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

22年前,李安拍了一部电影名为《饮食男女》,这么多年我反复看了数遍,常看常新。优秀的作品总是历久弥新,就跟人一样,越熟悉越看不懂。

开始,只见“饮食”不见“男女”。我被电影中频繁出现的烹饪镜头吸引,看“老朱”在厨房里做菜,那绝对是种享受。活鱼在清水中摆尾,陶盆里的水荡漾起了皱纹,日光折射出生动的斑驳,捎带出轻轻的击水声....那水纹漾起了老朱的幸福晚年生活,那水声暗示着生活的安逸与惬意。鱼肉、萝卜、辣椒、腊肉等食材在案板上跳舞,锅里沸腾的滚油,炭炉上冒着的轻烟、青菜在篾篮边缘抖出的水珠,这一切既激越又清新。菜刀加工各种不同材料的噔噔声、滚油浇出来的滋滋声、擀面杖碾面皮的妮妮声,厨房里的声音声声入耳。当然还有红透的肉、黄黄的汤汁、绿油油的菜叶,色彩分明。炉火、蒸汽、滚油、冰块,就连温度也那么富有层次。电影开篇的那组长长的剪辑镜头,没有一句台词,却为故事铺陈奠定了基础,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交代好了人物的性格。

不知道为何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男人下厨房总有违和感,做饭的男人常常被称为“厨子”,身份地位怕是跟戏子差不多。厨房里别有洞天,几乎拥有整个世界的色彩、味道、温度和声响。选材、刀工、工艺、火候,缺一不可,能驾驭住厨房里的各种刀枪剑戟把自然界的产物做成一道道菜品无疑是一门艺术。

可惜,大多数人只能享受美食,却不能享受烹饪的过程,更别谈餐桌以外的故事。正因为如此,我以为这部电影是为了展示中国菜和中餐厨艺的。然而,电影中餐桌只是一条线,桌上内容再丰富,也赶不上桌外面家庭里每个成员的真实生活。

后来,我隐约看见了“男女”。半退休状态的老朱,老伴去世后,当起了三个女儿的生活管家,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自家老房子的厨房里,偶尔也会去“战场”救火(为酒店后厨撑台),私下里竟然跟女儿离婚的同学好上了。老二家倩虽有学厨天赋,但被父亲赶出厨房,学成后在航空公司独当一面,却始终不能忍受父亲的挑剔与固执,一心只想离开大家建立小家,直到投资失利,情人劈腿,与新人玩暧昧,才懵懂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原来很干瘪,也很荒诞。老大家倩,自毕业后一直沉浸自己幻想中的失恋里不能自拔,守着三尺讲台无聊的讲着那些毫无生命力的化学课,业余时间对感情既向往又讳莫如深,唯有对基督抱有无限的虔诚。骑摩托的排球教练出现后,她才发现自己对爱的渴望有多么猛烈;小女儿家宁显然是个乖乖女,但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同事的男友,毅然取而代之,迅速结婚生子。从国外回来的梁伯母,口齿十分了得,阅历已经让她成了精,满口的湖南话,常常没轻没重的胡侃,其实内心何尝不脆弱凄凉。还有锦荣守着一份对老朱的隐秘爱情,带着孤女,充满了对心生活的热爱。此外,还有“温叔叔”,小女孩“姗姗”,虽然只是故事里的配角,但都那么的富有中国味。

寻常百姓,饮食男女,除了学校里操场的讲台上一闪而现的国民党党旗与蒋介石像,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政治的色彩。李安展现的是中国男女的普通生活,他还原了中国人生活的真相。电影以餐桌为台,饮食为线,牵连起了中国男女的爱欲情迷、家长里短、恩怨纠结、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电影叙事的高超手法远非文字能比,这部低成本制作,内容却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支撑起这个故事的精神内核该是无处不在的传统中国文化,可以看得见的中国菜与厨艺,以及看不见的性格特质与文化心理。

现在,再看这部电影,看到的是家庭。老朱的一手好菜,成全了家庭成员及邻里之间交换感情的纽带。我觉得李安是在思考中国人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在维系着一个家,又是什么在剥离家庭。当家庭里每个人都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后,家还在哪里?是靠“老朱”这样的父亲长辈?靠儿女之间的血缘亲情?还是靠老屋老宅?恐怖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有共同的味觉记忆。是饮食,是那种独属于家庭的个性化饮食,只有这种味觉记忆才是不可复制的,不可取代的家庭纽带。

好作品都深入骨髓,洞见人性。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在讲述个性回归的故事。

小小的一个家庭充分折射出人生无常,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目了然的,更没有谁的人生是一沉不变的。看似简单枯燥的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每一阶段都在酝酿着起承转合,几乎是一夜之间家庭生活都可能物是人非,人去楼空。虽然天天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但从来没有谁真正了解谁,也没有人相互走近。就连老朱做的菜,也并没有人懂,做菜做的只是一个过程,再好吃的菜端上桌子后,大家能吃到的只是味道,做菜的人手艺再好也只能培养出一批挑剔的食客,最终得到的不仅不会有满足和成就感,反而是毫不顾忌的批评和挑剔的意见。就连小女孩“姗姗”,在吃了一段时间“复杂”的菜后,竟然也学会了开口就“品菜”。

这并不是人性的弱点,而是人性的特点。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时间越久,距离意义反而越远。

其实,老朱做的只是一盘菜而已,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做的,怎么做的,做给谁吃?所以,他愿意天天给小“姗姗”做好吃的,自己却吃姗姗妈做的粗糙便当。

他虽然吃不出味道,却能吃出爱意。

饮食男女,一面每个人都在分崩离析,一面又人人又都在回归。老朱突然明白了,做事跟做菜一样,不能等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再开火,与其固执的替儿女操心不如爱吾所爱,与其扭扭妮妮不如趁着酒劲将自己的忘年恋公之于众,与其等着子女个个离开家,不如索性卖了老屋另立门户;那个温伯伯,到死也要死在厨房里,也算是死得其所,死得那么有质感;老大突然意识到与其忐忑不安不如在操场上大吼一声,与其遭学生羞辱不如索性就势入怀;老二也终于明白其实与情人的那种关系不是情调而是龌龊,当新的男人出现,她足以保持足够的淡定和免疫能力;老幺也从别人身上看清了自己,明白了认准了就要及时成全自己,而不必蝇营狗苟;还有那个梁伯母,到最后才明白,自认为阅历丰富,人生洞察,其实什么都没放下,要不然怎能在得知真相后立即崩溃失态?其实活多大岁数,都不一定能看破红尘。

电影的结尾,女儿的一口汤,让老朱找回了味觉,这是味道的回归,是个性的回归,也是家庭的回归。

我想李安在这部电影中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家庭的敬重与反思。一方面,基于文化与血缘,亲情与饮食的牢固纽带,形成了一个个稳定的中国传统家庭。家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结和温暖港湾,只要还能回家,心灵就能得到无限慰藉;另一方面,社会大潮如洪水猛兽,每个人都在寻求个性独立,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弱直至走向分解,可是全新的家庭观念、婚姻观念、人生观世界观都在酝酿之中。

他应该还有某种期望,比如中国人应该勇敢的走出家庭,有形的家散了,无形的家永远不散;父母永远是家里的精神支柱,不要害怕突破传统,父母与子女都要勇敢的为自己而活,不要害怕改变,只要心中有家,处处都是家;中国人要进一步解放自己,认清自己,每个人都要做到自我启蒙,自我觉醒。

饮食男女,从饮食中看见了男女,从男女中看见了家庭,从家庭中看见了国家。厨房里切、砍、煮、蒸、煎,每一道菜上桌前都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厨房外,每一个人的生活同样的充满了现实张力与精神劲道。

也许有一天,你看到了一切,但终归只是看见了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