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中医药传承人冯丁志

中国网河南讯(非遗中国记者 文景)中医药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精神标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用“大医精诚”四个字来高度概括。如学医先学德之风,就是中华民族崇德尚义的反映。不问贫富,不问长幼,不问美丑,不问亲疏,一视同仁一心赴救的学医宗旨,铸造了高尚圣洁的医学伦理观,孕育出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数的光辉典范。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所刘剑锋说,中医药来自民间,民间的实践是中医药产生、发展、壮大的土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都不能忽视民间中医药这一源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民间的偏方验方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有关政策,挖掘和保护这些中医药基因,让散落民间的“珍珠”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

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中医药传承人冯丁志_第1张图片

8月16日记者在郑州市南阳路生产路8号院,见到了这位被附近老百姓誉为治癌奇人冯丁志老人。冯老先生出生于1964年,从小受外祖母的影响,立志长大要做一名医生,在这种理想的驱使下,他年仅十八岁就实现了做一乡村医生的梦想,今年53岁的冯丁志是河南省内黄县一名民间中医,他从医30余年,治疗了不少疑难杂症。

交谈之际走进来3男1女,他们和冯大夫很亲热的打招呼,言语间谈笑风声,很是亲切,据冯大夫介绍,这是许昌鄢陵县的一病人,今年正月找到他治疗子宫颈癌,当时这个病人在许昌某医院,住院治疔了20天。通过医院诊断,说是晚期了,后来到省城的大医院寻医,结果医生告诉她说癌细胞分裂扩散,已经没有治疗的手段,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冯大夫,冯老先生采用中医的方法对其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已经明显减轻!到现在治疗了五个月,其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中医药传承人冯丁志_第2张图片

在与冯大夫攀谈中了解到,重庆还有一个病人通过他的治疗得以以控制了病情,记者随后电话釆访了这位重庆病人,当记者表明身份后电话那头一陈梗咽,向记者倾诉了她在郑州工作与治病的艰难经历,这位陈远梅的女士,家住重庆偏远山区,家庭条件十分困难,随家人来到千里之外的郑州打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12月6日,突然感觉到身体有点累(重庆方言意为呼吸困难)和一朋友到医院检查,医院说是肝病要住院治疗,为了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病情是否真的如此严重,她又到郑州大学的附属医院做检查,确诊为胸腔积液,在该医院住院治疗20天后,病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经专家会诊后说她时间不多了,陈远梅听后如同晴天霹雳,人一下子就傻了,脑子一片空白,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让她决定死也不能死在外地,她要回重庆老家,等她到达重庆以后,连说话都已经很困难了。

也许是上天的眷恋,也许是陈远梅不该如此短命,在老家县医院以吃镇痛药等待死神来临的陈远梅,突然有一天接到郑州一个亲戚的电话,说郑州有一位民间中医能治她这病,她既害怕遇上骗子,同时她还有一个顾虑就是家里为了给她治病已经花完了所有的积蓄,后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冯丁志大夫联系上后,冯大夫针对她这种已经挣扎在温饱线的患者,对她进行了免费治疗,通过冯大夫一个多月的悉心治疗,陈远梅不仅能说清话了,而且疼痛也明显减轻了,后来到县医院检查了一下,奇迹发生了,积液没有增加,病情得到控制,她告诉家人后,家人都非常高兴,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她很感激冯大夫,同时决定在下个月要到郑州接授冯大夫下一步的治疗。

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中医药传承人冯丁志_第3张图片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冯大夫告诉记者;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把祖辈传下的秘方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癌症患者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同时也是他毕生最大的心愿!

在冯大夫身上,让我不仅看到了中医在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大医精诚的精神在中医中依旧存在,而且还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真实体现。中医药曾经佑护了中华民族健康,同时中医药在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西医无法替代的功能。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的生存环境,比挖掘、整理民间医药资源显等更加重要和紧迫。从源头上解决民间中医的合法从业、生存和传承问题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瑰宝,不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生存空间和发展活力。

也许是田间地头不起眼的小草,在中医手里就成了治愈疑难杂症的良药。我们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小敏教授一样,期盼在好的激励机制下,社会各界共同为传承的土壤和制度通道努力,不能让这些宝贵资源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政府为民间中医铺设一条畅通的网络,让他们的价值得到认可和实现,为我国中医药产业提供不竭的创新源泉成为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中医药传承人冯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