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后来却成为守卫唐朝北部边疆的重要统帅!他是怎么崛起的?

首先是军事制度。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全国各地设有600多个军府,每个军府管辖府兵一千人左右。府兵不用缴纳税赋,平时务农,农闲的时候参加军事训练。一旦遇上战事,府兵就要上阵打仗。府兵的武器和马匹等全部自理,但他们可以参与战利品的分配。

府兵制大大节省了军事开支,也是支撑唐代前期战争的重要制度。但府兵制后来渐渐衰落,到了唐玄宗时期就被正式废除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唐代的对外扩张了。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时期,唐朝一直在扩张。扩张就意味着前线离军府越来越远,府兵奔赴前线的成本越来越高,他们渐渐支付不起这个费用了。而且,府兵在战争打完以后,还得回到所属的军府。这一来一回,路上实在是太折腾了。你可能会问了,那唐朝为什么不在前线附近设置新的军府呢?这是因为府兵制的基础是土地。唐朝的前线都已经深入草原和西域了,当地根本没那么多土地。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的问题就更为明显了。唐玄宗特别热衷于对外扩张,杜甫有一首诗叫《兵车行》,里面有两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意思是说,边境都打得血流成河了,唐玄宗却还想着开疆扩土。频繁的对外扩张,导致府兵们再也无力支付战争的费用。加上当时的土地兼并又很严重,很多府兵的土地都被富人买走了,他们只有纷纷逃亡。于是宰相李林甫上了一份重要的奏折,说各地军府已经没有府兵可供征调了,干脆把府兵制停了算了。唐玄宗准奏,府兵制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

所谓募兵制,就是国家按期发军饷,招老百姓当兵打仗。老百姓参军入伍以后,就成为职业军人,长期当兵,不用务农,战斗力很强。募兵制不用土地做依托,招来的士兵可以长期驻守边疆。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但安史之乱的祸根就这样埋下了。

募兵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它容易导致军阀的出现。我们可以拿府兵制来对比一下。府兵制下有一条规定,战争结束以后要“兵归于府,将归于朝”,就是士兵回到军府,将领回到朝廷。这样士兵和将领只在打仗的时候会聚在一起,将领很难把士兵变成自己的私人军队。但在募兵制下,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和将领朝夕相处。时间一长,带兵将领就容易变成军阀。而且,为了保证边境士兵的生活,唐玄宗还在边境划出一些地区,专供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居住。这些地区就是所谓的“藩镇”,藩镇的统帅就被称作“节度使”。

更要命的是,唐玄宗为了确保对外战争的胜利,又改变了财政体制。募兵制需要定期给士兵发军饷,但当时的金融技术比较落后,由中央政府先把钱收上来,再给藩镇发军饷,这样效率太低。于是唐玄宗就说,不用这么麻烦,以后藩镇可以自行掌管地方财政,你们自己收钱,自己花。这样做确实提高了效率,藩镇不用再担心军饷的发放,但弊端也很严重,藩镇手上又有兵,又有钱,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过,在唐玄宗看来,效率是第一位的,而且他相信自己可以用政治手腕镇住这些藩镇。可惜事态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

唐玄宗在位时期,一共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其中河北地区就占了两个。这里说的河北地区,是指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两个节度使,一个叫范阳节度使,范阳就是今天的北京市一带。还有一个叫平卢节度使,位于今天的辽宁省和河北省交界地带。安禄山担任过的第一个高级职位,就是平卢节度使。这个美差为什么会落在安禄山头上呢?

这是因为当时河北的民族形势很复杂,陈寅恪先生称之为“河北胡化”,就是河北变成了游牧部族的聚居地。河北地区的居民本来以汉人为主,但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东突厥灭亡,突厥人以及大批依附突厥的部族向唐朝投降。唐玄宗对他们实行怀柔政策,把他们就近安置在河北地区。于是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河北地区就成为这些游牧部族的定居地。

河北地区住着这么多游牧部族,派一个汉人去当节度使,他不了解当地的民情,连少数民族的语言都不懂,交流都困难,更别说领兵打仗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登上了历史舞台。我先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安禄山的生平。安禄山出生于营州,也就是今天辽宁和河北的交界地区。他的母亲是一位突厥族的女巫,没结婚就生了儿子。一些历史学家考证说,安禄山的父亲可能是中亚地区的粟特人。安禄山原本没有姓,他的母亲声称自己曾向突厥的战神扎荦山祈祷,才生下了他,所以就给儿子起名为扎荦山。后来安禄山的母亲嫁给一个姓安的人,安禄山就姓了安,改名为“禄山”,这在突厥语中是“光明”的意思。

安禄山是混血儿,长期生活在多民族杂处的河北地区,具有跨文化背景。据说他精通六门语言。长大成人以后,安禄山在营州给过往客商当翻译,做中介,勉强维持生活。这段经历使安禄山见了更多世面,也让他获得了揣摩人心的本领。

安禄山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是当时驻守河北的名将张守珪。安禄山有一次偷张守珪家里的羊,被抓住了,张守珪就让人打死他。眼看棍棒就要落下来了,安禄山大喊大叫:“你们不是要消灭契丹吗!为什么要打死我这样的壮士!”张守珪听了觉得很诧异,就仔细打量安禄山,见他孔武有力,就起了恻隐之心。于是下令释放安禄山,留在自己跟前做事。安禄山如鱼得水,发挥特长,立下不少功劳,被张守珪收为义子。有一次张守珪派安禄山作为代表,去长安递交文件。安禄山因此见到了唐玄宗,他因为特别会来事,给唐玄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只要唐玄宗派人去幽州视察,安禄山就会极力贿赂和巴结。使者回去之后,就总会在唐玄宗面前为安禄山说好话。于是,安禄山一路官运亨通。到了开元二十九年,他已经升到了平卢节度使,平卢的核心区域就是安禄山的故乡营州。

唐玄宗为了对外扩张,致力于提高行政系统的效率,结果却导致了安禄山的崛起。安禄山获得重用,不仅因为他会巴结上司,更因为他恰好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适当的地方。唐玄宗在胡化严重的河北地区设立了藩镇,一直想找熟悉当地形势的人来做藩镇长官。安禄山精通六种语言,还曾立下战功,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安禄山看上去还很忠诚,经常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有一次他见到太子,却不行礼。旁边的人说快行礼,安禄山却装傻充愣,说太子是什么官?我只知道有皇上。唐玄宗听说了这件事,对安禄山就更加推心置腹了,后来安禄山甚至还给小他十六岁的杨贵妃当了养子。

唐玄宗的对外扩张给唐朝的行政系统带来了变革,这为安禄山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禄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后来却成为守卫唐朝北部边疆的重要统帅!他是怎么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