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做一名优雅的「技术派律师」

要不要做一名优雅的「技术派律师」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每次吃饭聚会,还是忍不住向身边好友分享一些好用的生产力工具,很有意思的是,各行各业里,律师同行给我的答案最是类似。

“我知道能提高效率,但,一是我未必学的会,二是我真没时间啊!”

这是我在芳草地和大学时代的学霸好友介绍Teambition之后,他的原话。我特别理解,因为吃完饭还要回去加班写材料,至少9点半才能下班的低年级律师,让他再抽出时间学习看起来并没那么急迫的加分技能——如何使用工具,这事儿本身就缺乏充足的内在驱动力。

“你不是都会用么?”
“对呀。”
“那你以后隔三差五就给我分享一点,都别太长,几分钟时间,让我轻松愉快地走向新时代吧,嗯,这顿我请了!”
“……这个……好吧……。”

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确是我一大乐趣所在。大学虽是法律专业,对系统、软件、方法论的热情似乎一直比对四要件三阶层高出一截。从大学开始到党政机关秘书再到逃离体制,研究过C语言算法、负责过单位信息化部署、成为印象笔记官方认证咨询师、通过在行平台分享GTD工具、前阵子还在朝夕日历上讲了一次7000人的线上课。很多工具用了快有10年,我渐渐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使用者,不断精准工具定位,打造专属系统的同时,也被工具深刻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不少优秀工具背后所承载的核心能力及思维方式。

德鲁克说:一个高效组织的价值就在于能发挥个人的长处,规避个人的短处。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们选择和使用工具的根本出发点。在工具的帮助下,我们的诸多局限得以突破,又在工具重塑的限制中博得更大的自由。

这篇文章是「律器」专栏的第一篇文章,主要想借此跟大家聊一聊:作为技术派律师,在工具选择和使用上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家的学习成本。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也是感觉到近几年来,大家对律师工作方式的变革需求越来越迫切,互联网对律师行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工具在律师工作场景中的应用,被人频繁提起,很多律师甚至为此不惜投入几万元的学费。在规模不断扩大但分层愈加严重的法律服务市场,那些手握利器的组织和个人,在悄无声息中,把渐渐把关闭认知模式的同侪拉下,假以时日,终将一骑绝尘。

前几日发现蒋勇老师早在12年就精准概括了法律互联网的几大特征「无边界,移动化,大数据」。正是强大的趋势把握能力,让天同律所精准聚焦、踏实积累,在业内独树一帜。后来更是提早布局,孵化出无讼这个已汇聚30多万精准人群的垂直社群,其中的势能还在持续积累,而势能背后的想象力及隐藏的商业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在坚果云组织的一场讲座中,郑伟律师生动地展示了一名技术派律师如何用诉讼可视化技术在法庭上「吊打」对方,场景颇为壮观。面对技术上的降维打击,除非在专业和能力层面有巨大优势,否则在看起来几乎「显失公平」的竞争中很难获得胜算。

在绝大多数律所的沟通方式还停留在邮件和微信群消息的时候,青狮科技已经帮助元甲律所率先完成交通案件办案系统地定制化研发,这套系统以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全方位覆盖案件的全业务流程,让元甲模式的效能再度拉升数个等级。

工具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人类早在三百多万年前,就开始使用工具,这被诠释成一种智力的标志。在人类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革新,都是伴随着工具技术的突破而发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当下的信息化、VR、人工智能,无不如此。善用工具者,总能抓住历史赐予的红利,在竞争中获得远超同行者巨大优势。

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成本越来越低,不少产品的基础服务都是免费的形式。当下谈及告别传统的工作方式,花钱做个网站、开个公众号、法律电商是主流玩法,善用工具甚至都有些老生常谈,但我依然坚信,无论对个体还是组织,这可能是让律师工作变得简单、高效,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甚至没有之一。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甚至做过些许尝试,但什么绝大多数律师还在师傅带徒弟的代代传承中刻板地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呢?

西蒙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基督教义和管理一样,简单。但是究竟有多少人得道升天了?

越是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何反而难以贯彻执行呢?我想大多时候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改变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正向价值,因为从知道理解再到相信,进而长久地使用,每一步都要投入成本,每一步都是惊险地跳跃,每一步都有成百上千的理由让你回滚到原有的舒适区。其实,层出不穷的工具只是辅助,真正的道理没有多少,工具更像是一座帮助我们通往彼岸的桥梁,而工具使用的熟练与否往往和道理领悟的深浅与否正向相关,彼此促进。

比尔盖茨在这几年多次提及「量化」的概念,他说,我深深感受到量化措施对于改善人类状况有多么重要。如果你制订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找到一种能够朝着目标推进的计量手段──你就可以取得不可思议的进步。这看上去似乎是基本的要求,但令人惊讶的是经常都没有做到,做对也非常困难。

著名的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就是少数几个挥舞起「量化魔法棒」的人,他用一块怀表和几十个笔记本完成了这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著作等身、成就无数。同样,马克思纯手工设计搭建了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纳博科夫使用几千张卡片完成《洛丽塔》的写作,过目不忘的钱钟书先生也攒了几麻袋的读书笔记……这些方法非常简单,但并不过时。现如今,我们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几个免费的APP就可以轻松复制大师的学习工作系统,所花费的成本却比他们不知要低多少。

近些年,大家大谈特谈工匠精神,谈到固守的价值和脚踏实地的力量,这甚至成为部分律师抗拒接受新思维、新工具的一个理由。我相信固守的力量,多在信仰和理想层面,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在与AI争高下的地方,我从来对自己没有任何信心,因为我知道人类的进化机制,其速度相比较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的迭代速度,慢得太多。这也是前文我提到的德鲁克所说「发挥你的优势,规避你的短处」,我从不相信自己的语言表述可以好到胜过一张清晰简洁的可视化图表;我也不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可以好过Evernote的数据化存储;我更不相信我的直觉预测会比大数据在三十年数据基础上得出的答案更可信。

前几个星期,一条新闻在翻译界病毒式传播——「谷歌翻译整合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实现颠覆性突破」,很多翻译工作者,纷纷表达了对随时可能失业的深切焦虑。在这个互联网几乎涤荡所有行业的当今,似乎只有律师行业还在一味坚守,但相信大家都嗅到了一种快要变天的味道。

这种变革将关乎组织和个人。

就律所而言,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模式、人才晋升结构、薪酬培训体系都可能需要被重新定义。雷军提出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帮助小米把产品卖到全世界,这套互联网世界最著名的方法论,有没有可能帮助我们把法律服务产品卖到全中国?充满想象力。

就个人层面而言,如何工作、学习、阅读,写作,都可能被流程再造。最近一段时间,我最乐于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奴役机器人」,遇到任何可以变得流程化的事件,我都会花时间找出最合适的工具。在我看来,人生的一大幸福来源于“又用工具优化了一件事的流程,节省了不少时间”;人生一大痛苦来源于“这件繁琐复杂毫无积累的事情,需要一而再地重复”。如果有一个工具或服务(很多工具是自带服务的),在不牺牲品质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多节约时间的空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购买,相信我,它能为你创造出的价值,远远高于你的付出几十倍上百倍不止。

那么,用通勤和睡前的几分钟,给自己一次靠谱的投资,贴上技术派律师的标签,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不要做一名优雅的「技术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