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iful! Amazing! 李善友教授给我们上了一课。不夸张地说,我听趴下了=。=
之前关注过混沌研习社,知道他们的名气,不过我没有实际上过他们的课程,也许就像李教授说的,创新这个领域太窄了,去上课的要么是大咖级别的可以解决实际的创业创新问题的,要么也是在互联网创业的精英们吧。
那么,我是怎么看待这次大课的?
两天时间+精美的一千多页的PPT+七幕人生音乐剧=混沌创新公开课
首先音乐剧是一次创新,而且我很喜欢他选的歌,王若琳也唱过的几首经典,爵士风,很动人。
其次是内容,可以说非常烧脑。分形学,第二曲线,第一性原理,多元思维模型等等。
李教授给我们抛出了几个问题,对于企业是怎么实现自己的第二曲线,怎么找到增长引擎,怎么找到那个单一元素最大化的“一”?
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 商业界最有用的古老法则: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然后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就是找到你的能力圈,找到你的第一性原理,找到你的使命。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做事,运用自己擅长的能力和资源,发挥优势的潜能,并不断精进,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路径之一。这也是芒格和巴菲特投资的理论之一,只投资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所谓第一性原理,Baidu是这么说的:根据[原子核]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习惯上称为第一性原理。”
我留意了一下它的英文:First Principle。表面上的意思是第一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直接理解为我们要学习的恰恰是这种第一原则的思维。
第一性原理思维,也被称作第一性原理推理,它是用来解决复杂问题和产生原创解决方案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也是学习如何独立思考的最有效的方法。>
于是,这样就解释通了,我们就是要找到那个“一”,这个一就是我们的first principle。
最后关于寻找使命mission的问题。李善友教授也提到了情怀,做企业需要情怀,使命就是最好的情怀。
因为最近读了NLP的六大理解层级,最高层级英文是Spirituality,也被意译为使命,后来李中莹先生升级称为系统system,强调生态学ecology。
为什么提到这个理解层次?
使命是属于系统高层次的思维,只有站在系统的视角来看问题,才能解答下一层级的问题。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李善友教授展示了PPT当中有一页是:我不希望你学习乔布斯,也不希望你学习贝索斯,首先你要知道你是谁。这里强调了身份identity的重要性。
再说说李教授无比推崇的哲科思维是什么?
我们可以理解为哲学,但又不仅仅是哲学。我更愿意理解为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多元化思维模型的学科。分形学也好,生物学也好,物理学也好,脑科学也好,本质上是要学习学科上的思维模型。
这又让我不得不敬佩乔布斯乔帮主,我特别感谢李教授讲乔布斯的故事,因为在此之前,我还不那么了解他的故事,只知道他痴迷东方的禅宗,只知道他打坐冥想的那张图片,我相信很多人向往那种简洁的生活方式,一布衣一本书,“我的房间空无一物”。他年轻时曾经想到日本进修,大师告诉他:世界就是最大的修行场。于是在Apple里面做出最完美de产品,即是他的修行。他把美学、人文融入科技。
《 庄子·内篇· 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这种看起来很没有用的知识?
答案是,为了看到更宽广的世界。肉眼所能看见的东西都不是真实,而思维可以抵达的地方远远不止看得见的世界。宇宙这么大,科学的探索尚且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
还要再感谢李善友教授分享柏拉图的哲学。我读高中的时候其实也很迷恋哲学,那时候也看庄子。后来倒是越来越功利了,基本只看工具书。
柏拉图哲学是什么?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
柏拉图哲学是永恒的真理吗?中国真的没有哲学吗?老子的道学倘若要研究,恐怕比柏拉图哲学难得太多太多。中国古代的哲学更多的被列为“玄学”了。确实,在身心灵层面的研究,不仅仅有哲学。让我们把眼界再打开一些,或许你还可以发现,宇宙无穷无尽。据说宇宙有十一个维度,(细思极恐)。站在任何一个较高的维度来看,都可以看见下一个维度发生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推崇站在更高维度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本身。思维的理解层级也是这样。
爱因斯坦说他从不背光速等于多少。“但凡知识,教科书上能找到的,都不能称之为知识”,这句话对,但又不对。
对于我们普通人,书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有的理论至少是能呈现在书本或年鉴之类的载体上的,包括李教授演讲提及的《创新者的窘境》、《穷查理宝典》、《物演通论》等。
的确,可以理解为,只是读了书看了书上的知识接收了外界的信息,还不能称之为有效学习。所以,问题来了,未来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脱口而出——学习力+执行力!
这又回到了原点。巴菲特为什么每天花6个小时的时间在阅读上?他说:“我的工作即是阅读”,另外半天的时间用于跟智者交流。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阅读?我们为什么学习?
他花七年的时间研发打磨一门课程,他到斯坦福大学进修了一年,为了什么?李善友教授说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未来要开设一门创新大学&研究院,要邀请全球的先生学者们来到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里一起做研究。
非常有意思。想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李教授没有提出来:我们可不可以花七年的时间去做一件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答案或许是当你找到你的使命......
ps:我也喜欢贝索斯的哲学——对未来的无限执着!
最后补充一个公式 Z⇌Z²+C,分形学的算法。不是等号,是相互可逆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End-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