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

教师研修是为了引导我们往专业的方向持续精进。从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教育教学世界里的探索,会是一次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旅程。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研修能够更好地实现将新的技术手段和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相结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工作场景主要划分为课堂、同侪和网络社群三种类型。从环节上看,研修主要在预设、生成、评价等维度上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更新。

一、课堂

(一)预设

课堂是一线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场景,每节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以匠人之心细细打磨。但是在走进课堂之前,历史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合理预设。从宏观上来看,我们的历史课程怎样才是真正有效益的课堂?当下学生对历史课的需求是什么?怎样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需要历史教育专家给予引领。

2016年《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历史课堂》的研修内容,从宏观层面阐释了基础教育育人导向的强化和课堂教学主体从教师到学生的变更。当下历史课堂教学以历史学科素养培养为核心,借助动态生成的组织方式和多元灵活的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以育人为导向的历史课堂效益。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张图片
郑士璟《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历史课堂》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2张图片
演示文稿截图

从微观上看,每一节课的课前预设环节,即历史老师对课堂的预演,有四个维度需要考量:1、学生的学情;2、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准备;4、课堂教学评价和反思。

历史学科有自身的特质。历史学科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能够将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分布进行有逻辑性地记忆。高中历史课标在学生能力上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通常在第一步记忆史实上就遇到很大麻烦。他们只能注意到单个历史事件,缺乏对事件背后历史规律和脉络的认知。在历史知识的运用层面,由于缺乏深刻的认知导致他们无法举一反三,将某个历史事件得出的经验迁移到其他知识点。认知上的欠缺还导致表达上的问题:学生们无法用较为严谨的文字组织并陈述观点。

以上学情落实到每节历史课的微观预设环节,我们在课程筹备的过程中需要铺垫两条主线:1、时空观念的培养;2、史料实证的培养。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3张图片
郑士璟《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历史课堂》

将课程设计的重心从教师讲授转移到学生的需求并思考满足其需求的方式,是当下历史教学把学习研究引入课堂的重要步骤。

(二)生成

1、思维导图

针对学情和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我们的历史课堂生成需要改变原先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育教学习惯。自2014年始,福州市教育学院历史科正式开始进行将思维导图工具引入历史课堂的尝试。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4张图片
结题验收书封面

思维导图是一种运用箭头、线条、关键词等连接起来,表达一个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记录方法。中学生的思维正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思维导图的图样形状能够将形象和抽象结合起来,是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学习工具。

按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将思维导图划分为很多种类。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上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归纳型思维导图。该种思维导图是将知识结构化,便于理解性记忆。在单元或专题复习或者各级考试复习时,这种思维导图非常实用。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5张图片
《秦王扫六合》智能白板课例

2.分析型思维导图。该类思维导图便于梳理知识结构、历史线索,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该种思维导图,可以将其替代板书。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6张图片
《美苏争锋》课例

3.发散型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导图便于有层次的发散思考,解决发散型的问题。

按照思维导图应用的划分,从归纳型到发散性的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队时空的认知从四个层次逐次加深。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7张图片

郑士璟《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历史课堂》

在落实时空观念的同时,由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是随着课堂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绘制而成的,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培养“善意的质疑精神”,即史料实证意识。

历史教师可以采用适合的话术,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8张图片
郑士璟《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历史课堂》

思维导图能够将认知层面的点→线→面→体的可视化实现,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和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力。绘图的过程是建构“知识系统”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过程。研修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9张图片
问题和思维导图系统的结合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0张图片
演示截图

2、技术手段

历史课堂的生成需要重要的支撑系统。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成为重要的课堂工具。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1张图片
智能白板图例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2张图片
IRS智能白板系统工具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3张图片
白板工具效果图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4张图片
白板工具效果图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2016暑期研修,引导督促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构建高效学习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智能白板及其辅助工具,能够将课堂上学生的书写作业即时传输至大屏幕,并同时统计出学生的选择效果,使老师课中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及时调整预设成为可能。

3、资源库支持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5张图片
福建教育云首页

历史教师的课程资源可以进入互联网+和云平台对课程所需的素材进行选择。

4、评价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6张图片
李振宇老师命题分享会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7张图片
现场改题活动

2016年7月,针对福建省高考,暑期历史学科研修邀请李振宇老师进行命题经验的分享。在分享会上,从题干的史实准确、设问的方法、选项分布、字数统一和选题角度等进行了研讨。同时以省模拟卷的几个不同版本作为现场改题的模板,给我们很大启发。


二、同侪力量

(一)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将专业性和灵活度统一起来,针对根据学校特色和教研组情况制定教师教育教学计划。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8张图片
福州延安中学历史教研组校本研修三年计划

(二)同伴互助

1、教研组课例教研

学校的历史教研组是历史老师接触最多的专业团队。教研组的优势在于,不同学段的老师对内容的把握有不同的角度。

教研组常见的互助方式是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

2、师徒引领

师徒式的合作互助可以师傅的教师经验作为研修内容。在人文上给以新教师更多的支持。这是从普通教师的角度切入,给新教师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和方向引领。

3、集备组互助

集备组是最小单位的教师互助单位。集备组主要的互助方式使随堂听课:同一年段同样课时的安排可以让教师取得听课的最好效果,并在课后的讨论中提出切实可行而且及时的改进建议。集备组研修能够将研修结果及时固化并呈现。

(三)校际交流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19张图片
福州市鼓楼区信息技术学科化公开课及交流

2016年10月,鼓楼区教育信息化和学科融合主题的公开课教研活动在延安中学进行。来自福建省教育学院的黄小平老师和延安中学、杨桥中学历史共同体的老师们进行了探讨。

三、网络社群学习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20张图片
信息提升工程首页


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_第21张图片
工作坊坊主工作界面

历史教师学习的共同体已经从线下衍伸到了线上,并且以社群的方式活跃在QQ群、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网络空间。

在社群学习中,教师从被培训者,到坊主,到管理者等身份的切换也给教师的个人日常教学实践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空间。

研修改变着教学,也改变着我们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1115 历史教师研修如何服务日常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