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堂相学杂论(一)相学学习研究的第一堂课

水镜堂相学杂论(一)相学学习研究的第一堂课_第1张图片


今天水镜在为学生讲授相学应用研究的第一堂课就是关于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是学习研究相学的最为基本的最为重要的,也是相关到以后相学修为的一节课。或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与相学的学习关系不大或者毫不沾边,但是水镜可以肯定的说,这是水镜近二十年的相学经验的总结。相学的最终修为与如何待人,处事,治学,生活有绝对的联系。因此跟我学习相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关于如何做人的问题。这一问题无法理解和解决我是不建议你学习相学的。

这是以后学习相学研究物指导思想和必修的课程,也是你以后研究相学能否达到一定层次的重要标准。

水镜相学之路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所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有时已经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了,《道德经》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但我最大的感慨就只有一点,凡是治学之人必先做人。道理或许大家都懂,但我相信,能够用心去好好深思的人不多,能参悟的人更少。我想水镜教出来的学生不只是纯学术的学生,而是一个道/德兼备的智者。

水镜一直强调,术数以及相学并非是用来算命的,虽然很多是为了算命而来,但水镜始终认为,相学是用来给人以建议 ,通过分析问题,给予适当的建议并予以指导才是相学的最终目标和宗旨。也因此,你有再高的相学水平,如果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我很难想象你如何给人去分析问题并给予处理问题的建议,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你就是他们在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

我一直在我的教学群中强调,我说的做人与以后的相学研究层次的高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联系是本质上的和内在的,而非故弄玄虚。做人认识的高度决定了也限制着你相学的研究造诣和层次。

水镜首先说的第一点就是真诚待人,所谓真诚待人者就是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对待各种人的问题。而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中如何与人打交道了,无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立足的,更不用说如何去引导需要帮助的人了。真诚待人是我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智慧,有很多人会说,我真诚待人,但他人却不能真诚对我。这个问题和常识不是我不懂,而是我们没有把眼光放得更远,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问题本质,也因此而迷惑的问题。

记得台湾一高僧(中台禅寺主持)说过: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也说出了真诚待人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随时要面对各色人种,不管好与坏都有真与假之分。这些问题对我们从事人相学研究的人来说,正是我们所要研究观察并且要进行分类归纳的,并对之进行正确引导与对待的。我们能够从的人行为,语言,面部结构,纹痣,气色,心理等进行推断,对善我们示之以善,对不善我也示之以善,对德者我们示之以德,对不德者我们也示之以德;对诈我们示之以真,对虚我们示之以实,对奸者我们示之以正,对狂者我们示之以谦,对愚者我们示之以智,对薄者我们示之以厚等等。正如《道德经》云:抱一而为天下式,对人示之以诚,必久能服众生。以德感人,以诚待人这是我们相学研究最关键也是最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然这个真诚是建立在认识的高度上去实行的,我们不应该只做表面化的真诚,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我们是用真诚去感化每一个人。对于任何一个人,我们心须真态以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去交流和分析以及给予适当的合理的指导和建议。这就是我首先强调的真诚待人。

其次就是坦然处事,这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个从事相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品质。坦然处事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处世原则。积极乐观而坦然的对待身边随时随地的发生的每一件事。在相学实践探索中我们时刻必须面对很多事,复杂的,简单的,进退维谷的,学会如何处事也是人生的一大艺术和现实问题。坦然是让自己变得简单,让事物变得简单,让自己变得从容,让事物变得清晰。坦然是让自己变为静态,让事物有条理,让我们更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或许你现在不能理解坦然与相学的关系,但我想,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生活,包括生活中的人或事,坦然是一种我们从事相学研究并结合实践活动的最佳处世手段和方法。

第三点就是谦虚治学,《道德经》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处低而不高”,儒家有“谦受益,满招损”之说,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谦虚治学的真理。道家最为推崇的莫过于水了,上善若水,水为天下之至柔而驰骋天下的至坚。水是以柔弱,低下而征服世界一切的,也并因此而长久,长久才能成其大,显其坚。《道德经》六十六章云: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这些无非就是引导我们去形象理解为人,治学,处世,生活的内涵。在相学学习研究中,我们不难会接触到形形式式的人,同好者,解惑者,初学,长辈等,我们都要认真交流,真诚相待,正像很多爱好者问我的问题一样,那本书好,那个人历害?而我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每本书都有其精华,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只要用心去交流学习,我们就一定能在那本书,每个人中学习我们所缺乏的。也是用水的形式去成其大。对各家的学问我们要宽容对待,对各人的看法我们要认真吸取。

治学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谦虚,其二是严谨。谦虚是对外对人,严谨是对内对已。《道德经》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谓根深固柢,才是长生久视之道。这里虽然说的是养生的修炼的方法,也是求学的方法。很多时候我总是告诚我的学生,并且是不厌其烦的教导我的学生,不管何时,不管何地,我们都做到“不自满,不自大”。并且我总要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狂妄等于无知。

最后一点就是平和的生活了,这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也是我们如何快乐生活的重点,用我们的快乐去感化别人,也是我们要以身作则的去引导需要我们去引导的并正在迷惑着的人。相学学习研究要效果法自然,要水到渠成,不刻意,不急也不燥去的认真理解和对待。有很多相学爱好者问我跟我学习相学要用多久?我笑笑轻声对他们说,用一辈子去学习,相学其博大精深是要用一生精力去成就的。相学不是一时的学问,而是一生的学问。

相学的学习与研究是需要很长时间与大量实践来完成的,三分钟热度的热情是不够的,想通过相学秘决来达到快速掌握相学规律是不可能的,在相学的学习研究过程中需要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合理学习方法以及合理的人生观,学习相学需要经得住寂寞,耐得住打击。不管是从内还是从外,我们都需要好的人生态度,才能经得住同行的冷嘲热讽和世俗的偏见,以及客户的误解或者或者如何引导他们走出迷惑,我们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明智的分折方法,而平和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只有平和才能无欲无私,才能合理的对待生活的各种复杂事物,才能理智的认识问题核心,才能更好的去引导需要你引导的人。《道德经》处处向我启示着很多生活的态度和如何去面对复杂的人生问题。“见小曰明,守弱曰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平和的生活是要我们积极进取的同时,要知足常乐,厚积薄发,去除浮华,在追求完美时要认识到没有绝对的完美。

作为一个相学的爱好者,研究者我认为首先必须具备以上四点基本的要求,才能达到一个相学学习研究者应有的素质,才能达到一定的相学造诣以及高度,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引导他人。具备了一个正确的待人,处世,治学,生活态度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相学。相学是一门自鉴和鉴人的学问。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镜堂相学杂论(一)相学学习研究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