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精神家园是?

我们现在的精神家园是?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回答又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思考的一个话题。今天上午听完课,就到高一学部的图书室去看书,最近似乎迷上了图书馆,自从那天走进亦中高大上的中央图书馆,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一走进图书室,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一书就映入眼帘,或许是出门在外久了,念家情绪又一次深深的被促动了,内心又被漾出几许涟漪了,于是就拿起这本书,走到图书室最边角的桌子坐下来用心的看起来。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1997年4月11日走了。像一本书,命运之手,刚把他翻到第45页,就匆匆合上,一如哈欠连天的上帝,疲倦地合上眼皮。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他去世那年,我刚好去上大学,当时也被“王小波热”影响,也看了他的多篇文章,甚至也开始写起了小说,遗憾的是大一时写的那篇中篇小说至今没有再改,更别说发表,现在也不知石落何处。倒是后来爱上了创作,也写了点杂七杂八的东西,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的散文、随笔、小说,还加入了泉州市作家协会。更为遗憾的,甚至有点愧疚于心的是,真对不住这个市级作协的称号,或许是被这个浮躁的社会所浮躁了,或许是被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所诱惑了,或许是被繁杂的工作所繁杂了,或许是被生活的负荷所负荷了,仅仅的偶尔的在学校的小报班级的班刊弄点小笔墨,至今整整十四年了,没有在正规报刊杂志上再发表过什么文章,也没有提笔的欲望和丁点的念想,更别说出过书,真有愧于市作协的瑞统老先生和萧琴女士。

这十几年的“精神家园”,好像谈不上什么精神家园,毕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看过什么书籍,那些枯燥的教科书不算,加上没有写过什么东西,那些什么狗屁论文根本似乎就不是什么摆得上桌的所谓的文章。倘若往前挪点记忆的话,就是读初高中大学那十来年,才初次遇上图书馆,也深深的爱上了《老人与海》,就喜欢那种简洁,那种自然,那种单调,那种凝练。所以平时一有空就借几本书来看,整天大部分时间还是课本,还是练习,要么《语数外》,要么《政史地》,也确实有读点书,否则也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源于那个时代要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就我们村,当时五年级毕业生80几人,也就两个考上大学,按理我也是佼佼者之一,如果这也算有点精神家园的味道,姑且这么自我阿Q点吧。若是再往前找寻的话,就是爷爷的几本陈旧的连环画,还有父亲的少得可怜的几本破得有点翻不了的书本,现在也回忆不出是什么书名了,有一本《百草纲要》依稀记得,如此而已。估计是因为少时无书可读,加上较迟上小学,那是有点被我父亲骗的感觉,说左手摸不到右耳,那是不能读书的,后来才明白,是为了照顾我的妹妹,大人都要忙于农活,小妹无人看管。也许太迟上学,又无书可读,智力得不到开发,难怪总觉得自己有点拙。唯一能够让自己庆幸的是,小学毕业之前,我们是足够自由的,大人也无暇看管,整天就像野孩子,疯狂的玩,疯狂的跳,疯狂的叫,可谓什么童真趣事都玩尽。其实现在想起来,虽然有点井底之蛙,却也倍感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样的精神家园,现在的孩子估计是再也找不到这种本真了。

《我的精神家园》这篇文章,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气氛,不能随便看随便的书,很多所谓的“禁书”是要上交的,或自己偷偷藏起来,王小波的父亲是把这些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王小波和他哥哥就想方设法偷他爸爸书柜里的书来看,这是王小波的精神家园,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家园。现在呢?其实又有几人能实实在在的静下心来,好好的潜心的读几本书呢?当今的快餐文化太可怕了,我们整天被微信、QQ所围得水泄不通,至于报纸、杂志也是随便翻翻而已。看到这本书,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我现在的精神家园是什么?我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吗?我们现在到底怎么了?我们总是说很忙,总是说没时间,我们到底在忙什么?时间到底到哪儿去了?不管这社会怎么变?唯独人的精神灵魂、精神家园不能变。

还是谈谈自己吧,恰如王小波在书中说的,颇有同感,我现在也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来比喻人的一生,现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人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按王小波的这种解读,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我且不认同他这种说法。其实,工作并没有占据我们太多的时间,倘若你活到八十岁,二十二岁开始工作,六十岁退休,工作三十八年,也才占你一生的百分四十八,不到一半的时间,况且这三十八年的时间又不是占据你生活的全部。尽管这个假如可能有点儿过于理想的设想。

正因为是人到中途,我更得扣问自己的心灵,人生中途更应停下脚步,看看路边的风景,看看路标,不必去欣赏风景有多美,但这路标的指向还是很有必要的,方向比目标重要,如果连方向都搞错了,你再定更远的目标又有何用。就如警察抓小偷,小偷明明是向东跑了,他却往西追,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该歇歇脚就得歇歇脚,让我们那颗躁动的心静下来,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才有更大的动力,才不会气喘吁吁。突然,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我们这次领航团来京的另一目的,又为什么把我们放到离北京闹市区那么远的郊区。估计主办方的用意也在于此,让我们真正的静下心来,重新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重新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另一篇文章里,王小波站在北京八宝山的骨灰墙前,在那里看到一位已故的大叔墓上写着:副系主任、支部副书记、副教授、某某教研室副主任,等等。假如能把这些“副"字去掉个把,对这位大叔当然更好一些,但这些“副"字最能证明有这样一种想法。王小波到美国的公墓里看过,发现他们的墓碑上只写两件事:是生卒年月,二是某年至某年服兵役。这就是说,他们以为人的一生只有这两件事值得记述:这位上帝的子民曾经来到尘世,以及这位公民曾去为国尽忠,写别的都是多余的。说这段文字似乎有点离题之嫌,我想说的是我们人到中途到底追求的应当是什么?这个命题很重要。有人以权力为重,有人以金钱为重,有人以社会地位为重,可是,到头来这些人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又有在追求什么?这些追求是我们追求的吗?人到中途,还真得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我想,人生在世,不只是为了吃饭,还是得有点精神支柱,还是得有自己的人生信条,还是得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一做我想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就是我的目标。若能像维特根斯坦说的: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或像司汤达说的:活过、爱过、写过。这两种说法,已经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姑且向往追之。至少,这一年,做回学生,多走进这些高大上的图书馆,与书为友,与书相伴,你的精神就不会空虚,就不会孤单,就不会寂寞。


2017.9.28-29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现在的精神家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