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深度和宽度 ——浅谈工作和兴趣

说到工作和兴趣这个话题,我就会开始天马行空地乱想一番,请先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说说那些杂七杂八的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一。

首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我们部门这几年来先后跳槽的那些年轻人。近年来,银行招人的门槛越来越高,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到现在为止,银行职员还算是一个比较吃香的工作。只不过,基层柜台的员工是不需要那么高学历就可以胜任的。很多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一看到要他每天数钱拍小键盘和爷爷奶奶大叔大妈们打交道,头就大了。忍耐一段时间,看看上司没有给他换部门,竞聘也没有好结果时,他们往往选择跳槽。扔给我们一句,主要是工作不符合我的兴趣,然后,转身,走人。望着他们决绝的背影,我很想说,亲,如果你账务处理得清楚一点,不要让大家总是为了你的账务不平而加班,如果你存取款项时头脑清楚一点,不要让领导几次三番向客户追讨款项赔礼道歉,说不定,你早就已经结束现在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了。要知道,我们银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员工,即使是研究生,基本功没有达到要求,前景一般也是不那么光明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你在这里工作成绩优秀,但是不快乐,那么你说不感兴趣后转身的姿态会更加傲娇,更加有尊严。

胡思乱想二。

一谈到有关兴趣的话题,我总会想起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小说里有个姑娘叫普里斯,是主人公菲利普在巴黎学画时一个画室的同学。菲利普刚到巴黎学画,就被安排在普里斯旁边,别人对她的评语是虽然画的不怎么样,可是绘画的理论和窍门掌握得很好,可以给新人不少帮助。虽然老师把她的画作批判得一无是处,让她乘早打消以画画为生的念头,可是普里斯却以为自己非常有艺术天赋,她慷慨激昂地说真正的天才都能吃苦能坚持,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那就谁也阻止不了他。只可惜是否有艺术天赋不是自己说了算,其他事情凭借着坚持和吃苦的决心能够成功,唯独艺术,没有天赋,真的是怎么也无法成功的。只可惜普里斯是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性格,说什么也不放弃,经济拮据的她只有一条裙子,学画的两三年里,每天只吃一杯牛奶一块面包。最后钱还是花光了,三天没有吃饭的她再也坚持不下去,选择上吊自尽。也算圆了她的梦想,为艺术献出自己的生命。

胡思乱想三。

接下来,想到的是毕淑敏的一篇散文,题目是《兴趣就像食物,越丰富越好》。里面说道,兴趣和道理,像一对双胞胎,有时候我们是有了兴趣,然后兴趣激发我们去专研其中的道理;有时候却恰恰相反,是我们先明白了道理,才逐渐培养起兴趣。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例,她从小就喜欢语文喜欢写作,这是先有兴趣才去努力学习,而她十六岁时,被分配去当卫生员,当时是万分不愿意的。因为工作又脏又累又和病菌病人打交道,可是本着这是一个光荣的工作的信念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她强迫自己认真学习医学知识,热情为病人服务。渐渐地,她对医学有了兴趣,大家都爱找她看病。最后离开医生的岗位时,她是依依不舍的。

胡思乱想四。

有一阵子,我迷上了河北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华好诗词》。我发现一个现象很有趣,很多理工科学生诗词都背得很溜,一点不比文科生差。还有两个大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已经四十几岁年纪,一个是会计,一个是保洁员,她们的共同愿望是能够参加好诗词节目。一个大姐为了上好诗词,花了一年时间把《离骚》背了出来,另一个大姐为了抓紧一切时间背诗,不幸在路上出了车祸,还好只是受了伤。她们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说了这么多自己想到的杂七杂八的事情,其实我自己的看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正如毕淑敏告诉我们的,要保持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事情,不要在还没有了解它之前就不负责任地说不感兴趣。实际上,我们大多数时候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究竟是什么,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有多少人为了自己大学选择的专业后悔?应该有很多吧!从这一点上说,我更觉得能在美国名校比如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就读的学生是多么幸福,他们就读本科开始时是不需要选定专业的,你选择自己想学习的课程修学分就好,而且这些名校开设了足够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仅哈佛大学就开设了3500多门课程,而且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学生都可以去对方选择自己学校没有开设的课程)等时间久了,自己确定了方向,再选择自己的专业就好。选择专业后也可以随时改变。你看,这些名校的教学理念也支持我的观点!保持一颗好奇心,这个学学那个看看,你才会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而且,兴趣广泛,精通的学科多了。我们在工作和兴趣上就有了转换的可能。最近看吴军的书,书中提到2013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萨尔兹伯格,本科在耶鲁学习英语文学专业,擅长写作,后来在读博士时改学计算机科学,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然后又到一个医学院研究所工作了很长时间,在那里他发明了基因测序的算法,最后又回到计算机系当教授。书中还提到曾经在谷歌负责语音识别项目的科恩博士,他本科学习音乐,博士时改学电机工程,在斯坦福研究院做了多年研究员后,和同事一起创办了语音识别公司,然后卖掉公司去谷歌工作。从谷歌退休后又到乐队演奏去了,当然,他平时也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演奏。很明显,他们在很多领域都是专家。这样,才会有不同时间做不同事情的底气和可能。

其次,当你决定要以艺术或者其他很难成名成功的兴趣作为谋生的手段时,请想一想普里斯小姐的悲剧。艺术是奢侈的追求,我们可以保留一颗热爱艺术的心灵,同时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其他特长谋生,这样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才是理智的。对某事物有兴趣,我们不是一定要在这里成名成家,我们可以退一步,做一个评论家鉴赏家收藏家甚至商人。这样也是热爱艺术很好的方式。

最后,要用匠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只要是工作(即使是那些我们觉得自己会感兴趣的工作),总会遭遇琐碎枯燥挫折压力人情冷暖甚至相互扯皮,这些都会消磨我们工作的热情。毕淑敏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强迫自己做好并喜爱上本来不是很满意的工作。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做好,才有资格说我对另外的工作更有兴趣,我想跳槽等诸如此类的话。有一份工作,是一个有尊严的事情,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努力给予它应得的尊重。

每当读到像吴军和吴军书里写到的那些人和故事,总是对他们的生活羡慕不已。他们可以在不同领域潇洒腾挪自由行走,属于他们的天地如此宽广。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或许可以学学参加好诗词的两位大姐,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在工作之余活出自己的深度和宽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的深度和宽度 ——浅谈工作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