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李笑来分享的《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写下学习笔记吧。
文章从五个角度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方法,首先给出
1、三条基础常识建议:1)多写,多写,多写。。。2)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3)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沟通。
写好文章的首要之路就是多写,多写,才能得于手而应于心,当然写作,也要进行刻意练习,所以才要有后面的几条的。因为写作是双向沟通,写的文章要受欢迎,那就要投其所好,所以要认真思考文章的读者是否看了这篇文章真的有用,一定是抓住了对读者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写作对我来说,首先是和自己的沟通,当然写好后,也希望有读者,能产生共鸣。
2、内容质量判断原则:逻辑严谨、论证精彩
要想能逻辑严谨,需要学习逻辑推理的方法,形式逻辑我们在离散数学时学过;非形式逻辑没有学过,但是概论统计中介绍过,我们说中国人的聪明就在三分法,是,不是,可能,也就是是中有不是,不是中有是,都在那个度和环境来把握的;认知偏差纠正,听过这个词,具体意思是何,怎么用,没有了解清楚不敢妄说,但是我想,其实人们对于健康领域中的很多认识都有偏差的。
要能论证精彩,需要有例子,而精彩的例子都是攒出来的,正如很多时候第一桶金,也就是那个本金,也是积攒出来的。当然这需要长期且系统地收集整理。那么什么是系统,怎么能做到系统?就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时还要琢磨手里的东西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根据这些来整理。
想想自己,中医学习从2010年开始,也有六七年的时间了,但是到用时还是觉得了了,就是自己没有整理,没有在实践中真切地体会每一种疗法的使用,也没有在生活中随时体会中医的智慧,只是在读书,没有处理,自然没有输出了。
3、关于文采判断
文采的表现形式很多,文中主要是从修辞和韵律讲到文采。谈到文采最终还是思考和习惯的结果。
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买过一本修辞书,只是读了,但是不知道如何用,最后还是在抄了一学期语文课文后,忘记了刻意的修辞,写东西很顺手了,作文也成为范文了,老师的评语说能很好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我们喜欢读的一些文章,是有一种韵律在其中的。人们喜欢诗歌,是不是也是韵脚和意境的功劳呢。所以古时候《签翁对韵》是孩子们的启蒙教材之一,当孩子们从小已将这种对韵了熟于心时,对韵脚的掌握便成为自然而然。
宋代的美学是一个巅峰,而词也是其中的代表。词也称为长短句,正是这长短相间的句子和意群让人们看到其中的节奏,于是有了曲。
4、格式化写作的好处
这里的格式化,不是对计算机磁盘所做的格式化,更多的是说一种模式,或者套路。或者说也是一类文章的如公式般的东西,就像是F(X)=Y,这里的F映射法则就是这个套路。所以,当你没有掌握某样东西时,模仿是最好的。一如书法的学习,一如王菲最初的出道。
而文中说的把结构与元素抽象到极点之后,进行格式化,那是看到这类文章之主线与基本框架。正如写一篇论文的套路是:提出一个观点---说明这个观点的意义--- 证明这个观点 --- 驳斥对这个观点的质疑 --- 说清这个观点的超级意义 。
5、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写作本质上是为了产生影响。让读者读过之后有些许变化与感悟。而写作也让我们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