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1张图片
武昌起义中的炮兵

"令人胆战心惊的大炮一开始,革命军的炮手们被清军先进的克虏伯大炮的强大威力压制住了。看到他们冒着步枪和机枪的猛烈扫射,操作小型野战炮并冷静地发射,我很欣赏他们的无畏。"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2张图片
武昌起义

埃德温·J.丁格尔这样描述他亲历的武昌起义,并在内心感慨,“这一地区的人正用一次生死攸关的内战去一赌国运。”“当看到像中国这样巨大的国家和能动员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民族进行内战时,就会在脑海中慢慢地确认这样一个事实:这场内战的意义要比以往所有的内战都要深远。”

武昌起义爆发时,作为上海《大陆报》的记者埃德温·J.丁格尔就住在汉口,亲身目睹武昌起义发生初期的种种情况。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3张图片
埃德温·J.丁格尔

埃德温·J.丁格尔是最早访问武昌起义都督黎元洪的外国记者。他在武昌起义半年后就出版的《亲历中国革命:1911-1912》一书中描述了一个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截然不同的黎元洪。

“1911年11月20日(星期一),那一天,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昌到处显示出胜利的迹象。许多高楼顶上的新共和国的旗帜在晨风中胜利地飘扬着。在武昌,我发现,和革命的初期相比,人们怀有更大的希望,领导人也更有信心。”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4张图片
鄂军都督府

就在那一天,埃德温·J.丁格尔对黎元洪进行了独家采访。那时,武昌周边的战斗还在继续,埃德温·J.丁格尔清楚的听到“炮弹划过天空的微弱呼啸声,双方的轰炸仍在急速地进行着。”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5张图片
武昌起义

“在将军的办公大厅里,只有随处可见的传令兵的跑动,才显示出战事正在我们周围进行。”

黎元洪将军像一个伟大的国家木匠,正根据目的和用途打造粗糙的木料。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6张图片
黎元洪

在作者看来,黎元洪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是一个英俊的中国男人。身高约有5.3或5.4英尺,剪掉了大辫子,一头浓密粗硬的黑头发;眼睛微微眯起,不时闪着异常热烈的光芒,他的下巴给人以无比坚毅的感觉,如果不了解他的军队背景,他容易被当作一个富有的中国商人。

“我们不会再容忍清王朝的统治。”

“中国必须建立一个以美国式联邦为样本的共和国,联邦制的中国必须尽快开放,为达此目的,中国与外国的资本和劳动力必须共同努力。”

“儒教可能会成为全国性的信仰,但我个人宁愿基督教的教义能在中国得到更为深远而广泛的传播,鼓励更多的传教士到我们的国家。”

“我希望推翻清王朝统治后,政府形式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以免发生大的贸易和商业动荡,也为了清帝国时期中国与外国外交联系的连续性。”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7张图片

武昌起义中的骑兵

“毫无问题,我们拥有十三省及所有这些省内的武装力量;我们掌握了中国海军——大部分在汉口,一部分在南京,经过两周的激战后,南京落入革命军手中,现在革命党打算把她作为首都。派遣到此,是为了协助战斗的,还有一部分在上海,我们控制了扬子江。”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8张图片
武昌起义

谈到政治形势,黎元洪表示把中国整合在一起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他们有比西方世界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黎元洪向这位记者阐述了他的政治蓝图:

“我个人渴望看到每个省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的议会的自治省,但受全国性政府控制。我们的蓝本取自美利坚合众国。我们会像美国一样有一个总统控制各省议会。”

"我们希望的大致计划是这样的:

(1)把满族人赶到长城以外,直到蒙古(那些愿意参加共和制度的人除外)。

(2)建立一个美国式的合众国,每个省建立自治政府,同时有一个全国性的议会。

只要以上几点被确定下来,我们就能把所有深孚众望的改革家们从各省召集在一起,形成我们的政府。那时我将辞职。"

虽然埃德温·J.丁格尔尽力去提醒,如果没有黎元洪的参加,武昌起义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功,但黎元洪并不在意。

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_第9张图片
武昌起义历史照片

坦白说,埃德温·J.丁格尔对黎元洪的采访,颠覆了我以往对黎元洪的看法。由于该书在武昌起义后不到一年就出版了,应该说,不管黎元洪这样那样,按当时主流观点,他的形象是很高大上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外眼中的武昌起义的黎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