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封信丨雏凤清于老凤声

今天写给你的是我们《硅谷来信》第一季的最后一封信。这将是一个结束,也会是一个新的开始。过去一年的写作和交流,我的感受很多,这里和你分享三点最主要的:

第一点感受就是什么事情坚持做一年真不容易。

一年前罗胖和我商量开专栏时,我实在没有把握能坚持每天写一封来信,因为在历史上,我似乎没有把什么事情重复做了一年,更何况我自己一年中有半年时间是出门在外。于是,我和“得到”的同事商量,在内容不上线的情况下,先试着写一个月。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做小规模的尝试,另一个是能积攒一些来信,使得我在忙碌时可以提供一些存货。在上线前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大约写了 30-40 封来信,基本上每天花两个小时,我觉得似乎还能挤出这些时间,于是就答应了。

接下来,写了几个月后,我发现这件事的难度要比我想象的更大,每天花的时间从两小时很快增加到三小时了,可能你也注意到来信的内容越来越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在写最开始的几十封信时,脑子里有不少存货,有很多内容是我长期想和大家讲的话,因此写作只是一个码字的时间。

但是很快存货就用得差不多了,于是每天要学习新东西,并且琢磨写什么新内容,这个花的时间就多了。由于思考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写出来的东西不够精炼,就显得长了。

对于作家来讲,写长文并不难,写一个内容紧凑的短文,倒是更花工夫,因为多了一个删除字句的过程。我在第 202 封来信中讲过,很多知名媒体人创业后劲不足,其实面临的困境就和我写完 100 封左右来信时差不多——旧的思想表达完了,新的还没有考虑成熟。

但是,我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这就要谈第二点感受了。

能坚持一件事情,并不取决于一个人多么有毅力,而取决于他能不断获得正向反馈和回报。《硅谷来信》写到 2016 年底,大家的反馈对我继续写下去有莫大的帮助。

你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场景,一个中学生学习数学,虽然不那么轻松愉快,但是如果他每学一点,不仅能提高成绩,而且能得到周围人的赞许,他就有动力学下去。

反过来,如果他得不到正向反馈,即使老师和家长告诉他这件事很重要,他也很有毅力,但是这样痛苦地学下去,效果未必会很好。写作也是一样,看到大家愿意读,并且不断获得支持赞许,就有动力继续写下去,写得更好。否则,单靠情怀是很难长久坚持的。

讲到这里,我就要再谈谈松下幸之助在商业上的那个观点了——任何一个好产品都必须盈利。很多人讲,我不以盈利为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人类。这样的产品,除非有变相的挣钱方式,否则是难以持久发展的。

盈利是受众对工作的一种正反馈,能做到这一点,才说明工作做好了。因此,做有意义的事情,需要获得正反馈,这是事情可以坚持下去的根本。

几个月前,一些朋友就开始讨论《硅谷来信》是否会有第二季。实际上,任何事情只要做起来愉快而且有成效,即便辛苦,也会做下去。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和“得到”的同事一直在讨论第二季的事情。如果顺利的话,11 月初就能和你见面了。

我的第三点感受是,知识的输出可以帮自己学习新知识,特别是带来消化理解知识的动力。

在学校里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一道题自己会做了,但是如果讲给别人听,未必能把别人讲懂。中间可能对方会问一些问题,自己明明好像是明白的,却回答不出来。这种人有时会自嘲自己表达能力差,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但是,这也说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做到融会贯通,没有掌握本质和精髓。通过给别人讲一遍,就可以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楚,知识才真正是自己的。因此,我写作的过程,也是整理思想的过程,把这些年来那些支离破碎的思想捋清楚,对我自己也是一个收获。

因此,这第二、第三点感受和收获,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大家。此外,由于我的思维本身比较发散,每天写的内容相差较大,“得到”的同事,特别是运营《硅谷来信》的朱玛顶同学在整理来信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比较发散的内容在一周的时间窗内,能够比较聚焦。在此我对他表示感谢,也给大家一个启发,也就是如何围绕一个话题去组织内容。

接下来我谈一下对读者朋友的看法。由于这些看法是基于经常给我回信的朋友们,因此多少会有点以偏概全。

首先,我想说的是,“得到”的用户,是中国目前最爱学习,素质最高,最为理性而且勤于思考的人。我在《智能时代》中讲,未来会有 2% 的人受益,硅谷来信的很多用户都属于这 2%。

有一次我和罗胖聊起这件事,他说,把我们的用户变为未来极少数的受益者,这个难度要比让中国现在的成功者在未来继续保持成功要容易得多。

确实如此!受益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大学问家、企业家、艺术家或者领导干部,人只要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能不断往上走,就有了一个幸福的基础。根据我的观察,我们大部分用户确实做到了每年在往上走。

其次,用户之间的差异性(年纪、教育时间、职业等等)极大,对每一期内容的看法也相差很大。照理说,《硅谷来信》的用户已经是同质性比较强的群体,大家尚且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在真实的世界,人的差异性如何高估都不过分。

人只有充分认识世界的多样性,才能做到兼容并蓄,才能宽容,才能有一颗开放的心。

但是,人和人之间虽然差异巨大,却总是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我在第 333 封来信中谈论美国人时,已经讲过类似的观点。中国人也一样,这么大一个国家,个人之间必定会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很难用一个标准,特别是自己固有的,认为无比正确的标准要求所有人。

我在来信中谈论过朋友、小人、腐食者和能吏等各种人,他们真实地聚集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只有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世界里,也不可能像极端思想的人那样消除异己,因此,所有生活的技巧都要基于这种多样性的假设。

当然,在多样性之后,大部分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能够积极正面地看待世界,看待未来,而这点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同时,绝大部分读者也是行动者,有了这两点,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第三,值得庆祝的是,经过一年,大家的见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比一下大家在最开始以及现在的留言,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当然,或许将来“得到”的工程师们会做一些大数据统计,看看大家一年后的变化趋势。

最后,在结束之前,我想再给大家几个建议。

首先,凡事要有耐心。时间是你的朋友,但时机不是。绝大部分成功,是长期积累后水到渠成的结果,相反,一两次好运气并不能改变人生。

其次,思路要更开阔。在专栏一开始的时候,不少读者留言说我只想听某方面的内容,但是这种留言到最后几乎见不到了,这说明那些原本看似和自己生活并不相干的内容,一旦读进去了之后,还是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见过很多来自西南各省的人,到了北京后说吃饭不带劲,因为不够辛辣刺激。这些人缺乏一颗世界的心,真正会吃的人,会客观地品味每一种美食,他们会接受世界各地的美食,而不是只认可固有的食品。或许,接受了清淡的寿司后,会体会到它们独特的美味呢。

类似地,做人也应该如此。人的见识,决定人的一生,而增加见识的先决条件是走出自己固有的圈子和认知范围。

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凡事要牢记“更好的敌人是最好”,这是我在第 215 封来信中讲的主题。什么事不要想一步就达到完美,不断改进是世界发展的正道。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切只有相对好一点,相对差一点的分别,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更好的方法。

过去那种寻找标准答案,追求绝对正确的教育其实坑了很多人,但是如果说过去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已而为之,那么现在走出了学校,过自己的生活,就应当彻底放弃那种片面而极端的想法,做一个保守主义的行动者。

好了,听我唠叨了一年,你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最后,用唐代李商隐的一句诗结束我们一年的内容,“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相比大部分读者,我算是过来人,这句话算是临别对大家的勉励吧。

祝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361封信丨雏凤清于老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