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读后感——教育最大的残忍,莫过于不让人成为自己

《爱与自由》读后感——教育最大的残忍,莫过于不让人成为自己_第1张图片
天真和世故谁会嘲笑谁

“你这一生唯一要做的,就是成为你自己。”——罗杰斯。

一上午的时间的读完《爱与自由》,此刻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不是我读的第一本心理学书籍,但是第一部书让我感动、反思、热泪盈眶。

全书共23个章节,围绕爱与自由,解析了儿童敏感期,详细讲诉了爱、自由、规则、平等的教育理念。

每一章都有丰富的案例,真实、简单、打动人心。全书娓娓道来,充满儿童教育者的担忧和慈爱。

家长们喜欢充当上帝的角色,但帮助儿童成长不是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家庭和教育者只需要提供合适的土壤,让儿童精神的种子自我成长。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老师、家长都很难容忍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反而一个懂得察言观色,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孩子,常常获得成人的夸赞。

可是每个人都只想成为自己,这是天性。即使现在我最讨厌的一句话依旧是:你好像xx。对不起我只是我自己,我不以像谁为荣。

生命的积极成长是一种本能,就像树叶总向阳生长,树根总偏向水源。

一个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了?为什么不求成长了?因为他的生长受到了阻碍和禁锢。

一个丧失成长自由的孩子是无法构建自己的,没有自我,又怎么能自我实现呢?他的心底充满了焦虑,这种焦虑的外显就是抱怨和仇视。

如果孩子暴力、偏激,做父母的就要先反思一下,你真的爱孩子吗?你爱的方式对吗?你给他成长的权利和自由了?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就去读那些经典的书籍,不是去给孩子报班。成长的的意义不是掌握某种技能,是儿童的自我发展能力。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的,他通过感觉形成认识和概念。通过不断重复,形成经验,经验就产生了智力。机械的学习,比如小学生一个字写几百边,不等于发展了智力。用外界事物不断刺激孩子,强行在孩子心理留下印象,就像表演马戏的小狗,不是智力,是条件反射。

人的成长是心理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智力成长的过程,智力成长依附在心理成长之上。一个会弹钢琴、画画的孩子,如果太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技能,不会洞察,不会思考,不会感受,就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成人不断的强制教给儿童东西,儿童内在的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中丧失殆尽。

自由是儿童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自由表达了儿童在环境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儿童的人格上和身体上的尊严。自由是成为一个人的标志。

每一个“妈宝“和”巨婴“的背后,都有一段缺乏自由的成长。一对不愿意放手的父母,他们包办了孩子的生活也遏制了孩子精神的成长。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如何能背负成人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我们的教育在抹杀自由,我们的家长在从众、随大流中获得安全感。都要学钢琴、都要画画、都要跳芭蕾,好像不学就要被时代抛弃,我们不断寻找成功的模板,培养出一个平庸和不快乐的孩子。

爱与自由的获得,依靠规则而不是权威和管制。心理学上说,不建立规则等于暴力。没有规则,权利就掌握在成人(强权)手里。规则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和有序。

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你很难想象他会变得暴力或者偏执。规则的建立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正因为如此。你不能要求孩子勤快而自己懒惰,你不能要求孩子不看电视,而自己不节制。

规则是有弹性的。即使家庭生活我们依然可以借鉴蒙特利尔的七条规则:

1.粗野、庸俗的行为不可以有。

(文明,尊严)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孩子由权利支配自己的东西。

(界限感)

3.从哪里拿的东西归为到哪里去。

(归位,秩序感)

4.谁先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等待、尊重、秩序感)

5.不可以打扰他人。

(自由、尊重)

6.做错事要道歉,并有权要求他人道歉。儿童拥有保护自己的权利,任何人无权伤害和侵犯他人。

(尊严、权利)

7.学会说“不“

(权利、界限)

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帮助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

教育的本应赋予我们更好的生存的权利,教育是宗教,是爱、是真理、是美。

可是看看我们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担忧。

同事的女儿三岁,已经学习了绘画、钢琴,这几天寻找合适的奥数班。没人可怜这个孩子,大人们都在焦虑,因为经济的差距,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所以当我兴致勃勃的跟同事说起蒙特利尔的教学理念时,同事说这个学校不行,很多孩子都转学去别的幼儿园了。因为蒙特利尔什么也不教,孩子到一年级跟不上。就是普通幼儿园的孩子,上一年级之前也要在假期补习拼音或算数。(一年级不就是打学习基础的?是家长太焦虑还是教师为了私人利益?)

我在校园长大,对老师这一职业有天然的好感。直至有一天和同学讨论该不该送老师红包的问题。我说:“我不送”。体制内的同学笑我:”你太天真了,系统内都是相连的。就算到另一个学校,老师一样不会给孩子好脸色““不记得收红包的,记得不送红包。”这大约是现代老师的职业病

深深的无奈和无力!只有我们这个地区这样,还是都这样?我们的教育已经腐烂到这种地步!更悲哀的是,这种不正常在成人眼中变成正常。

世故二字何等残酷!!

教育不再是普遍提高儿童的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特权的赛选和淘汰。至于未来国民的素质,我们的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不懂,也不在意。

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们尚可以躲进精神的桃花源,有了孩子,难道真的要给他建造一道堡垒吗?

我敬佩鲁迅,因为他敢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与自由》读后感——教育最大的残忍,莫过于不让人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