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与琴韵

苏轼,字东坡,北宋人,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不仅精通诗文、书法、绘画,对音乐是极有感悟,对古琴音乐也是颇有研究,写下了一些关于古琴的琴诗,而直接以古琴为名的便是这一首——《琴诗》。

琴诗(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中包含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思考,文章用古琴举例子,单有琴,没有声音;单有手,也不会有音乐。琴和手不可或缺。

文字浅显易懂,内涵由深入浅,让人回味无穷。

但另一方面,我们读书、学习也要讲究由浅入深,触类旁通,一件事物便可治天下事物。

这首诗里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相关的古琴文化深远隽永。


01  “琴人合一”

《琴诗》主要是通过对古琴弹奏进行说理。只有好琴,若无妙指,就不能发出琴声。若只有妙指,却无古琴,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亦无声音。

说明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而且只有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体现事物真实的价值。此为这首诗的哲理。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弹奏的古琴的必备要素,一为材质上乘的古琴,二为弹奏古琴的人。并且其中缺一不可,离开其中任何一样,琴声都是不会存在的。

正如宋人朱长文曾说过,古琴有四美:一美是好的材质;二美是能工巧匠善于斫琴,鹤山凤尾、龙池雁足配得好;三美是妙指,是指法好;四美是“心正”,即心平气和。此四美兼备方为琴美。从古琴本身的制作,弹琴者的技艺和心中乾坤都做了一些要求。

究其苏轼所要求的琴美,应该不仅限于古琴本身和指法,其中还包含着对弹琴的境界的要求:

第一层的境界,弹奏者与古琴的关系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弹与被弹的关系。弹奏者能够流利地、顺畅地弹奏出乐曲,讲究一定的指法,能够展示一些与众不同的弹琴技艺,比如抹琴、挑琴的时候,轻弹却有力,声音清透而不浮躁,弹奏者能够较好地驾驭古琴。这样的弹奏者也可称作乐匠;

第二层的境界,弹奏者与古琴的关系会更进一步,弹奏者能借由古琴抒发情志,能够较好地通过琴音表达自己情绪,但也仅限于此。此弹奏者可以称作乐师。

琴诗与琴韵_第1张图片
琴境

第三境界才是真真的境界,这个时候,古琴不是任何人可弹奏,琴音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美的境界。这也应该符合苏轼内在的要求,对“琴人合一”的要求。正如武功中的“人剑合一”、书法中的“人笔合一”、以及天道中的“天人合一”一样,要求琴和人浑然一体,浑然天成。这样的弹奏者改称为琴者。

理想的境界应该是,古琴接纳弹琴者,弹琴者有着合乎古琴的品性。人会选择古琴,同理,古琴也会选择弹奏它的人。

当两者真正相契合的时候,才会达到真正的“琴人合一”的境界。这时,弹奏者忘了周边一切,而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只有琴和自己,最终达到物我两忘,最终连自己和琴都没有了。


02  从“合”到“和”

“合”更多的是形容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是比较单纯的一加一,或者进一步是一种合作、配合,或者是一种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进而成为一种合而为一。最能阐释“合”的还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的相合,另一方面,重视的是天地人合一之后能够达到的目的,那就是摒除开外界的欲望诱惑,而自觉地进入道德伦理的秩序,从而达到人伦上的“天人合一”。

禅宗的“天人合一”真正的境界是顺其自然,天道如此。

道家的“天人合一”更强调人性束缚的解放,回归最初始的生命状态,重新复归于自然,万物与我为一。

无论是哪家的观点,都强调“合”是一种相适应,最终才进入“一”。

而“和”更近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和”不仅表示一种中和的混沌状态,更表现出了一种折中的“平和”,进而是一种超出于物的境界。且来分析古琴文化中的“和”。


03  古琴的“和”

“琴人合一”也不是容易达到的,对弹奏者的要求很高。同时,要弹出真正让人“三月不识肉味”的音乐,“合”只是第一步,进而进入中国传统古琴文化中的“和”。

001  古琴其器之“和”

古琴本身就包含“和”。古琴桐木丝弦而制,弹奏方法是由手指抹、挑、勾、踢等等,如此材质和弹奏之法便让它的琴声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平实味道。虽单调乏味,但细听来,却是淳朴自然,绕梁三日不消。

清代祝凤喈在《与古斋琴谱补义·按谱鼓曲奥义》中写道:“琴曲音节疏、淡、平、静,不类凡乐丝声易于说耳,非熟聆日久,心领神会者,何能知其旨趣。……初觉索然,渐若平庸,久乃心得,趣味无穷。……迨乎精通奥妙,从欲适宜,匪独心手相应,境至弦指相忘,声晖相化,缥漂渺渺,不啻登仙然也。”

他弹奏和欣赏的角度说明了古琴艺术的审美特点,如果只是想要感官上的刺激,喜极或者悲极,给人心上的极大震颤,最终却不能持久,心绪的波动太大,会中伤情志,反而那些平淡、素净、古朴的乐音,最初觉得索然无味,渐渐好似平庸无能,久之,心中却是味道无穷,越品越有味道,意味深长,最后进入“和”的境界,适宜、平和,琴弦妙指相忘于琴声之中,飘飘渺渺,进入了登仙化羽的境界。这是一种“谐和”。

002  古琴其境之“和”

什么是琴境呢?

白居易的《清夜琴兴》说得很清楚:“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这可以说是对于琴境的一个最好的描写。环境需是寂静的,心境需是平和的,琴才发出最原始的召唤之音。

明朝以后,古琴的演奏要求更复杂。弹琴的准备分三点:

一是天时,需择天朗气清,中和之气时;

二是地利,需占据室斋、层楼、林石、山巅、水涯处;

三为人和,不仅需要正衣冠,盥手、焚香,从容坐定,更要心态平和。

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才是鼓琴之时。此三“和”,琴“和”开始。这是一种“祥和”。

琴诗与琴韵_第2张图片
古琴

003  古琴其道之“和”

古琴其道分为“琴禁”思想和“琴心”思想。

首先来看“琴禁”思想。作为八音之首的古琴,在教化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桓谭的《新论·琴道》便有记载:“八音广博,琴德最优。”

“琴禁”思想是儒家对君子进一步的要求。比如《新论·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又见《白虎通》:“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又比如蔡邕《琴操》云曰:“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泛起天真。”

由此可见,儒家虽肯定音乐的表情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求音乐尤其是古琴要讲求适度性,不允许情感的自由抒发。这也就束缚了音乐,束缚了人性。

“琴心”思想是由李贽提出的。

“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以自然之声为美”。

李贽主张音乐是鸣心中之音,发个性之情,有格调的音乐是自由抒情而个性的,是以表达内容需要为准的。“琴心”思想若是走到极点,追求一种喜极悲极,有伤情志。

在“琴禁”思想和“琴心”思想之中也得选择“和”,折中而选,是“中和”。


04  “和”的终极之意

001  平和

“平和”,不仅儒家有“和”,关于“和”的思想要追述到先秦时期。最初是“和同之辨”的音乐审美观。

根据《国语·郑语》记载,周末时期,周太史伯强调的是把“以他平他谓和”运用到音乐审美实践中去。也就是指将不同音高的乐音,按一定规律配合协调,而产生优美的音乐。

之后的比如单穆公等人,提出“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思想。

孔子的音乐审美观也是“和”,是基于“过”与“不及”之间的中间状态,即“允执其中”,这是一种平衡状态,即适度、节制的中正平和。


琴诗与琴韵_第3张图片
古琴

002  超脱之“和”

老子的“和”,推崇的是自然无为的“无声之道,也就是大音希声。

嵇康提倡的是一种平和之声,以琴自身的体势来看,它是自然之物,带有平和的特性,而人也应该有一种“平和精神去奏琴,去追求一种自然超脱的境界。

如果说儒家还在局限于一心求“和”,那嵇康心中已经没有“和”了,乃至一切都空寂了,什么都没有。就像武林高手一样,心中无剑才是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世间百态,行走于世,切莫汲汲于富贵,汲汲于功利,此皆为过往云烟。

古琴的境界由“合”到“和”,最后走向超脱。人生亦如此,如果不曾理解,请将妙指放于绿绮之上,听苏轼吟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参考文献:

[1]与古斋琴谱补义·按谱鼓曲奥义

[2]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隋唐五代卷下)

[3]琴道与美学

[4]中国音乐美学史

[5]中国音乐文化大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琴诗与琴韵)