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


小时候觉得艺术家都是天才,依靠的都是灵感和天赋,而这些东西不可捉摸。

现在作为产品经理,我的学习思考方式变得更倾向于去研究事物背后的规律,哪怕是欣赏艺术也是如此。

当然艺术中还有更多技法、宗教人文哲学方面的讲究,这些研究是无止境的,我看到的一定非常地浅,只是将自己想到的整理一下。

一、梵高美术馆

【故事】

弟弟支持坚持绘画的故事

精神问题的故事

割耳朵的故事

生前没有出名死后画作价值连城的故事

【标志】

标志性的笔触结合精神问题的故事

标志性的向日葵和星空

我认为以上关键要素造就了梵高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画家

二、卢浮宫

得再看书研究一下

蒋勋有写,有空看看。他写的书真多,怎么回事。(于是研究了一下)

三、米拉公寓


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_第1张图片
米拉公寓



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_第2张图片

世界上很少有像高迪一样的设计师,曲线曲面的设计仿佛是上天给予的天赋。

但是博物馆里展出的海螺、动物骨骼揭示了天才的创作模型。

这并不是凡人无法获得的天赋,而是找到一种模式后的成功执行。坚持围绕一种元素的大量成功创作,成功效应(可能有更准确的说法)更强。



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_第3张图片
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_第4张图片


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_第5张图片


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_第6张图片


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_第7张图片

四、毕加索博物馆(巴塞罗那,偏早期作品)

看到很多练习作品,没有太多的细节,绝大部分看起来没画太多时间,十几岁时很多基础古典主义画法的练习的幅面非常小(如果只看书的话,不会想到那么小——只有明信片大小)

虽然没有太多细节,但是对整体、关键的把握很强,速写本中也有对局部的研究

有画过其他画家的经典作品,依然没有拘泥细节和笔触,更多是再创作人物神情。

速写中对人物神态尤其是姿态研究较多,早期喜欢画拥抱的情人。

对于以上比较快速孤立的观察,我认为可能是

1.把握整体

2.抓住关键和内核本质

3.不拘泥于细节

这3点让他较快找到自己的风格,创造新的画法。

其他:

1.笔记的意义在于研究

我很热爱文创用品和手帐文化,看到梵高、毕加索等大师的速写本自然很兴奋。相对于目前手帐文化的做计划、记录,我认为笔记最动人的意义在于研究。毕加索虽然绘画练习中细节不多,但速写本中会有对局部的放大描绘,这也是一种推敲精进。这还让我想到了法布尔研究昆虫和达芬奇研究人体。

2.丰富的细节来源于文化

欧洲的美除了建筑,还在于细节,这些细节是立体的,就比如教堂中的很多细节都是浮雕、雕塑,这些在现代设计中是很少见到的;这些细节更是有时间的沉淀的,从很多精美的物件中,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孤立设计出来的造型,或是找到一个强元素以后的创作,它的背后可能是一种宗教信仰下好几代人渐渐沉淀下来的生活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逛欧洲博物馆时的心理活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