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1张图片


01

写文章、汇报、演讲等,无一不是需要逻辑思维,而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思绪理不清,于是搜索有关思维、逻辑方面的书籍想要提升一下。我读的第一本比较系统的是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努力》(豆瓣8.5分),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豆瓣评分8.0也挺高,于是通过网易蜗牛,断断续续在线约260分钟读完。本书作者为王世民,深圳尔雅(企业管理咨询与信息化咨询服务)联合创始人。

书中先介绍思维力不足的痛点表现在想不明白、说不清楚、学不快速,讲述提升思维力的重要性,并理清了系统思维与常见的其他思维的关系,解决了什么是思维力以及为什么要提升思维力的原因。第二部分就是通过四个步骤讲述如何去进行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第三部分告诉大家如何去自上而下地表达,里面包括我们常见的讲三点、从结论说起、运用金字塔结构以及进行形象化地展示。本文主要将后两部分内容进行整理。

02

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步骤分为:

(1)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包括:

①准确地描述问题。将非量化、模糊化、有歧义的问题描述转化为可量化、可例证、有歧义的问题描述。

②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各种任务类的问题,如何减少内容的遗漏?如果确认任务型问题的所有要素可以用5W2H的框架(WHY、WHAT、WHEN、WHERE、WHO、HOW、HOW MUCH)。

③探究问题的本质。探究问题本质方法:5WHY,又称“五问法”,对一个问题店连续以5个“为什么”自问。当然,有时问3次即可,有时也许要10次,以达到你所在的层次能解决的根本原因为止。5WHY的关键是鼓励解决问题的人努力避开主观或者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④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所有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假设和应用边界,如显性化问题隐含的环境假设(如冰的熔点是0℃,包含了冰是100%不含杂质的纯冰以及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两个主要假设)、时间假设(“性格内向的人不适合做销售,因为你是性格内向的人,因此你不适合做销售“这个论断,必须在“你这一辈子都性格内向”的时间假设下才成立)、显性化理论/工具的应用前提和边界(如丰田生产体系TPS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应用,因为它有其适用的前提条件)。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分析问题——构建框架及明晰关键;

①必备的基础思考工具。逻辑思维导图(东尼博赞1974年开发)、逻辑树(麦肯锡推广的思考问题的工具)、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源自麦肯锡)。

②构建框架之一:自下而上提炼框架。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3张图片
自下而上提炼框架


步骤一,罗列要点,列出所有你能想到的。

步骤二,连线归类。这时候容易发现遗漏、不够清晰完整的分类。

1)所以还需要了解收敛思考,其一是归纳推理,即由特殊推导出一般的思考方式,目前有三种,按照时间先后、整体与部分、同类事物的逻辑关系归纳,《金字塔原理》称之为:时间、结构和重要性的逻辑顺序。

时间的逻辑顺序:过去、现在、未来;开始、执行、收尾;前期、中期、后期;童年、青少年、中老年等。此类的工具有:PDCA。

结构的逻辑顺序:如具体实物的构成、地理位置的构成、抽象概念的构成(四季、SWOT模型),按照结构顺序组织论点时需要遵照一定的顺序,如顺时针或逆时针、自上而下、从西往东等。

重要性的逻辑顺序:首先按共性归类,然后按照共性程度的强弱排列先后顺序。如将桌上的5件物品:圆珠笔、A4纸、激光笔、投影仪遥控器、白板笔分类为:演示工具(遥控器、激光笔)、板书工具(白板笔)、记录工具(圆珠笔、纸)。

2)收敛思考之演绎推理。演绎是由普遍到特殊的过程。基于一只的普遍规律,代入一个特殊前提,从而得出一个具体结论的过程。

步骤三,形成框架。关键是根据问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问题解决框架,如果想不到更合适的框架,可以用逻辑树。

步骤四,检查框架。检查形成的框架是否符合MECE的步骤。关键是要对框架中的每一层每一组都做MECE检查。

③构建框架之二:自上而下选用框架。上面说的构建框架的方法一自下而上对于初学者而言体现在要点质量低、框架完整难、思考速度慢三个方面。所以自上而下选用框架的方法会更适合初学者。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4张图片
自上而下选用框架


④综合运用两种构建框架的方法。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5张图片
两种框架方法比较


⑤明晰关键

构建完框架后,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按照框架中列出的所有要点去执行,所以需要按照80/20法则排除优先级低的解决方案。

(3)解决问题——高效执行与检查调整;

①高效执行。利用5W2H(为什么做why,分解出可执行的具体活动What,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when,活动的负责人who,活动的场所where,活动执行的工具/方法how,活动预算how much)。在计划合理的前提下,按计划执行的关键是执行的可见性,即及时公示所有人工作进展。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做每日回顾和每日总结,一旦发生执行偏差立即说明偏差原因和提出纠偏举措。

②检查调整。任务执行的好坏不在于计划,而在于对执行效果的检查和调整,形成PDCA循环,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纠正action。

(4)假设思考——咨询顾问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之道

①什么是假设思考。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②假设思考的三大优势: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强迫构建大局观、避免被信息洪流淹没。“假设一个原型,在原型的基础上调整,要比从头到尾,一步一步整理需求快速得多。”

③假设思考五步法: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7张图片
假设思考五步法


界定问题、建立假设、明晰关键、验证假设(粗略验证、全面验证;证明一件事情是真很难,我们可以证伪)、快速调整。

④如何练习假设思考。

1)深度练习。多问前因后果,前因就是遇到一个问题或现象,多问为什么(5why法),不断地探究实物的本质,后果就是多问so what(之后会如何),事情的发展和影响也就清晰明了了。

2)广度练习。通过换位思考,让思维的世界更加开阔(如你是某某身份,你会怎么想?)。

03 自上而下地表达

(1)讲三点.。①7±2效应。根据7±2效应,既然人类大脑在努力记忆情况下,准确的短时记忆数量也只是在5~9波动,那么为了让别人在一般状态下准确接收你传递的信息,一次性传递的要点最好保持在3个左右(2~5点)。这就是由7±2效应引申出的“讲三点”理论。 ②讲三点的好处。不仅仅能营造你的逻辑性强的“伪印象”,它更能真正提升你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③如何养成讲三点的习惯。练习前期在一切极可能的场合用将三点的表达形式;有目的地积累三点的框架并刻意练习。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从结论说起。①表达结构。表达的时候,顶层的要点先行,让要点更明确,表达更清晰。②适合的场合:以突出成果为主要目的的场合(公文、商业报告和研究报告的写作,解决方案的演示、研究成果的汇报和月度/年度工作汇报等)、需要在短时间内说清楚一个要点、事情。但也有慎用的地方:如反应邻居的小孩太调皮、给买包的女友中肯的不买包的建议等③如何做到从结论说起:1)口头表达:要点先行,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序说明;2)书面表达:锻炼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3)金字塔结构清晰逻辑。

①金字塔原理的三大规则:1)任一层的论点,都必须是下层论点的总结,2)同一层的论点必须具备相同的特性,3)同一层的论点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②演绎式逻辑论证。从普遍到特殊,优势在于逻辑严谨、推导出的结论唯一且比较有逻辑上的说服力。不足在于:1)大前提、小前提或者推理逻辑的任一环节产生怀疑,推导出的结论就会被质疑。2)受众在听到最后的结论时,需要记忆大量的有关现状/问题、原因的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受众的注意力集中要求较高。

③归纳式逻辑分组。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9张图片
归纳式逻辑分组结构

演绎式逻辑分组只有一个演绎逻辑顺序,而归纳式逻辑分组需要选择逻辑顺序。归纳式逻辑分组便于受众记住要点,即使部分论点或论据错误,结论可能依然有效。

④综合运用。

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形象化表达(略)

04

(1)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点是:

其实所谓某个领域的专家,就是能够识别出本专业有意义的模型或者框架,理解它们的应用前提和优劣,并知道何时何地用什么模型或框架。因此只要你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有目的地积累理论和框架,你会更容易成为本专业的专家。

不管处于哪个领域,都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归纳来建立本领域的思考框架,以及思考适用的前提,何时何地如何去灵活地运用,让自己在本领域成为专家。

(2)本文还介绍了大家马上可以用的方法和工具,如5W2H、5Why、MECE、逻辑树、讲三点等,可以快速提高思维能力,并辅以案例,让大家能更好的运用,如果大家对以上干货知识无法理解,可以找到本书,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去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5/50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