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诗人悄悄死去

一直没有看蔡崇达的《皮囊》,因为在我的认知里,标题为《皮囊》的作品只有一个——英剧《skins》。上个月老板在微信读书上送我一本《皮囊》,不读对不起老板的热情推荐,没下班就偷偷看了些。

一翻发现不对劲,竟然不是市面上流行的心灵鸡汤,还有点纯文学的气息,简直不可思议,原来非心灵鸡汤、成功学、厚黑学也可以成为畅销书。当时感慨良多,对作者也有了些好感,立马手欠百度作者照片,刚积累起来的好感顿时没了。

为了不当肤浅的人,之后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有些章节引起强烈共鸣,被书中的人与事感动,甚至推荐给仰慕已久的男神,好在男神太高冷不看这种书。我一向后知后觉,过了两个星期才发现,这本《皮囊》只是更加高级的心灵鸡汤,又或者说,任何书籍都是不同层次的心灵鸡汤,喂饱每一个想要在别人身上找到认同与慰藉的人。

《皮囊》中,我最有共鸣的故事是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和小镇出身的他们以不一样,我来自农村——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和小镇出身的他们一样,我也向往更高阶层人的生活,为摆脱烙印在灵魂上的出身加入他们做了许多徒劳的努力,包括疏远同样出身的旧日好友、西施效颦他们的生活方式、做以获得他们认可为目的的事......

直到一位大城市的朋友说:“和很多人不一样,你不大像从农村来的。”我轻轻“哦”了一声,表面不懂声色内心早已癫狂大笑,老娘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但这一笑已经出卖了自己,即使拼命洗刷身上的印记,骨子里依旧是爱慕虚荣、目光短浅的村姑,只不过看了些书,学会用书中的知识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毕业后,精心编造的假象终于一夜崩塌。

看着书中这些小镇青年,不计代价地想要离开这片代表土鳖与落后的地方,不管是借助更高阶层的人,还是借助自己的努力,却无一例外折戟沉沙。小地方的人来到大地方,出身是隐痛,就像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嘴上说不在意自己的出身,一旦有人提起立马翻脸。

所以我习惯编造桃花源般的故事粉饰家乡,告诉没有去过农村的人,乡下的空气有多好,井水有多甜,乡风有多淳朴......却没有告诉他们,农村已经被城市侵蚀,人们同样利欲熏心,邻里之间同样冷漠无情,现在的农村早已面目全非。我用精心编制的童话骗他们,让逗留一两天的他们充满留恋与遐想,也让在大城市找不到一席之地、同时失去了故乡的自己,有一个地方可以存放不想泯灭的温存与真情。

我身边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在大城市无法立足,回家又心有不甘无所适从,只能在夹缝中挣扎,在“留下来”和“回家去”中间摇摆,所以叔本华说:“人生像一只摆钟,我们从一头的无聊,转到另一头的痛苦。”这痛苦目前没有解药没有尽头。

被这座城市的雾霾、互联网世界的喧嚣弄得想吐,每次躲进厕所弯下腰无声哭泣,洗掉哭过的痕迹,继续在成堆的新闻里寻找素材,继续写那些自己看了都觉得恶心的广告。因为我无法回到我的故乡,要想活下去,唯一的方法是在彻底崩溃前努力习惯这种生活。

昨天看到一则有关徽墨缺乏继承人的新闻,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有勇气放弃一切,毅然去到向往已久的徽州,取新安江的水,蘸黄山松的灰,在安静的作坊里细细打磨,如果身边还有同样向往田园生活的男神......可惜人无法打败自己的欲望,又或许是太年轻,只能继续在钢筋水泥里挣扎,继续痛苦迷茫,直到有一天知道自己到底怎么生活。

本来想写黄金刚,90年代的游吟诗人,和高晓松齐名,和贾樟柯同学,出了一张《吟唱生涯》后人间蒸发,不知道过了隐居生活,还是在潦倒落魄中死去。我早年受那些落魄的作家艺术家影响很深,比如梵高、太宰治、海子,我以他们为未来的路标,想赶紧写出牛B的作品,然后赶紧自杀。毕业一年,我依旧籍籍无名,也发现自己天赋一般泯然众人,今生注定成不了他们那样牛B的人物。

很多时候,假想自杀有助于减压,在想象的死亡中,心中的痛苦压抑挣扎一并释放。不同的是,假想自杀的你第二天醒来,依旧要面对许多现实。每一个自杀的艺术家都带有神秘与悲剧性色彩,和他们的作品一结合,成为更高级的作品。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死去,对于这个世界,悄悄死去的诗人和养殖场待宰的动物没什么区别,对于诗人,悄悄死去的他是美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个诗人悄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