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的原理与技巧》读书摘录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

2015-05-14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一:话语权
什么是话语权?比方说甲和乙在宣讲,但对某群特定的听众:
1.甲有本事让这些人都听自己说,不去听乙的。
13
2.他们有时甲乙两人的言论都听,但只信任甲,却不信乙。
只要符合以上任何一条,便可认为,对这类特定人群,甲比乙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话语权的存在,令舆论斗争与面对面辩论大不相同。
注: 那天听《锵锵三人行》150511时,也提到艺术欣赏领域的话语权。原来艺术标准的话语权在法国巴黎,后来美国强大了就在纽约,以后中国强大了,是否也能在北京呢?
2015-05-14
这种方法还能反向操作,对那些难以驳斥的指控,不断宣称早已回应过,而大部分观众并不具备精力去考察具体回应内容。
整理材料同样简单有效,它能降低观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绝大部分人不愿花费时间精力深究与己无关的指控,所以精心整理歪曲、捏造的内容,远胜零散辩护。
注: 都是利用思维的惰性,虽然具备一定信息检索能力的知识分子,花点时间找资料、对比分析加以逻辑判断与思考,是能够逼近真相的。→→ 但这又不是我的课堂作业或者小论文,花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干嘛?那就看别人整理的资料呗,选择相信那些看起来高大上,言之凿凿的一方,
2015-05-14
2.提升话题的公共性,寻找同盟者。
2015-05-14
基础的话语权手法如:
1.重复信息、整理信息。
看似简单,却有效常用。不断重复叙述,就能增加受众覆盖面。
2015-05-14
指控是否合理在公共舆论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指控迎合听众,煽动仇恨,调动传播。社会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人,
注: 将简单的特定行为的指控升级到道德层面,甚至拔高到下一代和国计民生的高度,就能得到很多生活中郁郁不得志闲着没事做却又关心国家大事的人的认同。
2015-05-14
愚昧就是不知道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性。
——贾樟柯
2015-05-14
为什么单靠事实材料不能在公众面前证明问题?因为材料只是死物,需要人去选择、分析与阐释,给出逻辑明晰的论证。而在舆论场中,如何控制信息,调动媒体与群众协助传播,尤为重要,本书将其统称为话语权手法。这类手法的效果,与社会中媒体、意见领袖的舆论水平密切相关。对当事人来说,辩论关键是逻辑完备,运用与破解各类话语权手法。对旁观者来说,了解传播的特点,多做逻辑训练,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公共事件进行判断,避免被舆论裹挟。本书将围绕逻辑、材料、话语权这三个词,来进行论述。
注: 话语权手法的定义,有事实材料并不一定有多大优势,利用信息进行传播也很重要。
2015-05-14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二:模糊标准
因为上文论述时使用的标准A、标准B等,是质疑者们为了将手头的材料扯到想要的结论上而随意编造的,逻辑上并不自洽,所以编多了必然会自相矛盾。它们看起来好像在讲道理,其实经不起推敲。
这些编造的标准叫伪常识,一旦材料或论证目标改变,它们就会被弃置或更换。旁观者会感受到明显的双重标准,但运用者自己却难以察觉,以为这叫“就事论事”,思维不停变幻,没有根基。
2015-05-14
理性思维,是按照一套事先确定的明确稳定的认知方法,思考和分析材料,通过逻辑得出结论。相反,为了得出预定结论,依据手中的材料,捏造各式各样的认知方法,体现的则是思维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样炮制出来的论述如果能被你认可,说明你并不“理性”。
2015-05-14
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指定构陷目标,比如“方舟子对涉及锤子的人进行报复”,然后搜索被方舟子攻击的人与锤子的相关材料,再随意制造“标准”,将材料硬扯到结论上。
注: 所谓的理性思维与合理推导得出结论,很多时候只是将材料生搬硬套到结论上,不严谨的弱相关材料堆积多了就变成严谨的强相关证据。
2015-05-14
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指定构陷目标,比如“方舟子对涉及锤子的人进行报复”,然后搜索被方舟子攻击的人与锤子的相关材料,再随意制造“标准”,将材料硬扯到结论上。
2015-05-14
这些人意识不到,这个脱离常识的结论是使用错误的认知标准的必然结果。用在鲁迅身上时,他们会立刻发现这是“站不住脚的”,是“笑话”,而用在韩寒身上却觉得很正常,因为后者符合他们想要的结论。在使用标准前,需要先验证其普适性。如果替换质疑对象或材料后,该标准就不适用了,那它必然是错误的,属于伪常识。
分析事物的方法,即认知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是需要遵循规范,并经过验证的。理性思维,就是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理”。
2015-05-14
同样先写出上条质疑所依据的认知标准——因为作品中引用了某著作的精彩段落,所以作者必然读过这本著作。
对这样的标准,如果你一下子看不出问题所在,可以尝试使用该标准的逆否命题分析。因为逆否命题和原命题逻辑上是等价的。
标准的逆否命题:如果作者未读过某本著作,作品里就不能引用它的精彩段落。
2015-05-14
通信专业教师“奥卡姆剃刀”揭示了这类“质疑”的逻辑脉络。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
几个警察在审讯室里向嫌疑人追问十年前的一个命案,很多细节这个倒霉蛋实在记不清了,其中有几个不能自圆其说,警察认定其杀人的证据己经足够充分了。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了,但哪里不对呢?
32
……因为你说不清楚十年前的某个晚上喝的是白酒还是啤酒,所以你杀了人。学过逻辑的童鞋都知道,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当原命题不好分辨时,不妨拿逆否命题来试试。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为:因为你没有杀人,所以就能说清楚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喝的是白酒还是啤酒。这个说法显然是很滑稽的,可信度极低,但为什么原命题却不显得如此滑稽呢?
那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假设,把未必相关的事件,楞是给建立起了因果关系。假如审的不是命案,审的盗窃案,完全一样的几个不能自圆其说的说法,就可以令警察认定“盗窃案证据充分”了。[9]
2015-05-14
制造标准的过程中,人们还会逐渐强化自己的既定结论,这种现象叫做证实偏见。
2015-05-14
这种可笑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先入为主,人类思维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左右,严谨的理性思维需要训练。当心中先有结论时,人们很容易将既定结论作为前提,再去寻找支持该结论的材料,创造各种标准将毫无逻辑关联的材料硬扯到结论上,同时忽略或否定相反的材料。
2015-05-14
细节记忆偏差与是否作假并无逻辑关系。但若你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可能得出错误结论,这叫做知识盲点。
2015-05-14
这些质疑起因于经验盲点。
人们依赖自己掌握的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判断,而无力判断超出经验和知识范围的问题。如果不正视自身局限,仅仅为了自身好恶,频繁接纳各种不靠谱的材料与奇特的论证方式,思维就会越来越偏激愚蠢,最后理性崩溃,进入类似“魔怔”的状态,将目标的所有正常行为视为可疑。用逆否命题辅助思考,有助于避免思维紊乱。因为逆否命题先对结论进行了否定,先入为主的影响被弱化了。
注: 经验盲点,多用逆否命题判断真伪。
2015-05-14
先入为主状态下的思维模式,与正常思维模式的差异
2015-05-14
“小说描写与个人经历不同”“对笔名、书名来源有多种解释”“忘掉书中一段话”等等质疑,会让局外人感到可笑,为什么质疑者们就不这么想呢?因为气氛,即情绪化的、被污染的舆论空间。
2015-05-14
营造“气氛”是传播手法,需要拥有话语权并深刻了解大众心理。圈外人观察被传销气氛影响的群体,会觉得他们的思维模式与结论异常惊悚,但圈内人往往浑然不觉。
2015-05-14
第三节整体思维
2015-05-14
其特点是,摘取一句话或者一小段相关视频,然后试图从这些琐细材料中得出大论断。
2015-05-14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四:耸人听闻的指控
为什么质疑者倾向于提出耸人听闻的指控,哪怕付出逻辑上削弱自己论证的代价呢?
因为他们的目标不是“求真”,而是尽可能地“传播”负面话题。材料完整、属实,逻辑严谨,并不带来传播力。只有耸人听闻的论断,才能吸引眼球,令话题急速扩散,影响易骗人群。这类人群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并不敏感,对构陷目标并不熟悉,往往缺乏思维能力。
此外,还要追加辅助手段:以数量弥补质量,抛出成千上万个指控,当信息数量超出旁观者的认知能力后,他们就难以专注于材料和逻辑本身;散播仇恨,营造派系斗争的氛围,可调动更多的人怀抱既定立场参与进来;污损对方的人格,则会令己方人员产生虚幻的道德优越感,用情绪代替思考。这些手段的目标都是削弱大众的思维能力。
2015-05-14
方舟子自己在科普时,经常强调对这类手段的态度:
2015-05-14
首先要培养一个怀疑的态度,对那些说大话的要怀疑,话说得越大的越要怀疑,不要碰到有人说大话,你就被吓住了。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非常惊人的主张,需要非常惊人的证据,你说的那个主张越吓唬人,你必须拿出的证据就要越充分。你只要掌握了这一条,你就不容易被这些假话、这些大话给吓住。[13]
但他“打假”时却不这么做。各类歪曲的信息,夸张的描述,脆弱的论断,甚至对敌手的人身攻击,随时取用。
2015-05-14
要从琐碎细节和恶意气氛中脱身,就必须掌握整体思维。南开大学教授、网民南开老沙阐述了其要点:
如荀子所言,“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所谓“小辩而察”,是指对各种细枝末节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判别……所谓“本分而理”,是指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判断……所谓“见端而明”,是指对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脉络分析,“见端”是要把各种细节符合逻辑的组合成一个完整框架……
2015-05-14
…对普通人而言,获得各种各样的碎片化知识是很容易的,但是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稳定的体系,才是最困难的。对判别事物而言,获得各种各样的细枝末节的特征是很容易的,但是把这些特征去伪存精地整合为完整一致的逻辑架构,才是最困难的。人的认知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现象走向本质,从必然走向自由。其核心问题就是经由“见端而明”的探索,将“小辩而察”的细节与“本分而理”的结论进行整合,形成稳定可靠的认知
2015-05-14
笔,每个疑点出现的可能性仅为50%,四个疑点同时出现的概率为50%的四次方,即6.25%,这是个较小的数字,反过来似乎说明了韩寒没代笔的“不可能性”。
……很可惜。这种计算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错?破破的桥的解释是,这些弱疑点不独立(也就是说,某个出现的话,其他的更有可能出现),因此概率上不能直接相乘。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其实,弱疑点串不起来的关键原因很简单:未考虑总样本数。
注: 非独立相关事件的概率不能简单相乘。
2015-05-14
,弱疑点能够串起来增强质疑力,形成力度等同于强疑点的“证据链”
2015-05-14
当今,人们从网络中接收大量琐碎的材料与论断。然而,普通人通常不具备深究每块信息碎片可靠性的能力与精力。不断地就同一目标,制造琐碎的负面信息并集中传播,这种手段叫信息碾压。它被很多媒体采用,但在认知上十分危险,因为琐细材料不一定具备代表性和完整性,宣传者很容易隐瞒与其相左的信息,灌输预定的结论。
注: 信息碾压,当话语权被新闻媒体或者其他强势人物主导的时候,只是获得一些信息片段,却被不断的嗯强调,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2015-05-14
这种常见的错误行为在科学研究中叫做选择性取样。例如仅记下实验中与理论相符的数据,对大量与之不符的结果,则找出各种理由予以忽略。这样能得出任何你想要的结论,但与真相无关。
注: 这个在科研以及实验中非常夸张,不是数量很大随机样本或者样本整体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有利的实验数据,得到想要的结论。
2015-05-14
在统计学中,这叫survivial bias(幸存性偏见)。也就是说,专挑可疑的,但不看这些可疑事件是从多大样本量里挑出来的。而样本量足够大后,总能挑出来足够多,放在一起挺吓人的。但其实什么都说明不了。
2015-05-14
只有被先入为主思维严重干扰时,人们才可能选这些小概率事件作为材料推论。更常见的情况是,因为懒于主动寻找全面信息,你在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和领域内,被人有意灌输了特定的片面材料,从而诱导出错误的观点,这就是信息控制。
2015-05-16
在这里,伪常识并非由专家宣布,而是通过传播精心选择的材料完成,因为控制了材料,就控制了观念。
2015-05-16
你会不由自主地接纳这个伪常识。由于以为这是自己独立思考所得,你还会努力保卫它,殊不知它是别人有意灌输给你的。
2015-05-16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五: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是最常用的话语权手法。它瞄准的是你的知识盲点和经验盲点,试图通过传播歪曲或片面的材料,屏蔽原始、干净、与自己预设结论相反的材料,诱导你得出错误结论。
信息控制通常骗不了所有人,但对特定人群效果极佳。这群人信任恶意的信息源,往往对攻击目标怀抱反感情绪,听不进反面意见。假如他们的反感情绪并不强烈,这些信息源还会长期对其挑拨煽动。封闭环境下难以接触相反的信息,信息控制的欺骗效果最佳,传销组织先关人再洗脑,就是这个道理。在开放环境下,信息控制的效果会大大减弱,但由于证实偏见的影响,它依然有效,先入为主的旁观者会自动屏蔽与预设结论相反的材料和论断。
正常辩论的情况下,破解信息控制很容易,只需给出原始、完整的材料即可。但在公共传播中,这却非常困难,因为片面、夸张的信息远比正常信息传播得快。再者,容易被信息控制欺骗的人群,往往喜欢沉浸在封闭的小圈子里,自觉拒斥反面信息。
挑选负面信息集中展示,是信息控制最常用的办法。例如:
56
2015-05-16
要摆脱信息控制,首先要理解传播,在舆论中,由于精力限制,你判断一件事,依靠的永远是被少数人筛选后的信息。此时,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盲点与认知限度有清醒的认识,仔细考察核心参与者的信誉,虚心包容,认真倾听反对意见。
注: 摆脱信息控制的建议
2015-05-16
出现下列现象时,你要警醒信息源是否被恶意者控制:
1.你信任的信息源使用了大量琐细材料来进行论证。当你偶尔查证时,多次发现原始材料被故意歪曲或断章取义。
2.你坚信信息源塞给你的材料与结论,但某天突然收到与之完全相反的信息。经过验证,你发现这个信息居然是全面、可靠的。
3.你所信赖的、有判断力的人,在充分了解事件后,得出了和你完全相反的结论,以至于你无法理解对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4.多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当事人的证言与你的推测相反。此时,你所信赖的信息源开始污蔑并煽动你攻击证人。
2015-05-16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六:诉诸专业壁垒
专业领域对绝大多数人都是知识盲点,由于难以独立验证正误,所以远比一般情况更难察觉,因此这类讨论需要遵循规范:
1.发言者有什么样的履历和成就,证明他是相关领域的专家?2.该专家是否具备信誉?是否愿意署名担保其信誉?以前有没有利用专业壁垒故意骗人的记录?
3.专家的中立性如何?是否与某一方利益相关?其专业论述的目的是向大众普及知识,还是为了攻击特定个人?
4.专业知识和专家论断是否由媒体和非专业人士“转述”?5.持另一方立场的专家怎么说?
涉及专业问题的讨论,要牢记检查中立性(避免过多的利益纠葛)、权威性(以履历保证其专业水准)、公开性(便于其他专业人士核查)、署名(以个人名誉担保其专业信誉)这四个标准。
68
这些标准未必能全部满足,但满足得越多,言论越可靠。不要轻信非专业人士的专业发言,培养查阅原始材料的能力,信任权威中立的专业机构、团体或个人,是最好的判断方法。
2015-05-16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七:诉诸生活差异
诉诸生活差异针对的是经验盲点。人们的生活经验千差万别,总有人和你相同或不同。若你无法识破这个手法,当你的生活经验正好和质疑者所述相符时,就会被骗。这套方法来源于算命先生,他们不断叙说某种典型的生活经历
2015-05-16
了解这个手法,你就不会成为算命先生的俘虏。你会发现,它总能争取到少数人。这批人既不能识破逻辑陷阱,生活环境与态度又与被攻击对象相差最远,他们会觉得,每条质疑都说到心坎里去了(少量与其生活经历不同的情况会被主动忽略)!旁人看着很可笑,这么扯淡的事都能信?面对如此冷血的说法,他们觉得好委屈啊。
2015-05-16
怎样避免被诉诸生活差异的手法欺骗?心态平和地了解和尊重他人的生活经验,不偏执,不理会不可证伪的指责,尊重证人、证据。
2015-05-16
诉诸生活差异”手法的典型结果,其特点是:
1.在论述中不严格证明,而是大量使用“像是”这类模糊词汇。2.你觉得材料有道理,可不少人基于自身经验表示反对。
3.质疑者摆出了多组材料,你觉得其中一部分有道理,想劝说他们把没道理的那几条去掉或道歉,他们坚决不干。因为你认为没道理的那些,其他人会觉得有道理,反之亦然。去掉的话,手法就暴露了。
4.往往与诉诸权威手法配合使用,若某个倒霉的名人因生活经历正好与质疑内容相符,成功上当受骗。构陷者就会将它的个人经验树为典型甚至权威,扩大其话语权,拼命表扬并大量转发其论断。
5.如果被命中的人不多,就用马甲、水军纷纷声称经验与构陷者所述一致,利用从众心理,争取将信将疑的人。这叫诉诸公众。
2015-05-16
详细讲解这些手法。
1.理性思维:事先确立一套规则和方法,严格遵循标准思考,这属于理性思维。切忌先有结论,再根据材料制造方法生拉硬扯。
2.模糊标准:成百上千条质疑,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它们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在逻辑上无法自洽,属于伪常识。
3.陷阱逻辑:逻辑严谨地思考问题,如果一下子看不出问题所在,可以尝试使用逆否命题,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误区。忽悠高手会通过各种手段制造气氛,诱导你产生错误的思维方式。
4.整体思维:不要陷入碎片化的细枝末节,尝试从整体上把握问题,搭出完整的叙事框架。如果拼凑起来的故事不合情理且耸人听闻,那么宣扬它们只是为了获取眼球,加速传播,与追求真相南辕北辙。堆积符合自己结论的细小“疑点”并无证明力,它们是通过歪曲细节,隐瞒对论点不利的材料,从大量事件中摘选出来的。这在科学研究中叫选择性取样,是典型的错误方法。
5.信息控制:瞄准人们普遍的知识盲点或经验盲点,通过精心选
80
择的片面材料,可以传播伪常识,诱导人们得出错误结论。因为控制了材料,就控制了观念。
6.制造区别:当信息控制被揭穿后,常用的诡辩手法是制造区别,瞎编各种理由,将反例说成是例外,或声称它们有特殊的适用范围,为的是使用双重标准。
7.诉诸专业壁垒:普通人难以调动足够的认知资源在专业领域弥补知识盲点,因此在专业议题上严重依赖专家看法。学会运用专业词汇,毫无信誉的业余人员就可以将自己打扮成专家生产论断。专业论争需要遵循规范:中立性、权威性、公开性、署名。查阅原始材料,倾听反对方的专家意见,可以让你少犯错误。
8.诉诸生活差异:这是一套概率技巧。基于生活经验的叙述,总会符合一部分人的体验。瞄准人们的经验盲点,传播大量主观论断,自身经验被命中的这部分人就特别容易被骗。人与人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虚心听取别人的体验,尊重证人、证据,承认差异的存在,就不会成为算命先生的俘虏。
2015-05-16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九:无限质疑
在第一章里,质疑方提出了“干净手稿有假”的命题,针对反驳者的材料,他们不断辗转腾挪,不停地胡诌理由“制造区别”,这可称之为无限质疑。
注: “无限质疑”→
→ 不应该由被质疑者提出证据自证清白,因为质疑者总会没完没了地找新的疑点。而是应该由质疑者提出证据来证明其观点。
2015-05-16
请注意:无限质疑的理由,从增高鞋开始,已经脱离了正常思维的范畴。当你拿着照片独立判断某无关人士的身高时,绝不会有这种想法。这套思维并不属于你。假如你在这场群众运动中接纳并认真对待了它,那么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将它植入到了你的脑中?
2015-05-16
群众运动便是这种狂欢,人们可以心安理得地跟随大众干出任何傻事。冲动会让人丧失思维能力,狂欢气氛会让人丧失自控能力。
2015-05-16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十:群众运动与污名化
2015-05-16
污名化是一种话语权手法,指发起群众运动,污损对手的形象,贬低对手的人格,煽动围观者抛弃道德约束来搞臭对方。当你身陷运动时,绝不会在意事实是否准确、完整,论述是否严谨、合理。你周围的人都在踊跃地贬损对手,
2015-05-16
在舆论中,群众运动的重要特征是划分阵营,忽悠者会极力将观点对立方以团伙相称,如“方黑”等,再逐步煽动仇恨,将目标从“追求真相”变更为“打倒对方”。只要制造出派别,他就成功了
2015-05-16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笔记十一:攻击信任链条
2015-05-16
。这手法叫作攻击信任链条。简而言之:逼你不断自证,但又不让你证成。
2015-05-16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十二:罗生门
绝大部分旁观者无法亲临现场或接触原始材料,只能依赖传播源获取信息。如果双方各自信任的传播源给出的信息相左,那他们就永远无法形成共识。如果你不知道该取信什么样的信息源,那就永远不会有真相。这叫罗生门。
2015-05-16
但任何依赖传播的忽悠手法,在终端受众接触原始信息后都会崩溃。恶意构陷者们尽管每天不厌其烦地“求真”,但同时会回避平等的现场,指望他们前来“对决”是一厢情愿,因为质证将会令信息歪曲难以进行
2015-05-22
2.警惕转移话题、人身攻击的倾向。
攻击信任链条与无限质疑的目的,都是转移观众的注意力,让有效材料的效力减弱。
2015-05-24
最后请理解并思考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连身高都搞不明白,靠饭桌八卦来判断公共问题的教授、学者们,却在各大媒体上侃侃而谈,分析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问题;大搞伪科学,连左右脚都不分的人,在很多记者眼里,却是“科学与真相的代言人”。
2015-06-02
正常报道,断章取义后屏蔽解释,就能生产出一份“质疑”材料。污染源意图掌控的是阐释权,但他们不敢直面证人,只能不断“转述”。
2015-06-02
信息污染是多种忽悠手法的组合使用,不同的手法适用不同的人。认知能力弱的人会接纳各种伪逻辑,逻辑能力强的人虽然对此免疫,却容易被信息控制。这些“聪明人”嘲笑队友瞎传谣言或相信了胡扯,却心存侥幸地以为自己信赖的“铁证”就能豁免污染。不要妄图在这种环境中分辨每个细节,而要像戒毒一样地戒掉信息污染源。
2015-06-02
当某条信息控制被揭穿时,牢笼出现漏洞,质疑者会立刻使用信息污染,制造大量新的谣言转移焦点,从而令你丧失反省的机会。
2015-06-02
互证的前提是,这些人各自独立接触原始材料做出论断。而在被污染的舆论中却并非如此,众人经常以谣言为基础,作出错误论断,后者又反过来佐证谣言的正确性。
2015-06-02
网民“孔孟老庄”分析了这类现象。
“诉诸公众”是逻辑学及批判性思维理论所总结的推理谬误之一,指在论证观点时,不是阐述论据及因果关系,而是以该论点得到多数人的赞同作为论点正确的理由。它的基本表达形式如下:
(1)所有人(或者多数人)认为命题A为真。(2)所以,命题A为真。
事实上,观点的正确与否,与它有多少人赞同没有关系。既有可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有可能“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诉诸公众”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宣传手段。它利用了个体的不自信、盲从等弱点,可以对人起到很大的操控和迷惑作用,使人变成“羊群效应”中的一只羊。支撑它的是“从众心理”:人总是倾向于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反过来讲,多数人认同的观点,也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心理上的从众压力。
2015-06-02
“从众心理”是人性的一个永恒弱点,“诉诸公众”这种手段是永远有市场的。
另一种情形是,论者伪造出一种“支持者众多”的假象,而实际情况可能相反,我称之为“诉诸伪公众”。面对这种手段,暂不论因果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睁大眼睛来辨识:真的是多数人支持吗?
2015-06-02
这些与预设结论不符的细节,在传播中逐渐消失,而逻辑漏洞会逐步由臆想和谣言补上,最终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份细节被精心篡改打磨后的材料,这叫传播筛选。
2015-06-02
在可证伪性上的思维误区特别常见,早已被现代科学所否定。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写道:
1793年,一场严重的流行病——黄热病袭击了费城。当时,这座城市里有一位顶尖的医生名叫本杰明·拉什……认为黄热病必须用大量放血的方法治疗。
2015-06-02
违反了科学理论建构和检验应遵循的最重要原则之一:他令自己的理论不能被证伪。
2015-06-02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怀疑或否定证人?
1.最关键处的说法有矛盾。店里被偷了,问证人:“小偷是他吗?”五年前说是,今年说不是,这个证人不可信。但细节记忆出入——五年前说小偷穿黑白格子衣服,今年说穿绿衣服,不宜简单否定。
2.利益相关性要密切。当你试图用利益相关来否定证人时,必须证明伪证能收到回报。家人和有密切经济往来的伙伴,可以无证据怀疑,但无端否定同学、朋友、编辑等松散关系的证人,属于思维懒惰。
3.证明证人的证言涉及他无法判定的专业领域。
4.以直接证据(而非材料加上无数推理)否定证言。
2015-06-02
“无”不需要证明。与边界清晰的数学问题不同,现实生活中的“无”是没法证明的,也不需要证明,持“无”观点的一方默认正确,直到持“有”观点的一方拿出证明为止。你说手机辐射存在着引发脑瘤白血病的危险,我说不存在,这时应该由你来举证。……你求证“有”不能成立,而我的“无”就是继续成立的。
2015-06-02
简单说就是没有“证伪性”,解释权完全由他,这是句永远正确的骗人鬼话。若改为“只要冲锋速度达到每秒5米,就不会受伤”,就有“证伪性”了,只要有人冲锋速度超过每秒5米还受了伤,就可以证明连长是错的。所以,辩论首要的就是要检验对方观点的“证伪性”,无法证伪的说法没有意义。
2015-06-02
肯定性指控拿证据,否定性指控有界线。肯定性指控说的是声称对方做过某事的指控,例如你指责我偷了钱包,那就应该由你来拿出物证、人证,并公布时间、地点等信息,而不是由我自证没偷过,其逻辑的根源就在于“无”没法证明。
注: 有些事情是无法自证的,比如动机,诬陷等
2015-06-02
高校教师“奥卡姆剃刀”从可证伪性出发,讲述了网络辩论的常见误区。
1.有“证伪性”才有意义。你是个战士,连长战前动员称“只要冲锋跑得快,就不会受伤”
2015-06-02
否定性指控必须要有可证伪的界线,否则就是耍流氓。
2015-06-02
否定性指控说的是声称对方没做过某事的指控,例如你指责我没有上过大学,是靠欺骗得到的教职,因为你所声称的“无”不需要证明,那举证责任就轮到我了。但在我举证之前,你先要明确你这个指控的“证伪性”在哪里,比如说你同意了只要我亮出大
2015-06-02
只要你总是对不利结果视而不见,你想证明什么就能证明什么,而且证据都是“铁证”。
2015-06-02
证人证词不能选择
2015-06-02
但人们经常不信任证人证据,而会坚信那些迎合自身偏见的推理是正确的,并为之争吵不休。那科学家们是如何克服偏见,达成共识的呢?除尊重证据外,他们还积极验证认知方法的有效性。
2015-06-02
信息污染只能在丧失道德准则的舆论环境中才能使用,忽悠者必须不停造谣,且拒不澄清道歉,才能开始作传播筛选。但中国知识分子并不理解规则在认知上的重要性。他们还缺乏在舆论中搞清基本事实的能力,不懂得分辨主观判断和客观证据,不了解传播,天真地认为群众运动可以“去伪存真”,缺乏基本的逻辑训练与科学思维方式,没有能力通过证人证据终结议题,处于蒙昧状态。
注: 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理性思维与传播学知识堪忧
2015-06-02
假如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名家作品,拿来一看:“哎呦,这不斗大一错别字嘛。”很容易就得出正确判断了。这叫“去魅”“除魅”,同样能帮助我们理性思考。
2015-06-02
中学语文未能让人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却让他们养成了一整套伪科学思维习惯。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种教育对学生心智的戕害。
2015-06-02
病句,搞文本分析的愚蠢行为,正是来自于这些自命正确的教材和教师,它们教会了学生怎样朝着所谓“正确答案”胡诌,像这样——
鲁迅:晚安!
学生:从“晚”字可联想到天色已黑,体现出旧社会的黑暗。“安”字则暗示人们在这样的社会里,麻木不仁地生活,安稳地做着奴隶。感叹号抒发了作家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
老师:说得好!
鲁迅:……[57]
2015-06-02
作为名人,若不幸遭遇这样一群人“质疑”,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要对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它是私人话题、公共议题、还是社会共识?
对私人话题,置之不理即可。若被炒作成公共议题,就比较棘手。偶尔的攻击可据理驳斥,但若对方以此纠缠,就要改变策略。大众与媒体对丑闻有特殊兴趣,你无法扭转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沉默。
即便信息污染手法用得出神入化,攻击者也很难将公共议题忽悠成社会共识。因为依赖传播的忽悠手法有“见光死”的弱点,难以打动严肃的调查记者与成熟的意见领袖,这些人是舆论的中坚力量。只有在社会本身存在巨大缺陷,且被攻击者应对极其失当时,才能做到这一点。
对你的污蔑若成为社会共识,代表你已被成功污名化,此时麻烦将接踵而来。因为和你有冲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找到同盟,比如不介意多踩“骗子”两脚的记者,智力有限、依靠正义姿态博人喝彩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声音变得更“响亮”了。此时须反其道而行之,尽力与质疑者对垒,打击对方的信誉,还要寻找与你处境相同的受害者,帮他们改善境遇。因为忽悠成了社会共识,说明社会有严重缺陷,只有去改变社会本身,才能最终解决你自己的问题。这非常困难,却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面临污蔑,每个人的第一冲动几乎都是自我辩护。因为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面交流所习得的经验,但这并非应对舆论攻击的正
251
确方式。
2015-06-02
1.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各种忽悠手法的混合使用。将捏造、歪曲、剪裁后的材料,与各种伪逻辑、错误论断,堆积起来,集中传播,对旁观者进行信息碾压。无论你多聪明,都难以在真伪掺杂的海量传销材料中辨别真相。因此,不要试图分辨所有细节,而要像戒毒一样地戒掉信息污染源。
2.传播筛选。在群众运动中,材料在传播时,与构陷目标不符的细节会被逐渐删去,逻辑漏洞会被谣言补上,最终形成一份欺骗性最强的作品。要搞清问题,必须把握关键证据,尊重证人,运用整体思维得出结论。与之相反的所有推理,则必然是臆测、歪曲、捏造。3.克服偏见。学会使用单盲测试,检查认知方法的普适性。大多数“很有道理”的说法,实际上只是命中了你的经验与知识盲点,迎合了你的偏见,它们经不起最简单的验证。
4.学会反思。陷入群众运动后,最忌讳的是研究了很多细节,却搞不清问题,人云亦云。通过验证可靠的反面信息发现异常,重新审视自己的既定判断,进行自我反思,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5.话语权战争:舆论攻击与面对面讨论完全不同,自辩会助长不利议题的传播。打击污蔑者的信誉才是有效的应对方式。
2015-06-03
怎样破解学术式忽悠呢?
1.对自己的知识范围与认知局限有清醒认识。
2015-06-03
3.了解专业论述的特点。
专业论述的材料、逻辑、限定条件均极其严格,只要转述者略加歪曲,隐瞒其适用范围,结论就完全不同。
2015-06-03
4.洞悉专业人士的弱点。
2015-06-03
5.遵循专业议题的媒体规范。
295
对学术议题,媒体很难找到该领域内真正的专家,可替代的方式让有良好信誉的专业人士转述同行评议的结果。
2015-06-03
2.检查专业性指控的要求。
专业性指控光有可证伪性还不够,必须拿出经质证后,严格证明因果关系的材料,让专业机构评判。
2015-06-03
话语权的自我实现
使用话语权煽动起强大的舆论压力,会严重影响个人、大众和机构的行为。同时,这些迫于压力的行为又会反哺话语权,成为证明舆论正确的证据。因为很多人是通过结果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而往往忽视造就结果的原因。
2015-06-03
这套方法被质疑者们反复使用,每当他们的谣言或推测被证人否定时,成百上千个帐号就会一拥而上,去辱骂证人。等到对方受不了骚扰,删除帖子,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瞧见没有,这家伙心虚了,居然把帖子删了!”“自食其言,鬼鬼祟祟的,这水深着呢”。
对商业公司施加压力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比如大家认为小区内的手机基站天线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施压要求移走,当通讯公司被迫挪走天线后,大家纷纷点头:“看来基站辐射确实对人体有害。”
随着公众自主意识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逐步抬头。该不该办PX厂?该不该办核电站?该不该吃转基因食品?对这些专业问题,人们并不了解详情,但会因为恐惧而组织起来,促使政府做出禁止或限制它们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反过来证明它们的“危害”,虽然其中毫无逻辑关系。
要缓解这种社会状况,需要反复地进行科普。但当前知识爆炸,各专业领域均极其细化,大众拥有的知识,相对知识总量来说,比例
355
只会越来越小。让每个人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大众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提高,经过传播筛选的谣言,其水平也会水涨船高。真正有效的办法是提高政府各专业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保障和遵守规则。食品是否安全?工业排放是否污染?对这些疑虑,维护健康理性的讨论秩序,经专业部门检验后得出结果,并得到大部分人的信任,才是正常的社会。
如果政府、法院毫无公信力,真相与公平均不存在,人们遇到不平,就只能通过争夺权力来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时就会出现“倒逼维稳体制”的怪象。人们不信任法院,无法通过制度和程序解决问题,而是尽可能地“破坏稳定”,如组织上访,打电话骚扰对手的单位领导,找媒体声援等等。当你的破坏力小时,权力就会来“维稳”你;若你的破坏力很大,对手又没有后台,那么权力就会去“维稳”你的对手,这种结果反过来证明了抗争者的“正确性”。
2015-06-03
术式忽悠的特点。指出普通人无法搞懂专业论争,因此需要维护讨论规则,尊重与完善同行评议制度,让权威的专业机构来判定。一套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舆论规则有助于认知真相。
1.学术式忽悠
在公共舆论中,公众难以判定学术论争的对错。专业议题的事实、数据、论断,都经过长期实验、观察、计算、争论得来,是普通人的知识盲点,无法通过简单的逻辑判断得到答案。
2.法庭与材料质证
理想的法庭由这样一套制度组成:双方平等地出示质证后的证据,依逻辑辩论,由第三方裁决。这可以有效地规避信息污染。只有通过可靠的程序,才能趋近真相,各种操纵舆论的手段与之背道而驰。3.话语权的自我实现
煽动起强大的舆论压力,会严重影响个人和机构的行为。同时,这些迫于压力的行为,又会反哺话语权,成为证明舆论正确的论据。4.制度建设
迷信媒体和个人,相信存在舆论上的“包青天”,将认知过程的正确性寄托于他们的自律上,是完全错误的。只有改进社会,增强专业职能机构的公信力,才能趋近理性与真相。

你可能感兴趣的:(《忽悠的原理与技巧》读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