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漂亮是一种‘综合’的东西。
大众眼中的巩俐,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述莲花的一句千古名句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同史上无数的名人一样,巩俐的生命中当然也出现过很多“第一位”“第二位”。
她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享誉“最美东方女人”的华人明星。
她是世界影史上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演员。
她是张艺谋的第一任“谋女郎”,并从此树立起“谋女郎”标准:作为一个女演员,第一次拍电影,第一次做女主角,第一次出演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影片出品前默默无闻,影片出品后一鸣惊人。
在众多的“第一”后,巩俐的国际影响力可想而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少西方人说起中国都会向往三样东西:天安门、长城、巩俐。
同样是“谋女郎”,很多人都会将巩俐和章子怡拿来对比,但对比后不难发现,两人截然不同。
尤其性格,如果说章子怡的灵魂深处是满满的“不自信”,那么巩俐的性感身材背后就是时刻“高昂的头颅”。
一次次的国际红毯上,向世界微笑挥手的她在不断自信宣布:你好,我是巩俐,这是我的电影作品!
或许对于巩俐,我们可以开玩笑地问一句:“嗨,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在成为享誉世界“最美东方女人”的华人明星的路上,巩俐的气质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通过一颦一笑展现,言行举止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成功女性的重要标签。
巩俐一直试图用“大气性感”来诠释何为女性魅力,这一点从她平时的着装特点就可以看出。
精致的妆容,凹凸有致的锁骨,带有巩俐风格的杂志封面使读者一饱眼福。
她更像是一个“天生的演员”,一张静止的彩色封面在她的装饰下变成一场灵动的“视觉盛宴”。
而国际红毯上的“裸露”更能体现她的品味个性,让大众看出她对世界的坦诚,对电影行业的表白,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某一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随着巩俐的亮相,红地毯上也终于迎来高潮。
“哇,好漂亮啊……巩俐,转过来……巩俐,看这里……”国内外的媒体人开始了一场摄影机的狂欢。
一身低胸黑黄条纹相间的露背礼服让世界看到了巩俐的热情,脖子上的黑色水晶珠宝更向世界展现了巩俐国际影星的非凡气质。
对于表演,巩俐用了“专注热爱”这四个字向大众表达她的态度,表达何为她眼中的“合格电影人”。
巩俐曾在《杨澜访谈录》中表示:“一旦摄影机开拍,我就会尽快进入角色,除了我需要的东西外,拍摄现场其它任何因素都不会影响我的投入,更不能影响我的表演。”
那么对于巩俐本人,何为对表演专注?
简单来说就是,在拍摄现场的每时每分每秒都不会被不重要的事物影响,不会“走神”。
巩俐曾多次直率表白演员这一职业:“成为一个好演员,这是我一生的爱,一生的愿望,一生的不可或缺。”
我们说喜爱分程度,听到一个人说喜欢什么东西,我们会不由得想问,你到底有多喜欢?
巩俐的喜欢是将表演由表层接触变成深入习惯。
曾经在拍摄电影《艺伎回忆录》时,里面有一段表演玩扇子的动作,对于那段表演最后电影出品也只展示至多“10秒”的镜头,但巩俐却天天练,一天2000次,从电影开拍到最后杀青一共练了5个月。
那个表演动作非常难,需要很好的技术功底,其实导演一开始根本没想到巩俐能完成,但她最后完成了。
不得不提的,也是在巩俐工作时,她突然收到信息,自己唯一挚爱的姐姐因为患乳腺癌去世了,但那时她正要拍《霸王别姬》中的结婚场面。
作为一个自我要求如此之高的“电影人”,她当然没有回家,而是继续表演。但那次表演,也许她脸上的笑容越灿烂,心中的情感就越悲伤,内外的极致状态所带来的冲击恐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可以体会。
为了“吃透”角色,更好表演,她不断学习,体验剧中人物的生活。
巩俐曾说:“演完电影《菊豆》后我学会了染布,演完《大红灯笼高高挂》后我明白了敲脚的重要性,拍完《秋菊打官司》后我学会了一种方言(陕西话)。”
令人印象深刻的,在《杨澜访谈录》里国际一线大导演张艺谋对巩俐的表演进行高度评价: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同样在《杨澜访谈录》中,杨澜好奇地问巩俐:“大家都会有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国内外的各个大奖你其实都得过了,你下一步的目标是奥斯卡?”
当听到这个问题后,巩俐笑了:“其实不是,我想有一个家,我不想再四处流浪奔波,不想再冰冷地从一个五星级酒店转移到另一个五星级酒店。”
巩俐,这个国际巨星说,她想有一个家。
其实,她一直在用“最平凡的生活”讲解,何为专注于事业的“流浪者”。从影数十年,她一直都在远方,在流浪。
其实,每一个流浪者的内心独白都何尝不是:我想有一个家,我能不能不再继续流浪?
提到巩俐,提到家,这里必然还要提到另一个人,张艺谋。
在巩俐的世界里,可以说,表演是她的生命,张艺谋是她的生活。
她因为张艺谋而找到了爱情,找到了家,同样也因为张艺谋而失去了爱情,彻底成为流浪者。
尽管巩俐曾经和黄和祥有过一段婚姻,但是他也终究难逃成为巩俐世界里的“匆匆过客”。
从1987年开始巩俐和张艺谋承认恋情,到1995年两人分手,前后8年的朝朝暮暮。
8年的合作,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将巩俐打造成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女明星。
8年的合作,巩俐出演的电影也同样将张艺谋推到国际一线大导演的位置。
但两人还是“说散就散”了,这其中的原因众多,这里不做过多讨论,但有一点引发深思。
巩俐曾在《杨澜访谈录》中阐述自己对婚姻的个人想法:“婚姻不过是一张纸,其实我更看重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我觉得那个更真实。”
但婚姻真的只是一张纸吗?如果没有那张纸,彼此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难道只是,相爱多年的恋人?
那为什么还要渴望有家呢?或者说再换一种问法,到底什么才是“家”?
有人说,张艺谋之所以执导《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因为他想圆巩俐的“皇后梦”。
有人说,多年后,巩俐之所以再次出现在国内电影里,出演《归来》,是因为想帮助张艺谋在电影行业再次“归来”。
虽然众说纷纭,但也终究逃不过那四个字:因为,爱情。
人说,爱情里没有对错,然而巩俐那已然不是单纯的爱情了,已经上升到婚姻,但她错了吗?
张艺谋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肖华离婚后,又娶了另一个人,陈婷。但无论他另娶的这人是谁,都不会再是巩俐了。
是谁说过,相对比你现在不在我身边,最悲哀的莫过于,你的未来计划里也从来没有我。
张艺谋是再婚了,但是巩俐,离了婚之后却没有再婚。难道是她喜欢了一个自己原本不该喜欢的人?那什么又是自己该喜欢的人呢?
从始至终,巩俐都太过执着,太过专注,不管对于表演,还是张艺谋。她一直都很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学表演,进中央戏剧学院,她考了两次高考,但都失败,最后还是中戏破格录取。
为了和张艺谋在一起,起初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但最终,张艺谋和她的“表演事业”还是不同,结果事与愿违。
所以,生活往往就是:越明确,越理性,失去的也许越多。就像凡事都很难太过圆满,月有阴晴圆缺。
也许“巩俐时代”已经过去,但相信巩俐的作品在电影史上会经久不衰。
如果把巩俐比做一杯酒,这酒醇香而干烈,如果把巩俐比做一个故事,这故事夺目而醉人。
但,巩俐是不完整的。尽管经岁月打磨过后,她依然风韵犹存,依然风华绝代,依然是国际一线女明星。
也许,不完整也是一种美?
到这里,丫头关于巩俐的介绍就结束了。祝福巩俐,祝福这个一直在流浪的电影人能早日找到,独属于她的“家”。
<上一篇 | 目录 |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