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号除圈”
想必,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蒙圈的。
那就让我来解释一下。
所谓“马号”,是我们当地人的一种叫法,有的地方叫马厩、马圈,就是圈养马、驴、骡和牛的地方。盖有房子,房子里有喂这些牲口的石槽或者木槽。每一间房里,饲养着三两头牲口。
在1970年代,农业机械是相当缺乏的,农民主要靠牲口,来实现农业播种等,需要靠机械化操作才能完成的作业的。所以,骡、马、驴、牛等等牲口,在农民的心中可是宝贝啊。
记得,当年有一部当地的戏剧,叫做《一颗红心》,说的是一位村民公认的好人,来饲养队里的牲口,因为坏人的诬告,被免了,换了一个具有小农经济思想的人,来饲养牲口,结果是把牲口的饲料,也就是玉米,偷拿回自己家里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能体会出,那时喂养队里牲口的人,都是根红苗正的好人,是把牲口来当宝贝养的。
一个生产队里,多的时候,有三十多头牲口,有牛,有马,有驴,最少的是骡子,因为,牠得来太不容易。
骡子是马和驴交配以后生下的,这种交配的成功率很低。骡子也有雌雄之分,但没有生育能力。如果公驴和母马交配,生下的骡子,就叫马骡;如果是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骡子,就叫驴骡。骡子的个头很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又具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农村很好的役畜。当时,我们生产队只有一头这样的马骡,是队长心目中的“英雄”,队长是“爱骡如子”,不论是谁使用牠,队长总会叮咛一句“不需打,不要累着了”。可见这头牲口,在队长心目中的地位了。
所谓“除圈”,就是把马圈里的粪便,清除干净,并把这些粪堆积起来,进一步发酵后,送到庄稼地里,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一般在一个马圈里,饲养着两三头牲口。哪些牲口能一起饲养,哪些需要单独饲养,饲养员最有发言权。
不管这个圈里,饲养的是马,还是驴,还是骡子,都统称为马圈。如果是饲养牛的地方,就叫牛圈了。
由于有三两头牲口,在一个圈里,吃喝拉撒睡,都在里边,每天,饲养员都要给马圈里垫土,以保持圈里的干燥,时间一长,一般是三五个月,马圈里的粪便和土,就会多起来,马槽又不能动,这样一来,牲口在马槽里吃草,就不方便了,就要把马圈里的粪土清扫出去,这就是除圈的意思。
除圈的时候,一般是一间马圈里派上三个人。一个人拉小平车,二个人装车,等车装满了,一个人拉,一个人在后边帮着推,把这些粪便集中堆放在一起;另一个人,等小平车装满走了以后,就要用镢头把马圈里的粪刨开松动,等下一车来了再装。我一般的角色,就是装车和帮着推车,就是这样,在第一次除圈时,右手心,还打了一个血泡,是因为不会合理使用铁掀所导致的。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队马号里,有一辆独轮车,就像《上甘岭》电影里,人们支援前线时,推的那种独轮车。这种独轮车很不好掌握,一旦把握不了,就很容易侧翻。我们队里,有一个力量很大,干活也很灵巧的人,是我本家的一个哥,就很喜欢用独轮车除圈。因为,独轮车前边有两个支撑架,可以放在马圈门口,不用手扶,在等待装满车的过程中,可以缓口气。我曾经试过多次,没有一次能推着空车走几步的,也许是那时的臂力太小的缘故。
夏天除圈的时候,马圈里的蚊子特别多,因为不论是那种牲口,都有毛,所以,牲口对蚊子一般是不害怕的。
在秋天的时候,有一种叫“牛虻”的昆虫,是专门吸牲口血的,对人也有攻击性,也会吸人血,所以,在除圈的时候,我们都会格外注意这种昆虫。
《百度百科》对牛虻的解释是,牛虻是虻的俗称,状似蝇而稍大,雌虫刺吸牛等牲畜的血液,危害家畜。一般7—9月成虫,善远距离飞翔,多见于郊野及牲畜聚集场所。
说到牛虻这种昆虫,就让我想起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长篇小说《牛虻》,这本书在我们上大学期间很是流行,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看的。关于这本书,想必你已经读过了,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只想说,作者用《牛虻》作为书名,作为主人公的名字,就是想借用希腊神话中,牛虻这个“嫉妒与复仇”的意向,来表达意大利革命党人,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精神。
除圈时的那种臭味,一开始,不习惯,到后来,就完全习惯了。因为,要在农村生活一辈子,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习惯行吗?这就是当时的想法,但机缘巧合,后来上了大学,那是后话。
把马圈里的粪,清除干净后,我们会在里边垫上一层干土,饲养员会给马圈里,撒上石灰,用来进行局部消毒,防止发生牲口传染病,那时候的人们,就有预防疾病的意识。
如果除圈的时候,牲口下地干活去了,最好。如果没有活可干,饲养员会把圈里的牲口,赶到马号院内的、专门用于牲口休息放风的大栅栏内休息,我们就可以干活了。
我记得,一年我总要参加三几次这种劳动,一干就是好几天,因为,我们队里有十几间这样的马圈和牛棚,每一个都得清理。
这就是关于马号除圈劳动的往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