地开花”。应该说,早期时,我们管理的政府引导基金多数是直投基金,参股规模也比较小。

所谓引导基金,它的概念就是,在基金当中政府有出资,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是政府出资部分是有让利的;第三是委托专业化的机构,包括专业化的GP来管理这个基金。

经过近两年比较大规模增长,到2016年,政府引导基金已经达到了901只,总规模有23000多亿元。刚才陈颉总也讲到,整个私募股权基金是7万多亿元的规模,政府引导基金在其中占了23000多亿元。

政府引导基金在全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这两年央企和中央政府,以及一些部门发起成立上千亿甚至几千亿元的基金;第二个集中的区域是华东区域;第三是华南区域。

2015—2016年的增长是比较明显的,2015年增长了百分之六七百,到2016年,这个增速有所下降。在规模方面,华东、华北占了半壁江山,华南地区排第三位,华中地区排第四位。

大型政府引导基金纷纷涌现 模式得到认可

大型的政府引导基金纷纷涌现。这里列了几个深圳国资委发起设立的国企改革的基金,它的总规模是1500亿元,当然这是分期到位的。政府引导基金的一个重大变化,最早期的政府引导基金多数是直投的,管理的规模也比较小,过去最大的一个广东省的政府引导基金是10亿元规模,其他的多数就是两三亿元规模,而现在政府引导基金从直投基金转向了发起设立母基金,而且和过去相比规模也要大得多。

引导基金的模式得到了各地政府的认可。从2007年到现在,经过10年的摸索,各级政府对引导基金的模式已经认可,从政府来讲,就是要支持当地的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这个基金,首先从资金层面是有一定规模的放大,第二是委托专业的机构来管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设立不同的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来支持中小企业的直投。

过去发起政府引导基金的时候,谈判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曾经也总结了一个经验,到一个市里边要和市长、市委书记层面沟通。政府资金在过去这么多年预算化管理,它的资金出处都是有要求的,比如说科技口的三项资金、发改方面的资金等,这些资金有专项的出路。直接从财政拿一笔钱设立一个基金,在当时是很难的,除非市长、市委书记决定,从临时性财政预算当中拿出一笔钱来设立这个基金。而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政府的出资已经纳入到预算化,出资额越来越大,这也是和过去明显的不同。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建立了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择优选择GP。一个是GP选择的市场化;另外就是在投资上,各级政府出资,会有一些政策上的引导。

政府引导基金投向种类多元化

政府引导基金现在也不仅仅局限于过去主要投向创投基金,种类也在发生变化。除了创投基金以外,包括有些政府更激进地还专门拿出一笔资金做天使基金,包括我们帮深圳市政府管的1000亿元的母基金,中间也有一些天使基金的份额;包括并购基金,政府也有出资。

过去政府出资,基本上没有界定投资的行业或者领域,现在政府也在发起参与设立一些专业化的基金,包括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甚至海洋产业等专业基金。

对基金管理人的绩效考核经验越来越丰富

另外,就是对基金管理人的绩效考核,政府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第一个关口就是在选择GP的时候对管理人的背景和过往业绩有要求。然后在运作过程当中,整个基金运作的状况也在有些地方建立了考核的机制,逐渐在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或者对GP的管理要求。

政府引导基金存在6大问题和4大建议

下面讲讲政府引导基金现在存在的问题,或者我们的一些建议。

第一个问题,由于这两年政府基金出资额越来越大,它在每一个基金当中的出资比例一般来讲占20%-30%。不同政府有不同的要求。剩下还有70%-80%的规模,还是要靠GP到社会上募资,这个压力还是很大的。现在如果有一定的创投经验的人,从资历上申请政府引导基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更大的问题是来自社会化募资的压力,很多基金因为社会化募资达不到要求而夭折,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政府引导基金一旦设立之后,投资的监督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设立一个基金,本身当地的项目资源有限,在投资上,以创投的专业眼光来选择项目,投资标的相对匮乏,投资进度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我们管理的深圳市政府1000亿元规模的母基金,在过往发起设立基金当中,就有这种因为投资进度实在无法达到要求而退出了政府引导基金这部分。

第三个问题是管理团队不稳定,决策机制、风控体系建立不到位。这主要是有些政府出资是单独设立一个平台,他们派人来管理。这样相对来说就不太专业,毕竟他们是政府官员,在风控体系的建立,项目遴选决策机制上还需要摸索。

第四个问题是政府引导基金退出形势不容乐观。截止到2016年底,政府引导基金的总规模是2.3万亿元,假定其在子基金的投资比例为20%,放大后的基金总规模达到12万亿,这样投资的规模非常多,要全部退出是非常困难的。

第五是政府引导基金存在政策性与市场化的协调问题。作为GP,我们接受政府出资,前提是要接受政府对这个基金出资部分的政策性的要求和导向,如果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政府也是无法投资的。这样的矛盾在后期政府出资之后,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政府管理方进行沟通。

第六是区域引导基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现在主要是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这些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投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稳定和扩大政府引导基金的功能,创新引导基金的形式或者模式。就目前来讲,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资区域有限制,对投资额要求放大,这对我们来讲是比较大的压力。

第二,政府引导基金的布局适度集中化。大家知道深圳是一个创新之地,项目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大家在拿政府的钱的时候,应该说不担心投资进度或者投资标的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如果设立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可能会存在投资上的问题,我们建议还是应该适度集中化。

第三,政府引导基金基于多维度遴选管理团队,首先是管理团队的过往业绩和管理机制,要选择合适的基金管理人;另外是投资匹配度,要有前瞻性,还有对政策的契合度,这些方面都要考虑。

第四,拓宽引导基金的退出渠道,大规模的政府引导基金未来投资以后在退出的时候,对创投机构来讲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从现在就开始设立一些PE或者VC这种二级市场的基金,给这些到期的基金退出选择一个新的渠道。应该说现在我们大家在管理的基金,可能各家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基金到期以后无法退出,毕竟还存在存量资产,这些资产如何处置,这是GP长期需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谈一点对政府引导基金的思考。首先是对政府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价要进行年度的评价,如果投资效果不好,也会影响后期的投资。另外就是对基金结束之后要有综合评价,我们建议选择第三方中立机构对基金做出客观的评价。

在各地政府拿出大笔资金做母基金或者做直投基金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政府出资是对一些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有无偿资助,如果政府把这些钱都拿来做市场运作,可能对一些真正创新的东西,商业机构不愿意投。对于这样的项目,还是建议政府基金无偿投资他们,尤其是对一些天使项目或者是一些重大创新的项目,并不一定是完全从以前的无偿投资转向全市场化的方式,避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主题演讲】商业化母基金的机遇与挑战


演讲摘要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0张图片
前海股权母基金执行合伙人、总裁 陈文正

前海股权母基金执行合伙人、总裁陈文正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目前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空前繁荣,但也存在部分基金的收益率大幅下降的现象,在繁荣中也应保持冷静。

陈文正的演讲主题是“商业化母基金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商业化母基金有很大的机遇,但是需要应对四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在资本募集上,要寻找到对股权投资有充分了解的长线资金。

第二,要拿出超过大多数子基金的业绩。

第三,因为目前市场上的长钱也短视的现状,基金要有适度的流动性,为LP提供一定的短期回报。

第四,要有为LP和子基金两方面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

现场回放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1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2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3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4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5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6张图片

演讲实录

感谢投中让我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在座的LP同行以及GP一起分享交流。我分享交流的题目是“商业化母基金的机遇和挑战”。为什么叫“商业化”而不叫“市场化”?这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次在天津参加一个会,说起基金的事,有一位嘉宾说,前海母基金只能说是商业化,因为现在政府很多的基金也是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的。我就说我们的理解是,我们是主要以财务回报为出发点的基金,钱是市场化募来的,GP的选择、项目的选择完全按照商业准则来做,所以叫商业化母基金。

我今天的汇报分四个方面:第一,回顾我们这个行业目前的空前繁荣;第二,讲讲商业化母基金的机遇;第三,商业化母基金的挑战;第四,对前海母基金做一个介绍,说说我们怎么抓住这个机遇,应对这些挑战。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空前繁荣

目前中国有6.4万亿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同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是多大呢?2.3万亿,也就是投股票的是2.3万亿,公募基金管理的基金投资股票的是2.6万亿,这两个加起来也不到5万亿,也就是说我们管理的投资一级市场的资金规模超过了私募证券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规模。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可以说是空前繁荣。

今年1—9月份,A股IPO 342家,融资额1715亿,全年预计将会超过2010年的348家,今年IPO的数量将会创历史新高。

2010、2011年的时候是“全民PE”,现在是什么状况呢?可能我们只能叫“国家股权时代”。2010年我们行业募资额是2568亿,投资额是1044亿,A股IPO数量是348家,融资额4800亿,2011年行业募资额4000多亿,投资额2000多亿,相比2010年翻了一倍多,IPO数量281家,融资额2809亿。2016年我们的融资额将近14000亿,投资额7000多亿,A股IPO数量是227家,融资额将近1500亿。今年上半年已经有342家通过IPO,我们回想2010、2011年,IPO的时候发行的市盈率可能是50、60、70倍,现在发行的市盈率可能只有20倍,好的股票上市以后涨几个涨停板,但是也有一些股票涨了几个涨停板以后又回来了。我们回顾这个历史,再看现在的时候,我们是做一级市场,以后我们的“韭菜”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去培育?我们再看看当年在全民PE时代,今年的基金是什么样的情况。上周我和国内一家最早做母基金的机构进行了交流,他们的体会是,基金的收益率大幅下降,用了一个比较震撼的词,“有的基金是断崖式下降”,我们在行业繁荣的时候也需要一丝冷静。

商业化母基金的机遇

在机构化的母基金当中,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占了3/4。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带来什么问题?政府引导基金有出资比例限制,有投资地域限制,国有资本在一个基金当中占的比例过高,可能会在IPO的时候要转持、利润上缴。另外,民营资本单体出资不够稳定,这也是当年我们在全民PE时代遇到的问题。因为挣钱效应,很多钱涌入股权投资市场,但是到后来IPO暂停,引发了一些问题。另外,保险、银行、社保的钱对股权投资的参与还在试水阶段,还要摸索怎么做。

中小投资人只有参与母基金才有对优质GP投资的机会。现在市场上有良好口碑的,有很好业绩的机构募资并不难,它们在调整自己的LP结构,希望由中小投资人为主的形式变成机构化的形式。

这些都是我们商业化母基金的机遇。因为我们不分地域,不分阶段,不分行业,我们就是在这个行业当中寻找好的GP,你在哪儿,我们跟到哪儿,我们来给你提供“子弹”,未来还可能一起产生更多的业务机会。尤其,我们和政府引导基金可以产生合作,大家共同对一些优质的GP进行投资。

商业化母基金的挑战

这些挑战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是资本募集。刚才陈颉总列出了很多LP机构,但是在我们实际的体会当中,很多大型的基金,尤其国字号的,有政府出资的,有很多银行愿意追捧、投资。上周也是在一个会议当中,有一家管了国字号基金的机构,其中银行也出了钱。现在银行跟他说,监管部门问,你这个钱是自有资金还是理财的钱?如果是理财的,你的期限、对象、出资人能不能完全匹配?如果是自有资金,等于把资本金百分之百的消耗,可能很影响他的信贷规模。如果监管部门不做一定的调整,可能后期出资都比较困难。另外我们看,国外的这些长钱,比如说养老金、公益组织等等,在中国很少。社保对股权投资行业的投资只占很小的比例。另外还有三类股东的问题,信托产品怎么进来?还有对管理人员的考核,长钱也是短期化的,哪怕是国有资本,哪怕是政府出资,都希望马上能得到回报,三年五年都觉得很长。在这一块我们还缺少真正的能够对股权投资有充分了解的长钱来支持我们的股权投资,所以我们会遇到资本募集的问题。

第二,要有超出大多数子基金的业绩。第一是我们有同行,我们商业化母基金的管理机构,第二是原来很多国有资本,包括政府引导基金也会拿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或者商业化运作,也会进入到市场。此外,还有一些保险、银行,以及其它的大的机构,他们本身也是一个母基金管理人,等于说有来自于我们同行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有来自我们LP的压力,如果我们的业绩超不过LP自身在市场上投资、去选择GP的业绩,很可能未来的募资也会有困难。所以GP需要有很好的基金选择能力。国外有一个统计,收益分布最广的或者是最离散投资的就是股权投资,高的年化收益率可能30%以上,低的可能是百分之几,甚至可能是负的,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很好的选择。刚才也提到了,现在市场上有1万多家管理机构,哪些比较好?在现在这么好的创业时代,除了很多的企业家,很多原来在某个大的机构当中的人出来创业,还有大的GP管理人也出来创业,自己组团成立新的基金,所以我们需要有很强的选择能力。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资产配置、行业的配置能力,另外还要有直投项目的判断能力。现在很多母基金的投资方式是投子基金+直投结合。很多基金的成功,它是因为少数的项目成功带来了这个基金的成功,如果你不能在基金推荐的项目当中选择到确实好的项目,你选择跟投可能就没法达到目的,这也需要你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在市场上我们也听到和看到有些基金管理人因为投资了不好的项目,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第三是要有适度的流动性,刚才讲到我们现在市场上的长钱也是短视的,希望有短期的回报,我们现在的基金管理人就要为LP能够提供一定流动性的安排。

第四是增值服务。我想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随着母基金管理人的增加,LP的诉求也会增加。现在我们看到有的LP投资一个基金,他可能希望获得财务回报,同时也希望获得其它的业务机会,或者他是通过投资有经验的子基金来锻炼、磨炼自己的队伍。另外,我们要有为GP提供帮助的能力,也就是说未来的优质GP一定会和现在的项目融合,光有钱是不够的,你要能够给他带来价值,带来增值服务。比如说通过投资你的母基金,他能够找到投资人给他投资。比如说他可能对某个行业、某个领域十分的了解,但是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不熟悉,比如说你还可能给他获得项目资源,所以说我们商业化母基金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你如果要能长期、持续的发展下去,需要做好很多工作。要有优良的业绩,同时我们有有赖整个国家的政策环境的支持。包括现在我们的备案、我们的管理人的要求,他们的专业化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今年也看到,像平安银行这样的机构,它的发展都是按着行业来走,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或者健康产业。但是我们的监管部门可能对它的理解是说,做VC的就只能做VC,做PE的只能做PE,所以导致很多投资人是困惑的,他的基金可能存在很多的平行基金,并不是一期一期的,并不是在基金当中做一些配置,导致投资人的收益是不一样的。

前海母基金介绍

刚才主持人说到了,我们是国家支持的一只商业化母基金,这也是当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设立的时候国家的一项政策,鼓励前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市政府出了10个亿作为基石投资人。

另外我们有一个多元化的投资人,我们现在的规模是280亿,这是一个单一的基金,有40多个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当中包括政府,既有本地政府,比如说深圳市政府,包括龙华区、福田区和南山区政府,另外还有外地的政府,我想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个外地政府投资一个不在当地注册的基金,包括厦门、北京、天津、河北政府的投资。此外还有央企,例如中国电信。另外还有金融保险机构,像人保、太平、永诚保险等等。另外还有银行,像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更多的是一些民企。在我们的基金当中,政府的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我们的民营资本也占到了大概6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不同的投资人对GP的不同诉求,怎么来平衡各种诉求,来满足大家的不同的期望。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独特的管理人结构,我们有以景海涛为主的管理团队以及下面的员工,深创投是我们的机构合伙人,还有联合合伙人,像马蔚华行长,还有业内的沈南鹏、熊小鸽、厉伟等等,另外还有出资额比较大的LP。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们从十几名员工发展到50多人,而且我们不仅仅是原来熟悉股权投资的,我们还有来自银行、国外母基金管理机构,还有来自资产管理公司的人,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团队,来实现我们的商业模式,开拓我们的业务。

我们的商业模式也有所创新,第一是双重收费的问题,我们这个基金是不双重收费的,这样解决了投资人关注他的利益的问题,他投资于前海母基金跟投资于某个子基金是一样的,对他来讲他相当于是雇了几十号人帮他选择这个子基金,另外也帮他组成了一个有力的机构来选择好的基金。我们股权投资和项目投资相结合,和债券相结合,通过债券,通过一些相对短期的投资为这个基金提供流动性。今年我们就会做一定的项目分配,去年我们投了一些相对来讲时间比较短的项目。另外,我们上周一个项目过会了,今年还有4个项目排队。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为我们的LP进行服务,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平台,把我们的LP、GP和项目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服务。

今天在座的有LP、GP,也可能有其他的项目方,希望我们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一起合作,共同推动火红的股权投资的时代往前发展。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基于银行视角的股权投资模式探讨


演讲摘要

平安银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总裁 成建新

平安银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总裁成建新在《基于银行视角的股权投资模式探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健康产业提升必须要弯道超车,要坚持创新为本和并购为用。创新为本是指不要在欧美比较强的领域硬拼,而是要选择适合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模式,进行个别突破。并购为用就是怎么把发达国家的好企业的资源为我所用。这样形成内外联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形成自己的实力。“像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绿叶制药这些企业都在这么做,而且这几年的努力亿达成了非常好的结果。”成建新说。

而聚焦到平安银行在医疗股权投资方面,成建新表示要做三件事,例如,发起一个平安健康会,做一个真正高端的商业联盟,把它打造成一个属于平安医疗产业的资源整合平台,“平安只做穿珍珠的那根线”,把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各种资源连接在一起;打造一个基金,作为这个平安健康会的合作纽带和载体。

现场回放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7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8张图片
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_第49张图片

演讲实录

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来参加这么一个投资人大会,可能大家会很意外,但我相信今后在这个舞台上,大家会越来越多地看到银行的身影。

平安银行是一个不一样的银行,我这个事业部也是一个不一样的事业部,现在的银行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过去大家都把银行定义为资金中介,在投资人眼里,银行是大金主,是提供资金的。但实际上金融的各行各业都是一个平台,都是一个中介,包括我们今天的GP,包括我们的很多LP也是一样,只不过在你的平台上你去整合什么样的资源,你怎么去做连接。对银行而言也是一样,过去做的是资金和资产的连接,我们给自己定义的是资金的搬运工,从借方搬到贷方,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配置,这是银行过去的特点。

银行正面临从资金平台向资本、资源平台升级

现在平安银行正在经历的变化是如何把银行由一个资金平台向资本平台、资源平台进行升级,在这个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的载体是行业事业部,在我这个事业部两年多的经历中,我们在做的是三件事:一是通过事业部的平台来打造专业银行。过去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工农中建交这些大型的国有银行还是我们这种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实际上这些银行是什么都做的,各行各业都会去做,每一个分行、支行、每一个团队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什么都做,但是可能对各行各业了解的都不是那么深。

现在平安银行实际上是在做聚焦,我们不再去各行各业做,我们在行业、产业和具体的领域里面做一些选择会专注在某些领域里。我这个事业部就专注在医疗健康和文化旅游这两个大的领域探索。专业银行让银行从业人员能够像投资者一样专注在某个领域。另外,我们的专业需要靠实践来磨炼,我这个事业部在医疗健康领域在全国已经服务了110家上市公司,这个覆盖面是很广的,因为这个行业整个上市公司也就200多家。并且在过去两年中,在医疗健康领域中一些大的跨境并购、大的私有化,以及国内的一些上市公司的主要的主题基金,基本上我们覆盖了60%。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私有化,比如说深圳本地的迈瑞医疗、海王星辰,我们的私有化覆盖了港股、美股主板、纳斯达克,包括一些大型的跨境并购,我们这个事业部都是这些交易背后的融资方,同时在有些交易里面,我们也是投资方,在药明康德里,我们不仅是融资方、投资方,我们还是私有化方案的策划者。

打造垂直银行 在效率上做文章

过去银行太大了,大家都知道银行是不缺资源的,对一个银行来讲,尤其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来讲,它是不缺资源的,但银行整合资源太难了,因为银行太大了,银行纵向分成了总行、省行、分行、支行,甚至大银行里面还分储蓄所,横向又分成了江苏、北京、上海、深圳,都是横向、纵向的,它是割裂的,很难在一个平台上把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平安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把银行垂直化,垂直化的载体就是事业部制,我们这个事业部制就打破了横向、纵向的传统分割,这个事业部可以垂直的面向市场、垂直的面对客户,在内部垂直的面最终的决策,我们拥有一个高效的技术保障,同时在资源整合方面,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有资源是很容易整合的,两个人有资源,必须得沟通,如果是一群人,必须有一个平台才能把资源整合起来。现在通过我这个事业部把全球、全国,甚至这个产业的全产业链所有资源都集中在我的一个团队手里,所以我们具备了整合基础,这就是我们的理念,是一个垂直银行。

打造综合银行

大家都知道金融业是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在分业经营的大体制下,单一的银行如何实现综合化的发展呢?就要借助于我们的集团。中国平安是一个全牌照的金融机构,中国平安是一行三会所有颁发的各类老牌照、新牌照样样俱全,并且在我们的所有牌照里,绝大多数都是属于业内第一梯队的位置,借助中国平安这个很强的综合金融实力,我们可以让银行变得更综合,我这个事业部不只是这个银行的一个经营部门,我们也是整个平安集团在医疗健康和文化旅游领域对外服务的主窗口和资源整合的主平台,所以我们综合银行的打造也是有可能的。

把垂直银行、专业银行和综合银行加在一块,就是我们现在平安银行定位的行业银行,我这个事业部要打造的就是医疗健康和文化旅游领域的行业银行,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理念。

大家觉得银行在做梦,怎么可能从资金向资本、由资本向资源提升?过去两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我不是在做梦,这一切都很现实。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就在8天前,我们在烟台召集了一个中国健康产业商界领袖论坛,当时我们想搞一个二三十人的闭门会议,我们把这个消息发出去以后,因为我有很多客户,中国的健康产业的上市公司我认识一半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听说我们要办这个事情,他们都积极响应,结果我们最后搞成什么呢?原来想搞一个闭门论坛,最后来了一个商界领袖论坛,来了36家医药上市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是CEO,加起来的市值是1.1万亿,大概占了中国整个医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0%。很多全球的投行和国内外的投资机构也积极踊跃参加,高盛的全球合伙人来了,UBS、大小摩根,包括德意志银行都来了,包括专注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机构,包括红衫、鼎晖、高特加等都来参加了,一共有30多个投资机构,我们这个会议本来想控制在二三十人的规模,最后办成了二三百人的规模。

说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银行想做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的是大家对医疗健康这个领域的热情。今天我们这个会议的主题特别好,叫“重塑世界格局的中国力量”,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是一样,中国也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在我们烟台的会议上,大家经过讨论形成了这么几点共识,和今天的主题也比较契合。

中国或成为全球健康产业发展的中心

第一是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健康产业发展的又一个中心。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医疗健康,生物、医疗这个体制和技术跟欧美差距很大,我们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中心,但是我们和产业内的领袖们认为,中国是有望成为一个中心的,因为三大红利的释放,首先是市场红利,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是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中国的整个市场总量只有美国的一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里面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第二是政策红利的释放,大家知道欧美,尤其是美国在医疗卫生的监管方面是比较开放的,在这方面中国差距很大,但是这两年以来,尤其是从去年以来,创新药的加速审评,包括对创新药医保支付的打开,这些利好的政策都会促进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所以政策的红利只有中国有,别的国家没有,它的政策已经用尽了,我们的政策已经开始向我们扑面而来。第三是资本的红利,在座的各位都代表资本,大量的资本涌入到医疗健康行业。我早上来的时候看了一下外面的宣传,几乎我们每一个基金的投资方向里面都有一个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所以可以看到这个领域已经成为资本青睐的领域。现在大家知道中国的外汇储备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近几年以来,在全球市场并购中,中国企业家的身影越来越多,所以借助资本的红利,我们是有望成为全球的又一个中心。

医疗产业集中会催生一批医药巨头

大家形成的第二个共识是在中国成为又一个中心的过程中,中国医疗产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一定会催生一批医药的巨头。2016年中国的医药企业减少了1000家,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医药企业的数量依然还是美国的4倍。还有一个数据,中国最大的医药上市公司的市值还排不到世界前50。中国所有医药上市公司的市值加在一起也只是辉瑞市值的1/2,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一定会走向融合。

第三个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个行业中的一些领头雁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并购都是这个行业里面的成熟的企业,他们已经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他们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并购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发挥得作用会更大。

第四个共识是中国健康产业的竞争格局还远远没有定,未来还充满定数。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跟国际接轨,既意味着对创新药的放开,同时也意味着对低水平、重复制造的限制,所以在监管之下行业一定会面临大的洗牌。另外一个就是行业内部的竞争和行业外部的竞争越来越大,大家知道我们这个行业不进则退,可能在别的行业有百年的中小企业,但是这个行业没有百年的中小企业,你不进则退,不是你被别人消灭,就是你消灭别人。同时来自外部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有很多的企业从外部进入这个行业。

第四个共识,中国健康产业提升,必须要弯道超车,我们在这里面要坚持创新为本和并购为用。创新为本就是我们不要在欧美比较强的领域跟他们硬拼,而是要选择适合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模式,进行个别突破。并购为用就是怎么把发达国家的好企业的资源为我所用。这样形成内外联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形成自己的实力。现在像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绿叶制药这些企业都在这么做,而且这几年的努力亿达成了非常好的结果。

平安在医疗行业要做的三件事

我们这些产业里面的领袖企业,或者参与的一些投行、投资机构,希望跟平安一起来做三件事。

第一是发起一个平安健康会,做一个真正高端的商业联盟,我们希望把这个平安健康会打造成最高端的健康商业合作联盟,把它打造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产业的资源整合平台,同时也作为一个产业和金融融合的载体,以这个为方向。平安做无名英雄,平安只做穿珍珠的那根线,我们希望把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各种资源连接在一起,为的是让中国的产业更好的发展,为的是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让中国的企业联手起来。大家都知道并购是这个领域里面最热的话题,尤其是全球跨境并购,大家知道每个并购标的出来的时候,都有无数的人在跟,所以现在都要竞标。如何在这种竞标中中国胜出呢?往往很多我们没有胜出,原因就是标的太大,或者是一个单方企业并购的时候,没有把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健康会,打造一个中国最强的买方市场,把产业和金融结合在一起,做一个这个市场里面比较强的买方力量,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是打造一个基金,作为这个平安健康会的合作纽带和载体,这个基金就是平安健康会基金,今天也是想通过这个基金跟大家分享,行业银行的视角到底怎么去做股权基金,当然我们是一个探索。我接下来从这个基金从募、投、管、退和风险收益这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募集方面,我们这个基金是产业基金、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组成的,产业资本就是行业内的核心的上市公司,金融资本就是以平安为主以及平安在其它领域的金融合作伙伴,社会资本就是在更广泛的领域里面跟大家联手做这个基金。这是在募集方面的特色。

在投方面,我们有三点,一是专注的投资方向,大家都知道医疗健康领域非常热,但是好标的非常少,尤其是系统性的投资机会和大类资产是非常少的,我们专注的领域就是围绕这些行业龙头的战略性安排,围绕这些行业龙头不管是跨境的并购还是国际的授权合作、研发合作,还是国内的体外的培育,以及整个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来开展,这个基金就做这个事情。所以这是很稀缺的投资机会,就是抓住大龙头。大家可能会怀疑,你怎么抓住大龙头呢?我们的投决会构成是7个人,前4位是四个大药企的代表,覆盖了医药研发和医疗服务等方面最好的公司,同时他们的企业会领投,带动行业内的众多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
在管理方面,我们前面介绍了这么多背景,实际上想给大家分享的是,这只基金的生态圈已经打造好了,在投资以后的增值服务、投后管理的服务是有两个维度的,一个是平安的综合金融,全牌照的,第二是平安在健康板块的布局,包括我们的平安健康险、平安好医生、平安万家医疗、平安医保等在健康领域的布局。第二个是来自我们的平安健康会,在产业当中的资源进行整合。

在退出方面,我们想做的就是一个并购基金,我们这个基金就是要专注于并购,而且我们这个并购的投资者已经找好了,就是行业的大上市公司,我们不仅是培育将来的大公司,还是通过去境外收购,实现资本上市,我们的退出路径相对来讲是比较齐全的。

在风险方面,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银行对风险的判断跟投资对风险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两者是有交集的,在很多概念下,银行的审慎和稳健是有帮助的,尤其我们很多的基金是经历了一些风险的,在银行这边是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

我们做了这个基金,相当于有银行做背书,我们这些大型的跨境并购或者国内并购,我要么会提供优先级,要么提供并购融资,这是我真金白银拿钱带领大家,所以差的项目我不会投资,我不会冒险,这是在风险方面可控。

另外,因为有顶级企业家决策,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深耕了二三十年,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是翘楚,所以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基金的基石投资者,他们不会随意出来。在这个行业里面更重要的是实践,它跟行业不一样,不能追风口、追概念,还是要看运营,要看技术、看品牌,这是很重要的。

最后就是这个基金的收益,大家说银行做的并购基金,收益一定是很低的。我们的收益怎么提上去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药明康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药明康德2015年底私有化,现在生物板块在香港上市,市值是430亿港币,上市的这部分是药明康德回归的时候的1/5的板块,回归的时候是200亿人民币的规模,所以药明康德私有化,它大概4年的退出周期加权起来回报是5倍。投资人可能说5倍太低了,但是我告诉你,这里面还用了2/3的杠杆,大家再乘以2.5,相当于4年的回报是5×2.5。大概十几倍的回报。虽然回报很高,并且风险还很低。

我就通过这个基金的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从行业银行的视角,我们股权投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我们下一步希望做的事情。当然今天也有很多GP在场,我也希望我们作为金融服务方,能够为我们的GP提供服务。当然今天也有很多LP在场,希望这只基金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第一期的规模是50亿,大概开放10亿左右向社会募集,希望大家积极和我们联系。希望大家未来在这个蓝海领域一起创造增值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投资年会之有限合伙人峰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