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哲学是冲突的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值得认真剖析。

经典含义与交集

科学与哲学是冲突的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哲学的经典含义,是解决“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人类怎么样”的学科。有哲学素养的人士很容易懂这三句话,但完全未学习过哲学的先生一定很费解。因为要彻底科普,估计足以写一篇博士论文了。于此,笔者尽量做点阐述。

世界是什么,含两个层面,即本源与本质。本源解释关系,本质解释元素。著名的“鸡生蛋蛋生鸡”命题,就是因为定不了本质(是鸡还是蛋)所以说不清本源(谁先谁后)。而唯物与唯心也由此而分,如先生鸡,支持有神论,生命在先;先生蛋,支持无神论。当然,这也因古人不知蛋也是生命。

世界怎么样,就是本质世界维持与演变的规律是什么。

人类怎么样,即人类如何适应世界的规律,并借其模拟人间的规则。如有神论者主张敬神,唯物者主张遵重变证法与物理。

二、科学的经典含义,是“用试验验证物质与方法真实性”的学说。“任何无法被验证的物与方法都不是科学!”

注:上述引号不是引用,而是强调。

三、科学诞生并发展成熟后,取代了哲学“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的部分。但不关注“人类怎么样”。科学指导下的医学虽研究人,但只研究个体与个体的构成元素与原理,不研究人类群体。而哲学也放弃了对两类问题的关注。

科学之前,引领人类前进的是哲学

科学与哲学是冲突的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科学是随工业文明发展而发展成形的,工业文明前,人类只有“技术”没有“科学”,因为没有形成体系的学说。

世人皆知科学与迷信是一对反义词,但科学诞生之前,承担反迷信使命的,是哲学。

迷信的中坚是宗教与神学。请注意,神学、宗教、唯心派哲学并非一回事。宗教是借用哲学与神学的部分内容,塑造出的名为敬神实为敬己的体系,“己”在宗教中,不是神的化身,就是神的代表。而哲学,始终没有脱离其经典含义范畴,如大哲学家,都没有推崇自己,他们都以教化人为自己的使命。

哲学有两个大暴发时代,一个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是破除巫术为使命。一个是西方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以破除宗教为使命。

东方文化圈中,春秋战国后哲学发展基本停滞了,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宗教式微与政治文明发达。虽然有祭天、地、水的传统保留,但已不再具备敬神的含义。所以,关于哲学中“人类怎么样”的部分,也就政治文化代替了,而且集中于“君与民”的博奕。

因此,神学与宗教促进哲学发展,工业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科学终结了迷信中坚的宗教与神学,替代了部分哲学。

今天,宗教以文化形式存在,神学在文学中存在。哲当呢?

科学催动哲学复兴

科学与哲学是冲突的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本来,在科学技术推动经典物理学诞生,又反推动科学发展,带领人类进入火车飞机轮船时代后,哲学也一度被归入了迷信的范畴。如果不是马克思将哲学的“人类研究”部分推向高潮,哲学真的已成为上古文化现家了。

但马克思哲学中人类学部分,也在二十世纪分别被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替代发展了。

本世纪初,世界大学纷纷取谛哲学系,哲学被并入文化学了。只有经典的一些论断还指导人们的思维方式。

但随着科学进入更微观与更宏观世界,又重新推动了对世界本质与本源的思考,因为,“世界是什么?”是今天带动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可惜,以机械为助力的科学对世界的探索已力不从心,人类只有先确立研究方问,才能有所行动。

所以,哲学又有了复兴的趋势一一由哲学提出推论,由科学去证真伪!

唯物与唯心的争论也不重要了,因为科学已具备验证能力。比如,今天人们已不用逻辑推论神的在与不在,而是要描出神的模式,再由科学去找证据。

哲学与科学的范畴并轨了:共同寻找世界的本质与本源。这种结合方式是:哲学式思维,科学式方法。而人类学却被暂时封存一一在没有找到本源世界前,人类学都似乎不靠谱!

哈哈,无意之中,这不也是一个既哲学又科学的论断吗?

科学与哲学是冲突的吗?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与哲学是冲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