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3期 >
前言:高端访谈栏目《孟杨访谈录》邀请浙江省的十位著名心内科专家共同参与公益科普项目——《谈“心”》系列访谈,旨在向国内老百姓传达可靠的心内科医学信息,为大众科普正确的诊疗知识。参与《谈“心”》系列访谈的十位专家分别来自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等多所国内三甲医院,他们作为国内外顶尖的心内科专家,将为大众分享其专业的医学见解和临床的真实案例。
刚刚完成“医学论坛”演讲的黄伟剑,依然精神抖擞。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你会眼前一亮。西装笔挺又神采飞扬的他,和想象中忙碌而疲惫的心内科医生形象,竟如此不同。
*上图为黄伟剑主任受国际顶级学术盛会“美国心律学会”(HRS)邀请做专题演讲。
坚定从医之路从第一次成功抢救病人开始
1962年,出生于温州永嘉县的黄伟剑和那个年代的多数人一样,年少时并不曾怀揣多么远大的梦想,也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心内科医生,帮助千万患者远离心脏停止跳动的威胁。
因温州华侨众多,年少时的黄伟剑时常听说,在国外医生和律师都是极好的职业,不仅薪资高,而且社会地位也高,受人尊重。于是,考上大学后他便“误打误撞”的开始了学医之路。1984年大学毕业时,黄伟剑在全国医学院校统考中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留校的机会。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中国的医生还没有达到人人尊重的地位,有时甚至被误解,薪资待遇也远远低于国外。”黄伟剑笑着说。但也正因如此,国内每一位于从医之路上奋勇前行的医者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守的理由,且这个理由无关名利。
现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的黄伟剑,也有这样一个坚守的理由——源于他毕业后到医院实习的第一次深夜抢救。那晚,刚到医院没几天还是实习医生的黄伟剑正和温州医科大学同学张素春共同值班。不料,他们竟然碰到一位心跳骤停的病人被送来医院抢救!
这是黄伟剑和张素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并参与对垂危病人的抢救,虽然难掩紧张的情绪,但两人头脑十分清晰。他们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将往日学习的医疗知识运用在这次抢救中。因为抢救及时且方案正确,他们成功对病人进行了心肺复苏,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第一次成功挽救回病人的生命后,黄伟剑细细回味时才发现,在救回病人的那个瞬间他的内心早已油然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正是这次经历,黄伟剑真正体会到了做一名医生肩上担负的责任是多么真实和重大。
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在心内科领域扎根,在学术专业上不断钻研下去,在临床一线上不懈打拼下去。从此,中国多了一位优秀的心内科教授。
注: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年与黄伟剑共同参与抢救的温医大同学张素春。
张素春教授现为全球顶级的干细胞研究专家,被称为“神经干细胞之父”。他于1992年赴美国留学,1996年获得加拿大萨斯卡其温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受聘成为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神经生物学系终身教授。主要从事神经干细胞生物学和脑移植研究,是国际上利用人胚干细胞诱导出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的第一人。
2002年他获得美国麦迪逊市最佳科学家奖,2005年成为美国国会关于干细胞研究听证会证人,2006年受聘为复旦大学国家教育部第七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他在干细胞研究中再度取得突破。张素春教授第一次将人类胚胎干细胞成功地转化为神经细胞,帮助小鼠恢复了学习和技艺能力。该成果第一次证明人类干细胞可以成功将自身植入到大脑中,对治愈各种神经功能缺陷疾病有重大意义。目前,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引起世界同行高度关注。
创新学习蜚声国际开启“希氏束起搏”先河
“医生和很多岗位不同,是一个必须快速更新知识储备的职业。医疗器械的发展迭代很快,医学研究的成果日新月异,这些都是一线的医生们必须要跟进的。别的职业如果不学习,失去的可能只是赚钱的机会;如果医生不学习,失去的可能是许多人的生命。西医又不同于中医,并非越老越好。西医是老的需要借鉴,新的需要不断吸收。学术活动是一个平台,尤其是交流的平台,对每一个在职的医生来说,都具有成长和进步的实际意义。”黄伟剑主任说。
在心内科学术界,黄伟剑称得上赫赫有名。这不仅仅在国内,国际上也是如此。黄伟剑主任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特殊的地域有着特别的灵活体制;温州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其三分一的毕业生都分配在此…这些都使得黄伟剑无论是在学术创新,还是在临床实践上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心脏起搏器植入在当今中国只是一个很小的微创手术,起搏器的种类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而具备着更多的功能,解决着病人更多的心脏问题。专注于“冠脉”疾病治疗的黄伟剑在临床实践的同时,刻苦钻研国内外心脏方向的尖端科技。
近几年,他在电生理领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我国“希氏束起搏”领域的开拓者之一。2012年起,黄伟剑教授带领电生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希氏束起搏的临床研究,成为国内最早的中心。目前为止,以单中心完成700例的手术量领先于国际,研究深度和植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连续4年黄伟剑带着研究结果参加美国HRS年会做专题汇报,展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真实水平,获得国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近2年多先后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HEART RHYTHM、Europace和JAHA等杂志发表了7篇相关论著。在走出去的同时,他毫无保留地在国内积极推广该技术,带领一批起搏和电生理同行参与研究和实践,传授植入技巧并不断改进提高,也造福了更多的患者。
据黄伟剑主任介绍,早期“希氏束起搏”的适应症是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目前已扩大到CRT术后反应、心室起搏依赖及心功能恶化等的病人。且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改善心衰患者心室再同步化、改善心功能方面都有显著作用。不久前,黄伟剑主任刚被国内外的多个高端论坛邀请去做分享和演讲。
国外知名电生理专家Dr.Roderick Tung 和Dr.ShephaIK.Doshi在观摩了黄伟剑教授的手术后,都叹服于他在理论探索和技术开发方面均领先于国际的专业水平。
因费用放弃安装起搏器16岁女孩离开人世
这是一个真实而悲伤的案例。1986年,温州中学一个刚读高一的小女孩,她乖巧懂事、成绩也很好,但由于植入起搏器的费用问题,小女孩的家人放弃安装,最终导致她离开人世。30年过去了,每当黄伟剑主任回忆起这个病人,仍感觉痛心和惋惜。
“这个小姑娘心脏反复停跳,起初做了临时起搏(帮她暂时性维持),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必须要进行起搏器植入。但在当时,植入一台起搏器的费用是2万元,相当于一套房子的价格。”黄伟剑主任说,“那时候为了挽救这位小病人的生命,医院的同僚们已经决定集资给小女孩做手术。但考虑到起搏器需要每7年更换一次,最后小女孩的爸爸还是决定放弃安装。他带着女儿去上海看病,想找到不安装起搏器的其他保守疗法。很不幸,这个小女孩不久后于上海离开了人世。”
黄伟剑主任坦言:“起搏器是用来救命的。如果适应症明确,就没有理由拒绝;安装之后,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30年前,安装一台起搏器要花费一套房子的价格,而现在,一台起搏器的费用仅仅是一两平米的价格,老百姓的物质水平在提高,对于医疗及其费用的观念也需要共同进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幸运的,只要接受了健康的新观念和生活质量的新追求,就能享受医疗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生。
医生和病患都需思考,创新与实践也能齐飞
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医生处于特殊岗位,尤其是心内科医生,一个诊疗方案常常决定着生死,病人对于治疗方案的谨慎、怀疑和反复求证其实无可厚非。
如果能用保守的吃药打针来解决,谁愿意在身体里安装电子器械呢?此乃人之常情。
“患者们一定要相信,大多数医生是客观的。比如,一个心动过缓三度(病情较严重)的病人,究竟该用药物治疗还是起搏治疗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晰这取决于病情能否逆转,而非症状能否改善。比如急性心梗的病人,心跳过缓是可以恢复的,那他可以采用临时起搏;但有些情况导致的心动过缓是不可逆的,这时患者就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黄伟剑主任说。但是,现在总有一部分病人,当听到医生让他安装器械,马上想到的就是医生是不是在赚他的钱。
同时,黄伟剑主任还强调:“作为医生,更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对于不同适应症的多方解读是很必要的。不求在每个方面都精通,但基本功一定要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对病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治疗。患者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对他们负责,用完善和细致的诊疗方案为他们减轻痛苦。“
其实,医生的健康也值得社会关注。医生往往会叮嘱病人要合理运动、健康饮食,但他们自己却总是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按时进餐,别说运动的时间了,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就像黄伟剑主任,他患有强直性脊柱炎(AS),几十年来的手术辐射和重达十几斤的手术铅衣每天都在不断诱发、加重着他的病情。尤其在他长时间站立手术时,腰背的疼痛更是难以忍受。
“让所有的医生都去创新是不现实的,社会需要大部份的医生规范手术,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与此同时,也需要少数医生去思考、创新,把新事物进行消化和理解,转而去实践和验证。我的幸运在于,我既忠于创新,实践得也还不错。我喜欢把病人治愈的那种感觉,解决问题简单直接,Simple;做到完美不可能,但肯定做到最好,The best。”带着国际范儿,黄伟剑主任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