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大到你无法想象【2】

在上一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3T原则”,即:共情关注、充分交流、轮流谈话,在文章最后又附加了一个4T(数字时代的T:关掉它(Turn it off),这篇文章瞬间被好几个专题收入,也有一些朋友私下留言给我,觉得看过这篇文章很有收获,这也让我决定再次动笔更深层次的剖析父母语言的“威力”。

上一篇文章链接: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大到你无法想象【1】https://www.jianshu.com/p/2ee57d63a704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大到你无法想象【2】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两位学者的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证明:当孩子长到三岁时,来自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累计多出3200万。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对少地训斥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词汇,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禁忌词和负面词,如“你错了”“你真差劲”等。

以上的这组数据对比,看似好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结合儿童早期语言学习的经历分析后可以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影响力,但不是绝对的。

无论出身如何,每个孩子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被开发,但是这些潜力的开发程度却被早期语言环境中的3000多万词汇量拉开差距。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为什么父母的词汇有这么大的能量?

1、脑回路的构建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孩子在0~3岁智力开发可以达到70%左右,所以3岁之前对一个人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看过这样的一则报道,婴儿在六个月之前可以分清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也就是说婴儿时期的我们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在神经可塑的鼎盛时期,婴儿的大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包括德语的元音变音、汉语拼音、马赛族语的轻微内爆音等各种复杂细微的差别。然而在一岁结束之前,幼儿就已经显露出对母语语音的忠诚性。

估计很多人应该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位妈妈正在非常开心的和一个婴儿互动,孩子也非常的开心,忽然之间,这位妈妈的脸变得毫无表情,孩子试图去逗妈妈开心,妈妈没有任何的反应,慢慢的孩子也会无表情,然后会大哭,并且做过这个实验的很多婴儿都会哭。当这位妈妈再恢复喜悦的表情去逗孩子开心,却发现孩子需要很久才会恢复之前高昂的情绪。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将决定着孩子激素的分泌,这个面无表情实验会伤害到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行为能力、自我及情感控制能力。

这个实验让我们感觉有些残酷,用一个婴儿来着这样一个实验实在让很多人接受不了,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家庭中,有多少妈妈再拿我们的孩子做这种实验?有多少妈妈经常会给孩子翻脸?不仅会面无表情,有时甚至会大喊大叫。

我们理解,当孩子在婴儿期时,母亲非常的辛苦,压力会比较大,可是我们要知道,当我们把这些情绪传递给婴儿时,婴儿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因为我们的大脑不仅在建立神经元链接,同时也会断掉一些神经元链接。

在婴儿时期我们的大脑是大爆炸的,那些经常不用的链接就会自动断掉。比如白内障患儿如果发现的比较早,经过手术治疗后,视力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如果发现的比较晚,哪怕经过手术治疗,视力也很难得以恢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视神经长期不用,大脑就会做出判断说这个没有用,这个链接就会自动断掉,所以婴儿时期的学习非常的重要。如果这个时期不学,你会发现到一定年龄阶段再去学习就比较吃力。

2.培养成长型思维

一个人的一生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向,一种是成长性型思维,另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怎么形成的呢?答案是完全来自于父母怎么和孩子互动,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说:“宝贝,你真棒!宝贝,你真有天赋!宝贝,你真了不起!宝贝,你真厉害!”等等用肯定结果和天赋的语言和孩子互动,孩子很容易形成固定性思维的模式,因为每一个人都特别希望得到天赋方面的肯定,认为得到天赋的肯定是一件更棒的事情。而我们应该清楚,固定型思维根本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我们的成就很多时候来自于刻意练习。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面对孩子的成绩我们应该给予过程的肯定,当你能够鼓励孩子坚持、探索、不放弃这样过程性的目标时,孩子就会慢慢形成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会影响到孩子终身的幸福,这是美德背后的美德。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是决定一个人是卓越还是普通的关键。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研究领头人德韦克教授在1998年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简单的一句对过程的称赞,就能够激发孩子积极应对挑战的欲望。

他让128名五年级的学生解答一道难题,测试结束后给予一些学生“聪明”的称赞,给予另一些学生“努力”的称赞。随后她给出了两个选择,其一是让学生们解答一道更难的题目,并告诉他们“会从中学到更多”;另一个选择则是和第一题差不多难度的题目。获得“聪明”称赞的65%的学生选择难度相仿的题目,而获得“努力”称赞的92%的学生选择挑战更高难度题目。

父母在孩子14个月大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称赞风格”,即选择了是夸孩子聪明还是努力。学者们发现,在三岁之前经常受到基于过程称赞的孩子,更容易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而认为自己天生“聪明”的人在面对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时,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德韦克教授说:“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称赞,它就会变成一种负面力量,一种让学生消极且依赖他人观点的麻醉剂。”

3. 数字空间词汇的差异性滋养

不必接受刻意高深的训练,父母单纯的数学词汇输入就有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魔力。

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女孩子的数学天生不如男孩子数学好,事实上真是这样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大到你无法想象【2】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确实是很多男孩子理科比女孩子好,虽然也有一些女孩子理科很不错,但与男孩子相比,实际比例还是相对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父母在带女孩子的过程中涉及有关数学的词汇比例比较少,与此相反,在带男孩子的过程中则涉及的比较多。

一项针对母亲的研究发现,她们两岁以下的女儿接受的数学谈话是儿子的一半,接受的有关基本数字的谈话大约是男孩的三分之一。在实际的数学成绩面前,母亲一直高估儿子们的数学能力,而低估女儿的数学能力。母亲们还更倾向于让儿子参加数学活动,从而增加了儿子在数学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另一项以小学老师为样本的研究结果是,女性会将她们对数学的焦虑不安感传递给女孩。

在女孩生命的第一阶段,父母和社会对女孩数学能力的偏见,阻碍了女孩数学潜力的发展,甚至是模糊地告诉女孩:“数学不是你擅长的。”当你的自我印象是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时,你就会面临着学习数学的困难。

4.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是一个进行了30年的实验,实验的过程就是给一群孩子每人一个棉花糖,然后对他们说:“等着,如果可以等5分钟不吃,会再奖励一个棉花糖”。结果是很多孩子没有抵挡住诱惑,拿起来赶紧吃了,有的孩子拿起来闻一闻、舔一舔,而还有的孩子就坐在那里不动,经过30年的跟踪观察,你会发现那些坐得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的成就远远高于直接把棉花糖放进嘴巴里的孩子。

那么,这种自控力是怎么通过父母的语言而影响到孩子的呢?

如果父母经常用命令型的语言和孩子进行讲话,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控力。因为孩子会觉得事情不需要我管,规则是什么都是父母定的,我也不知道。父母说不要做就不做好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根本不会去探索边界,不会去探索规则,也不会尝试自己来掌控这件事情,所以孩子的自控力就会不断的下降。

而自控力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大家都非常清楚,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减少命令型的语言,改成建议提示型,引导孩子提出意见或选择。

比如采用“因果思维”的方式与孩子对话。因果思维让孩子明白,每个行为的发出都源自一个理性的目的,促使孩子去探究事情的起因和影响以及后果。具备因果思维的孩子能够理解,人们应该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法做事情。也许孩子不能立马和父母达成共识,但因果思维会慢慢渗入孩子的脑中,在未来能够无需任何人的提醒,便对不当的行为举止说“不”。

5.善良、同情、 道德观的建立

我批评一个人的时候,注意不要针对人格,而是针对事情。比如:我们说:“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显然这句话是针对人格的批评,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说:“这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不负责任”,这就是针对事情的批评。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可以多用名词,而少用动词,你会发现效果也是出奇的好。比如你说:“过来帮我扫地”和“我希望你成为我的帮手”,你猜那个效果好,显然“我希望你成为我的帮手”效果更好。

名词与动词间的微妙差别在于,名词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说“你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而非“你真差劲”。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是“善良的”,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可以挽救的错误,而不是让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感受,觉得自己差劲。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大到你无法想象【2】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综合这两篇文章所述:父母的语言是这个社会非常重要的免费资源,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是系统性的符合3T规则的语言。父母的语言可以大大降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大到你无法想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