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立东(加拿大)著 长篇小说《苦楚至暂》 Momentary Troubles
第10章
东瀛索赔去
连载06
山口见她情绪低落,就想转移话题。
他问她习不习惯日本的气候,吃不吃得惯日本的饭,有没有到日本各地游览,最后,他问她在图书馆借了什么书。
颜宝惠从包里取出日文版《1946・文学的考察》递给山口。
他接过来,翻几页,说:“我读过这本书。战争使日本经济倒退十几年,使日本文学变成战争宣传。中国事变,就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部搞出国策文学和文坛一元化政策,很多作家被召入ペン部隊(笔部队),到中国战场,用笔当枪,把日中战争写成异国浪漫之旅和探险猎奇之行,吸引日本青年上战场。从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开始,不愿违心为战争宣传的日本作家,被日本军方投入监狱,直到战争结束,十几年里,近几千名日本作家学者因反战言论和作品被逮捕,有些死在狱中。”
她喝完杯子里的咖啡,说:“这本《1946・文学的考察》,我大概翻了几页,回家再细读。我想了解日本,完成朋友遗愿,替他写完《善之物语》。”
“林太太,我愿帮你在日本出版这本书。”
“多谢山口先生。我有点儿累,要回家了。”
她与山口告别,走在回家的路上,恍惚间觉得,山口刚才说的日本人伤亡数,变成一队队日本军人,晃晃悠悠飘到她跟前。最前面的是军官,有一个人,看着眼熟,仔细一看,认出来了,那人是她六年前逃离香港在广东三水过日军哨卡,盘问过她的山口修身少佐,山口善吾的弟弟。
眼前的山口修身,军装带血,面无表情,脸上有伤,与当年盘问她时那个健壮又傲慢的年轻少佐,落差极大。
她赶紧闭上眼睛祷告,求主让这些人影离开。
到日本后,她才得知,日本几乎每家都有亲人战死,大东亚共荣圈的美妙梦,末了,化为小骨灰盒里的凄凉情。
山口说的死亡数字,对她来说是抽象符号。可是,她见过的日军成了死人,这人又是山口善吾的弟弟,感受却很不同。
刚才幻觉中,她看到穿着破旧军服,受伤病弱的山口修身,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是受伤后,身体虚弱,耗竭而死。
她想快点回家,独自平静一下。
刚走进家门,就听丈夫说:“宝惠,知道吗,奇迹出现了。”
“什么?”她问。
“以色列在Palestine(巴勒斯坦)1 的Tel Aviv(特拉维夫)2 宣布建国,就在昨天。”他说。
“三十年前,英国人支持犹太复国,发布Balfour Declaration(贝尔福宣言),当时人认为这不可能成。没想到,三十年后,成了。”她边洗手边说。
“三十年不算长。圣经很多预言早已成就,两千五百多年前记录的以西结书37章21和22节预言以色列复国,现在实现了。”林浩恩说。
“公元前一千零二十年,以色列立国;公元前九百三十一年,以色列分裂为南国犹大和北国北以色列。北国以色列在公元前七百二十二年被亚述帝国所灭,南国犹大在公元前五百八十六年沦陷巴比伦之手。亡国已经两千五百年的以色列,现在能复国了。”颜宝惠换好家居衣服,躺在沙发上,读着报道以色列复国的英文报纸。
“以色列复国的预言实现,其余预言也都能实现。”林浩恩说。
时间很快流逝。颜宝惠产期临近。
林浩恩想找住家保姆帮忙照顾妻儿。有位在盟军总司令部当翻译的日本人,向他推荐加藤良子。颜宝惠让林浩恩告诉日本翻译,让加藤良子到家里面谈之后,再决定用不用她。
这天上午,加藤良子来见宝惠。
颜宝惠看到年近六十,中等身材,面容消瘦,目光柔和,举止得体,头发一丝不乱,身着淡蓝色棉布和服的日本妇女,不由得想起徐永道的母亲王湘萍,心里涌出阵阵伤感。
谈话中,宝惠得知,加藤良子来自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和很多日本女性一样,她经历了战争带来的丧父丧子之痛。
四年前,加藤良子的儿子,死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厮杀争夺塞班岛的惨烈战斗中。
塞班岛三万日本守军,战死二万九千。加藤良子的儿子死后两个月,她的丈夫在中国滇西松山被中国远征军用火焰喷射器烧伤,在地下坑道存活几天后,因断粮缺药,不治身亡。
两个多月内,良子相继收到丈夫和儿子的战死通知书,泪水哭尽,目光呆滞,精神恍惚,失语数日。
痛失丈夫和独生子,加藤良子一人在美军轰炸中承受饥饿和恐惧,无力活下去,想一死了之。
就在她准备自杀前一天,邻居刚生下几天的婴儿啼哭,激起她的怜悯之心。
婴儿父母在大轰炸中被烧死,婴儿被母亲紧紧拥抱在怀中,得以获救生还。良子抱起婴儿,这鲜活、弱小、可怜的小生命唤起她求生的勇气和力量。
良子在临时搭建的难民棚屋,照看婴儿几个月后,实在没力量养活他,就把他送到政府办的孤儿收容所。良子后来去探望过那孩子,如今他已长成健康伶俐活泼的小男孩。战后两年,她得知日本颁布了第一部《儿童福利法》,日本国土上的孤儿,无论何种国籍,日本政府都供养并提供小学到高中教育。良得知那个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有保障了,就心安了。
加藤良子的丈夫是日本南方军56师团113联队第56工兵联队的军曹,战时丈夫的军饷都存在她的户头,还时常寄东西给她,生活还过得去。
但是,战争夺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也夺去了她的积蓄。战后次年,为解决早已恶化的通货膨胀问题,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和日本政府发布金融紧急措施令,让日本国民把手头旧版日元兑换成新版日元,旧版有效期截止到当年3月3日,冻结个人银行账户,每月每户最多只能从银行账上取300日元。
良子家的存款都存在银行,谁知多年积蓄竟是海市蜃楼一场。
没了丈夫和儿子,没了了积蓄,她只好自食其力,艰难谋生。就在她家中断粮,走投无路之际,娘家有位亲戚,介绍她到东京当住家保姆照顾病人,她接到信就来了。那家的男主人,就是把她介绍到浩恩家照顾婴儿的盟军总司令部的日本翻译。
原来,日本翻译的母亲病世后,家中不再需要保姆,正要辞退良子,听说林浩恩家找保姆,就把良子推荐来了。
林浩恩因工作性质特殊,对日本人特别小心,他托人打听良子的背景,证实良子的确是家庭主妇,本分可靠,不懂中文,不懂英文,日文读写程度是初级水平。如果雇佣良子,颜宝惠可以和她讲日语,林浩恩夫妇在家说话用中文夹杂英文,家中没有机密文件,用日本人来当住家保姆该没什么问题。
[1]巴勒斯坦:Palestine,这块地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指不同,此指1872-1917奥斯曼帝国时期耶路撒冷行政区(Mutasarrifate of Jerusalem,Sanjak of Jerusalemh,Southern Syria), 包括耶路撒冷(Jerusalem), 加沙(Gaza), 约帕(Jaffa,即圣经约拿书1:3的Joppa),希伯伦(Hebron),伯利恒(Bethlehem,耶稣诞生地),别是巴 (Beersheba)。一战后,该地为英法军管区(Occupied Enemy Territory Administration ,OETA South)的一部分,1920年为英属行政区,1923年为英国巴勒斯坦托管地(the British Mandate of Palestine,Mandatory Palestine)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
巴勒斯坦,地理位置在西亚,东望约旦河与死海(Dead Sea,即圣经中的盐海the Salt Sea,亚拉巴海Sea of the Arabah),西临地中海与埃及,南滨红海,加利利海北望黎巴嫩,戈兰高地西临加利利海,北靠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语发音Filasṭīn,拉丁语Palaestina;希伯来语发音Palestina,地名出于当地居民非利士人(the Philistines)。非利士人,是挪亚(Noah)的次子含(Ham)的后裔(圣经创世纪 10:13)。
这块地包括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裔犹太(Judah)支派称为犹太地(Judea)的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迦南(Canaan),也称圣地(the Holy Land);新约圣经47处提到Judea,耶稣降生在Judea Bethlehem。
以色列公元前931年分为南国犹大(Judah)和北国以色列(Israel)之前的这块地属大卫(David)王朝(公元前1010-970年)和所罗门(Soloman)王朝(公元前970-930年)。
[2]特拉维夫:Tel Aviv,取自以西结书Ezekiel 3:15“I came the exiles who lived at Tel Abib…”(我来到被掳之人居住的提勒亚毕…)。以色列新闻先驱、作家、翻译家、锡安主义者(zionist)领袖索科洛夫(Nahum Sokolow ,1859-1936)在把赫茨尔(Theodor Herzl 1860–1904)的德语著作Altneuland(Old New Land 《新故土》)书名译成希伯来语时,从以西结书取Tel Aviv,希伯来语字母“ב”发音像v,但英文圣经译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