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由新人到高手的路径——大师之路

背景:

1.最近在公司做的很多事都是新的,比如学习铸造工艺、学习曲面设计方法、学习软件操作、学习项目的沟通流程(跟总监、跟项目经理、跟主管、跟采购部、跟供应商),也包括学习的新知识(OEM、代理商)。

2.领导说我不出成果,我仔细分析自己干了什么,发现自己做的事从未做过,而且是从光学和机械两个方面同时切入。我能做到的最大效率就是“不贰过”。

3.我想制作一个难度预估模型,同时制作学习路径。这个模型我从2017年就开始思考,最近有了一些小成。


关于学习:由新人到高手的路径——大师之路_第1张图片
大师之路

导图说明:

1.由上到下是四个阶段,由具有相关经验到成为大师。当然,这是一条可能会持续一辈子的事。


2.关于间接经验

你会骑自行车就觉得自己会骑摩托车,这就是不懂得经验的界限。虽然他们都是两个轮子,但还不是同一类事件。


意识到这个问题,是我在掌握一种机械图绘制方法后就觉得绘制机械图很简单,但真正作图时,却发现新的作图方法不会。


“就像舞者一样能够踏准音乐的每一个节奏,配合好同伴的每一个动作”。

当我试图用这句话来形容“懂得节奏”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反问自己:


“你跳过舞么”?

“没有”。


“那么,这样一种形容,如何能够唤醒你对节奏的理解呢?”

“因为我看到、感受到别人跳过。”


“所以,更直接的经验是什么?”

那是研一骑着自行车双手离把加速在一条蜿蜒小路飞驰,我与自行车完全合一。

甚至我能骑着任何自行车双手离把,这就是对节奏的掌握。


“那么,你是如何掌握节奏的呢?”

因为我创造了一种双手离把的适应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去探索自行车的行进规律。

关于学习:由新人到高手的路径——大师之路_第2张图片
双手离把的本人


这就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差别,你不能用间接经验去直接解决问题,但好的间接经验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某件事。

在评估一件事的难度的时候,你要学会去分析它:这件事有多少间接经验?工具掌握了多少?

拿作图来说,我会觉得用AI作图就是摆弄几条线,所以很简单。

这就是间接经验。我用AI做过一些图形变换,用VISIO做过图。我便以为AI作图也是一样的规律,这就是用间接经验来判断,就会产生预估失败。


3.关于A文档

“A文档”是一个标准词:

什么是A文档,如何形成A文档

A文档:在大量收集文章的过程中,必然会提炼很多的要点,将其摘录后并插入原文链接就会形成一篇带索引链接的大文档,称之为A文档,这些链接方便后期形成O文档引用过程中的追溯与查询。

从原始素材的堆砌中提炼出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从这些内容中构建基础的认识框架与基本逻辑,并汇总国内的专家的观点与主要结论和案例。每段有价值的信息内容需要包涵“素材题目+概要+参考文献”。里面可能有二三十篇的文章。


高手、教授、专家、大师的区别见《卓越密码》。

我有一个工作十年的同事,我能够说他是一个高手,在软件操作方面能够解决我的所有问题。但我不能说他是一个专家,因为他不能把这个过程体系化的解释出来。也就是说,他知道如何操作,却不知道如何模型化的表达。


什么是模型化的表达?

如果让你来描述放大镜成像,你会说离得越远,放大越明显,而我会算出放大倍数,并且把这个公式讲出来,这就是模型化的表达。我只能用“真好看”来描述某把椅子,但一个工业设计师会从材质、颜色等等几方面来描述,他就是能够模型化的表达。

当一个人能够把某件事用图形、公式、几个重要特征描述出来的时候,他的处理过程就能够被简化。


专家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无法重构一个体系。

就像我作图时,会找到很多新的作图方法,并且放在自己的方法库中。但我还没有完全提出自己的作图理论,能够从新的角度解释一个学科或者领域,才能称作大师。

成为专家和大师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主题阅读的能力。

而知识储备的一个来源,就是A文档,我目前通过搜索关键词,阅读大量网页来实现信息收集,这个方法来自于公众号“软科学”。

我教给很多小伙伴一种特殊的记忆技巧,那就是,如果需要快速的记忆一门新的知识,就通过关键词去搜索引擎搜索,然后从第一页快速浏览,看到最后一页,哪怕是几百几千页的搜索结果,都全部看完,并且还一页一页的点击打开浏览内容。不看每一页具体的内容不花时间试图立刻理解,只是快速浏览一遍又一遍,速度越快越好,每天都要花费最多的时间,快速浏览一遍又一遍。如果是书本或者电子书,或者是现实世界的场景,也是这样的方法。找到所有相关领域的书籍,只求速度只求一遍遍的遍数去全面浏览。

——公众号·软科学

[软科学.心智篇]你要的心灵黑科技


解释A文档可行性的文章列表:

为什么普通人没有办法学好知识?因为「学习」的原理都搞错了:主要说明学习是一个探索地图、建立点与点链接的过程。

你想复杂了,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说明知识链接的关键——触动。


4.执行两次

需要重复做的事我会做两次,一次是直接执行并且记录动作,第二次是做完后对各个动作进行重排,找到最佳流程。

这样做事很慢,但是可以在昨晚一次后就建立正确的流程,然后不断修正流程。

当然,更高效的方式是直接询问或者通过A文档用正确的流程去执行,然后获取体验来完善这个流程。

经验:

1.需要反复做的事就一次性做两遍:“执行两次”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可借鉴和优化的框架,在下一次行动的时候可以保证有路径可循,直接借鉴并升级;

2.矛盾是优化做事方法的关键:遇到矛盾点就立即停下来,认真分析并且建立小模型,否则,在后期会造成干扰;

3.一个没有结果的流程是废品:得到结果再萃取流程,否则萃取的流程很可能是错误的。

4.利用图标标记重点:理想情况;步骤推演;行动依据;经验条;错误。(见下边第二张图)


示意图:

关于学习:由新人到高手的路径——大师之路_第3张图片
直接记录


关于学习:由新人到高手的路径——大师之路_第4张图片
动作优化后


5.大师之路

完成前面的准备,你从拥有间接经验获得入场经验,有了入场后获得的流程框架,同时身边有足够多的专家提供足够透彻的解释,有来自A文档的知识条可以插入到行动框架中。

剩下的就是不断的参与实践获取信息条,把信息条添加到流程的各个部分,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变成经验,这就是由新手成为高手、教授、专家、大师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学习:由新人到高手的路径——大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